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

“如此說來你當時還助他們一臂之力,不但沒有發難,還幫他們照顧了司夫人。”宋慈微微蹙起眉頭。

儘管已經官至一州通判,但宋慈還是保持着相當樸素的風格,眼下他在朝廷上有諸公擡愛,在治下又有斷案如神,書生敢於用兵的美譽,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候,近來已經有消息說,要派他去福建主政汀州,但是他此刻卻一點也不想離開淮南。

而站在他面前的人正是言和,微微屈身向宋慈稟報:“好叫相公得知,數月前我一路跟隨追查,正逢兵變,司忠信率領淮東軍民十萬北投山東高俊,而他的夫人只在幾名軍兵的掩護下步行跋涉戰區,在樹林中生產。我當時出於一時義憤,決心相助,使他們數人得以北去山東。”

宋慈當然知道言和所說的一時氣憤是因爲什麼事,官軍在淮南的行徑未免也太不像話,雖說紹興議和以來,朝廷一直是將江北視作是戰略緩衝地帶,根本無暇照顧,但是眼下未免也做得太過分。

薛極等人派出手下的心腹爪牙前往淮南,假以圍剿紅軍之名摧殘豪紳。數月間淮南中產之家皆破,甚至於不少曾經被紅軍打破莊園奪走糧食的地方豪強都轉而與紅軍合作。司忠信反叛與紅軍北渡淮河之後,淮南地區又一次留下了巨大的真空,而薛極等人也絕不放過,有人公開在朝廷上聲稱,淮南自南渡以來屢次生變,可見人心敗壞,此番天兵所至,一定要蕩平妖氛:“草要過火,石頭要過刀,人要換種!”

朝廷氣氛如此,他們會在淮南做出怎樣的事自然也可以想象。宋慈無語了半晌,最後沒有責備言和,讓他下去了。

這幫喊打喊殺的人對於紅軍所投靠的高俊,自然也是極盡攻擊之能事。近年來,這個當初山東的地方武裝小頭目已經成了舉足輕重的大人物,甚至完全可以周旋於宋金蒙之間,做四足鼎立之勢,朝廷對此人的興趣也越發濃厚,招降不成之後,自然要極盡詆譭攻擊,乃至於下力遏制。

然而這又不免讓宋慈感到可笑,前不久真德秀從臨安傳遞消息,還譏笑京湖南路轉運使王維翰遞上來的奏表,此人對河北情形一無所知,只憑道聽途說,居然還居然編出了上萬字的高俊發跡史。

大概只是看到高俊姓高,他就給高俊編造了個渤海貴戚之後的身份,生拉硬扯,非說高俊是廢帝完顏亮的內弟之後,桀亮暴死之後,一家受到牽連,不能出仕,因此對金朝心懷怨恨,所以起兵造反。後來受章宗詔安,爲山東一路節度副使,蒙古入侵之時,率兵前往雞鳴山屯住,趁着金軍戰敗逃回山東,興風作浪,之後屢叛屢降。(這篇文章後來高俊自己也看到過,據他估計,這位王大人估計是把他和楊安兒的故事混到一起了。)

這還只是個初級縫合怪,對於高俊的奇人奇事,各方說法不一。有人說他是金朝參知政事高汝礪的親戚,又有人說他乃是東北夷蠻貊族之人,終於有人承認他是漢人了,但又非說他乃是完顏珣的表兄弟,兩人的生母是姐妹,他扶持完顏珣上位,誅殺胡沙虎,受封爲輔國匡政大將軍之職(高俊:幸甚幸甚)。

對於高俊的家人,有準確的父母雙亡,也有說父母俱在的,最神奇的是太子舍人薛瓊,說高俊“殺父,**,欺兄,戲妹”,活脫脫九一男主角的履歷。

對於光軍的真實實力,同樣也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就連對光軍和高俊都相對了解的宋慈也所知不多,從十萬到百萬的說法都有。

隨着新勢力的崛起,新的聲音也不斷出現,最近又有漆社案,據稱一部分對朝廷心懷不滿之輩結成了反叛社團,如今已經抓了四十多人。

南宋現在正處於巨大的混亂之中,淮南地區的防務始終沒有被重新整頓,準確的說根本沒有人想整頓,反正金朝已經自顧不暇,倒不如先享受一下淮南土地的收入。

臨安街頭最近又新加了幾個商鋪,前年大火燒掉的街道已經被重新修繕,勾欄瓦肆鱗次櫛比,繁華又過當年,人人都說除掉奸臣史彌遠之後,朝廷果然日漸清明,臨安城風華萬千,令人眼花繚亂。

淮南地區的戰亂爲臨安帶來了廉價的勞動力和更好的商品流向,再加上薛極等人進一步放開田制,又利用打算法搜刮的收入向商人借貸,令其以此爲本行商,以使朝廷坐收利錢,商業在短時間內幾近於惡性膨脹。

熟悉這座城市的商人都知道,最近一年來,臨安民間借貸的利息飛速下降,原本每年近六成的利息現在已調至三成左右,而且還有繼續下降的勢頭。因爲官方借貸渠道簡直數不勝數,只要能說個大致的賺錢計劃,比如去江西買茶回臨安來販運,或者是到舟山去捕魚撈魚,亦或者是在武林那邊的大道上開個茶鋪賺錢,無論有譜沒譜,都有可能獲得官方借貸。

和臨安城的烈火烹油相比,過了淮河,北方的形勢則截然不同,被沉重的稅收壓迫到自然經濟崩潰,農業衰退的金朝轄區和已經全面轉入戰時軌道,一切爲了前線的光軍轄區都有着迥異於南宋的嚴肅氣氛。

對於金朝來說是現實的負擔,八總兵征討高俊都以失敗告終,朝廷府庫爲之一空,又要重修平陽府,加上疏浚開封城四面河道的需求,收入大大不足,戶部郎中張含嘉向朝廷建言,準備發行新的交鈔,完顏珣表示同意,宣佈今年改元爲正大元年,併發行新的正大珍鈔,和元光寶匯的兌換比是1:77。

新紙幣帶來的通脹更是可笑,章宗時期,全國一年的總收入約計2000萬貫,按照現今物價,大約能夠在東華門外的糧行那裡買五十粒大米。開封城各寺廟開堂講法的時候,場面比以往火爆多了,一方面是人們迫切的需要用宗教來麻痹自己,另一方面,大家也想要知道一兆和一徑的換算關係。

而廣大農村的居民逃亡是現實問題,宿州地區,城內甚至只剩七十多戶百姓。農業生產每天都在跟實際削弱,商業更是無從談起,靠近黃河的人戶幾乎已經逃跑一空,都到高俊的控制去那裡了。前不久陳州兵變,殺元帥完顏把胡魯,事情一度不可收拾。

孛術魯德裕、李霆先後病故,金朝戰將凋零,已成頹勢。

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尾聲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四章 狗(下)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二章 新?訊?文(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尾聲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尾聲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九章尾聲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十章 燕(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十五章 豬(上)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五章 貓(上)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二十一章 戰(上)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
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尾聲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四章 狗(下)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二章 新?訊?文(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尾聲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尾聲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九章尾聲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十章 燕(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十五章 豬(上)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五章 貓(上)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二十一章 戰(上)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