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翹首以待

決戰的通令一下達,羅夫康和他的將領們忙碌了起來。在發給三旗軍統領的命令中,羅夫康要求他們派出二万旗軍,並且再分出五千兵力,充入到帝國一師的部隊中,組成第一波增援部隊。都哈濱和魯斯珀德各派出五千紐愛爾的鐵甲騎兵趕到了阿里斯達。董向燾的部隊也已在弗玻裡聖一帶駐防。羅夫康告訴巴達武,董向燾的聯隊駐在弗玻裡聖一帶,是爲了保護弗玻裡聖的軍民,好讓鑲白旗集中主力部隊投入到與金軍的決戰中。巴達武被羅夫康任命爲第二波增援部隊的指揮官,第二波增援部隊有一萬五千人的鑲白旗軍、一萬五千人的鑲紅旗軍、一萬五千人的鑲藍旗軍,以及尼賽洛的一萬八千人的帝國一師和施坦因的五千紐愛爾的鐵甲騎兵,總計兵力六萬八千人。爲了便於指揮,羅夫康要求鑲紅旗的哈盛萊和鑲藍旗的卡德茨各派出一員得力干將指揮各自一萬五千人的旗軍,統歸巴達武指揮。

由於羅夫康率領的第一波增援部隊先行出發,羅夫康令三旗軍先抽出五千人馬與帝國一師會合。爲了儘可能縮短大軍集結的時間,羅夫康所率的帝國一師先要等鑲紅旗的五千人馬,等鑲紅旗的五千人馬到來後,再北上與鑲白旗的五千人馬會合,然後來到登克里堡,與鑲藍旗的五千人馬會合。在登克里堡部隊集結所有人馬後,再趕往特勒拉斯,與金軍決戰。

哈盛萊令斯潤察指揮五千鑲紅旗軍,趕往阿里斯達與羅夫康的帝國一師會合。斯潤察的五千鑲紅旗軍來到阿里斯達後,羅夫康即下令大軍出動,向北朝登克里堡進發,與鑲白旗軍和鑲藍旗軍會合。

在巴達武他們離開阿里斯達前,巴達武問羅夫康:“西面的金軍會不會離開他們的駐地,進入到東面的戰場?”

羅夫康回答道:“我派董向燾的部隊駐防在你們這裡,就是爲了對付西面的金軍,拖住他們不讓他們離開。”

羅夫康對西面的金軍會不會加入到東邊的戰場,他無法作出準確的判斷。眼下的戰局,也許唯一令羅夫康擔心的是西面之敵的動向,這是一個X因素。不過,羅夫康也有理由相信,西面之敵不會被調到東邊去。把西部的金軍調到東邊的戰場對整個戰局的發展有什麼好處呢。金國的君王及他的那幫親王們應該能看到在西邊留有一部分金軍的價值所在。

在羅夫康大軍即將出動的時刻,羅夫康已經得到金軍大部隊出動的情報,情報中提到此次金國舉全國之兵,所發兵馬人數甚衆,一眼望不到頭,估計此次金軍出兵人數當在十四萬以上。羅夫康無法判別情報人員傳遞上來的有關金軍動向的情報是否準確無誤,不過有一點羅夫康倒是能確認,金軍的中央集團軍出動了,就像羅夫康當年令鑲紅旗的樑棟成部重築淩河城引來金軍那樣,金國的君王會把金軍的主力兵團投入到東面的特勒拉斯的戰場,迎戰來援的帝國軍隊。

大軍涌動,旌旗翻飛,數萬人馬的出動把阿里斯達攪得不得安寧。大戰又一次降臨在北方的土地上,在羅夫康的妻子周亞莉看來,這次決戰在動員的深度和廣度都不是六年前的第二次淩河之戰能比的。很明顯這次決戰是羅夫康傾注全力的一戰。與之相對應的是,金軍對即將到來的大戰肯定也投入了很多的兵力。雙方都把這一戰看作是關乎北方命運的關鍵一戰,故把能投入的部隊都派到戰場上來了。對周亞莉來講,每一次羅夫康率隊出征,都是一次生死離別。作爲一名征戰在沙場上的將領,無法預料自己會在哪一場戰役被奪去生命。死在北方的高級將領還算少嗎,遠的不說,埃西霍,還有周賓,一想到這,周亞莉的心裡就蒙上了一層陰影。

如今這場即將到來的戰鬥,規模是空前的,率隊出征的羅夫康能倖免於難嗎?周亞莉當然希望羅夫康能活着回來,每一個出征將士的親人都希望自己的親人能活着回來。可戰爭是殘酷的,即將到來的大戰不知會奪去多少將士的性命。周亞莉看到羅夫康將要出征了,她走上去,對羅夫康說:“你們要走了嗎?”

