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

剛剛稱帝,完顏珣率先發難,讓胡沙虎感覺如鯁在喉。爲死去的完顏永濟舉辦葬禮的時候,完顏珣親自到場,按照禮儀來說,完顏珣應當“設座哭”,但是新皇帝卻執意撤掉席位,伏哭盡哀。

完顏珣儘可能的掉了幾滴鱷魚眼淚,無論如何,演技戰勝了某些一線小花,但是高俊還是覺得瘮得慌。講道理,完顏珣和完顏永濟幾乎沒什麼交集,也談不上有多深的感情,完顏珣的伏哭盡哀,哭的是完顏永濟的牌位,打的是胡沙虎的臉。

胡沙虎立刻做出了強烈反應,請求完顏珣廢黜完顏永濟爲庶人。

這種事自然交到朝堂上去商議,大臣們形成了兩派,絕大部分人主張應該降爲王爵,不可廢爲庶人,但是胡沙虎執意要如此。雙方在進行了長達幾個時辰的爭論之後,由完顏珣拍板:將已故的完顏永濟廢爲東海郡侯,太子從恪也被廢。完顏永濟所殺的元妃李氏恢復封號,葬在道陵陪伴先帝金章宗。

表面上來看是雙方各讓一步,但是事實上,新皇帝獲得了巨大的勝利,怕是再遲鈍的人也會意識到:胡沙虎並非大權獨攬。

打完巴掌當然要給一個甜棗,完顏珣兌現了事先的承諾,把胡沙虎封爲太師、尚書令、都元帥之外,還進封爲澤王。也正因爲如此,儘管完顏珣在作死的邊緣反覆試探,可胡沙虎卻沒有進一步動作的打算,誤以爲自己的地位依舊穩固。

“這個蠢材,明明是靠手下的軍兵搞政變起家的,應當牢牢把握住中都的軍隊,可他居然會傻到站在朝堂上,和那羣官場老油子脣槍舌劍。”在晚間的例行會議上,高俊忍不住向手下諸將吐槽胡沙虎。

“現在胡沙虎認爲朝堂上的大臣纔是最大的威脅,而他早已立下擁戴之功,還能受到新皇帝的信任,所以乾脆擼起袖子,在大安殿和他的對手們搞起了朝堂爭執。這是以己之弱攻敵之強,必然會失敗,而他暫時放棄了軍隊領導權,恐怕要被術虎高琪獲取了。”

這段時間,大家越來越熟悉高俊這種議論,也不再爲從背後指斥那些大臣而感到惶恐不安了,放在以前,這些人都是天上的人物,誰敢說半個不字,但是最近以來,那層神秘的面紗已經撥去,大家驚訝的發現,原來朝堂上的人並非只有天上人才能做,這些蠢材也是能做的。

這些日子以來,高俊的事情不多,所以他有了大把的時間去想殷去寒。

在那一天的驚鴻一瞥之後,兩個人又匆匆分離,之後再無聯繫。由於眼下中都的氣氛劍拔弩張,高俊也不敢隨意外出太過張揚,尤其殷去寒還並非一般人物,在這個敏感時刻與她會面,很有可能會節外生枝。

儘管如此,高俊還是以升王侍從的身份想方設法打聽一點消息,倒還真有一位戶部員外郎,聽到殷家的名字後露出點輕蔑的神色:“殷家怕是要完了。”

這句話讓高俊心神不定了很久,看來這次政變對殷家在朝廷中的關係網損害巨大,這倒也能解釋爲什麼殷去寒會在中都,作爲殷家地政關係的負責人,大概是得知政變的第一消息後就馬不停蹄的趕來了吧。

平心而論,高俊是很討厭殷家的,正是這樣的官商家族侵蝕了國家,但是對於去寒,他沒有什麼要憎恨的。

“只可惜到現在,我也只會在戰場上得勝,對於商人們經常用的那些招數,我是一點也不瞭解,完全幫不到去寒……”這一點高俊倒是很清楚,除了能夠貢獻頗黎、香皂幾個產品的秘方之外他是幫不了殷家的,而這些秘方對於殷家來說是福是禍還不一定呢。

正當高俊思索的時候,完顏珣召見了他。高俊萬萬沒有想到,完顏珣打算提拔地方大臣的時候居然向高俊諮詢,在一開始的推諉和僞裝之後,高俊列出了幾個名字:僕散端、抹捻燼忠、完顏承暉。

前兩個名字其實是湊數的,高俊認爲,此時金朝朝堂上下,宰執中真正可用的賢臣只有二人:胥鼎、完顏承暉。完顏承暉是金朝末年女真人中不可多得的賢才,只可惜他現在還在貶官滄州的任上。

“你是說福興(完顏承暉小字福興)嗎?此人確是人才,我把他給忘了。”完顏珣揉揉自己的太陽穴,看的出來剛剛當皇帝這段時間還是很累的:“朝中大臣孰忠孰奸,我已經悉知,然而地方大員不能親自考察,還需要你們反饋。山東乃是國家重地,又有紅襖賊爲亂,高俊,你就在山東,東平府的官員你可熟知?”

“小臣倒也得結識東平知府烏林答與和同知耿端義,這都是國家重臣,小臣豈敢妄言。”高俊清楚,在歷史上這兩個人後來都調任中央任職,所以現在不是說壞話的時機,當然也沒有說好話的理由。

“忠嗣(耿端義字忠嗣)在東平府?這事我居然不知道。當年我爲汾陽軍節度使的時候,此人任職副使,乃是不可多得的幹練之才呀。”完顏珣突然坐直了身子,好像有點激動的樣子:“如今國家多難,等到誅殺胡沙虎之後,完顏承暉與耿端義等人都要調入朝廷,但是我又恐地方空缺,如今四方多難,各路沒有一二大臣作證,恐怕邊境不寧啊。”

高俊心中竊喜,知道這個時候要自薦了:“小臣願爲陛下分憂,捍衛一二路之邊境。”

說完,完顏珣還掏出一封制書:“完顏永濟在今年年初已經任命你爲忠顯校尉,以我看來,你立下這麼多功勞,如此遷轉有些太低了。高俊,你雖然立下擁立之功,但畢竟是秘密隨我入京,不能爲外人知曉。

所以你回去之後,我會以你在河北戰勝的功勞超授你爲從六品武略將軍,直接跨過忠武校尉、昭信校尉、承信校尉三級,並且讓你權守東平府兵馬司都指揮副使一職,以你的本領,做一個小小的將軍綽綽有餘,那時朕等着你立功斬將,爲你遷轉。”

“臣謝陛下。”高俊俯身下拜。

儘管高俊原本希望授予東平府都指揮使,但是現在看來,做一個不受管轄的指揮副使也許更好,眼下山東多戰事,所以各級官員不再按照和平時期的權力體系進行上下聯通,一府之內的各位官員往往各領一軍,各據一城,各守一方。高俊雖然任職都指揮副使,但是也無需受都指揮使的調遣,繼續坐鎮壽張縣。

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尾聲第八章 鑄爐(下)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尾聲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尾聲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尾聲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五章 散兵(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尾聲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尾聲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七章 軍隊(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
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尾聲第八章 鑄爐(下)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尾聲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尾聲第九章 戰鼓鼕鼕(上)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尾聲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十一章 紀念柳充國(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五章 散兵(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尾聲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二章 順與叛(下)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尾聲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十八章 吐蕃的幫助(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四章 高牆深壘(下)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七章 軍隊(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二十四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