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

“去年在河東本來能好好搶一把,可偏偏鑽出來一個郭寶玉,勸萬戶說什麼養民爲要,害的咱們誰也沒搶到好東西,那幫漢人還能接着種地養家。”帶孫抿了一口酒,挺着肚子把酒杯放下,有些不滿的發着牢騷。

木華黎去年在河東的戰爭大獲成功,這是繼三模合的河東一月遊之後,蒙古人在河東發動的又一次大規模攻勢,攻克了太原,並且拿下了汾州、霍州,隨後又包圍了平陽,一路劫掠至河中府郊外。

河中府守將完顏阿魯帶毫無戰心,連連上表說河中府城不堪守,建議將之放棄,完顏珣居然同意了,以至於整座城市都被焚燬。事實上,直到一個月之後,完顏珣纔在大臣們的勸諫下重新認識到了河中府的重要性,將阿魯帶下獄,派人重建了這座城鎮。

在回去的途中,蒙古人又劫掠了晉西北的石州等地,可以說,此番對河東的征服大獲成功。然而正當諸位蒙古將領準備享受在中原劫掠的成果時,郭寶玉卻勸諫木華黎把眼光放長遠些,停止對平民的搶奪,轉而讓他們回到土地上繼續耕作。

這當然造成了蒙古軍將的普遍不滿,高級將領們可以從城市的府庫裡面拿到無數的金銀財寶,而普通士兵往往是依靠對平民的搶劫來發財,在座的幾位百戶都相當的“體恤士兵”,對於郭寶玉這種對士兵過於苛刻的建議感到十分不滿。

“依我看,綿羊和犛牛不能同羣,漢人和蒙古人截然兩樣,那個郭寶玉就是爲他的漢人同胞說話,想讓咱們蒙古人吃虧受氣。還好,咱們來山東,把他留下鎮守山西了。”

第三名百戶嘆了口氣,用手抓起一塊吃剩的羊骨頭,細細的啃着:“都說山東富饒,本來以爲來了山東之後能帶領兒郎們好好搶一把的,沒想到這裡居然這麼難打。就爲了這幾個堡壘,何必如此連番硬打。咱們蒙古人的戰術是什麼?應該是像狼一樣深深的侵入它們領地呀!”

說起戰術來,幾名百戶倒是兩眼放光,他們都跟隨着鐵木真南征北戰,可以說是聞戰則喜,一說起行兵打仗,個個都有話要說。

“明天咱們就應該勸諫萬戶改變方向,把這幾個堡壘留着,圍而不打,轉頭去攻打濟南府這些地方。聽說這一片相當富饒。咱們要是能在這裡走一走,那麼大家就都能發財了,回到克魯倫河或者是和林的時候,老婆孩子們也能過上好一些的日子。”

“說的對,不能禁止士兵們劫掠,我們是戰勝者,是征服了這一地區的人,所有的當地人和他們的財產都應該由我們所支配,我們還沒搶走他們所有的東西呢!”

這種不滿的小宴會也持續到了快到天亮,所有的人都東倒西歪的呼呼大睡,直到那可兒們進來把他們叫醒,今天的戰鬥還要繼續。

在蒙古百戶們喝着酒發着牢騷的時候,僞軍們同樣各懷心事。

“前年戰遼東,去年戰河東,今年戰山東,也不知蒙古何時才能打遍天下。”

“我看是快了,前不久金人居然還與南宋交戰,聽說河南兵馬死傷慘重。要我看,如今河南等地也防備空虛,要不是身後有這麼多暴民作亂,咱們早就渡過黃河,直搗開封了。”攸興哥重重的放下杯子,他也在這個晚上喝了不少。

“成吉思皇帝乃是天縱英哲之人,而且從善如流,對咱們的意見向來虛心聽取,可是那些蒙古千戶百戶們,根本不懂得如何才能佔據中原,前有慕容氏、拓跋氏、耶律氏、完顏氏如此多的前車之鑑,偏偏仍是殘暴不仁,不修禮儀,實在是可悲可嘆!”石天應也喝了不少酒,忍不住噴着酒氣大罵:“等大蒙古國奪了天下,照樣是這幫人做主子,咱們說罷了也就是牽馬的奴才,真是氣煞人也!”

“不想做奴才也可以,”看着他們這般大罵,田雄有些忍不住:“能借此搏一富貴已經是上天厚待,你我還奢求什麼?你攸興哥不過是個地方的土豪,你石天應也不過是個落魄的流氓,我田某更不要提了,咱們能有現如今的地位,還不是成吉思皇帝提攜。”

這話說的也是,幾個人抱怨的聲音小了點:“官家也有三門親戚,這幫老人都是跟着成吉思皇帝南征北戰出來的,只恨咱們見識短淺,沒有早早的投靠,現如今能博取侯爵富貴,倒也算划得來。”

幾個人說着說着,不滿就全都轉移到了木華黎的頭上。

“早知道咱們也跟着其他幾位大王走了,現如今偏偏跟着這位萬戶,人倒是好,也聽得進去話,但是不爲咱們弟兄着想啊。”

“我可是聽說過,”李守賢放下杯子,讓幾位湊近一點兒:“咱們這位木華黎萬戶,並不是貴族出身,原本只是個奴隸。因爲足智多謀,英勇善戰,得了皇帝的賞識,如今才做得這許大官職。”

“那又如何?”

“所以說,跟着木華黎萬戶走,以後是沒什麼前途的。咱們現在跟着木華黎萬戶打仗,是因爲木華黎萬戶足智多謀,能征善戰,跟着他不會吃虧,但指望跟着他升官發財,那可就別想了,咱們老兄弟還是要各自把握住自己的軍隊和地盤,互相之間同氣連枝,關鍵時刻拉兄弟一把,不能指望木華黎。”

“說的對,咱們最要緊的還是牢牢的把握住自己的軍隊,可別傻傻的把軍隊都賠光了。”當即有人表示同意:“至於木華黎萬戶,咱們該聽人家的還是要聽人家的,自己把握一下。”

於前生沒有參加這次聚會,他也有他的打算,此時他也拉攏了自己的隊伍:“弟兄們,明天我要跟木華黎萬戶說,讓咱們兄弟幹一件大事,只要能幹得成,弟兄們都能封官賞爵,而且還能一舉幹掉高俊,那樣的話,弟兄們就永遠不用擔心被報復啦。”

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二十章 狼(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十八章。鼠(下)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五章 工廠(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尾聲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十一章 鬥百草(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尾聲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一章 武學(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
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二十章 狼(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二十一章 山巒回(上)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十八章。鼠(下)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五章 工廠(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尾聲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十一章 鬥百草(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尾聲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一章 武學(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