羅夫康轉過頭,看到周亞莉在問他,面帶微笑地說:“是的,我們快要出發了,前方已經打起來了”。

“你可要當心,在戰場上,我盼着你歸來。”周亞莉面帶悲慼的臉神,動人地說道。

羅夫康聽到周亞莉這句動人的話後,走到周亞莉的面前,雙手放在周亞莉的肩膀上,兩人的額頭輕輕碰了一下,羅夫康微笑地說:“我會平安地回來,我保證”。

周亞莉的臉上也露出了微笑,兩人相視一笑。說完,羅夫康走了。帶着數萬人馬,羅夫康和他的將士們離開了阿里斯達,朝着東北方向奔馳而去。

周亞莉站在阿里斯達的城上,望着浩浩蕩蕩向北開去的大隊人馬,他看到了一絲希望,感到了一絲憂傷。

一部分金軍越過了噶巴布斯河,消息傳到波黎亞,波黎亞的軍民空前緊張,戰爭來臨了。守城的將領胡挺峰估計,金軍主力將在第二天到達波黎亞城外。入夜,萬籟俱靜,大戰到來前的緊張氣氛令胡挺峰和他的將士們的內心無法平靜。金軍的大批人馬正往波黎亞趕來,戰鬥很有可能會在明天發起,波黎亞的守軍能否頂住敵人的進攻,等到羅夫康大軍的到來?胡挺峰無法保證,他只能儘自己的力量保衛波黎亞。天色漸漸明瞭,當胡挺峰站在城牆上,向遠處望去,他見到了平生中讓他難以忘記的一幕:金軍,眼前滿是黑壓壓的金軍,一眼望不到頭。看到眼前的一幕,胡挺峰倒吸了一口冷氣,看來金軍這次是出動了所有的主力。

一個將官跑過來告訴胡挺峰戰況,發現金軍的部隊在波黎亞的兩側移動。聽到這個戰報後,胡挺峰很快就反應過來,他對那個將官說道:“金軍這是想切斷我們的後路,他們是要包圍我們。”“走,我們到指揮室商討守城的對策。”胡挺峰邊走邊說,快步朝着指揮室走去。

金軍的中央集團軍羣大部來到了特勒拉斯草原,望着大門緊閉,嚴陣以待的波黎亞的守軍,阿勒兒下令金軍先把波黎亞圍住,等把波黎亞包圍後再向波黎亞發動攻擊。金軍的火炮開始安置在離城不遠的地方,投石器也安裝好了,只等攻擊令一下,大量的炮火和大塊的火石瞬間就能讓波黎亞的軍民感到恐懼。自從當年見到了中土蘇拉丁軍隊裡頭的投石器後,阿勒兒和他的將領們就對這龐大的攻擊武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金軍建造了十幾架投石器,阿勒兒把這些攻城的利器用到即將到來的攻打波黎亞上,與重型火炮一起,轟擊當面的波黎亞的守軍。

攻城的金軍正做着準備,波黎亞的守城將士緊張不安地注視着眼前的一切,從金軍傳來的聲響令波黎亞的將士們感到空氣就像凝滯了一樣,讓他們有點喘不過氣來的感覺。胡挺峰和他的將官們正在指揮室裡部署着最後的應敵對策。胡挺峰和他的將官們圍在放着一張城防圖的桌旁,胡挺峰一邊在圖紙上指指點點,一邊說道:“據最新得到的消息,金軍的部隊正在向我們守城的兩側移動,敵人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先包圍我們,然後再對我們發起進攻。我們的身後還沒有敵人,敵人很可能不會在我們城後佈置兵力,而是在城後的兩側埋下伏兵,引誘我們出城。待我們出城後,再對我們發起攻擊,把我們逼下海去,對我們趕盡殺絕。所以,我們決不能中了敵人的圈套。我們應該與攻城之敵拼死一搏,兵法雲,置之死地而後生。只要我們能頂住敵人的進攻,堅持到帝國援軍的到來,我們就能守住波黎亞。望將士們同仇敵愾,衆志成城,抱着與波黎亞共存亡的決心,死守波黎亞,贏得戰鬥的勝利。”

