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事與願(上)

高俊產生了一種幻覺,突然以爲自己是劉皇叔,此時他確實在想着劉備的故事。

想當初,昭烈一路艱辛,轉戰千里,匯聚四海之精英,募集忠臣猛將無數,才終於佔據荊益,有了自己穩固的地盤。

然後親自率軍征討,漢中之戰大獲全勝,被他委派鎮守荊州的關羽也趁勢發動北伐,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一時風光無二。

但是孫柯基突然賣盟,偷襲荊州,關羽大意被擒,慘遭殺害,劉封孟達二人按兵不救,北伐大業功敗垂成,隆中絕對自此餘恨,季漢自此一蹶不振,再無北伐全勝之可能。

高俊突然想到這裡,也感嘆自己實在是糊塗,沒想到金朝下手如此果決,就這樣從背後偷襲了潘正。

根據溫逢海的說法,陝西各光軍音信全無,很有可能在這次突襲中已經慘遭殲滅,潘正此時大概還在西夏,很有可能正率領精銳騎兵急匆匆的趕回陝西,但更有可能的是已經完全來不及了,眼睜睜的看着陝西光軍在敵軍的突襲中全軍覆沒,大意失陝西。

西夏國內形勢也有可能因爲外部刺激而產生較大變化,說不準,在又一次宮廷陰謀之後,潘正也會身首異處。

大意了,這次真的是大意了。因爲決策者的這一次疏忽,整個戰局都將爲之一變,如果陝西被金軍奪去,光軍就相當於被削去一條臂膀,河東戰役也將變成毫無意義的添油戰。

高俊感覺從腳底發冷,坐在座位上半天說不出話來,馮達一看這個情況,攔住還想上來探問究竟的諸位將領:“太尉心中自有處分,咱們不要急着問太尉,都先回去,明日再來商議軍情,明日!”

大家都知道一定是發生了極爲可怕的事情,人人都憂心忡忡,各自返回營帳,由於馮達說好了明日再商議軍情,大家也不能趕回自己的軍營,心裡面都覺得十分擔憂。

高俊稍微平息了一口氣,讓馮達先去休息一下,晚上他會召集光軍的高級將領再開一次會。

“太尉一定要保重身體,千難萬難,只要太尉一聲令下,我等粉身碎骨在所不辭,太尉但要保重身體,以圖恢復!”

高俊緩和了一些:“叔至,我記得,你和彥真自小也是玩伴。”

“我和潘總裁都是女真軍戶的驅口,是光着屁股玩到大的。太尉也知道,當年那些軍戶不把咱們驅口當人看,過的日子現在看來可真是生不如死。潘總裁侍奉溫敦郎君父子,那是寬厚君子,所以總裁情形尚可,能填得飽肚子,經常幫襯我們一些,也是我們當中的領袖。”

“是啊,是啊,十年前在野狐嶺、大青山,如果不是彥真一直擁護我和志也,恐怕我們當時都要死無葬身之地了,哪來現如今的景象。彥真可是幫助我們許多啊,說是根據地的頭號功臣也不爲過。”高俊揉揉眼睛,顯示出十分疲憊的樣子,馮達在旁邊心裡直犯嘀咕,想着莫不是潘正背叛光軍了?

但隨即他就打消了這種想法,正是因爲從小一起玩到大,馮達對潘正十分了解,也特別敬重此人,以他的秉性,怎麼會在這個時候背棄高太尉呢?顯然是另有原因。

馮達也是久經沙場的人了,很快就猜到了七八分,頓時心內一寒,高俊也看出來馮達多少猜到了原委,微微嘆了口氣:“想當年,彥真還是個驅口的時候,甘願帶上百人擁戴我,之後一直浴血疆場,始終先鋒。雖然只是個缺口,但是卻胸懷韜略,所謂天出神將,不過如此。此番他要是有任何不測,我一定把開封府掀個底朝天!”

晚上,諸位將領齊聚一堂,聽到高俊宣佈事情原委的時候,果然就如同高俊事先設想的那樣,一下子都羣情激奮,李銘跳起來,向高俊請兵五千,保證一戰擊破完顏承裔,爲大軍掃平南伐的道路,打到開封府,活捉完顏珣!”

“我看李銘可以拖出去斬了!”在所有的人都嚷嚷着要立刻復仇的時候,王澮突然一句話鎮住了全場:“現如今太尉關心則亂,你們不緊密籌劃,慎重思考,反而在這裡生虛火,是還嫌情況不夠亂嗎?現在我們得到的不過是溫參軍的隻言片語而已,陝西情況如何,尚未有最終定論,以潘總裁之機敏,陝西光軍之強悍,如何被完顏合達一戰消滅?你們不慎重思考,還在這裡大呼小叫,我光軍名將,怎麼現如今都糊塗了!”

王澮的話說得極重,雖然很多人不服氣,但沒人敢反駁,大家都知道,高俊相當尊重王澮先生,沒有哪個人願意觸這個黴頭,當衆去頂撞。

“那還能怎麼樣?接着去打蒙古人嗎?如果完顏珣又在背後捅刀呢?如果咱們在河東激戰正酣,他又差遣慶山奴這幫人進入河北,奪我州縣城池,斷我糧草通道,先生又該怎麼辦?”高俊親自發話了,看得出來他依舊處於極度的憤怒當中。

“太尉,你也是主持過對付蒙古綱的,對於開封朝廷應該怎麼處理?難道太尉不清楚嗎?!”

高俊在主座上愣了片刻,但最終還是沒有任何表示,王澮在心裡嘆了口氣,而將領們早已憋足了勁兒,要是潘正真被朝廷攻滅了,那不用說,光軍立刻調轉方向,殺到南京,奪了鳥位!

“高俊在哪裡?趕緊帶我過去!”何志也有些不雅的岔着羅圈腿:“他這次是真上頭了!”

高俊就在自己的營帳裡坐着,還在仔細參謀着地圖,何志也一甩簾子進來:“高俊,你現在可不能犯糊塗,當今天下大勢敵是很明白的,蒙古人還是最大的威脅,相比而言,開封那羣人不足爲慮,你應該像王澮所說的那樣,對開封朝廷要採取剋制的強硬態度!”

高俊很理解什麼叫剋制的強硬態度,開封那幫軟蛋實際上是不敢惹自己的,只要高俊不明白的造反,但是又有些強硬的恐嚇一下,完顏珣就會立刻停止過激行動,再過幾個月重新試探。

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尾聲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二章 博州的大炮(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尾聲尾聲尾聲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全書大結局(迫真)第三章 遲疑(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八章 間諜(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尾聲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五章 貨物(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尾聲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一章 羊(上)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
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尾聲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二章 博州的大炮(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尾聲尾聲尾聲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全書大結局(迫真)第三章 遲疑(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二章 欺騙(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八章 間諜(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尾聲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五章 貨物(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尾聲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十三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一章 羊(上)第十一章 新?訊?文(上)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