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

刁斗敲了六下,在深夜靄靄的霧氣當中,望樓上的軍兵——那個眼睛冒綠光的溫撒文殊奴看到了霧氣裡浮出船隻的剪影。

“來了!來了!船隊來了!”他興奮的低聲叫着,很快,這個消息幾乎就傳遍了全軍。

河流兩岸的契丹軍馬今天早上已經被石抹明安偷偷調走,而此時兩岸的巡哨,也全部是由石抹明安忠誠的家奴充當,這些忠心耿耿的僕人深知石抹明安的無奈之舉,也發誓絕對不會走漏半點消息。

在爲首的船隻上,殷去寒焦急不安的眺望着,遠處已經出現了一片不同於背景的黑色,在那蒼茫深沉的顏色裡似乎蟄伏着一頭巨獸,她知道,她想要找的人就在那裡。

木槳輕輕劃過了水面,發出了低咽的水聲,船工小心翼翼的操船,事實上,這些人大部分都可以算是殷去寒騙來的,如果他們得知此時兩岸有上萬黑韃人馬的話,說什麼都不會過來的。

船隻一艘接一艘的划進木門,每次來一艘都能引發小小的歡呼之聲,木柵裡面和外面截然兩樣,到處是明火執仗的軍兵,何志也甚至安排人準備了宵夜,讓船工們吃個飽飯再走。

和高俊、何志也同樣緊張的是明安,正當他坐臥不安的時候,突然傳令兵來報,也古來見。

“我尊敬的也古王爺,您可真是神采奕奕。”石抹明安奉承也古。

“明安,不要再兜圈子了,高俊給了你什麼好處?竟然讓你放他的糧船進寨!”

石抹明安猛的擡起頭,汗珠從額頭滾落。“這,這,王爺,這從何說起呀。”

“夠了,,你以爲蒙古人都是聾子瞎子嗎?你到底是爲了什麼?難道你還想返回金國嗎?”

這句話對石抹明安來說是很大的刺激,只能結結巴巴的說出實情,乞求原諒。

“你居然爲了自己的兒子能夠活命,而置大蒙古國的利益而不顧?”

“王爺,此時此刻我已經無話可說,可是,父親總是愛兒子的,心中有國,也要有家啊。”

“真是胡說八道,對於蒙古人來說,家就是國,國就是家,也克蒙古兀魯思就是我們的家,大汗就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而現如今,你居然爲了自己的兒子而背叛了你的父親,如果你的兒子還是一個有廉恥之心的人的話,那就應該立即揮刀自殺,終結你這樣愚蠢的父親對他造成的侮辱!”

兩個人就這麼默默無言的站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也古開了腔。

“明安將軍是大汗的愛將,所以下不爲例,我想,大蒙古國是允許他的兒女盡享天倫之樂的。”

“多謝王爺。”

“既然兩船已經開進了寨內,那麼拖延就無效了,也不能在這裡耽誤時間了,明天就會是最後的決戰。”

“是。”

後半夜,兩名軍兵押送着一個黑布矇眼的年輕人從木柵裡面鑽了出來,幾個契丹家將早就在這裡等待,驗明正身之後,忽都華終於被帶回父親那裡。

“我的忽都華!”看到小兒子終於被帶了回來,石抹明安的情緒終於崩潰了,此時他只是一個父親。

痛哭之後,明安給兩名軍兵傳話:“高俊愚蠢的要挾了大蒙古國的將軍,他將爲此付出代價,最遲在明天黃昏,貓頭鷹開始聒噪的時候,他的人頭就會懸在營寨的廢墟上。”

高俊早就猜到了石抹明安第二天就會發動決戰。但此時,他必須去見一見殷去寒。

“高郎君,我不能離開你太遠,我擔心你有什麼不測,那樣的話,我,我會難過。”

高俊再次拉住了殷去寒的手,此時他的心中是一種異樣的感覺,突然有點害羞,自己現在的樣子會不會太狼狽?