接着,胡挺峰說到了金軍攻城的方向:“見金軍此番部置,意圖很明顯,重點攻擊的方向是在波黎亞的西面。其它三個方向是圍而不打,或配合西面的強攻對我們發動進攻,意在牽制我們的一部分兵力。所以,我們重點守衛的方向就是我們的西面。”在交代好守城的工作後,胡挺峰急匆匆來到德里埃的官邸,向德里埃報告守城的工作。德里埃對胡挺峰的守城部置表示滿意,德里埃對胡挺峰說:“如今敵人已兵臨城下,這場仗是非打不可了。戰鬥很快要打響了,告訴守城的將士們,帝國的援軍很快就會到達,叫將士們堅持一下,我們很快就會轉危爲安。”

“我會的。我將率守城的將士們誓死抵抗金軍的攻城,與波黎亞共存亡。”胡挺峰向德里埃保證道。

德里埃頗爲感動地說:“好,我們一定能守住波黎亞。我已派人往城內的瞭望塔放置重炮,配合你們一起打擊攻城的金軍。”

從德里埃那裡回來後,胡挺峰和他的將士們等着金軍的攻城。金軍沒有立即對波黎亞發動攻擊,阿勒兒打算做好充分的攻城準備後,再對波黎亞發起猛攻,一口氣攻下波黎亞。阿勒兒在攻打波黎亞上動用了兩萬兵力:一萬人正面強攻,在波黎亞的北面和南面各部有三千兵力,波黎亞背後的兩側再佈下兩千人馬。阿勒兒打算在波黎亞背後故意留下一個空子,讓波黎亞的軍民從城後面逃出去,然後金軍趁機對所逃的軍民截殺伏擊,把他們趕下海,趕盡殺絕。阿勒兒沒有把波黎亞放在眼裡,波黎亞的城防十分單薄,只有一面城牆,區區兩萬金軍便能掃蕩整個波黎亞。在得到金軍按他的部署圍住了波黎亞後,阿勒兒令攻城的將士準備好充足的彈藥,明日對波黎亞發起進攻。

攻城的金軍將士摩拳擦掌,攻打波黎亞的日子近在眼前。在等了金軍一天後見金軍沒有動靜,胡挺峰知道明天必將是一場惡戰。到了第二天,伴隨着金軍的一發炮彈打在波黎亞的城牆上,波黎亞的攻守戰開始了。攻城的萬名金軍將士發出陣陣聲響,那聲響就像大海的浪聲,極具穿透力,波黎亞城內的百姓聽到敵人發出的聲響後,內心驚恐不安。

金軍的炮火和火石朝波黎亞飛了過來,猛烈地撞擊在城牆上。守城的將士也不甘示弱,他們發炮還擊。在對波黎亞施以猛烈的炮擊後,萬名金軍頓時沉寂了一下,在攻城金軍指揮官的一聲命令下,萬名金軍戰士手持利矛和刀劍,像潮水似地涌向波黎亞。

“開火!”波黎亞的守軍叫喊着,炮彈射向了衝過來的金軍。與此同時,金軍的火炮和投石器開足了馬力,瘋狂地把炮彈和火石傾瀉到了波黎亞的守軍頭上。磚石迸飛,守軍在轟擊下出現大量傷亡。胡挺峰親臨第一線,他指揮守城的將士竭盡所能阻滯衝過來的金軍。波黎亞城內瞭望塔的重炮也發炮轟擊攻城的金軍,配合守城的將士儘可能地多殺傷攻城的金軍。炮火在城內外飛來飛去,在雙方將士的叫喊聲中,箭矢如成羣蝗蟲密集地射向攻守雙方,不時有人在箭矢飛竄,炮石橫飛中倒下。在一聲聲的哀叫聲下,逝去的是一條條的生命,這是他們在臨終一刻所發出的最後的聲響。

瞭望塔上的重炮手們井然有序地把一發發炮彈打向城外衝過來的金軍。作爲波黎亞最高的站臺,瞭望塔上的火力點已成爲金軍的眼中釘。阿勒兒下令金軍的炮手敲掉敵人制高點上的火力。金軍的炮手瞄準目標,對瞭望塔施以兇猛的轟擊,在一次次劇烈的撞擊下,波黎亞的瞭望塔轟然倒塌,塔上及塔內的官兵在一片悲叫聲中與高塔轟鳴倒下一起驟然消失在了人們的眼前。

波黎亞的攻防戰進行得如火如荼,羅夫康所率的第一波增援部隊也正快速朝着特勒拉斯趕來。在金軍攻打波黎亞之前,羅夫康的部隊集結在預定的地點登克里堡,等着最後一支部隊——卡德茨的五千鑲藍旗軍的到來。六萬人馬暫駐在登克里堡的草原上,顯示了它的雄姿盛容:整片草原,營寨林立,旌旗翻飛如浪,戰馬發出陣陣的廝鳴,令人怵心。羅夫康騎着馬,在護衛軍的簇擁下,視察着沿途的各支部隊。所到之處,不時有官兵向羅夫康敬禮,並喊出“羅將軍”,向羅夫康致敬。羅夫康也向那些對他敬禮和致敬的官兵回禮,看到將士們堅毅和高昂的精神面貌,羅夫康無不爲指揮他們感到自豪。沿途,羅夫康見到鑲藍旗的人,羅夫康問他們道:“你們的部隊何時到來?”

