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潘正(下)

“小心明火,快將這些人趕出去!”路哲大喊。

不用路哲下令,軍兵們就自覺主動的衝了上去,那些人在軍兵槍尖的威脅下,只恨爺孃少生了兩隻腳,不過片刻後就一溜煙跑了精光,路哲還是不放心,又下令軍兵把倉內裡裡外外查了一遍,確保沒有明火之後才安心。

整場進攻歷時四刻鐘,就在這個時間之內,高俊就完整的奪得了一個糧倉。

高俊等人進去檢查整個糧倉,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之前沒有偵查過這裡,大家對糧倉內部的情形並不瞭解。現在才發現,糧倉其實並不好打。

運河河畔不適合儲存糧食,糧倉建在離運河幾里路的地方,分爲南北兩倉,南倉較大,採取的是漢族傳統的半地下式的糧倉樣式,北倉較小,使用的是女真人的四方臺樣式。而兩片糧倉之間,是一條可容兩艘船通過的運河支道,倉內的糧食可以藉助這條支道,直接運到運河汊口。

如果那羣弓手們不是倉皇逃命,而是藉助這個地勢進行抵抗的話,高俊的進攻就要被瓦解了,那時還不知道傷亡幾何!

但是這僅僅是如果,一座偌大的糧倉,現在由高俊掌握。

清點了一下,倉內有糧食十一萬石,但是不少是要北上調運的軍糧,高俊再怎麼喪心病狂也不會拿這些送到北方的軍糧,而依舊留在倉內的糧食有六萬石,高俊決定拿走其中的十分之一,共計六千石。

高俊畢竟是要撤離清州的,如果走之前拿走清州全部的糧食,未免也太不厚道了。

一聲令下,軍兵們套好運河支道的船隻,與此同時,何志也調動船工們把高俊的船隊開往汊口,接收從糧倉內拉出的粟米,一夜之間就裝船了近千石。

天色漸明,高俊也有點頂不住了,乾脆坐在糧倉的公廨裡面眯着眼睛休息,何志也鎮守船隊、潘正指揮運糧、孫庭返回軍營鎮守。

與此同時,李驍奇也帶着少年兵們來到糧倉,幫助運糧。

天亮之後,運河上的漕船又開始活動,領着尚書省和兵部牌子的漕船來到汊口,卻驚訝的發現,興和倉好像換了人馬看守,整座倉庫裡面幾乎看不到熟面孔。

“清州有些情況,我們是從河北東路兵馬鈐轄那裡調過來暫時看守的。”潘正編了一套謊話,漕船上的人將信將疑,不過既然能夠領到糧食,也不打算深究。

糧倉內還在全力運糧,用草袋裝的糧食五斗一袋,小船可載三十袋,一來一回就可以運送十五石糧食,何志也算是明白爲什麼都喜歡運河水運了,如果換做牛車,只能載十石以內,還要算上牛的消耗,水運相較於陸運,效率提高了五倍不止。

潘正緊緊抿着嘴,掐算着時間。下達命令:“不必生火做飯了,按照戰時標準爲軍兵們發東西吃。”

長條的培根被承局們切成厚厚的肉片,加上餅、茶水,挨個發給軍兵們,大家換崗不下崗,邊吃邊幹。軍兵們大口咬着麪餅和肉,倒也十分滿足。

高俊休息了一上午,出來後和潘正一起並肩站立,看着倉場裡面人流涌動,心裡輕鬆了不少。

“指揮應該多休息一會兒,這裡我們頂着就行。”潘正看到高俊出來,連忙給高俊行禮。

“好了,好了。”高俊笑笑:“我就隨便走走,給軍兵們打打氣。潘軍使,咱們倆走一走?”

“指揮有令,不敢推辭。”潘正略一拱手,兩人把指揮任務交給了張大春後,來到了倉場之上。

“高郎君好,潘軍使好。”看到兩個人的軍兵都連忙行禮,高俊擺擺手,叫大家不必在意,兩個人沿着運河支道,在糧倉裡面踱步。

“潘正,你練兵練得不錯,剛纔我看了一下,你們都比咱們當初那個都還要強。”

“我的兵馬大都是老兵,這樣是應該的。”

“我其實是想問你,你和白卉……”

潘正嘆口氣:“她真好,我大概配不上她。”

“我說你腦子裡都是什麼啊!”高俊心裡罵了一句:“聽我說,回去就找媒人下聘,聽見沒?潘正,你和白卉的父母都已經去世了,我作爲你的指揮,何志也作爲白卉的官長,現在已經提前內定了你倆的親事,明不明白?”

“我……”潘正低下頭說:“她要是不願意呢?”

“怎麼可能!不願意還天天和你泡在一起?我就沒見過你這麼婆婆媽媽的男人!”高俊真的被潘正打敗了。

“誰說她天天和我泡在一起的,她對其他人也這樣,昨天他還摸了摸李驍奇的頭;前天李銘找她交接的時候,他對李銘笑了一下;大前天何志也對她講了個笑話,她笑了……”

“打住!”高俊越聽越是一身雞皮疙瘩,潘正這話說得怎麼那麼像控制狂和變態啊?

潘正搖搖頭:“指揮,你看,白卉不是僅僅與我親近。她是個好姑娘,對誰都是那麼熱情,而我在她面前總是冒冒失失的,她也能寬容我,我實在是配不上……”

高俊無奈地放棄了,同時忍不住產生一種想法,潘正不會是有什麼生理缺陷吧?

如果高俊和潘正的對話能夠傳到白卉的耳朵裡,那一定會是奇妙的事情。此時她正在和陸娘整理繃帶藥材。

“多情總有多情的苦,你和小冷運氣都很好,小冷好歹是要爲韻娘守貞,你又是爲了什麼?如果是我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定毫不猶豫的撲到他懷裡。”

白卉笑了下。“他人那麼好,我呢,一個野丫頭。”

“好了我沒生氣。”陸娘急促的說了一句,緊緊地低下頭去:“咱們別說這個了,何先生說,馬上就要打仗了,繡工們要趕緊做好準備。”

第六章 工廠(下)尾聲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六章 貓(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全書大結局(迫真)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尾聲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八章 牛(下)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九章 狼(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三章 狗(上)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八章 軍隊(下)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第十七章 血嶺(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尾聲
第六章 工廠(下)尾聲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六章 貓(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全書大結局(迫真)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尾聲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第八章 牛(下)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二十二章 山巒回(下)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九章 狼(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三章 狗(上)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八章 軍隊(下)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第十七章 血嶺(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八章 血鐵(下)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二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