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

一座低矮的小山丘上,積雪已經被吹得很薄,不時間露出白色的衰草。

士兵們排成很長的隊列,他們的武器上血跡斑斑,還沒有來得及擦拭,臉上的硝煙也尚未褪去,但是都站的筆直,排的很嚴整。

在他們面前擺着幾具屍體,都已經覆蓋上了白布。騎兵們的神情都很嚴肅,個別人緊緊咬着牙,死死攥着手中的刀,爲戰友做最後的送行。

預先選好的軍兵們擡起了這幾個人的遺體,李銘抽出馬刀來,帶着全體騎兵們發誓:“神明在天,我等起誓,一定要讓敵人血債血償!”

葬禮結束後,李銘還要去處理騎兵的營地事務,但是陳光諒卻走了上來,在前兩天的戰爭中他臉上受了傷,現在還沒有包紮,傷口開綻的有些恐怖,他死死拽住李銘的繮繩,站在馬前對李銘說:“會駕,我是騎兵們的代表,要跟您說句話。”

“好,你說吧。”李銘有些預感到他們要說什麼了。

“過去一段時間我們連連後退,再撤退的話,就連讓我們的婆娘孩子掂着腳站着的一點土地都不存在了。可是我們聽說,我們下一步還要接着撤退?”

“是的,還要撤退。這是命令,是戰略。”

“我知道,現在敵強我弱嘛。但是我們有個建議,會駕,請您聽我們說,我們大夥覺得用不着後撤,就在這裡和他們打,就趁着他們來包抄的時候,跟他們打。”

李銘的神情陡然變化了,但是陳光諒的臉卻顯得更加猙獰,由於說話太用力,又扯開了臉上的傷口,他卻一點沒有顧流下來的鮮血,那麼死死地抓着繮繩:”就在這裡,他們幹我們,我們就幹他們。”

隨後是長久的沉默,陳光諒緊緊的抓着繮繩:“軍使,我們沒有抱怨,也知道高郎君的難處,但是我們覺得可以在這裡打。現在我們就回去把馬洗乾淨,然後把馬刀擦亮,等着您的命令,就在這裡,他們幹我們,我們就幹他們。”

“李軍使,高郎君的命令是,一個時辰之後我們就要出發,掩護馮統制的步軍營過河。敵人現在已經兵分三路,以一個大橫面的方式向這裡推進,他們要把我們一口吃掉。”在李銘身後,他的軍典小聲提醒他。

李銘深深吸了一口氣,慢慢的吐出來:“讓大傢伙都去睡覺。”

“你說什麼?”

“現在都去睡覺,具體的事情我去解釋。”

騎兵們很快收拾完了行裝,各自躺在帳篷裡悶頭大睡起來,只留下幾名哨兵擔任警戒。而李銘則坐在自己的營帳裡,要口述記錄一些東西,但是張了半天嘴,卻什麼都沒說出來。

半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一個騎着馬的參軍進入了營地,值班人員趕緊迎了上來:“見過參軍,你要找誰?”

石莞皺着眉頭打量着安靜的營地:“你們都在幹什麼?”

“大家都在休息,我們軍使現在正在營帳裡面辦公,有什麼事就容我去稟報吧。”

石莞吃了一驚,從馬上跳了下來:“你馬上帶我去見李軍使。”

李銘還正在口述他的信函時,帳篷的門簾就被挑了起來,石莞簡直是驚慌失措的闖了進來:“李軍使,我記得就是在半個時辰之前,是由我親自向您傳達了一項命令,要求您的人馬向西移動,去接應步兵營過河。”

“是的,我記得很清楚。”

“而現在已經過去半個時辰了,他們已經抵達河邊,可是您的人卻都在睡大覺。”

李銘兩隻胳膊抱在胸前,趴在几案上,眼睛直直的看着石莞:“沒錯,這也是我親自下達的命令,他們要爲馬上到來的戰鬥好好休息。”

“沒有什麼馬上就要到來的戰鬥,,您應該知道,現在馮達的步兵營沒有面對太多的危險,您的騎兵是要預防不測,而不一定要參與戰鬥。”

“不是掩護步兵營的戰鬥,我們決定不走了,就在這裡和敵人幹到底。”

石莞嚇壞了,他結結巴巴的又問了一遍,而李銘重複的內容沒有絲毫變化。弄明白李銘的意思之後,石莞嚇得語無倫次,說這樣抗命是要遭到嚴懲的。

“我不是正在寫給高郎君的申請嗎,我們已經有了新的方案,馬上就要呈報給高郎軍,您可以先回去,把這件事告訴郎君。”

“我的老天爺呀,是我瘋了還是李軍使瘋了?”石莞走出營帳的時候嘟嘟囔囔的,然而整個營地還是十分安靜,大部分士兵都在呼呼大睡,這段時間他們可累壞了。

大約又過了半個時辰,潘正騎着馬趕到了這片營地,這次李銘已經寫好了幾行字,但還是苦惱於講不清自己的道理。

“高郎君去柳充國殘餘兵力的營地了,他剛剛委任張惠接手這支隊伍。所以說現在你還有一次機會跟我解釋一下,你爲什麼要把騎兵留在這裡?”

李銘下令讓所有的侍從和書手都出去,把要寫的信揉成一團扔在地上:“潘統制,我認爲現在我軍已經到了反擊的時機了。”

潘正坐直了身:“李軍使,首先我要承認,在我還是割草打雜的普通貼軍時,你就已經是老於行伍的騎兵了。對於軍隊的一般性事務,你早就銘刻在心,要比我清楚得多。但是現在我們面對的是鐵木真的八千騎兵以及上萬的僕從軍,您說現在是反擊的時候,那麼就要找到點根據出來,不然的話,我不能用腦袋爲你擔保。”

“我們不追求那種虛無縹緲的把握,應該在目前對我們還有利的形勢下發動進攻作戰,而不是由於驚慌失措和意氣消沉繼續無意義的損耗部隊,必須馬上轉入反攻。”

在帳篷外面的人都心驚膽戰,李銘和潘正咆哮着向對方投擲霹靂和閃電,但是最後聲音又變得微弱起來。

“在必死之局中,也許只有出乎常理纔有唯一的得勝機會,就當我被你說服了。”潘正輕輕地說:“準備馬匹,咱們一塊去見高郎君。”

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尾聲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三章 事與願(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三章 餌與誘(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二章 人(下)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尾聲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尾聲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尾聲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金朝的國朝文派
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尾聲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三章 事與願(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三章 餌與誘(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二章 人(下)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尾聲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尾聲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上)第十六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尾聲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金朝的國朝文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