“快了,將軍,他們已離開了威川脫克,正朝這邊趕來。”鑲藍旗的人答覆羅夫康道。

聽到鑲藍旗人的回答後,羅夫康點點頭。

常言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許多人在談到軍事,談到戰爭,談到打仗,往往自然而然地誇大將領在戰爭中的作用,有意或無意地忽視那些成千上萬的普通戰士在戰爭中的重要性。打仗是需要本錢的,而這個本錢說到底就是軍隊,而在軍隊中所佔人數最多的是那些普通的戰士。在決戰即將到來之際,那些奔赴戰場的帝國的普通戰士,他們中許多人正行走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上。對於那些徵召進入帝國一師的戰士,他們大多不是北方人,但是他們服從命令,平時刻苦訓練,決戰令下達後,他們便無所畏懼地跟隨着大部隊趕赴戰場。在數萬帝國一師的官兵中,有一位普通的戰士從駐地給他的家人寫了一封信,信中寫了他在帝國一師的軍旅生活:

來到北方,成爲帝國一師的一員,我們屯駐在阿里斯達城的後面,作爲我們平時訓練生活的基地。帝國一師的官兵從頭盔到軍鞋,全都是墨綠色。從長官到普通戰士,着裝幾乎沒什麼區別,唯一有差別的是,長官的口袋要比我們多幾個,其餘的沒什麼差別。帝國一師裝備齊全精良,每一位戰士,不僅配有頭盔、軍褲、軍靴、皮帶、冬天還有棉褲、暖內衣、短皮襖、護耳皮帽、防寒手套,另外每個人還有防護衣。聽說,這種防護衣製作精良,穿起來厚實有彈性,能有效減緩刀箭槍劍對身體所造成的傷害,被稱爲“軟護甲”。防護衣在其他部隊,只有長官能穿上,而在帝國一師,則是每個戰士都有的裝備。

平時訓練比較艱苦,犯了錯誤,長官從不打罵我們,而是嚴肅指出我們的錯誤,幫我們改進作戰的技能。平時的伙食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收入也不少,且根據兵種和承擔作戰艱苦任務的不同有不菲的獎勵和津貼。軍中的業餘生活也很豐富,軍中有足球、籃球、網球、琴、棋、音樂等活動設備。在備戰期間,部隊不時會對戰士們作思想動員工作,向我們渲染戰鬥快要到來的緊張氣氛,闡述金軍一天不滅,北方永遠也不得安寧的事實。在教導人員的激昂宣講下,我們深刻認識到了必須消滅金軍,才能制止敵人對北方的侵略,才能永保北方的和平,否則不僅北方保不住,我們也會被金軍消滅掉。因此,部隊里長官和士兵鬥志高昂,隨時做好了與金軍作戰的準備,要把侵略我們的金軍消滅掉。

太陽從地平線上露出了光,在營帳中脫下外衣佩戴在羅夫康胸前的帝國勳章在朝陽的照射下閃閃發亮。那是誰的榮耀?當夕陽西沉,即將落入地平線時,站在登克里堡草原上的羅夫康,望着紅彤彤的落日,陡生感慨地說:“我不知道,在大戰過後,不知會有多少將士再也見不到那落日的夕陽。”此時,站在羅夫康旁邊的餅德說道:“我相信,肯定會有很多人看到的”。

羅夫康轉過身,看到餅德如此說道,不禁微微點頭,他深情地輕聲自言道:“是的,是會有的,我希望是這樣”。

羅夫康的部隊集結在登克里堡,沒有很快出動,羅夫康希望得到金軍的更準確的情報,他在等着金軍來到特勒拉斯,傳遞給他敵人來襲情況。在這之前,羅夫康雖然得到了金軍出動的消息,但是羅夫康不能確認金軍與帝國北方軍隊在特勒拉斯決戰的方式:金軍是一次性投入自己所有的主力部隊?還是像當年淩河之戰那樣分批來援?大軍集結在登克里堡,坐等金軍到來的羅夫康必須得明確金軍決戰的方式,然後才能對症下藥,作出相對應的決策部署。

