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風蕭蕭(上)

完顏珣緊接着問了他最關心的問題:你是如何以區區幾千人馬擊退黑韃的主力的?

高俊一開始有些納悶,交談了幾句才發現,這羣大爺在城內居然沒想偵查一次,迄今爲止還不知道城外只有五百黑韃,在最初的不屑之後,突然又化作一陣得意。

“大王有所不知,黑韃主力最近已經撤走(這種事情還是瞞不住的),城外大約只有兩三千敵寇(我說的是實話,把抓來的壯丁也算上了嘛),卑職一鼓作氣,親自率軍猛攻,賊寇不是一合之敵。”

完顏珣有點兒驚訝的看着高俊:“自從前年軍興以來,朝廷多少精銳將士沙場殞命,人人談黑韃而色變,你竟然能一攻而克,這是作何道理?”

“凡是兩軍川野見陣,最要緊的便是士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大王坐鎮彰德府,此城固若金湯,賊寇攻佔不得,早已士氣委頓,所以小臣只要戰場用命,身先士卒,這幾天黑韃也不打緊。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可定,小臣正是不惜死之人。”

完顏珣頗爲高興的撫掌大笑:“話說的甚是有理,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則天下可定。高郎君雖然是少年兒郎,卻能做如此精煉之語,我彰德府上下官佐數十人,無一能比肩者。”

“卑職愧不敢當。”高俊心裡很清楚,如果不是爲彰德府解了圍,沒有這場勝仗做保障,自己就算在完顏珣面前吹出花來也不頂用。在經歷了最初的一些碰壁之後,高俊逐漸的意識到,永遠不要覺得自己的言語很值錢。

當下完顏珣下令安排宴席款待貴客,當然,說到底,完顏珣乃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員,不會親自爲一個八品武官作陪,押宴的是一名從六品的府判,名叫許吾明,字伯亮,也算是給足了高俊面子。

在言語之間,高俊倒沒有刻意謙卑,自己是彰德府的拯救者,恐怕不日之間又要升官,在同級別的官僚面前還惺惺作態,就顯得有些太假了。再加上高俊本來就不願意一味取意逢迎,兩個人乾脆推杯換盞,熱情交談起來。

高俊對此人的印象比較一般,雖說沒有達到一問三不知的程度,但確實是個荒於政事的人,彰德府的內外之情大多不知,庶務都委派給手下的小吏來做,屬於典型的虛名文人,衣冠架子,除去待人接物上很和藹之外,高俊實在想不到有任何理由把他挖到自己的隊伍裡。

不能光顧着自己吃飽,而不管軍兵們,,高俊就在打探彰德府能否給自己一點支援。

“高郎君,我不瞞你說,除去糧食之外其他都好辦,只是這糧食啊……你也知道,我們彰德府被圍得久了,城內現在也是缺糧,總不能跟百姓搶糧,是吧?”

“你們明明很喜歡搶糧,動不動就括粟。”高俊心裡腹誹不已,好在帶來的糧食也能支撐一段時間,倒不急於現在就爭個你死我活,先把其他的支援要到手再說。談妥了不少事情,高俊離開知府衙門,查看軍兵們安頓的情況。

眼下高俊是拯救彰德府的風頭人物,自然誰也不敢怠慢,軍兵們都被安置的很好。軍兵們現在的居住點就在城市的居民區裡面,彰德府之前就有不少人逃難,城裡的空房子很多,現在都住滿了軍兵,高俊看到軍兵們並沒有放鬆,在營區設立了崗哨,心裡十分高興。

想辦法湊合着還是找到了一些酒肉食材,又有商人送來大串的蘑菇,這種東西,雖然味道鮮美,但是熱量太低,不適合用來果腹,但是勞軍的時候滿足一下口舌之慾是再合適不過了,人人都分到了一大碗湯。

眼下正在圍城之中,彰德府的人辦事效率倒也很高,第二天一大早就請高俊去查看支援的物資。

彰德府能給的東西不少,尤其是軍器,城內甚至還有沒被使用過的甲冑和弓箭,據說是因爲黑韃唯獨以圍城爲要,基本上沒有攻城的行動。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箭矢,常見的月牙箭、鏟形箭、射甲箭、錐頭箭自然不必說,高俊還在倉庫裡發現了一批很特別的武器,同樣是弓箭,但是箭桿上都綁着一個小小的紙筒,大約有蠟燭那麼大。

“這難道是火箭?”高俊失聲問道。

“高郎君還真是見多識廣,這是南京都作院造的火箭,只是根本不好用。”

高俊檢查之後大失所望,由於保管不善,紙筒裡面的火藥早已經受潮結塊,估計是打不響了。

總而言之,這一趟可是不虛此行,僅僅是這些甲冑就已經返還了高俊出征的老本。

然而高俊此行終究不只是爲了一些物資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和完顏珣搞好關係,接收完物資的次日,高俊就有幸列席彰德府的諸位府君的會議,並且完顏珣還單獨留下了高俊商議軍情。

彰德府被包圍已經是三月份的事情了,所以逃進彰德府的災民中也有不少人知道年初高俊在河北大戰石抹明安三百里,全活河北數十萬百姓的事兒。高俊進城以後,彰德府上上下下都感到十分納悶,不明白爲什麼會有一個山東軍官不遠千里來馳援此地,自然開始打聽高俊此人的來路,很快就得知了這件事。

完顏珣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極爲震驚,如果此事果真如此的話,高俊此人深不可測,前途也不可限量。自從鐵木真南侵以來,金朝諸路軍馬無不敗退,此人竟然能抵住上萬黑韃的進攻,必然是大國未來的將星。

既然如此,完顏珣對高俊的態度就有熱切變成了很熱切,這次特意將高俊留下,傾聽他的意見。

打好跟完顏珣的關係,重要的是讓對方賞識自己。簡而言之,高俊的策略就是:胡吹海侃,拿出穿越者的本事來。

如果是在一般情況下,跟一個金朝大王瞎說一氣,最好的情況是被當作大言不慚之輩,亂棍趕出王府。但高俊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他是有實打實的戰績做基礎的,無論說什麼,完顏珣都會聽到心裡去。

於是乎,在連續兩三天,每次長達兩三個時辰的座談當中,從軍事開始講起,涉及到地理和歷史、社會風情、民俗百態、乃至物理化學,當年在論壇裡面摸爬滾打的邊角料全都用上了,讓對面的升王驚歎不已。

“沒想到百戶不但通曉歷史、方輿、紀勝,又能涉及諸工百家,無一日不求兵家之秘訣,無一日不思兵家之勝敗,無一日不索可用於兵家之物什。長此以往,無怪乎百戶可以克敵制勝。”不過完顏珣隨即又以長輩的口吻教育高俊:“然而聽你的議論,雖然通曉歷史,卻不見聖人之教化,孔孟經義並無所知,此乃大謬大危之相。德才兼備,方爲人才,如果不知聖賢教化,怎能盡爲臣之道?”

“我受的政治教育絕對根正苗紅,比你那套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高俊雖然如此想,也只能捏着鼻子說:“多謝大王教誨。”

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七章 密謀(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四章 散(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尾聲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尾聲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尾聲第三章 伏(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六章 決(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十五章 火銃兵(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
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七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上)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七章 密謀(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十四章 散(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五章 書信頻頻(上)尾聲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尾聲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尾聲第三章 伏(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六章 決(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十五章 火銃兵(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