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四幕

兩年的時間裡,我一直陪着你東征西戰,萊茵也一直都沒有甦醒過來。我慢慢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不得不承認眼前的現實。那些盤踞在我心中的痛苦,不知不覺中也全都被淡化掉了。

你曾說若是戰爭勝利了,那麼就會告訴我你心中所有的想法。和兩年前的時候不同,兩年後的我對於這一點已經有了相當明確的認識--

萬一真的走運取得了勝利,屆時你便是這個國家的王,而我依然是你的騎士,依然只能在身邊默默守護着你。我們的關係一開始就是註定好的,所以只要還在彼此的身邊,那麼身份和形式也就不重要了。因此不管未來是勝是敗,你我之間都只會有一種結局,除非……

儘管我已經比過去成熟了很多,也不再對未來抱有什麼期待,可偶爾還是會忍不住去做夢,希望你有一天能夠放棄復仇。只可惜,那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因爲你絕對不會放過那個男人和安費洛斯。

我並不知道你曾經是不是深愛着那個男人,但我卻在兩年的時間裡確定了一件事,也是我過去一直都在擔心的一件事:那個男人只是窺視着你的國家,從來都沒有真正愛過你。

我想這一點你應該比我明白得更早。就像在小鎮上發生的慘劇一樣,每每遇到那個男人的軍隊,他都會極其殘忍的把一切消滅殆盡,宛如要把你從世上徹底抹去一般不留痕跡。

和那個男人做法相比,過去被視作惡狼的安費洛斯反倒是顯露出了相當仁慈的心腸。在被安費洛斯追擊時,不管我們到了何等絕望的狀況,他都一定不會對你痛下殺手,以至於我們一次又一次從他那活捉的命令中逃出生天。

包括你在內,我們所有人都不知道安費洛斯到底在想些什麼。我們曾有好幾次都被皇家的軍隊逼到走投無路,然而每一次都是安費洛斯的軍隊突然出現,像是故意製造混亂來幫助我們突圍

一開始,那個男人的確是把追捕你的事全權交給了安費洛斯,可後來不知道爲什麼,那個男人又在暗地裡派兵插了手。

那個男人鐵了心要殺你,可安費洛斯卻不想你死。儘管表面上是一團和氣,可雙方早就因爲你而變成了敵對的勢力。雖說這樣的局面對我們有利,但安費洛斯終究還是敵人。

自從兩年前杜拉斯將軍的戰線淪陷,安費洛斯便依賴俘虜口中的情報,接連摧毀了我們多個重要的據點和兵營。雖說我的加入稍微穩定了敗勢,可我們從那之後就不斷的在爲隱蔽而逃亡。這不過是垂死掙扎--其實大家心中都十分明白,只是沒有人願意說出來罷了。

我們被安費洛斯和那個男人的夾擊搞得十分狼狽,幾乎是靠着他們之間的內鬥才勉強維持着一絲生機。換句話說,利用他們之間的鬥爭便是我們反敗爲勝的唯一機會。於是我們制定了計劃,決定放手一搏。

在計劃施行的前一夜,你向所有的人舉杯致敬,說了一番肺腑之言,感謝他們多少年來都不離不棄的追隨付出。那個時候,所有的人都哭了,像是集體殉葬般舉杯高呼着不悔。

你在當時表現得非常堅強,並沒有在大家的面前流淚,之後卻是依偎在我的懷裡哭了一整個晚上,對我說了無數次的抱歉。

我在月光中沉默着,緊緊摟着你顫抖的肩膀。然後在日出的時候吻了你的額頭,說我們誰都不會死,說我會保護你直到最後一刻。

在離邊境城鎮艾琳蓋兒不遠的地方有一塊小的封地,那是安費洛斯的管轄地中最不起眼的地方。若是能夠拿下那裡,我們就不用再東躲西藏,可以得到屬於自己的根據地。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戰鬥,可是……

我們把自己當作誘餌,順利引來了那個男人的軍隊,隨後安費洛斯的軍隊也如期而至。爲了保住封地和處於弱

勢的我們,安費洛斯的軍隊自然同皇家軍打得不可開交。我們趁機撤退,準備坐收漁翁之利,卻是萬萬沒有想到,安費洛斯竟會親率一支騎兵突然殺出!

雖然和王都相比,安費洛斯府邸所在的地方要離戰場近得多。可如果要這般及時的趕到,最快也得提前半個月出發。也就是說,安費洛斯那匹狼早在我們的計劃出臺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這一切!

那該死的老狐狸雖已年過六旬,可善於籌謀的腦袋卻是一點都沒有褪化。我憤恨掩護着你撤離戰場,他竟然在後面一路窮追。

是的,安費洛斯寧可把自己的封地拱手讓給那個男人,也絕對不要失去這能夠活捉你的機會!

我不明白他這般執着於你究竟是爲了什麼,而當時的情勢也不容許我有思考的空閒。爲了能夠順利撤退,分散成多個小隊離開戰場是事先就決定好的。我帶着你和一小部分人馬逃進樹林,向邊境撤退。只要進入鄰國的邊界,就可以徹底擺脫安費洛斯。

我想正是因爲安費洛斯也知道這一點,所以纔會像那般緊咬不放。甚至不惜違背作爲紳士和貴族的榮耀感,令部下使用弓箭這種卑鄙的東西!

