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衝鋒與後撤(上)

高俊很快就趕到了蘆葦蕩邊緣,此時敵軍正在整隊,旗幟紛紛,前軍似乎已經有些模樣。

金軍沉默了,他們已經竭盡全力給予蒙古人雷霆一擊,但是蒙軍不吃這一套,他們的軍事紀律無以倫比。高俊在一瞬間覺得腳踩在棉花上,但是他很快就冷靜了下來,詢問各旗整頓情況。

主將在陣前不宜回頭,所以高俊並未自己去看,而是詢問諸將,各旗在衝鋒中隊形並未太散亂,敵軍敗退後已經自行整軍完畢。花帽軍、大名府軍、觀州軍也都跟了上來。

“諸位同袍!”高俊心裡有了底氣,是勝是敗,在此一搏,他接過斡脫遞來的長槍:“此刻不戰則敗,唯有勠力同心,一鼓作氣,趁黑韃尚未成陣,與之短兵交鬥!”

軍兵們看着高俊,等待着高俊的命令。

“此時此刻,狹路相逢勇者勝!”高俊長槍一擺:“虎!”

“虎!”全軍大喝,跟着高俊的旗幟發起了衝鋒。

“反突擊就不能讓對手聚集,趁着蒙古人還沒有完全收攏,趕緊衝過去!”軍兵的腳步要往後挪,突然想起高進的戰前佈置,眼下聽到高俊的話,知道此事決不能躲避了,只好咬咬牙。軍使們大呼着:“跟着旗幟前進!”

花帽軍也已經趕到蘆葦蕩邊緣,看到這個情況之後,沒有絲毫猶豫,和高俊的黑鴉兒們一齊殺出。

僧虔、李銘、師靖三個人並肩驅馳,率先與蒙軍前隊交鋒,蒲察勇都隨即跟上,蒙古人也沒想到金軍居然還敢莽一波,前隊稍有慌亂,但隨即也是勇力迸發,大呼着向金軍撲了過去。

此時,蒙軍後隊仍在整隊,即便是騎兵,也必須要有戰鬥的隊形!

蒲察勇把長柄刀舞的爛銀也似,與蒙古馬隊撞在一起,殺喊聲、驚叫聲、呼痛聲此起彼伏,煙塵飛揚。

雙方剛剛盤住,戴慶、張大春左右兩個方向撞了上來。

蒙軍前隊的壓力一下子倍增,但是蒙古勇士絕不輕易認輸,他們吶喊着舉起戰刀,利用戰馬的體型優勢和金軍對抗。

後隊的重騎兵們不參與列隊了,直接向前參與交戰!

在漫天塵煙當中,李銘都發動了全面突擊,他們拿出來的是高家軍的終極隊形,前方橫排、後方縱隊,同時滿足正面展開度和攻擊持續性的軍陣,蒙軍的陣線即刻岌岌可危,即將被突破。

蒙軍們想要一擊脫離,利用輕騎兵的腳力遠距離射殺高家軍,但是高家軍死死貼住蒙軍,雙方陷入了混戰。

花帽軍開始放箭,勁弓利箭越過廝殺的兩軍頭頂,落入蒙軍後排。

遠距離拋射的殺傷力有限,但是這加劇了蒙軍的緊張情緒,扯兒必、郭寶玉都在聲嘶力竭的叫喊,但是整隊依舊缺少頭緒。

路哲帶着他的旗,以極具貫穿力的銳陣形式殺進戰團,蒙軍已經近乎支撐不住了,大批騎兵被高家軍拖倒馬下殺死。但是高家軍何嘗不是隻靠一口氣硬撐,張導此刻雙臂又酸又痛,披着沉重鎧甲的肩背已經失去了知覺。

