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

師靖軍中有二十輛大車,軍兵在其中施放弓箭,敵軍誤以爲這是普通的箭車,其實裡面藏的全都是筏子。北清河水勢平緩,即便是筏子也可以到達對岸,這種皮筏子,每張上面大概能坐2~3個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大約不到半個小時就到對岸了。

但是敵人不給觀州人馬這樣的機會,他們箭雨如蝗,讓僅剩的敵軍在如雨的箭矢中掙扎,他們步步緊逼,絲毫不給對手從容的放下筏子渡河而去的機會。紇石烈師竟手執大槍左右突馳,但始終不能打退敵軍。

兩軍連走數裡,一路上伏屍無數,甚至於紇石烈師靖一度放棄了希望,心想着痛痛快快帶着全軍應戰到死得了。

他一心想要痛痛快快的砍殺一陣,然後讓自己徹底燃燒起來,因而單槍匹馬地躍入敵軍陣中。他眼睛凌厲,早就看出來對面幾個對手的斤兩,長槍一抖,挑翻了前面兩個人,第三個人也是個生手,雖然拿着馬槍,但用的並不算熟練。

石抹特麼在經歷幾次死裡逃生之後,還是再一次被送上戰場,此時此刻,一個兇狠的敵軍如閃電般衝來,連殺兩人,這讓他心中恐懼萬分,但是強烈的求生欲驅使着他幾乎要把手中的長槍捏斷,看着對手耍的槍花,他大喊一聲,努力用長槍一挑。

在衆人的驚呼聲中,師靖的長槍居然被打飛出去。

“郎君!”齊昭驚呼出聲,趕緊衝了上來。

師靖頓時腦中一閃,想起了五年前,他被高俊一擊打飛長槍的事情。

那時候他還是全軍公認的槍棒第二,一杆長槍神出鬼沒,而高俊只不過是在河北學了幾天大槍術而已,根本就不該是自己的對手,可那次的結果也像今天一樣,自己的長槍被打飛出去。

突然間,不願意回想的那個夜晚裡,高俊對他說的話在耳邊突然迴響:

“師靖,你要記住,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輕易的放棄希望,你必須時刻保持冷靜,戰鬥到最後一刻,這樣纔是對自己的手下負責,也是對你自己負責。”

“我是不是過早的放棄希望了?”想到這裡的師靖猛的拔出佩刀,斬斷了刺過來的長槍。

“齊昭,快帶人穩住陣腳,咱們就地挖掘溝濠,不讓敵人靠近!”

在瀕臨絕境的時候,觀州人發揮出了難以想象的堅韌意志,蒙古人漸漸感到進攻有些棘手,他們立刻按照熟悉的戰術撤離,遠遠的用弓箭殺傷敵軍。最後,他們乾脆就地休整,也搭起帳篷來,反正不用擔心敵軍飛走,河上一條船都沒有,他們怎麼離開?

就在當天晚上,師靖率領人馬開始了撤離行動,皮筏子數量有限,需要來回運送軍兵七次。個別水性好的人乾脆把甲冑和武器交給戰友保管,赤條條的跳進河裡,向對岸游去。

撤退進行的緊張有序,幾乎沒有發出一點聲響,直到後半夜的時候,蒙古人得知老營已經空了,才發覺敵軍的動向並不正常,嘶喊着朝這邊殺來。

絕大部分軍兵已經過河,但還有少量人停留在河西,紇石烈師靖長槍一橫,大呼一聲:“我去抵擋!”

他往來縱橫,黑暗中蒙古人不辨敵軍數量,但見一騎前來,隨即蒙古將士紛紛落馬,可謂萬夫不擋。

但是師靖畢竟氣力有限,又送走一撥人之後,眼下河岸這邊只剩下十幾名軍兵,以及數量衆多的戰馬器械。

“能把人帶走就好了,這些東西丟了就丟了,咱們把戰馬的繩子全都解開,衝散敵陣,讓紇石烈郎君趕緊回來渡河!”齊昭一橫方天畫戟,從戰馬上下來:”快,快把這幾十匹馬全都解開。”

師靖聽到齊昭呼喚,立刻回馬,蒙古軍追了上來,夜中只聽到一陣陣嘶鳴,不知何處衝來一羣光背馬,直接把蒙軍的陣型衝散,也就是在這片刻混亂的功夫,師靖跑到河邊跳下馬來,不捨的拍了拍戰馬的脊背,讓它趕快逃命去,隨即和齊昭等人登上皮筏子,晃晃悠悠的向北清河東岸而去。

河岸邊上升起了點點火光,那是齊昭在撤走前燒燬了堆積如山的箭矢盾牌。

觀州人在捨棄了大批的輜重物資,以及全部的戰馬車輛之後,終於成功的甩掉了蒙古追兵,橫渡北清河,第二天早上,渾身溼漉漉的紇石烈師靖坐在河岸邊上,軍兵們經過一夜的行動,疲乏得幾乎站不起來。他們橫七豎八的躺在河灘上,還在休整。

“同袍們,弟兄們!”看着太陽漸漸升起,師靖用槍拄着站了起來,師靖,你要記住,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輕易的放棄希望,你必須時刻保持冷靜,戰鬥到最後一刻,這樣纔是對自己的手下負責,也是對你自己負責。累得幾乎說不出話:“我師靖對不起你們呢!”

齊昭等人驚訝的坐起身來:“郎君,這是說哪裡話?如果不是郎君一路以來拼死廝殺,我們早就成了斷頭亡魂了。”

“我是靜是個渾人,好面子,貪小利,卻忘了自己擔負着彌天的關係,掌握着多少人的性命。我因爲和高俊高郎君的面子抹不開,一直不大願意到東南來投奔他,居然在濟陽一呆就是十天,都是我的錯。”

“郎君,這不能怪你,換我我也抹不開面子!”河灘上有軍兵叫了起來,他滿臉都是污泥,笑起來露出白白的牙。

“郎君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將軍!”

“我們還要跟着郎君打仗!”

聽着軍兵們的話,師靖突然雙眼一酸,這5年來輾轉反側所不能釋懷的那些事情,在今天終於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束,他的聲音都有些顫抖起來:“弟兄們,我的好弟兄們,現如今我們只能下定一條心,去投奔高郎君,現在咱們要接應觀州的百姓,然後趕緊向東南開進,前往泰安州,會合大部隊!”

軍兵們紛紛站了起來,準備列隊,而在這個時候,卻有人發現不遠處的河灘上趴着一個人,立刻有眼尖的人認出來,這老頭是原來觀州衙門裡的小吏。

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尾聲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十六章 豬(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尾聲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尾聲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尾聲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全書大結局(迫真)尾聲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章 糧(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
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尾聲第十七章 血雨腥風(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十六章 豬(下)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尾聲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尾聲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尾聲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三章 白刃紛紛(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全書大結局(迫真)尾聲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章 糧(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