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

何志也一直微笑着沒有說話,聽到結論之後心裡也鬆了口氣,畢竟在後世的史學家那裡,玻璃和頗黎的關係還不是很清楚,萬一燒出來的玻璃沒人認可就糟了。

殷有貴的腦子飛快的轉動起來:買下這些頗黎器總共需要二百六十貫,這筆錢他自己是可以做主的,如果賣掉的話,起碼獲利八百貫,放到賬本上也是一筆挺好看的生意,絕對不虧。

“賢弟,爲兄也難,這等器皿尋常人家怎麼高攀得起?全大名府,能用頗黎酒杯的不過十家,剩下的東西就只能低價售賣,這珠寶不比尋常之物,價格下來了,便再無擡高的可能性。”

殷有貴喟然嘆息道:“前些年,本地有個羅姓商人,指天發下毒誓,說是自己售賣的珠寶若是降價,就是大家的孫子,結果因爲賬上入不敷出,只得賤賣,到現在還沒翻過身來。”

“你少蒙我。”何志也皮笑肉不笑:“以殷家的實力,難道這頗黎杯只能賣到大名府嗎?貴號如果願意,賣到南家皇帝的宮廷也不難吧?那時候又何談降價出售呢?”

何志也所說的全是實話,早在來大名府之前,他們就對冀州殷家有過了解,在十五年之前,殷家還只是冀州的一家普通商號,但是就在這短短的十幾年間,殷家家主殷嶒彷彿像是開了天眼,從來沒錯過一個生意機會,又搭上了尚書省的關係,殷嶒死後,兒子殷有禎接手殷家的生意,依舊勢頭不減,現在已經是金朝最大的十幾家商號之一。

殷家的商號開滿了金朝十九路,北到上京會寧府,南至兩淮,西到西夏,東到高麗,皆有分號,這些頗黎器想要分銷的話,隨便送到哪個地方都能賣出天價。

“最煩跟你們這些有底氣的人說話。”殷有貴心裡暗罵一句,隨即換上了愉快的笑容:“你我一言爲定,你這次帶來的貨我全都買了,剩下的貨我付兩成定金。”

何志也搖搖頭:“這次貨我想用糧食結算。”

殷有貴直接拒絕:按照此時山東、河北的糧價,全部貨物可以折算六百石粟米,而這些粟米在北京、臨潢一代的售價超過六百貫,糧食雖然售價並不算高,但是賣到中都以北各路也算利潤豐厚,如果要用糧食結算的話,那麼頗黎器售賣相當一部分的利潤就被抵消了。

何志也也寸步不讓:頗黎利潤更加豐厚,勝過粟米,而且幾十件頗黎運輸的的成本可比粟米低多了,這筆生意完全可以做。

殷有貴沒學過機會成本這種東西,但是商人的敏感讓他逐漸意識到,如果何志也不讓步的話,他所能採取的方案確實是何志也的方法最優,畢竟頗黎的利潤實在是太高了。再者,二百六十貫相對於商號一年的流水來說也不算高,哪怕捨棄一些蠅頭小利,結交高俊、何志也也算是值得,除去失而復得的貨物和頗黎器,殷有貴總覺得高俊也許還能給他第三個驚喜。

儘管心裡面還是想着把粟米和頗黎都賣到北方,但殷有貴最後只能妥協:“好,這一套茶具、十個酒杯共計二十六貫,加上訂金,摺合粟米……兄弟給賢弟一個整數,先給你三百石。”

“那就多謝殷兄了。”眼看生意告成,何志也也換了個稱呼。

談完了生意,少不得還得吃頓“便飯”,菜色相當不錯,何志也還吃了一杯酒,下午和隨從的軍兵在館驛安歇了,臨近傍晚纔出門採購。

好不容易來一次大名府,當然不能只是談生意,高俊給了何志也一份長長的採購清單,何志也自己也擬了一份,兩者疊加起來,也夠他忙的。

厚黃紙、紙筆墨水好買,找木匠做幾個“圓柱”、“圓錐”就麻煩的多——這是下個學期學校的教具,學完加減乘除大小括號之後,下個學期的數學課將會學習面積和容積的計算。

找了家木匠鋪,主人雖然不明白乾什麼用,但是也能做,一兩天就可以弄好。硫磺、硝石就麻煩了,得要到城外的“草市”去買,此外還有繡工們用壞的器具、消耗品麻、絲、革等等。買完了這些還要去書鋪逛一逛,爲軍營的圖書室進貨。

等到叮噹亂響的荷包已經快癟了之後,天空也已經一片墨染,大名府絕大部分市區已經安靜,只有寶如寺一帶的夜市依舊人聲沸騰。

大名府,原爲魏郡,北宋時期爲了鎮撫河北,將這座河北重鎮升爲大名府,立爲北京,和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南京應天(河南省商丘市,不是明代的應天)共同爲大宋的四座都邑。

金代的大名府同樣是一等重鎮,是大名府路的首府,由於治理黃河的需要,地位可能還要超過河間府和真定府,河北城鎮中的地位僅次於首都中都大興府。這裡八方輻輳,四路通衢,城中的晚市也是頗有盛名。

支走軍兵回去休息,何志也一個人來到晚市,是爲了給自己的妹妹買些禮物。

小雙考上師範學校之後,真的每天晚上都到公廨來“勤工儉學”,張成武偷偷提醒何志也,這事情終究不好,與其等到風言風語傳出來,倒不如現在就解決,如果何志也真的對小雙沒有意思的話,不如干脆結爲兄妹,以堵悠悠之口。

選好了東西,帶回去,選個良辰吉日,兩個人在公開場合、在小山墩堡的村民的見證下正式結拜,就算是確認了兄妹關係,在這個重視倫理的時代,也能讓兩個人最大限度脫離謠言的漩渦。

回去的路很僻靜,走過一條小道,何志也突然感覺有個人拍了拍自己的後背,甫一回頭,一把寒光閃閃的鋼刀已經架到了脖子上:“不想死就跟我們走。”

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章 燕(下)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尾聲第七章 牛(上)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無標題章節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第十五章 商船(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第九章 劫(上)第十八章 密謀(下)尾聲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尾聲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五章 決(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
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章 燕(下)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尾聲第七章 牛(上)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無標題章節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第十五章 商船(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第九章 劫(上)第十八章 密謀(下)尾聲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尾聲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七章 血鐵(上)第五章 決(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