在率大軍趕往登克里堡時,羅夫康派人讓巴達武到登克里堡,他要向巴達武面授機宜。

隨着金軍步步逼近波黎亞,有關金軍的情報也越來越準確,在金軍相繼越過噶巴布斯河時,一份有關金軍人數的情報送到羅夫康手上,這份情報說到“金軍人馬前後連綿數十里,人數甚衆,據估算,人數在十四萬以上”。看到這份情報後,羅夫康心中已經明白金軍這次攻打波黎亞是傾注全力而來,目標當然很明確,就是衝着他而來。

羅夫康召張國雄、段舉飛、陳世允、餅德等人開了一個短暫的會議。會上,羅夫康根據情報上的內容說:“根據最新上呈來的情報,再綜合之前傳遞上來有關金軍動向的情報,可以確定金軍這次攻打德里埃的波黎亞是派出了他們所有的主力部隊,是傾注全力要跟我們打這一仗。”

陳世允說:“看來敵人是決心在特勒拉斯與我們決戰。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只好奉陪到底了。”

“不怕他們來,就怕他們不來。既然金軍要在特勒拉斯與我們決一高下,我們就放開手腳,跟他們大幹一場。”張國雄氣勢軒昂地說。

羅夫康表態道:“對,敵人敢來我們就敢戰。我們等這個機會等了很多年了,眼下正是我們消滅金軍的大好機會,我們必須把握好這個戰機,贏得對金軍作戰的勝利。”

與會的將領都贊同羅夫康的說法。最後,羅夫康對與會者說道:“那好,各位將軍都回去做好準備,我們明天準備出發,開往特勒拉斯。”

會開完後,羅夫康問接應巴達武的官長:“巴達武將軍來了嗎?”

“快到了,將軍,巴達武將軍正往這裡趕,再過幾個小時就到了。”官長迴應道。

“好”,羅夫康說了一聲,羅夫康現在就等巴達武到來了。金軍把他的主力都投入到了特勒拉斯戰場,敵人的作戰方式已經明瞭,羅夫康也已想好了對付金軍的戰術,並把這個戰術告訴給巴達武。巴達武帶着一隊人馬到了,羅夫康與巴達武會面後,羅夫康瞭解了巴達武第二波大部隊的集結狀況後,告訴巴達武把部隊集結到預定的裡熱巴頓,並向巴達武面授第二波大部隊的行軍事宜。

金軍的大批人馬雲集到了特勒拉斯,波黎亞危在旦夕。羅夫康知道波黎亞守軍在金軍連續不斷的進攻下,撐不了多久,他不能失信於德里埃,眼睜睜看着波黎亞失陷於金軍之手。就在金軍開始攻打波黎亞的那一天,羅夫康的部隊也出動了。在“出發,向特勒拉斯進發”的喊聲下,羅夫康的第一波增援部隊集結了所有的人馬,排山倒海地朝着特勒拉斯大草原開去。

羅夫康的部隊正急速朝着波黎亞趕來,無論是阿勒兒的金軍還是波黎亞的德里埃的守軍,他們都翹首以待着羅夫康親率的援軍的到來。

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30章 艱難時刻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82章 虛虛實實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72章 捲土重來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50章 好的發展第79章 酸甜苦味第54章 淮王進都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92章 掃尾工作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30章 艱難時刻第65章 男子漢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46章 帝國勳章第11章 黃金甲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61章 歸去來兮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46章 帝國勳章第73章 取道灕江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76章 不歸之路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5章 黑暗時刻第28章 突圍方案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44章 得不償失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章 開胃小餐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3章 進攻計劃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49章 南征固疆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69章 失敗之道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
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30章 艱難時刻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82章 虛虛實實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88章 西入嶺南第158章 壯志凌雲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72章 捲土重來第100章 最好的結果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50章 好的發展第79章 酸甜苦味第54章 淮王進都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92章 掃尾工作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43章 內外夾攻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30章 艱難時刻第65章 男子漢第39章 決死一搏第162章 絕密行動第46章 帝國勳章第11章 黃金甲第210章 守勢攻略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61章 歸去來兮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46章 帝國勳章第73章 取道灕江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70章 神秘之客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53章 登基大典第127章 希望的星光第76章 不歸之路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28章 平金三策第5章 黑暗時刻第28章 突圍方案第21章 阿勒兒的直覺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138章 誰是勝者?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32章 重築淩河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160章 暗流洶涌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139章 可怕的敵人第44章 得不償失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章 開胃小餐第113章 歡迎來攻第13章 進攻計劃第108章 古老的王國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61章 國之大事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49章 南征固疆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173章 未雨綢繆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69章 失敗之道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