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

宋軍上下都一片驚訝之聲,確實,高俊不着片甲,單槍匹馬,身後有一名隨從趕着馬車,上面是一具已經裝殮好的遺體,緩緩向宿遷縣城而來。

儘管沒有人命令,但是守衛城門的宋軍士卒鬼使神差的開了門,他們有些誠惶誠恐的讓高俊進來。

畢再遇略微恢復了神智,在宿遷縣牙裡和高俊見面,兩個人都面色沉鬱。

“儘管你贏了,但我也不會投降,還要在這裡殺掉你。”畢再遇威嚴的說。

“我沒贏。”高俊的神情極爲沉痛:“我軍有上千個好兄弟倒在了戰場上,我的一位出生入死的部下被你們用弩槍打死了,這一仗我輸得太慘了。”

“我們也倒下了三四千人。”一說到這個,畢再遇的心也揪了起來,他還記得他剛剛到鎮江的時候,屯駐士卒們是如何歡迎他,這些年輕的小夥子們忠誠,勇敢,願意遵循他的一切指令,可自己作爲三軍首將,卻沒能好好的使用他們,讓他們這樣悽慘的倒在戰場上。

“這都怪你,怪你!我建議過和平,建議過咱們交換位置,如果你答應我的話,這些弟兄們就不會死了,而如今他們不但死相悽慘,而且沒有任何價值,你們的史彌遠就是個賣國賊。”高俊哭了,從懷裡掏出一份書信,扔給畢再遇:“你自己好好看一看,這上面寫的都是什麼!”

這封言和所誆騙的書信,經過文月兒的傳遞交到了青陽鎮忠義軍的手上,而賈涉等人商議過後,決心相信高郎君,將這封信轉交給他,由他來勸說畢再遇。

這是一封沉甸甸的信,然而他那驚悚的內容卻沒有在忠義軍將心中掀起什麼波瀾——過往的經歷早將他們的心凍成了冰,再也掀不起一絲水花了,這封證實了一切的信,也不過是在寒冰上又加了一層霜而已。

而高俊接到這封信之後,感到的卻是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如果早一天拿到這封信,會不會這幾千人就不用死了呢?

儘管心裡面明確的知道,就算是有這封信作爲證據,不使用武力手段也不可能讓畢再遇低頭,但是在淮北流的血已經夠多了,所以他今天決定單刀赴會,勸說畢再遇。

畢再遇僅僅看了一眼就知道了信的內容,心中的一切猜想都得到了證實,他絲毫不懷疑信的真僞,其實他什麼都知道,只是不願意相信,此時的夢碎讓他感覺到由內而外的疲憊,不由得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我真是不明白,在這種情況下,你爲什麼要爲史彌遠賣命?難道你真的相信在這種人主政之下,宋軍可以北伐成功嗎?哪怕你在徐州打了勝仗,三衙管軍也要立刻將你拽下來,文官打了勝仗,史明遠猜忌,5關打了勝仗,三衙管軍們嫉妒。官家不修德,不理政,一心沉迷於丹藥,你們就靠這個北伐中原嗎?”高俊大聲的向在場的所有人高呼:

“我們的政策很簡單,誰支持抗蒙大局,誰就是我們的朋友,誰願意繼續追隨史彌遠的亂政,誰就是我們的敵人。我希望你們能夠和我一道,共同發動兵諫,殺死史彌遠,還大宋百姓一個清明天下。”

軍將們瞠目結舌,這意思不就是讓他們反叛嗎?

“史彌遠專權亂政,天理不容,只要前線宋軍們一致同意發動兵諫,我們共同南下,必殺史,始可和。此番定能成功。”高俊極力勸說:“現在大家面前無非是兩條路,繼續跟隨史彌遠,直到被他出賣乾淨,要麼就跟隨我一道,準備清君側!”

高俊轉身要走,到門口停下來,頭也不回的給畢再遇留下最後的話:“你們那個叫姚喜的統制官,屍體我已經裝殮好了,他作戰很英勇,但是老將軍今天非常無恥!”

畢再遇似乎不願意再爲自己辯解什麼,高俊走出了縣衙的廳堂,圍在門口的宋軍士卒們全都站了起來,心情複雜的看着眼前這個人。高俊並沒有躲避他們的目光,而是心情平和的掃視他們一眼,這是一羣好孩子。

就在此時,縣衙後面升起一絲濃煙,隨即是軍將們的哭聲。

高俊有些驚訝的轉過身來,此時的煙越升越大,裡面還夾雜着幾片火焰。一名統制官雙眼通紅的走了出來:“老將軍拋棄我們了。”

高俊突然感覺力氣從身體裡抽離了,這事確實出乎了他的意料。

片刻之後,他見到了被宋軍羈押的孫邦佐,此時孫邦佐的神情極爲複雜,而高俊只是勉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訴他不用多想。

那名宋軍的統制官告訴高俊,畢再遇將自己的甲冑留給了他。高俊很清楚,畢再遇相信自己說的話,可他不願意面對這種事實,六旬老翁尚有何求,只能一死了之。

這是一副鎏金山文甲,硃色袍帶,白滾邊,據這名統制官說,乃是前朝郭汾陽老郡王的遺物,爲畢將軍所鍾愛。

臨死前將自己的盔甲送給高俊,這態度已經很明顯了,鎮江屯駐大兵上下已無異議,畢竟此時就連命都在敵軍手上,而他們願意寬大爲懷,還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兩軍商議,等到明天,青陽鎮忠義軍、宿遷屯駐大兵以及太平軍各派出軍將,商議以後的打算。

趁着宋金雙方都失去了作戰意志和作戰能力的時候,淮東戰場上的宋軍和金軍聯合起來,向史彌遠發難。

高俊回去後安心準備,他知道史彌遠死期到了。

而此時,史明遠自己卻不知道這件事情,他正在聽取,手下親信匯報的趙昉的情況,這幾天,這個北國來客相當老實,雖然偶爾出門,但是並不合上下官員打交道,只是到勾欄瓦舍聽聽戲,亦或是買些東西而已。

溫州蘇賴子、洪州熊果兒兩位茶商領袖已經率領手下茶商人馬進入了臨安城,並且被安頓在慕迪的勾欄裡面,在趙昉的說項下,這兩個人也心情澎湃起來,大丈夫在世當建功立業,何苦委身當一個販夫走卒呢?

兩個人當即決定跟着趙昉幹,得到太倉的兩米之後,跟隨趙昉一起北上山東。

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尾聲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尾聲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四章 商業(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尾聲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尾聲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尾聲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尾聲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六章 貓(下)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二章 糧(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尾聲第十七章 故(上)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八章 牛(下)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四章 伏(下)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十章 劫(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二章 糧(下)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
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尾聲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尾聲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四章 商業(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五章 步兵進攻(上)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尾聲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尾聲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十五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尾聲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尾聲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六章 貓(下)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二章 糧(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尾聲第十七章 故(上)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八章 牛(下)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四章 伏(下)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十章 劫(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二章 糧(下)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