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

在另一邊,斡脫同樣淚水漣漣,這讓高俊再一次關注到這個愣頭愣腦的侍衛:“斡脫,你是不是還想家?”

“是的,我還想家,我還記得我被人擄走的那天,我爸爸在曬皮子,我媽媽在喂狗,我的妹妹在吊牀上。”斡脫眼眶裡都是眼淚,他努力抑制着不流出來。

高俊也短暫的沉默了,近年來的世道這麼亂,斡脫的家大概早就星散流離,不復存在了吧。

《鴻雁》這首歌以無以倫比的草原意境而著稱於世,就算是這年代還沒有後世熟知的蒙古民族音樂,但是這舒緩憂傷的旋律加上反覆纏綿的蒙古語歌詞,縱然是粗俗的士兵也能聽韶曲而知雅意,不由得懷念起故鄉來,個個都眼淚滂沱。

“士兵們,勇士們,你們都懈怠了嗎?感到疲乏不能再繼續戰鬥了嗎?我很理解你們,大家都有苦處,你們的牛羊,你們的車馬帳篷,甚至你們年幼的孩子都被我徵集來爲前線效力了呀!”也古站在城頭上,疲憊的他用一把長刀拄着自己的身體,但是右手卻緊緊握成拳頭在揮舞:“我知道你們很多人是對我怨恨的,覺得我不應該如此刻薄,是我讓你們在草原的家屬過得更加辛苦疲憊了!但是,爲什麼不回想一下可汗統一草原之前我們的生活呢,沒有逃避地方,只有衝鋒打仗,沒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殺伐。爲了些許愚蠢的理由,我們一代又一代耗盡了自己寶貴的力量,可是現如今呢,雖然我們還在作戰,可是卻是在敵人的疆土上,痛飲他們的美酒,懷抱着他們的妻妾!難道不是比過去強了很多嗎?”

“我知道大家都懷念出征中原以前平安的生活,但是,如果我們回顧過往,這樣的平安生活,在二十年前有過嗎?顯然沒有!一切的平安和幸福都是也克蒙古兀魯思建立之後纔有的,是草原各部落統一,停止內戰之後纔有的,一旦我們屈服了,一旦我們放棄這裡回到草原,那些陰險狡詐的人很快就會挑唆我們再度分裂,讓我們過得豬狗不如啊!”

士兵們有些驚訝的擡頭看着也古,就在這時,幾十名低眉順眼的漢人奴隸上了城,挑來了美酒和飯菜,每個蒙古士兵都分到了羊肉,他們又驚又喜。

“吃吧,勇士們,吃吧,這都是你們該得的,是你們通過浴血奮戰換來的,我們統一了,變得強大,然後四處征伐,就連昔日強大的阿勒坦汗也不是我們對手,所以今天我們能吃到這樣的美食,如果是以前那種一盤散沙的狀態,你們的舌頭何時才能嚐到這樣的美味?一旦我們今天放棄了,高俊會比以往的歷任阿勒坦汗都更兇殘的打擊我們,那那個時候,你們還想返回各自的家中,懷抱着自己的女人在帳篷裡睡覺嗎?不可能的,看看這些低眉順眼的漢人奴隸,這就是你們最後悲慘的結局,你們說,你們是想坐在這裡痛飲美酒呢?還是想向他們一樣?”

士兵們全都不說話了,誠然儘管在過去兩年,蒙古的征服之路確實有了不小的波折,而且大蒙古國越來越根深蒂固的根腳制度限制了才智的發揮,但是,和蒙古統一之前的那種混亂畢竟是有天淵之別,一時間大家又都動搖了。

“如果不跟隨着偉大的可汗,豺狼一般的漢人軍隊就又會到草原來,可汗一直在保護着我們,維護着大兀魯斯的安全,他像慈父一般保衛着全體蒙古人民,像紅太陽一般照耀着全體蒙古人民,沒有人比可汗更懂得關於政治和戰爭的事情,他是全體蒙古人民的導師,是我們最最敬愛的最高元帥長官,我們要緊跟着可汗,在大風大雪中前進!”

士兵們一下子又激動起來,他們用馬刀敲着盾牌,高呼着可汗萬歲,可汗長生不老。

“不是唱歌嗎?他會唱,我們也唱!”也古終於找到了自信的感覺,站在女牆上,撒開喉嚨大聲唱起來,士兵們也跟着狂叫狂唱,一時間居然把鴻雁的歌聲漸漸的蓋了過去。

光軍士兵們有些喧譁起來,隨即,城外的營地裡也開始高唱光軍的軍歌,強勁的旋律發動反擊,似乎是要壓倒不成體系的蒙古狂歡。

蒙古人如果想在戰場比一比到好,論起唱歌來,與光軍對打根本佔不到半分的便宜,光軍樂團乾脆搬出傢伙事兒來,開始軍樂齊奏。

這年頭的樂人雖然沒有非常高深的樂理知識,但是手上的傢伙事倒是搞得門清,高俊輕聲哼唱幾首歌,這幫樂團成員就開始嘗試彈奏,不過幾遍就練得精熟,但是偶爾就會有對不上調的地方,高俊明白,此時的樂理知識還沒有後世豐富,樂器製造上應該還有些瑕疵,不一定能演奏後世的所有歌曲。

軍歌演奏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高俊勒令士兵們去休息,然後用投石機逼迫蒙古人也休息。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雖然,讓蒙古人唱鄉音似乎當時沒有什麼效果,但是兩天後,城內就出現了偷偷逃跑的蒙古士兵,他們直接到高俊這裡來投降,帶隊的那人跪倒在高俊面前,說自己曾經被高俊俘獲過,幹滿三年活之後得以放回,此番城內的蒙古人已是絕路,他自知抵抗不過,又唯恐在戰鬥中被殺,所以鼓動了七八個戰友一起來投奔高俊,甘願再幹三年苦力,然後回家。

“你們都是主動來投靠的人,我當然不會讓你們再去幹苦力,只要你們不再背叛我,等到擊敗鐵木真之後,你們想在我軍中任職者聽之,想回到草原者也任憑你們選擇。”看到已經有人選擇投降,高俊的心情大好。

所有被俘獲的蒙古俘虜,以及戰場上主動投誠的蒙古人,除去軍官會留在軍中以備諮詢之外,剩餘的士兵一般不會就近放在前線地帶,防止再生變。

高俊也沒有自己帝王風範直接壓服這些人,讓他們到戰場上與同胞刀兵相見的妄想。所有蒙古士兵一律押解到滄州定州和莫州三個地方分別看管,進行高俊體系內的教育,也讓這些士兵選擇是加入光軍亦或是日後返回草原,成爲新國家在草原上的第一批子民。

只要能夠壓服蒙古高原,高俊不會再任憑這地方誕生一個新的強大威脅了,必須要用強力手段直接管控燕山以北的廣大草原地區。傳統的羈縻政策難免有翻車之虞,高俊希望能夠直接統制這一地區,所以對這些蒙古俘虜的教育也格外上心,這間接等於讓光軍多養了一萬兵,還不用上戰場打仗,一力學習而已。

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九章 北院(上)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章 燕(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五章 豬(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
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九章 北院(上)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章 燕(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五章 豬(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七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上)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九章 飛針走線(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