蒙軍後隊整軍漸漸有了頭緒,開始編隊。

在此時,大名府軍在一名虯髯軍將的率領下,一舉衝入了戰團,整個陣線頓時搖動起來,更多的蒙軍被殺死,戰線開始劇烈波動。

高俊知道不能拖了,大喝一聲,率軍突入其中。

一瞬間,僅僅是一瞬間,高俊剛剛跑到戰場邊上,蒙軍就崩潰了,他們開始逃亡。

戰場崩潰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東西,也許大部分士兵並不願意逃亡,甚至願意爲國效死,但是僅僅幾名士兵逃走後,露出來的空隙就意味着他們只會被白白砍死而不能殺敵,這時候他們就會退後,躲避這種位置。

之後就是雪崩一樣的崩潰,留在前面的士兵只會毫無意義的死亡。

所以,當高俊指揮上千軍兵時,他告誡自己永遠要記得軍隊事實上是一種很脆弱的東西。

蒙軍後隊試圖出動,但是整隊未完,人馬散亂,互相遮擋路線,還沒等戰馬跑出速度,如狼似虎的金軍已經撲了上來。

在河邊,金軍發動了連續四次反衝擊,蒙古人後備部隊也支撐不住,連連敗走,一退數裡,殺傷將近千人。很多戰馬在寒風中癲狂恐懼,不能再騎乘了。

蒙軍全面敗退,高俊並沒有選擇追擊。

這是正確的選擇,者勒蔑已經率軍趕了上來,扯兒必撤退之後迅速穩定了戰線,準備對高俊的追擊部隊也進行一次反擊,但是金軍並沒有跟上來,而是退回了蘆葦蕩。

仔細權衡利弊之後,者勒蔑決定放棄追擊這支金軍,轉而繞過蘆葦蕩,首先繼續向東追擊汊口的糧船。

高俊第一次指揮的步兵應對騎兵的正面反擊戰就此大獲全勝,根本原因在於事先籌劃得當,選擇了合適的突擊位置、合適的突擊地形,全軍上下都明白自己的任務,發揚了敢於衝鋒的作風,以區區步兵的姿態向騎兵發起衝鋒而毫無懼色,以強勁迅猛的衝擊,搞的扯兒必欲仙欲死,最後一泄如注,潰不成軍。

這次勝利大大鼓舞了軍將們的信心,看來黑韃並不可怕。因而很多人對高俊要求不準追擊的命令感到不理解。

“黑韃乃是百戰強軍,雖然潰退,但隊伍並不散亂,重整秩序之後便能反擊,平原之上,他們有四蹄可倚仗,而我們什麼都沒有,這樣還去追擊人家,豈不是自討苦吃?咱們還是準備撤軍吧。”

個別軍使早就被勝利衝昏了腦子,對於高俊的決定很不以爲然,但是大部分人還是被這一盆涼水澆了個通透,郭仲元也非常讚賞高俊能夠及時剎車的勇氣。事實上,郭仲元打算將敵人逐出蘆葦蕩就可,原本他還有點兒擔心自己勸不動高俊。

蘆葦蕩裡到處都是蒙古人的屍體,此戰繳獲駿馬數百,割下來的人頭裡,蒙古髮式四百餘顆,契丹髮式三百三十顆,漢髮式一百四十餘顆。

也有個別人被生俘,他們被直接押送到高俊面前,被傔從們一腳踹跪。

“你是何人?”高俊選擇了一個看上去最容易攻破的問話。

那名俘虜很是惶恐:“小人是撫州城外札火裡部族的良民,良民吶。”

“原來是契丹人,這次來襲的賊寇人馬主將是誰?”

“是兀良哈·者勒蔑千戶。”

“原來是者勒蔑,今天他也到這裡了嗎?”

收攏部隊之後,大名府軍剩下的兩百餘人也與高俊、郭仲元靠攏。

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尾聲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尾聲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九章 燕(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尾聲尾聲第十三章 散(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尾聲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尾聲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尾聲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尾聲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尾聲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尾聲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八章 戰與和(下)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
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尾聲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尾聲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一章 欺騙(上)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九章 燕(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尾聲尾聲第十三章 散(上)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十九章 以人民的名義(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尾聲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四章 路茫茫(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尾聲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十二章 寨使大起舞(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尾聲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尾聲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尾聲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尾聲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八章 戰與和(下)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