我已記不得當時到底有多少箭射向我們,我只是翻身上了你的馬,然後把你緊緊護在我的盔甲下。

我看着身邊的人一個個中箭落馬,那些箭矢打得我的盔甲砰砰作響,從我頸邊飛過的箭幾乎全都擦中了你的頭髮。我心中一顫,便是把自己的頭盔給了你。然而就在那個瞬間,我的頭顱中傳來一聲悶響,之後便是聽見了你用驚慄的聲音呼喊我的名字。

那個時候,我只覺得自己的頭很痛,有一種帶着血腥味的液體流進了眼睛裡。我一時睜不開眼,身體重重跌落地面,接着便是一陣天旋地轉般的震盪。我的意識在震盪中漸漸模糊,最後徹底淹沒在了一片黑暗的虛無裡……

(本章完)

【烽煙】二幕【烽煙】四幕【月舞曲】二幕【泣歌】二幕【蛻蝶】一幕【夜影】一幕【鋒芒】五幕【經年】一幕【月舞曲】一幕【戾鴉】四幕【背影】二幕【無聲】四幕【城中日月】六幕【經年】一幕【經年】四幕【泣歌】三幕【烽煙】三幕【迷途】二幕【烽煙】一幕【迷途】三幕【日照】三幕【惘】一幕【背影】一幕【經年】四幕【背影】一幕【背影】二幕【鋒芒】一幕【蛻蝶】一幕【戾鴉】二幕【光闕】三幕【背影】二幕【經年】一幕【背影】二幕【城中日月】四幕【光闕】四幕【追昔】二幕【榮耀】二幕【逆約】三幕【惘】三幕【雷鳴】二幕【殘魘】八幕【背影】二幕【殘魘】一幕【經年】一幕【雷鳴】四幕【殘魘】八幕【光闕】三幕【日照】二幕【經年】三幕【無聲】四幕【鋒芒】四幕【惘】三幕【城中日月】四幕【光闕】二幕【流年】一幕【蛻蝶】四幕【戾鴉】四幕【念想】四幕【背影】二幕【光闕】五幕【雷鳴】二幕【戾鴉】五幕【月舞曲】一幕【日照】四幕【光闕】四幕【殘魘】三幕【追昔】二幕【城中日月】一幕【流年】二幕【念想】二幕【迷途】一幕【無聲】二幕【殘魘】四幕【惘】一幕【雷鳴】二幕【騎士】二幕【烽煙】二幕【戾鴉】一幕【經年】四幕【念想】四幕【逆約】三幕【月舞曲】一幕【騎士】一幕【光闕】一幕【城中日月】六幕【光闕】三幕【殘魘】六幕【烽煙】四幕【逆約】三幕【蛻蝶】四幕【逆約】三幕【騎士】二幕【殘魘】八幕【鋒芒】三幕【日照】二幕【念想】四幕【迷途】一幕【雷鳴】二幕【追昔】一幕【念想】三幕
【烽煙】二幕【烽煙】四幕【月舞曲】二幕【泣歌】二幕【蛻蝶】一幕【夜影】一幕【鋒芒】五幕【經年】一幕【月舞曲】一幕【戾鴉】四幕【背影】二幕【無聲】四幕【城中日月】六幕【經年】一幕【經年】四幕【泣歌】三幕【烽煙】三幕【迷途】二幕【烽煙】一幕【迷途】三幕【日照】三幕【惘】一幕【背影】一幕【經年】四幕【背影】一幕【背影】二幕【鋒芒】一幕【蛻蝶】一幕【戾鴉】二幕【光闕】三幕【背影】二幕【經年】一幕【背影】二幕【城中日月】四幕【光闕】四幕【追昔】二幕【榮耀】二幕【逆約】三幕【惘】三幕【雷鳴】二幕【殘魘】八幕【背影】二幕【殘魘】一幕【經年】一幕【雷鳴】四幕【殘魘】八幕【光闕】三幕【日照】二幕【經年】三幕【無聲】四幕【鋒芒】四幕【惘】三幕【城中日月】四幕【光闕】二幕【流年】一幕【蛻蝶】四幕【戾鴉】四幕【念想】四幕【背影】二幕【光闕】五幕【雷鳴】二幕【戾鴉】五幕【月舞曲】一幕【日照】四幕【光闕】四幕【殘魘】三幕【追昔】二幕【城中日月】一幕【流年】二幕【念想】二幕【迷途】一幕【無聲】二幕【殘魘】四幕【惘】一幕【雷鳴】二幕【騎士】二幕【烽煙】二幕【戾鴉】一幕【經年】四幕【念想】四幕【逆約】三幕【月舞曲】一幕【騎士】一幕【光闕】一幕【城中日月】六幕【光闕】三幕【殘魘】六幕【烽煙】四幕【逆約】三幕【蛻蝶】四幕【逆約】三幕【騎士】二幕【殘魘】八幕【鋒芒】三幕【日照】二幕【念想】四幕【迷途】一幕【雷鳴】二幕【追昔】一幕【念想】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