儘管有千言萬語,但是最後,高俊只是告訴殷去寒:“早些休息,明天晚上我會回來的。”

已經是後半夜了,但是軍兵幾乎沒有人能夠睡得着覺,武器已經檢查了一次又一次,無論是刀還是槍都擦得發亮,大家都在默默的等候命運。

高俊也沒有睡覺,此時,他的軍帳裡面點着一小簇篝火,藉着火光,他最後一次考慮自己的佈置,當他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的時候,卻發覺蒲察阿虎居然就在營帳門口。

“阿虎,你的傷好些了嗎?”

“託高百戶的福,已經好了很多。”阿虎坐到了高俊對面。“不對,現在應該叫高指揮了。”

“阿虎,這段時間確實是我疏忽了,咱們是老相識,應該早些這麼聊一聊敘敘舊,可是直到現在,咱們倆纔有坐下來的機會。”

“我並沒有埋怨高指揮。”阿虎嘆了口氣。“已經到了這種時刻,我怎麼會責怪您呢?”

“也不必擔心前方的戰事,天無絕人之路,也許神佛都會保佑咱們的。”

“沒有神佛。”

“什麼?”

阿虎陰着臉,站了起來:“沒有神佛!高郎君,沒有!”

他偏過頭,顯露出非常痛苦的樣子。

“高良軍,我看見了,離開中都,在河北的這段旅程中,我都看見了,我親眼看到黑韃是怎麼劫掠我們的城市,奴役我們的子民,他們拆毀城牆、殺害婦孺、縱火燒村、撒鹽毀田,凡是人能夠想到的破壞方式,他們都用到了,人所想不出來的,這些外觀上與人無異的畜生們也都想到了。”

“我看見了,我能作證,我看見了,我親眼看見了,他們做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情,如果真有神佛在天,又怎麼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

阿虎倚靠在營帳邊上,此時的他看上去非常虛弱。

“也許你說得對,阿虎,如果當敵人匯聚成一股邪惡的洪流時,神佛沒有作用,那麼心懷善念的人應該同樣集結起來。”高俊站在阿虎背後,挑開了營帳的簾子。“天馬上就要亮了。”

此時,血紅色的曙光正在遠處的山巒之間跳動,悠長的號角聲此起彼伏的在敵軍營地上響起,契丹人鄭重其事的穿上了他們的全副盔甲,高俊的軍兵也最後一次檢查了自己手中的武器,大家都明白,這是決戰的時刻!

在今天的進攻當中,明安捏緊了整個拳頭,他的全部人馬級別,以大橫隊的方式,進攻大石村方向。

破敵一點,則全線崩潰!

與此相類似,高俊抽調了主力軍兵,重兵把守這一地段,其他地方全部交給了民兵和災民繼續填戰線。

今天沒有陰謀詭計,這將會是實力和意志的比拼。

“英勇無畏的契丹戰士們,我們是生馬背上的人,但是今天就要讓敵人看一看,離開戰馬的契丹人,依舊是最強悍的戰士!”

這樣的舉動確實收穫了效果,鋪設木板的目標實在太明顯,而如果全軍壓上的話哪個方向的壓力都很大,對於兵力不足的高俊來說更容易顧此失彼。敵軍的橫排衝擊效果非常好,而逐漸恢復了體力的災民則用漫天曳石回敬對手,

溝濠戰鬥也僅僅持續了一個多時辰而已,石抹明安撤下了第一輪的攻擊部隊,換上了第二波人,新上來的生力軍一波打穿了整個溝壕,高俊的軍兵潰散到木柵之後,在這裡重新組織防守。

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尾聲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七章 軍隊(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七章 失敗(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尾聲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尾聲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九章 血酬(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八章 軍隊(下)尾聲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尾聲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無標題章節尾聲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
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尾聲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七章 軍隊(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一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七章 失敗(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尾聲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二十四章 蛆(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尾聲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九章 血酬(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八章 軍隊(下)尾聲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二章 炮火準備(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尾聲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無標題章節尾聲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