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

新的騎兵部隊剛剛加入就立刻扭轉了戰局,高俊也清楚,想要通過一個陣型轉換,就徹底吃掉1500名敵軍騎兵是根本不可能的,這邊蒙古人剛剛發動衝鋒,那一方面太平軍已經預先後退一步,步兵方陣一開一合,就將剛剛吞進去的蒙古左翼騎兵又給放了出來。

只不過,出來的蒙古左翼騎兵是一副慘兮兮的樣子,在剛纔不長時間的交戰當中,他們起碼損失了200~300人,弓騎兵們也完全散開,正沿着戰場外圍機動,準備重新集結,這要花費不少時間,也浪費了體力。

太平軍憑藉着一次不錯的機動,就讓蒙古人不大不小吃了個虧,從木華黎陣中的士兵角度來看,對手像是變戲法一樣一張一合,就像烏雲包裹月亮一樣吞沒了1500名蒙古騎兵,等到放出來時,人人衣甲帶血。

木華黎也不由得對高俊的指揮藝術大爲讚歎,但是高俊此時連呼吸都有些不淡定了,剛纔的行動就好比萬丈懸崖走鋼絲,如果不是木華黎有所顧忌的話,自己還真不能確定這次變陣究竟能不能成功,如今能夠全身而退,已經算是造化了。

高俊不得不承認自己在具體的戰場指揮上比起潘正李銘等人都有不如,面對眼前的戰場情況,必須要倚仗參軍們的意見,在上次蒲察七斤交手失利之後,高俊倒是重新整頓了參軍本部。現如今,掌管部門的是在之前小地之戰立下大功的南宋降將徐規,此時,他就站在自己旁邊,也看到了高俊剛纔不大高明的指揮。

“好險,如果不是蒙古人有所忌憚的話,他們就可以利用我的疏忽發動強力打擊了,變陣雖然精巧,但是卻很難扛住敵軍的打擊。”

徐規在心裡點點頭,他也看出高俊剛纔的指揮略顯浮躁,但是,當時正值緊急時刻,不好出言勸阻,打亂領袖的個人思路。現如今,高俊如此說,徐規當然也就在腦中迅速整理了參軍們的意見:“我軍也有六千騎兵,至少可以保證一個側面不受敵軍的包抄打擊,現如今應該沿着洺水梯次佈防,逐漸消耗敵軍銳氣,蒙古軍隊雖然傾巢南下,但是卻缺少糧草,堅持不了多久的。”

這符合高俊在戰前定下的基調,看樣子參軍們確實做了一些工作,把戰場上各種情況都考慮周到了,並且制定了詳細的方案,高俊欣然採納,開始夾緊陣型,應對敵軍的進攻。

在一晝夜的時間內,蒙古人先後發動多次騎兵出擊,但規模已經小了很多,,主要是通過騎兵快速靈活的走位,要迫使太平軍在防守中露出破綻。但是,吸取教訓的高俊牢牢的夾緊步兵隊形,能守則守,不能守則後退一步,主要依靠步兵來遏制敵軍的反覆機動,始終沒有讓蒙古人佔到大便宜,步兵隊形也始終保持着穩健緊密。

大約是傍晚的時候,太平軍已經後退了近六裡之多,但是蒙古人每名騎兵今天的奔馳距離都超過了二十里,縱然是先後兩次換馬,也都疲憊不堪。

高俊略微鬆了口氣,現在只要能夠拖住蒙古軍隊就是勝利。

夜幕降臨的時候,蒙古人終於放棄了在一天之內打敗敵人的想法,開始安營紮寨。

蒙古人是在行軍途中突然遭遇對手的,所以一直維持着一字長蛇的行軍隊形,雖然遭遇敵軍後前軍停滯,後軍趕來,但是由於太平軍且戰且退,一直沒給敵軍整隊的機會,直到夜幕降臨的時候,蒙古人也大概只有一半的部隊已經開赴一線展開,剩下的部隊今天一天都在追趕前軍的腳步。

所以,蒙古軍隊只能安扎一個丁字形的營寨,那一橫是已經與太平軍正面遭遇的部隊,而那一豎則是還在後面苦苦吃灰的步兵們。

木華黎度過了一個煩躁多夢的夜晚,而在這一天,開封同樣也處於混亂不堪的情況,朝堂之上的爭論可謂不見血的刀光劍影。

得知高俊居然輕言北伐,率領大軍突然北進,又得知木華黎已經集中十萬大軍在河北沃州一帶,完顏珣的心情極度不愉快。

自從南遷開封以來,他的銳氣就一點點的下降,現在,北伐故土也就是夢中還稍微想一想,白天的工作主要是考慮如何混吃等死,以及發行新的交鈔來斂錢,對於高俊這種擅自北伐,招惹蒙古大兵集結的行爲,完顏珣可謂深惡痛絕。

中條山一戰已經打斷了金朝的脊樑,好不容易纔挺過了那段最黑暗的時光,現在你高俊又沒事招惹出一大幫蒙古軍隊來,這不是給大家上眼藥嗎?

一方面,無可奈何的完顏珣只好委派知樞密院事完顏承裔率軍渡河前往衛州,拱衛京畿要地。另一方面,則詔令高俊早日班師,退守黃河以南,協助保護開封。

但是,這個決定卻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御史中丞張行信就堅決認爲,高俊北伐對國家大計頗爲有利,可以打擊黑韃的囂張氣焰,一旦收復諸郡,又可恢復版圖,一舉多得,甚是美哉。

不少少壯派的官員都支持這一意見,他們還激動的想要恢復國家版圖,對高俊北伐是持以一百個一千個贊同。

當然,也有不少人早就被蒙古人嚇昏了頭,認爲高俊根本無法戰勝蒙古人,反而會招惹更大的怒火,倒不如趁現在實力尚在,早日退回河南,還可以作爲籌碼。兩派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吏部尚書張九嘉甚至語無倫次,居然當衆大罵張行信是愛國之賊。

被爭吵煩得頭昏腦脹的完顏珣停止了朝會,並在當天中午讓六七名親信官員前往景瑞宮,探討和戰大事。

最後的最後,完顏珣還是恐夢症發作,決心一定要阻止高俊北伐,招惹蒙古人的重兵報復。

“朕這就擬旨意!”在完顏珣的命令下,翰林院迅速潤色了一篇制書,讓高俊班師回朝拱衛開封。隨後,符寶袛侯用印,尚書省稱旨,裝點之後,尚書省袛侯郎君管勾處的一名郎君帶上聖旨,拿着尚書省的金牌,一道煙向北去也。

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九章 掙扎(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九章 掙扎(上)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一章 羊(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尾聲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八章 軍隊(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尾聲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六章 貓(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尾聲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三章 判?決?待(上)尾聲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尾聲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
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九章 掙扎(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九章 掙扎(上)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一章 羊(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尾聲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八章 軍隊(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尾聲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六章 貓(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尾聲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三章 判?決?待(上)尾聲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尾聲第十七章 烽火揚州路(上)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七章 尺素傳(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七章 西軍營(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