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

鑲紅、鑲白、鑲藍三旗援軍的救援給金軍增加了不小的壓力,金國君王邁陸理指示攔截三旗援軍的金軍將領,負責攔截的金軍“只要能夠阻攔三旗援軍與鑲黃旗會合即可,不需給敵以過大的殺傷,目前我軍以消滅鑲黃旗爲頭等重要的任務”。金軍把殲滅鑲黃旗列爲優先目標,三旗援軍因而得以逃脫金軍的追擊,在損失不大的情況下安全回到自己的領地。在金軍的圍攻下,吳挺承的鑲黃旗難逃覆滅的厄運,金軍侵佔了盛哥昂冷,並順便滅掉了策布阿拉的雪狼兵。噶布巴斯雪狼兵與鑲黃旗爭鬥的結果是邁陸理的金軍獲得了最大的收益——把吳挺承的鑲黃旗和策布阿拉的雪狼兵一併滅掉的同時,奪佔了鑲黃旗的領地盛哥昂冷。

發生在帝國北方的大戰,使帝國爲之震動。剛剛率軍戡平了南方傑莊的黃金甲的獨立叛變的帝王二世明青棟聞之,大爲驚訝。帝王二世明青棟和他的那幫中央高官們之前對卡布諾尼人知之甚少,他們沒想到卡布諾尼人這麼富有侵略性,且有這麼強的作戰能力,把吳挺承的鑲黃旗滅掉了,鑲黃旗的領地盛哥昂冷也落入了金軍的手中。有關北方戰況的緊急情報送到帝王二世明青棟的面前,明青棟一一閱過了這些情報,深知北方局勢大爲不妙,尤其是明青棟在看到吳挺承給他的信後,知道帝國軍隊若不出手相援,到時金軍吞佔的不僅僅是一個盛哥昂冷,而是整個北方的疆土。

在得到鑲紅、鑲白、鑲藍三旗軍的求援後,帝王二世明青棟決定派朱古夫將軍指揮十萬中央軍討伐卡布諾尼人的金軍。朱古夫所率的十萬中央軍,步騎兵各一半。帝王二世明青棟催促朱古夫迅速趕往北方,儘可能快地打擊逗留在北方的金軍。帝王二世明青棟打算以快速出擊的方式打金軍一個措手不及。帝王二世明青棟認爲金軍剛剛經歷大戰,人馬疲憊,若帝國軍隊能在金軍喘息未定時對敵人發動進攻,定能使金軍疲於應戰,難以應付,最終落荒而逃。所以帝王二世明青棟催促朱古夫率部儘快趕到戰場,以期能打金軍一個猝不及防,擊退來犯的卡布諾尼人的軍隊。

金國君王邁陸理在得到帝國派出大軍來援的消息後,制訂了誘敵深入的作戰計劃:派出一部金軍吸引帝國軍隊前來,進入到金軍預設的伏擊圈,在頂住帝國軍隊的正面進攻時,埋伏在兩側的金軍把帝國軍隊攔腰截斷,分割成一塊塊,把他們逐一消滅掉。朱古夫率十萬大軍深入北方,尋機殲滅停留在盛哥昂冷的金軍。碰到金軍,在與金軍短兵相接後,看到金軍逐步退卻,朱古夫下令追擊“逃竄之敵”。朱古夫的大軍在金軍的引誘下進入到邁陸理設好的伏擊圈裡。在帝國軍隊大多數進入了金軍的伏擊地域後,邁陸理下令埋伏在兩側的金軍出擊。在金軍的分割截擊下,朱古夫的大軍陷入慌亂混戰之中,在被金軍分割成一塊塊後,各自爲戰。

朱古夫將軍率部拼死抵抗,但在金軍鐵騎迅猛的衝擊力下,漸漸處於下風。朱古夫見狀,急忙下令部衆撤出戰場。在戰鬥中,朱古夫本人身受多處刀傷,差點死在金軍的刀下,幸賴身邊將士的保護,才得以活着逃了出去。朱古夫的十萬大軍在金軍的伏擊下,死傷大半。朱古夫雖活了下來,但由於傷勢過重落了個終生殘疾,不久便去世了。

朱古夫十萬大軍兵敗盛哥昂冷,帝國震動,帝王二世震驚,帝國北方更爲之駭然。帝國北方一些地區的實權人物在看到連帝國的軍隊都打不過金軍,那北方還有什麼可指望的,這些人中不少人已暗中做着投靠金軍的準備了。帝國北方的均衡格局在被金軍打破後,暗流涌動,但金軍並沒有趁勝擴大戰果,金軍的作戰能力也達到了極限。在經過了一系列的大小戰鬥後,金軍的損失不小,在擊敗了朱古夫的軍隊後,金國君王邁陸理下令金軍撤回金國休整。至於剛剛佔領的新土地,邁陸理認爲先把它們置於一旁,不去管它,等時機成熟後,再派兵屯駐。邁陸理擔心帝國不會因朱古夫的戰敗而善罷甘休,帝國很有可能會派出更強大的軍隊再次與金軍一決高下,邁陸理因此須謹慎對待當前北方的局勢。

朱古夫討伐金軍的失敗使帝王二世明青棟痛定思痛,真正開始重視金軍這個橫空出世的勁敵。帝王二世明青棟總結失敗的教訓,輕敵,進軍過於迅速,對敵戰鬥準備不足是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有孤軍作戰,沒有與三旗軍配合作戰也是失敗的一個原因。總之,帝王二世明青棟認爲與金軍這樣一個敵人交手,戰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僅是準備必需的兵馬糧草,還要有詳細切實的對敵作戰計劃,並與鑲白、鑲紅、鑲藍三旗軍協同作戰,纔有可能擊敗金軍。

