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

南征是太平軍最大的一次人員引進,相較於以往接納的外來人員,這次南征,足足有上萬宋軍投靠太平軍呸,即便是進行了裁汰,一下子還是有三分之一的成員都變成了南軍。

想要讓這麼大一羣人充分的融入太平軍是很困難的,必須重新按照太平軍的編制改編軍隊,並且還要按照太平軍的軍紀、軍令進行訓練。軍兵們還好說,將領們可都不大開心。現在趴伏在草叢裡,胡光祖還忍不住嘟嘟囔囔的,原本的江西右翼軍統制現在已經成了太平軍權旗指揮,手下的江西兄弟一多半在自己手下,剩下的則被混編了出去。

“也不知道行不行。”在黑夜中,看不清潘正他們在幹什麼,被佈置到鎮子東面的胡光祖心裡面七上八下的,觀察一下埋伏在他們旁邊的另一支軍馬——太平軍裴真旗,這個關西人倒是沉得住氣,和他的手下緊緊的貼伏在地上,等待着進攻的號令。

好吧,既然陝西人覺得這羣山東人沒問題,那麼江西人也不要擔心。

隱隱的,地面似乎傳來了馬蹄聲,頓時整個石橫鎮的火光又亮了一些,可以看到無數火把紛飛,都在向城南集中,隨後就是夜空中傳來的陣陣弓弦的聲音。

陣子南面不時的傳來吶喊之聲,忽大忽小,但是總攻的信號始終沒有發佈,這讓胡光祖實在是難以忍受,真不明白這是搞什麼鬼:既然能夠圍攻城鎮,又要快速拿下,當然應該四面強攻,使對手不能兼顧左右,現如今只有城南一路進攻,豈不是往虎口裡送嗎?

想歸想,但是當手下的軍兵有些按耐不住的想要擡頭的時候,卻被他一掌按了下去:“小心火光反光,還沒輪到咱們出馬呢。”

城南的攻防進行了約有一個時辰之久,而城鎮西面也傳來陣陣殺喊之聲,顯然那一邊也投入了戰鬥,戰況激烈,胡光祖自己都有些按捺不住了,想要擡頭觀察情況。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後面的軍兵遞過來一根樹枝,這個暗號表示的是潘正有使者前來,在夜晚潛伏時爲了避免發出聲音,傳遞命令都是使用的這種遞物的方式。

那名軍兵像泥鰍一樣鑽來鑽去,很快就到了胡光祖旁邊:“指揮,潘統制說稍後信號一起,全軍士兵不要趴在地上,可以站起來,也可以選擇用肘尖和膝蓋四點着地。”

“這是什麼姿勢?”

“指揮不要疑心,潘統制說的確實如此,稍後必有妙用。”

“現在我沒法大聲宣讀命令。”

“統制說了,現在可以大聲宣佈命令,哪怕被敵軍發現了也不要緊。”

說完,那個人又急匆匆的跑到裴真那邊去了,胡光祖腹誹了一聲,覺得現在的情況真是莫名其妙,但還是命令打起火把,大聲宣佈了這個命令,果不其然,全軍官兵一片譁然,都表示疑惑不解。

典史還是催促大家一定要按命令辦,就在此時,潘正的大營裡面一陣十分悠長的金屬尖嘯的聲音,嗩吶吹出了預訂信號。

胡光祖帶領全體軍兵或站或跪,還沒等他明白怎麼回事,突然聽到了一聲巨響——把江南西路一年打的雷加起來,大概就有這麼響——地面一陣顫抖,搞得她肚子裡面翻江倒海,得虧是站着的情況下略微減輕了衝擊,要不然的話一定會覺得五臟六腑都要被震得吐出來。

不少體質虛弱的士兵感到噁心想吐,好多人都以爲發生了地震,然而看着城北巨大的火光,很顯然事實並非如此。

潘政的大營裡面突然響起了急促尖銳的嗩吶聲,這是進攻的信號,顧不得撫慰一下難受的感覺,胡光祖趕緊讓軍兵們打起大旗,親自帶領軍兵向前衝鋒。

“別落在江西人後面,是關西好漢的跟我上!”另一邊的幾名小軍官叫了起來,裴真旗的速度也不慢,兩隊人馬很快就衝到了城鎮邊上,讓他們驚訝的是敵軍的反擊十分微弱,不少人軟噠噠的趴在牆上,根本沒有反擊的意思,甚至有些人口鼻流血,樣子異常悽慘。

“這是怎麼回事?”胡光祖看到眼前的景象,驚駭莫名,然而沒等他想出什麼來,更多的敵軍從鎮子裡面涌了出來,他們的樣子儘管也很狼狽,但顯然還有一戰之力,剛剛登上城牆的兩支隊伍立刻投入到了激烈的搏殺之中。

ωωω_тт kǎn_C 〇

而在此時的城鎮北面,景象則完全不同,剛纔還高大堅固的鎮子圍牆已經被炸塌將近一丈,上面的敵軍都已經碎肉橫飛,稍遠一點的則震得五臟俱裂,倒斃牆上。所有的太平軍軍兵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剛纔如果不是軍典們逼着大家照做,根本沒有人願意擺出那麼難堪的姿勢。

事實上,爲了保證這次土飛機放得夠高,太平軍們使用了四百斤火藥,有12個人負責安裝操作,還有4個人拿着盾牌掩護,他們趁着敵軍集中在南邊和西面的時候,騎着馬快速接近了防守薄弱,而且不被認爲是進攻重點的北面城牆,安放炸藥並且點燃引信。

如果想要讓土飛機放得高,最好挖洞安放炸藥,讓快速膨脹的火藥氣體對着城牆猛噴,但是在敵軍防守的城牆下實在沒有這樣的條件,只能採用這種浪費炸藥威力的方式,所幸四百斤炸藥的量着實不小,儘管城牆炸塌的部分不寬,但是在上面的人卻無一倖免。

趁着這短暫的空擋,部署在城北的太平軍們,迅速的攀上城牆,並且攻入城鎮以內,整個石橫鎮四面城牆均被突破,一下子陷入混戰之中,少量的蒙古軍在黑夜中無法指揮協同步兵有效作戰,而後者在沒有看見主帥的情況下鬥志迅速喪失。

太平軍們牢牢的封鎖着城鎮的圍牆,也就堵死了所有的通路,戰鬥雖然打得依舊艱難,但是卻一直前進,等到天色朦朦亮的時候,當遠處,各鎮的蒙古騎兵還在爲昨夜天神的怒吼而祈禱之際,整個石橫鎮守軍已然被全殲。

無標題章節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二章 博州的大炮(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九章 掙扎(上)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尾聲尾聲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五章 決(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尾聲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尾聲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七章 鑄爐(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尾聲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
無標題章節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二章 博州的大炮(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九章 掙扎(上)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尾聲尾聲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五章 決(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尾聲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尾聲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十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下)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七章 鑄爐(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尾聲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