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

高俊發動進攻,對於河北的各路僞軍頭領來說,既意外又不意外,畢竟,高俊與彭義斌之間那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全天下都知道個七七八八。眼下彭義斌有難,高俊根本不可能袖手旁觀,此人也不是個閒得下的主,有機會,那是一定要來摸木華黎的老虎屁股的。

儘管這些人早就領教過高俊的厲害,但相當一部分事後依舊不服氣,山東是高俊的老家地盤兒,而且魯南多山,我軍不辨道路,在這裡被擊敗也算不上十分丟人,反倒是高俊主動來河北平原,那就真的是送死。

高俊可不在乎他們的想法,太平軍的戰爭機器已經對準了幾個目標:還停留在河北東部的三模合、劉世英、李全。

三模合,是蒙古有名的拔都勇士,手下統率着一支敢戰的精銳,這支軍團有上千人,一半是真正的蒙古騎兵,而另一半則是補充進來的契丹乣軍。

劉世英是木華黎在河東收服的漢人世侯。不過,他眼下在河北作戰,算是客軍,缺點是難以及時補充,但優點是沒有患得患失的情緒以及盤根複雜的利益,能跟着木華黎的指揮棒靈活調動,所以絕對不能忽視。

而李全自不必言,如今他是清滄地區的漢軍世侯,這纔是真正的地頭蛇,高俊要打擊的三隻敵人各有特點,但哪個也不是一合之敵。

就在將陵縣城以北,高俊率先遇上了三模合,兩軍對圓,讓三模合驚訝的是,契丹人這次居然出動了數量廣大的騎兵部隊,鋪天蓋地的太平軍騎兵接觸敵軍,也就決定了這場戰鬥的勝負。

蒙古人很不幸地沿用了老戰術,以爲對手都是步兵,他們讓槍騎兵居前,但並不直接衝鋒,到近處時就突然散開,好讓後方的騎射手出乎敵軍意料地放幾輪箭。

而當蒙古人以這種隊形遭遇了太平軍騎兵的騎槍衝鋒時,情況可就大大不妙了,最前面一排的槍騎兵還算有些戰鬥力,能與太平軍捅個五五開,但他們人數太少,而隊形又太過薄弱,消耗完之後,後面就是近戰能力捉急的弓騎兵。

而太平軍的馬上技術也同樣讓對手防不勝防,前排的槍騎兵被刺死,弓騎兵們慌忙的抽出刀來,想要和對手肉搏近戰,一開始,他們確實撥開了敵軍的槍頭,戰場情況似乎還算良好,但是太平軍騎兵飛速的兩馬交錯衝到敵軍後方,然後就是直刺敵人後心的一記回馬槍。

不少人以前從來沒見過這種招數,直接當場被捅一個透心涼,呼啦啦倒下一大半。

這一招回馬槍是楊妙真與龔成琢磨了好長時間才演練明白了的,剛剛作爲騎兵的課程加入教學當中,現如今就起到了妙用。

三模合首戰不捷,連忙後退,而在此時,太平軍的左右翼也通通殺出,直接纏住對手,最後將之遠遠驅逐。

從頭到尾,打擊三模合也沒用兩個時辰以上的時間,就在這短短的一瞬之內,太平軍對外界的質疑交出了一個滿意的答卷。事實證明,太平軍能夠在境外野戰當中戰勝對方的騎兵。

隨即,太平軍又將目標對準了更靠北一些的劉世英,這支軍隊人數多一些,將近萬人,其中還有兩千多漢族騎兵,在河北也是一支強橫的力量,這支來到河北客場作戰的河東軍隊萬萬想不到高俊居然把目標對準了自己,以至於劉世英還花了點時間,確認太平軍是否朝自己而來,這浪費了僅有的一點逃生時間,他沒來得及修築營寨,也沒有躲進任何一座城池,就在野戰中遭遇了敵人。

這次高俊終於舒心暢快的體會了一把用騎兵碾人的滋味,兩軍先是正面對陣,高俊親自擂鼓,三軍齊進,打得敵人節節敗退,河東軍的騎兵試圖從側面襲擊高俊,但也被太平軍騎兵所驅逐。

隨後,太平軍騎兵從敵軍背後發動襲擊,這次的鐵風箏十分有力,直接打碎了敵軍的陣型,劉僞軍徹底崩潰,太平軍騎兵則從後面大舉追上,一痛砍殺勸降,俘獲敵軍數以千計。

無怪乎大家都想要一支強大的騎兵,用騎兵碾人的感覺確實很爽,斬獲也較以往多了許多,這次高俊雖然只動用了一千名騎兵,但已經產生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質變。

如果要說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李全這個狡猾的狐狸又一次逃脫了高俊的狙擊,只留下了一座空城。雖然如此,高俊也並非毫無收穫:他解救了近三千名義軍俘虜,這些人都是在滄州之戰前後被蒙古軍隊所俘獲的,全部被押進了清州城。

此番李全逃亡,並不能將俘虜處決或者是帶走,於是乎,高俊一下子平白得了三千兵員,其中能夠充當騎兵的三百多人被高俊收下,剩下的人則劃入馮達的編制,準備留在河北繼續作戰。

不久之後,高俊的部隊又陸續佔領了運河西岸的不少城鎮,高俊也親自過運河到西岸,看着遠處的沃野,不由得心潮澎湃:“大家看,當年就是在這裡,咱們被石抹明安的騎兵追上,損失慘重,狼狽不堪地逃往將陵。那時我也身負重傷,漂流到附近的一個小村莊裡,得了貴人相助,才得以轉危爲安。”

這次,高俊換了衣服去尋找當年的足跡,花了好長的時間辨認,才終於找到了當初收留自己的村莊。

然而,這裡已經是一片廢墟,聽人說,早在去年,蒙古人因爲缺乏糧食,就在這裡打了草谷,還沒死的人全都逃到其他地方去了。

村民全都哭起來,求高俊千萬不要走,而高俊此時也確實萌生了和原本不一致的想法,似乎留在這裡也並沒有太大的風險,就算是有,爲了百姓也值得一冒。

等到太平軍抵達清州的時候,不少軍官已經開始籌劃着如何打進燕京了。現如今,敵人還集中在河北的西南部和西北部,正是太平軍趁虛而入,直搗黃龍的好時機。只要拿下燕京,再去攻打那兩團的敵人,還不是易如反掌?

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尾聲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二章 羊(下)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章 劫(下)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尾聲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章 羊(下)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尾聲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
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尾聲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二章 羊(下)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章 劫(下)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尾聲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八章 故(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章 羊(下)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尾聲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