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四邊擾(上)

“彼之將帥亦自受鉞總戎,而臨敵則望風遠遁,被攻則閉壘深藏,逮吾師還,然後現形耀影以示武。夫小民尚氣,女子有志者猶不爾也,切爲彼國羞之。”

——紇石烈志挑釁南宋

十二月二十八日,無家可歸,留守在軍營裡面的軍兵看到了高俊拿的新玩意兒:用若干塊牛皮縫製的皮球,拿着比一般的皮球重。

“這種球叫足球,我來教大家怎麼踢。”高俊放下足球,靈巧的勾動起來。

軍兵們不過半天就熟悉了這種球的玩法,被高俊分成了兩隊,每隊10個人,開始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場現代足球比賽。主裁判高俊,邊裁何志也、趙汝凡,白隊隊長李銘,紅隊隊長郭延嗣,第一個進球由李銘完成,最後,白隊以4:2的比分戰勝紅隊。

軍兵們很快就得踢足球上了癮,小山墩堡的人也成羣結隊的來觀看。

臘月二十九日,高俊和何志也,二人焚香沐浴齋戒(反正平時也經常吃不着葷的),前往心觀寺上香,玄空法師親自出門恭迎。上完香後,何志也又和玄空法師研究起水利工程的事,高俊閒的無聊,就在寺院裡走走看看,心觀寺確實很漂亮,看得出來玄空法師在建造寺院上傾注了很多心血。

“見過施主。”高俊饒有興致的在寺院後面的菜園閒逛,猜測夏天這裡應該是什麼模樣,一個年輕僧人剛好迎面而來,這個人當初修建軍營的時候,高俊在工地上見過,名字叫做法機,此人身材挺拔,面容清正,眼下倒是很疲憊的樣子,背後還揹着一捆柴。高俊連忙雙手合十行禮。

“施主在看什麼?”

“看玄空法師的心血所在。”

“本剎是師父親自主持施工的,箇中辛苦不爲人所知,阿彌陀佛。”

高俊笑了笑:“心思都花在這上面,怕是不能精研佛法了。”

“一作一食,皆是修行,師父說,心血澆築亦能提起正念,保持覺性。”

高俊嚴肅的點點頭,對於佛法,他了解的不深,僅就耳食之談來說,他最欣賞禪宗,清規百丈,講求自性,禪宗纔是佛教與中華文化的結合,纔是中國佛教的特色。金代北方禪宗盛行,淨土宗和華嚴宗也各有特色,禪宗的一脈——曹洞宗在金朝復興,是明清曹洞宗之正源。不過在金朝末期,朱子理學從南方傳入北方,與之相搭配的淨土宗也逐漸取代了禪宗的影響力。

“小師父是如何出家的?”

“小僧十歲失怙,是師父收留我爲沙彌,撫養我長大的。”法機卸下柴禾,準備劈柴。

“現如今寺內的生活如何?”

“寺內尚好,僧衆每日只需清修,並無別事煩擾。”

高俊看着法機熟練地劈柴,知道在禪宗眼裡,勞作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如果僧人們都願意自食證法,高俊大概也會覺得佛教還是挺可愛的,他雖然沒有滅佛的打算,但也不希望佛教勢力做大,乃至於壓榨平民。

何志也和玄空法師談了很久,午後,兩個人才依依惜別,高俊和何志也返回小山墩堡,此時正值年前,各處皆無事情,高俊索性拿了邸報,兩個人跑到軍營高俊的房間去,那裡的炕還能燒的熱乎一些,比公廨四處漏風的房子強。

盤腿坐在炕上,高俊念起了邸報,心裡面不免有些失望。

厚實的報紙看習慣了,高俊還以爲邸報也能講一講當前形勢,透露一點兒消息,結果上面全都是各地官員的任免信息,以及道家最近發的告諭。

“僕散端被免職了,徒單鎰成爲左丞相。”高俊仔細查看着。

這個徒單鎰,兩人還是頗爲了解的,用馬克思的話說,他就是“統治階級內部最具憂患意識的人”。此人是金朝第一位女真進士科的狀元,算是金世宗“女真人才培養計劃”的成果,一直官運不錯,而且在金朝學界頗有聲望,名聲也是大大的好。

野狐嶺之戰後,僕散端因爲演說軍情被罷免,徒單鎰得以成爲首相,他勸諫完顏永濟積極備戰,但是後者一直拿不定主意;徒單鎰還曾勸諫道家注意遼東方面的情況,派遣得力大臣守衛遼東,也被完顏永濟所拒絕,直到遼陽失陷,才大爲後悔。

幾年後,紇石烈執中發動政變,殺死了完顏永濟,身爲首相的徒單鎰卻默認了這個事實,共同擁立完顏珣爲新的皇帝,沒過多久,他就因病去世,直到死前還唸叨着北方軍務。

除此之外,完顏永濟還發布了幾條告諭,本都和北方的邊情無關,而是要求各級官員講求財用之道,減少支出避免鋪張,對佛寺道觀的限制舉措。

還有一條是關於售賣紫衣法師稱號的,但凡納粟三百石以上者,可以得到紫衣法師袈裟和度牒。

賣度牒是宋元時代政府的財政收入之一,甚至度牒被當做獎勵發給戰場立功的將士,可惜度牒賣的多了也就不值錢,所以在此基礎上又推出了不可說顏色衣法師、紫衣法師的特別榮譽稱號,並享有專屬袈裟。在營銷這方面,古人的腦子並不比現代人差。

讀完整份邸報,感覺像是喝了摻了水的牛奶,好像有點意思,但卻是寡淡無味。高俊乾脆求何志也講一下歷史上此時蒙金戰爭的局勢。

此時金朝的局勢可以說是十分危急,鐵木真派遣他的三個兒子,率領一支偏師,沿着狹窄的串珠形盆地攻克了山西衆多城鎮,麾下漢軍將領劉伯林攻克飛狐,已經逼近重鎮雁門關。

鐵木真親自率領主力部隊,繼續他們的中都一月遊,蒙軍部隊最靠南的觸角已經伸到觀州一帶。

早在六年之前,西夏就遭遇了蒙古的入侵,而作爲西夏的大哥金朝,卻暗戳戳的爽,故意袖手旁觀,西夏懷恨在心,在蒙古入侵結束之後,集結部隊騷擾陝西邊境。

西夏軍不過是一羣戰鬥力五的玩意兒,東方的紅襖軍就不一樣了,雖然他們的戰鬥力比西夏軍還低,可是卻是“戰鬥在敵人的腹心處”,讓金朝頗爲肉疼。

這些對於金朝來說還不足以傷筋動骨,覆滅的預兆來源於1213年冬季的蒙軍再次入侵,度過了和平的1212年之後,蒙軍在1213年冬季兵分數路,鈔略金朝河北諸郡縣,此次入侵的範圍極大,黃河以北的各州各府當中,僅有十一城沒有被攻陷,剩下的都被蒙古軍大加破壞,金朝的統治中心正在河北,這次入侵簽訂了金朝的死亡判決。

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十六章 合(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尾聲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尾聲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九章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尾聲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尾聲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尾聲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四章 伏(下)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尾聲第八章 鑄爐(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七章 失敗(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
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十六章 合(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尾聲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尾聲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九章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尾聲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尾聲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四章 北鄙備戰急(下)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尾聲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八章 兩羣不速之客(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四章 伏(下)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尾聲第八章 鑄爐(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七章 失敗(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十四章 秋風烈烈(下)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