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血稅(下)

武裝收債隊出發的同時,在數十里外的真州城內,黃家的府邸,黃之孝一臉陰沉的回到家,立刻吩咐僕役把兒子叫來。

黃義臣聽說父親叫自己,兩條腿立刻軟了下去,看着兒子兩股戰戰不爭氣的樣子,黃之孝一股無明業火立刻躥了三丈,右手一舉:“拿家法來!”

一聽家法兩個字,黃義臣嚇得立刻跪倒在地,這家法和高俊的小軍法倒也有幾分相似,但是從粗細來看,更加慘無人道一些。

“父親,孩兒錯了,本應早早向父親稟報,那新添的兩個小婦人,真的都是買來的,不是搶的啊!”

但是黃之孝的表情不爲所動,看樣子不是這件事,黃義臣心中大呼後悔:“我這幾天也沒到那些腌臢地方去。”

沒時間繼續猜測了,黃之孝舉起家法,質問兒子:“你這小畜生老實交代,是不是用我的名義,在淮南圈了二百畝良田!”

原來是這件事,黃義臣鬆了口氣,但是,讓他驚訝的是,本來是擴大家裡產業的正經事,黃之孝卻像真的很生氣一樣:

“你,你這業障,你可知那是什麼田地,居然敢括這片地。那可是國家的軍田,要是都被侵佔了,朝廷拿什麼來養兵?拿什麼來收復失地?現如今朝政已經敗壞成這個樣子,連你這個小畜生也要插一腳!”

黃之孝嘆了口氣,彷彿在下決心。“罷了,罷了,你平日做些欺男霸女的事,我沒好好管教你,也是老父咎由自取。兒啊,下輩子再做親人吧!”

說着,黃之孝就把家法高高舉起來,比以往任何一次舉的都高!

黃義臣一激靈,腿立刻就不軟了,拔腳就跑,一幫僕役趕快攔住老爺子。黃之孝氣的眼冒金星,一頓捶胸揉腿之後才稍微恢復下來,趕緊一揮手:“你們這幫吃裡扒外的東西,趕快備車,我要去淮南!”

淮南如今的亂象已經不可控制,大型莊園都面臨破產的危機,只能違反期貨契約,趕緊出售糧食,保住田地。

這些大莊園都僱了不少淮南百姓幫工,朝廷向來歧視江北人,當地百姓給這些江南士林的莊園種地,形同奴僕,日子過得也相當艱苦。但是此時如果不能出賣糧食,那連基本的鹽都買不回來,相比做奴僕,做死人倒也沒好到哪去。

在這種情況下,莊園的管家們和莊戶們達成了暫時的同盟,要用武力驅趕那些催收期貨的傢伙,無論如何也要保住種好的糧食。

“大家注意了,那個謝傳風是個混賬騙子,騙了咱們主人家好多的錢呢,要是把莊園交到這騙子手裡,咱們非得被他抽筋扒皮不可!”

“你們胡說什麼?當初的期貨契約是你情我願,有現放的文書在此,如何就說我是騙子,倒是你家主人是老賴!諸位莊客弟兄們,不要給你們這幫舊東家賣命了,那過的是什麼苦哈哈的日子啊,拎着鋤頭鐮刀到我這邊,以後跟我幹!”

換個東家似乎確實也不掉塊肉,被折磨了很久的莊客們確實動了心思。但是,管家們也大喊起來:“咱們主人家耕讀傳家幾百年,也沒有這麼傾家蕩產的時候啊,如果不是這人用了奸計,怎麼咱們江南名節最盛的君子人物都要破產了呢。大家想想看,能讓這麼多好人破產的生意,那不是騙子乾的是什麼?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要說苦,打聽打聽,全淮南幾百千里不都是這樣,他謝傳風如何就能幹得好?”

跟着一起來催收糧食的士兵們可都忍不住了,直接提起刀槍來:“少放那閒扯淡的鳥屁,咱弟兄當兵是吃糧來了,沒糧如何扛得動刀槍廝殺,弟兄們,把大頭巾的糧都搶過來啊!”

莊戶們有的爲了保護收成,和催收隊廝殺起來,而也有一些人轉而跟催收隊合作,淮南地區爲了抗金,本身就有山水寨的傳統,當地人很快就結成了一支支準軍事組織,爲了各自的理念互相廝殺起來。淮南安撫使劉琸也不加以嚴肅約束,反而在薛極的指示下大呼要將內亂變成內戰,要武鬥不要文鬥。

在楚州甚至出現了莊客們衝進州城內的武庫搶奪武器,進行大規模武鬥的事情。

孛涅察爾雖然在太平軍中呆了很久,但從來沒上過戰場,他的心思也一直是經商上,因此對眼下楚州的亂象感到心驚肉跳,甚至於跟謝傳風說:“要不我看咱們別加緊催收了,再這麼下去,不光是富戶豪紳要破產,百姓們的生活也全都毀了。”

“做生意不能講好心,高太尉的幾萬大兵都已經壓境了,一天人吃馬嚼要多少錢?咱們這邊不動用點鐵腕手段,那是對不起高太尉,這錢一定要收,而且要收的猛烈!”

孛涅察爾親眼看着催收隊員們用大車拉着大米出來,莊客們聲嘶力竭的哭着,請求催收隊員們留下一點過冬的糧食。

催收隊員們不耐煩的大聲叫嚷着,讓他們別礙事,一個老太太左手抱着骨瘦如柴的孫兒,右手扶着運糧的牛車,請求車上的人發點善心,哪怕只給一升米也好。

“老太太不識擡舉!”,勃然大怒的催收隊員抽出刀來,一刀砍斷了老太太的手,烏紅色的血一下子噴涌出來,全都落到了米上。被砍了一隻手的老太太臉上抖了一下,卻絲毫沒有疼痛的表示,只是趕緊垂下手臂,免得噴出來的血沾到糧食上。

這幾天,孛涅察爾一直都是喝酒度日,只要一閉上眼睛,就能看到血淋淋的米被興高采烈的催收隊員運走。即便他早就見慣了草原上的征服屠殺,這種場景依舊讓他不能適應,如果不是有酒的話,他早就瘋了。

就算是瘋了,也必須黑着臉收稅,孛涅察爾甚至要親自安排催收隊員到各地去“展開工作”,讓他們衝到莊園裡面去殺掉敢反抗的人,要求必須立刻交割糧食。

催收隊的名字不好聽,乾脆與官方機構掛靠一下,一方面是交割期貨契約,另一方面也是爲軍隊提供糧草,乾脆改名叫武裝徵糧隊。

劉琸也不是沒下過指示,要求給當地百姓留下過冬的糧食,僅僅實行餘糧徵集制,而徵糧隊員們實施的也確實是餘糧徵集制。

士兵參加徵糧隊可不是爲了維護什麼契約精神,而是想要分到一筆糧食,而謝傳風當然也慷慨給予,從一開始他就不指望着所有契約都能圓滿執行:如果真想自己吃獨食,一次拿到所有契約上寫明應得的東西,他本人怕不是也到了被裝麻袋扔大江的時候了。

高俊也明白這個道理,早在當初規劃這筆期貨生意時,他就慷慨的爲薛極、李知孝以及其他要參與這筆生意的南宋當權者準備了相當的份額。

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尾聲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尾聲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二十章 狼(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尾聲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尾聲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尾聲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
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尾聲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五章 犯錯(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六章 外界形勢有利(下)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尾聲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二十章 狼(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尾聲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尾聲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尾聲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