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下)

西北的冬天來得比山東更冷更早也更猛烈,皚皚白雪已經覆蓋了隴西的千溝萬壑。以至於任何人在這平地上都顯得極爲顯眼。只不過,這是在崇山峻嶺之間一道極深的峽谷,如果不是靠近兩側的峭壁,往下觀察的話,很難發現在峽谷中的人影。

十幾名騎士聚集在這裡,穿着嶄新的羊皮披風,呼出的熱氣在空氣中凝結成一道道白霧。

他們要等的人現在還遲遲不來,蓋着天有些擔憂的對潘正說:“將軍,咱們還是回去吧,依我看,河西這幫假和尚靠不住,說不準,他們的兵馬都已經徵調,正在往這邊殺來呢。”

潘正沒有說話,卻也忍不住望向旁邊那個被兩名武士左右夾住,捆綁的結結實實的俘虜,那人年紀輕輕,甚至還有點稚氣未脫,眼睛上蒙着黑布,因此潘正無從得知他的表情和內心的情緒。

就在這個時候,懸崖上面,有一個人略微探頭衝下面大喊:”人過來了,也是十二個人!”

正在等待的潘正等人一下子鬆了口氣,一名隨從掏出一面小紅旗略微晃了晃,懸崖上的人看得真切,立刻着手佈置,儘管在峽谷中會面的雙方各自只有十二名騎士,但在峽谷上方,雙方不約而同的都預備了不少兵力,以應付對方有可能的悔盟變卦。

很快,潘正就親眼看到了對面的12名武士,人人披甲帶劍,氣勢不凡,都是百裡挑一的好手。而他身旁的永昌軍戰士們也都不由自主的挺起胸膛,讓自己看上去威武一些,雙方的氣氛相當不友好,甚至有一言不合長刀出鞘的可能。

那名西夏將領用細長的眼睛惡狠狠的盯着潘正,但是潘正卻並沒有用同樣的眼神盯回去,他氣質自若,似乎根本沒有把對方氣勢洶洶的樣子當回事。

“你要的人我都帶來了。”那名西夏軍將大聲說了些什麼,旁邊有精通漢語的翻譯:“你們一共有十二個人被俘,現在都在這裡。”

潘正並沒有被這種語調所激怒,反倒是被兩名永昌軍武士緊緊夾住的那個人聽到熟悉的聲音,臉色有一點不自然的變化。

那名西夏將領也注意到了被潘正手下牢牢控制的這個人,儘管他努力的控制,但潘正還是在一瞬間捕捉到了他細微的表情變化。

“西壁將軍,無論你有什麼想法,這次我們確實是帶着誠意來的,你把我軍的俘虜交給我,我就把小公子交還給你,只要我們互相信任,這事情一點都不難辦。好了,現在我讓小公子往前走,你也讓我的部下往前走,各回本陣之後,咱們就離開。”

“我對你的信任絕不對世界上任何一條毒蛇更高。”翻譯忠實的保留了西壁囉乜的原意。那名西夏人顯然對於太平軍並沒有足夠的信任,但是此時此刻,臉上的細微變化出賣了他,尤其是眼神。

潘正並不急躁,他只是誠懇的提出建議,並且相信對方一定會遵從,既然他已經帶着12名俘虜來了,那麼就沒有理由再回去。

潘正手下的兩名武士將那少年頭上綁腹的黑布揭開,這也是讓對面的西壁囉乜“驗貨”。

那少年猛的一見光亮,有些不適應,努力的眨着眼睛,在對面模糊的人影中尋找自己的父親。很快,他就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父親凝重的臉,千萬種情緒會到心頭,短時間內竟無法言語。

西壁囉乜的神情似乎沒有任何變化,就這麼過了好一陣,潘正也不催促,等着他的反應。

終於,他揮了揮手,命令手下的武士們也將俘虜眼睛上纏的黑布揭開。

“就按照你說的辦,現在你可以讓西壁明珠向這邊走了。”

雙方相隔的距離起碼有100米,而兩夥人走得並不快,不知是怎麼想的,西壁明珠走着走着卻突然唱起了歌,那是一首非常蒼涼的党項人的戰歌。

12名俘虜確實意氣消沉,但聽到交換者正在唱歌之後,互相看了看,也一起唱起太平軍的軍歌來,儘管聲音洪亮,但潘正聽出了他們聲音中的不自信。

這雙方人在擦肩而過的時候,都不自覺的互相扭頭看了一眼,隨後,似乎是有人用無聲的語言對他們下了命令,兩夥人突然撒開向本方的陣營跑來。

“快跑啊,快呀!”兩邊的騎士突然狂叫起來,甚至有人伸手要摸囊中的弓箭,雙方的俘虜都在拼命跑着,士兵們突然拔出刀來,隨時準備衝上去與對方的騎士決一死戰。

他們喊叫的聲音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懸崖上的兩支軍隊也同樣聽得真真切切,事先佈置在峽谷兩邊山上的永昌軍士兵們全都提起刀槍,弓上弦,刀出鞘,透過隱秘的雪霧,他們可以看到對面的西夏人也在做同樣的準備。

西壁囉乜意味深長的看着潘正,似乎是想從他的臉上找到一句什麼話來。

“西壁將軍,我聽說你曾經有一個哥哥。”

他很明顯的震動一下,隨即,他真的發怒了:“你這條卑賤的漢蟲,到底想對我嘰裡咕嚕的說些什麼鬼東西!”

“他當年也被敵人俘虜了,也被解救了回來,可是您的父親……”潘正頓了頓,才緩緩的對對方說:“西夏已經經不起這樣折騰了,你們現在人丁稀薄,牛馬銅鐵的供應也難以維持,大片的良田拋荒,大量的商路廢弛,何必在戰場上如此無謂的流血,甚至爲了彰顯你們民族所謂的剛強品質而進行無意義的殺戮。

“這不關你的事,我對這樣的話題已經厭煩了。”對面的人並不願意與潘正多說,立即打馬回返,雙方剛纔的緊張氣氛終於鬆懈下來,西夏武士們收起了難以琢磨的目光,轉身跟着他們的主將離開。

“啊?”蓋着天立刻明白了,西夏人有死不當俘虜的傳統,他急切的問:”那麼小和尚回去之後,也會被他爹殺了?”

潘正知道,西壁小公子被俘以來,一直是蓋着天看守的,此時他也只能嘆一口氣:“但願西壁囉乜能明白我的真意。”

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十五章 崩潰(上)尾聲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七章 失敗(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二十一章 軍語法令(上)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無標題章節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一章 人(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章 華東莊(下)尾聲尾聲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
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二十四章 吏員(下)第十五章 崩潰(上)尾聲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八章 血鐵(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七章 失敗(上)第七章 曬網村逆擊戰(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七章 鼠(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二十一章 軍語法令(上)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二章 武學(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無標題章節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一章 人(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章 華東莊(下)尾聲尾聲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