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

“秋日山田熟,山家趣轉奇。”

——山家生活

“當今本來就沒有天理了!”高俊“嚯”地站了起來:“真讓我刮目相看啊孫庭,到了這會兒,你居然還相信天理能幫你?人努力了,就該有些收穫,至少不努力的人不能有,你說的對,這幫人既不流血也不流汗,卻能平步青雲,真是蒼天無眼,而我們就要替天行道!”

“軍士流血,當有嘉獎;農工流汗,當有溫飽,鰥寡孤獨者流淚,當有撫卹,此乃天道,現如今你說的那羣人將流血的軍士、流汗的農工、流淚的女子們全都生吞活剝、敲骨吸髓,你居然還能坐在這裡哭哭啼啼?”高俊發了狠,目露兇光,孫庭被這副兇相驚呆了。

“孫庭,沒什麼好說的了,誰說你是廢人?咱們都是一樣的人,要麼你跟着我,咱們一塊掃平那些傢伙,要麼你就在這裡接着意氣消沉吧。”

“高郎君,你真的想……”孫庭下意識地住了嘴,站起來,挎起弓箭。

軍兵們很快繼續操練起來,三天後的第二次模擬訓練,軍兵們實現了傷亡控制在十人以內的目標。訓練結束後,高俊終於滿意的露出些笑容。

何志也的籌備工作也一直在進行,猛安謀克奪取的周圍土地數目、來源都已經基本理清,高俊看到這份具體名單之後也不住倒吸冷氣。

承安年間到現在,押剌百戶一共強行“刷田”,無償奪取陽谷、壽張兩縣良田八千餘畝,約佔押剌百戶總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弱,涉及周邊的十一個村莊,近萬名百姓的生計。而這些田地約有三千畝落入了紇石烈端和他的親戚手中,紇石烈師靖手上也有三十畝好地。

完顏白撒、女奚烈東這樣的女真大地主也佔據了近三千畝土地,但是這批地主大部分已經作爲軍官死在宣德一帶,大部分已經不足爲患。

高俊本人當然沒有欺負孤兒寡母的習慣,倒是何志也笑着說他太迂腐,根據何志也的調查,失去壯勞力的女真農戶,基本上20年之內就會把家產賠個乾淨,一方面是親戚子弟爭奪家產,另一方面,由於失去了壯勞力不能徵兵,每年還要繳納一大筆代役錢。

“只看到這幾個人是孤兒寡母,不知道周圍兩縣百姓被搶了8000多畝地,又有多少孤兒寡母、闔家失業的呢?”高俊不是分不清輕重的人,倒也沒有趕盡殺絕的打算。按照他的計劃,這8000多畝地肯定是要退回各地農民的。而剩餘的2萬多畝土地中,紇石烈端的土地全部沒收,平均分配給參軍家庭。女真人必然會有反抗,再挑幾個領頭羊抄了家,把土地平均分配給其他人,這事兒也就算過去了。

大概今年年底,楊安兒就會在萊州發動起義,把山東東部的猛安謀克們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只要這幫女真戶不傻,就不會在這個時候對高俊起刺兒,還要倚仗自己保境安民。

誠然,即使是那2萬畝土地往上追三代也不是猛安謀克戶的,但是這筆陳年老債的苦主都已經去世,高俊只能把這些土地儘可能的多分給漢族的驅口們,讓女真人只分到餬口的土地就已經是多方博弈的最佳結果了。

雖然這樣下來,女真人還是在山東獲得了一點土地,不過這會是以東北老家爲代價的——在高俊的長遠規劃(何志也嗤之以鼻爲白日夢)裡,廣袤的東北平原將在棉花與煤炭技術進步之後加以開墾。

何志也對高俊的計劃是整體贊同的,但是他也明白的指出一點:土地就是農民的命,無論漢人還是女真人都是如此,到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跟高俊拼命呢。

“既然100年前,他們靠殺戮和奴役奪取土地的,那就別指望100年後我們會推選出個聖人要回來,以上這些條件已經是我們的極限。我知道有很多人不會跟着我們走,那他們就拼命吧,他們的命死的沒有價值。”高俊冷冷的握住金直刀。

在此之前,還有一項小小的工作高俊一直想辦,那就是到南寨村視察一次。

從當初在大營從軍那天起,高俊就一直覺得溫敦傑這個人十分特殊,他的想法眼力絕非尋常的女真鄉下軍事地主可比,送給高俊的這把金直刀也堪稱是一把寶刀,高俊有一種直覺,也許深挖出溫敦傑的身份關係,會給他帶來驚喜。

從小山墩堡出發,向南走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南寨村,高俊這次只帶了李小七過來,瞞着潘正和其他南寨的軍兵,本來他打算讓何志也來的,但後者和段鍾在一起編寫教材,忙的油瓶倒了都不扶,高俊倒也樂得自在,穿的是自己那件舊圓領袍,帶上弓箭、金刀,不多時就到了村口。

剛剛到了南寨村,高俊就感覺出了這個村莊和其他女真村寨的區別,南寨既沒有圍牆也沒有望樓,僅僅在村外挖了幾條水溝,高俊靠近後才發現,這些也不是軍事用的壕溝,而是村內用於排放污水的,這水有輕微的臭味,根據高俊的理解,這說明南寨人的生活可能還不錯,可能吃得起油脂和肉類。

剛到村口,一個少年就趕上來迎接。

“小人恭候百戶。”

“你怎麼認得我是百戶?”難不成是消息走漏了?高俊想到可能是李小七一不小心說漏了嘴。

“百戶的金刀,我們南寨人都認識。”那個少年不過十二三歲,說話卻是條條有理。

“聰明。”高俊誇獎了一句,翻身下馬,村裡其他的人早就聽到動靜跑了出來,當即有兩個人牽過馬去,剩下的人圍在高俊前面,又不敢靠的太近,齊齊行禮。

“鄉親們,不必拘泥,本官經不起,經不起。”一羣人簇擁着高俊來到村裡,早有人邀請高俊進家裡歇息。

“百戶有所不知,原本咱們押剌百戶只有東、西、北三個寨子,並無咱們南寨,是當年承安年間,道陵皇帝爲贖買山東因寨爲奴的百姓,放免之後才特意設立了這麼一個寨子,我等祖上都是山東各地流亡的女真戶,官府用錢將我們贖回來放免爲良,安置到了押剌百戶,指認溫敦郎君當我們的寨使。”

原來如此!高俊恍然大悟,難怪覺得南寨人的種種氣質,都與押剌百戶其他各村各寨不一樣,難怪總覺得溫敦傑神神秘秘,和押剌百戶其他人相處不睦,原來南寨根本不是從押剌百戶自身中派生出來的,而是幾十年前纔剛剛塞進來的一個外來品。

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七章 間諜(上)尾聲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尾聲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尾聲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尾聲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六章 決(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一章 羊(上)尾聲第三章 步兵(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四章 散(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
第二章 攻與防(下)第七章 間諜(上)尾聲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尾聲第二章 山重水複(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四章 延伸殺傷(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尾聲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尾聲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六章 決(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一章 羊(上)尾聲第三章 步兵(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一章 北?南?亂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四章 散(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