帝王二世三十一年,金軍擊敗朱古夫的四年後,帝王二世明青棟決定派龐倪胄將軍率十二萬大軍出征北方,十二萬大軍中有騎兵八萬。龐倪胄將軍汲取了朱古夫將軍失敗的教訓,他提出了“包圍與反包圍”的對敵策略:即派出一部分兵力深入敵境,吸引金軍的包夾,待金軍精銳盡出,帝國的其餘軍隊全部壓上,對包圍我軍一部分的金軍施以反包圍,予金軍以毀滅性打擊。帝王二世明青棟對龐倪胄提出的“包圍與反包圍”的戰術頗爲欣賞,予以贊同,遂令龐倪胄掛帥出征。這次帝王二世明青棟集結了大量的兵馬,尤其是騎兵,達到八萬之衆。帝王二世明青棟對這次出征抱有很高的期望,並定下了“重創卡布諾尼軍”的目標。爲此,帝王二世明青棟令鑲白、鑲紅、鑲藍各派一部協助龐倪胄部作戰,共同打擊金軍。

龐倪胄在出徵前擬定這次大軍深入金國境內,在金國與敵軍一較高下。龐倪胄知道,在鑲黃旗的故土上雖駐有一部分金軍,但人數不多,龐倪胄想好了,這部分駐守在帝國北方的金軍交給三旗軍來對付,帝國軍隊則進入金國境內,在卡布諾尼人的土地上跟他的軍隊來一場決戰,讓卡布諾尼人嚐嚐帝國軍隊的厲害。

龐倪胄自信滿滿地統領着十二萬人馬向北駛去。帝王二世明青棟和龐倪胄想通過這次征戰來解決金軍對北方的威脅。

帝國派大軍討伐金軍的消息一傳到金軍將領的耳中,引起了他們的恐慌,因爲正在這個時點上,金國君王邁陸理不幸病逝。金國在大敵壓境時,陷入了羣龍無首的政治狀況。“非常之時,用非常之人”,本來應繼承金國君王的邁任容(邁陸理的長子)在衆將一致要求下,主動讓賢,把金國君王的位子讓給了邁爾哥(邁陸理的親弟弟)。金國在新君王邁爾哥的領導下,團結在一起,一致對外,迎接帝國大軍的進攻。

龐倪胄的大軍進入北方後,與鑲白、鑲紅、鑲藍三旗軍會合。此番三旗軍各派出一萬五千人馬與龐倪胄的大軍協同作戰。龐倪胄對三旗軍作出的作戰指示是:三旗軍各抽出五千人馬,組成一支一萬五千人的部隊用來對付駐留在北方的金軍;其餘三旗軍的人馬與二萬帝國中央軍一起,深入挺進,尋機與敵人作戰。龐倪胄放出了他的“誘餌”,一支五萬人的部隊,深入挺進,來引誘金軍上鉤,包圍他的“誘餌”部隊。龐倪胄親率十萬兵馬,跟在後面,前鋒與後繼部隊保持大約二天的路程。

五萬人的前鋒部隊在還沒到拉赫耶母,就碰到了金軍的主抵抗線,大量的金軍正源源不斷朝着前鋒部隊涌來。得到這個情報後,龐倪胄聞之大喜,他感到與金軍決戰的時刻到了,金軍正按照他所設想的那樣,開始“咬餌”了。而龐倪胄要做的就是在金軍包圍他的前鋒部隊時,對金軍施以反包圍,給予金軍以毀滅性的打擊。可戰鬥的進程卻並未像龐倪胄所想的那樣進行,金軍一支約莫八萬人的主力部隊長途奔襲,竟然直插帝國軍隊的後方,襲擊了帝國軍隊在北方的物資補給基地——莫亞比茲。

面對着金軍的變招,龐倪胄面臨着人生中最艱難的抉擇:是該與前鋒部隊一道,圍攻與其纏鬥的金軍?還是折返回去,追擊繞到他們身後的那支金軍?龐倪胄最後作出的決定是:他親率大軍掉轉回頭,追殲深入後方的那支金軍。八萬金軍在邁任容的指揮下,在直入莫亞比茲的峽谷處埋伏三萬軍隊,其餘金軍仍去進攻莫亞比茲。邁任容和他的將領制訂好了三套殲敵的方案:如果帝國的軍隊進入峽谷,那麼埋伏在峽谷的金軍與其餘的金軍在峽谷與帝國軍隊決戰;如果帝國軍隊不經過峽谷,那麼到時兩支金軍共同夾擊帝國軍隊;如果帝國軍隊沒有按他們預想的那樣,掉頭回援,金軍先攻佔莫亞比茲,在把莫亞比茲城內的物資掠奪焚燒完後,再伺機與帝國軍隊決戰。

龐倪胄在得到金軍正前往莫亞比茲的消息後,率部走直徑,進入了金軍埋伏好的峽谷。當峽谷兩側出現大量金軍的騎兵後,龐倪胄所部倉皇應戰。邁任容聞訊後,率其餘金軍也趕到戰場,金軍三面圍攻龐倪胄的帝國軍隊。在戰鬥中,龐倪胄不幸被流箭射中身亡。大軍統帥的意外身亡,使處於金軍圍攻中的帝國軍隊的處境變得更加被動,除四萬人馬逃脫外,其餘盡數被金軍殲滅。

龐倪胄大軍的戰敗,使在前線與金軍作戰的前鋒部隊和三旗軍也難逃一劫。金軍對他們的夾攻讓前鋒部隊和三旗軍損失慘重,許多將領在戰鬥中犧牲,其中就包括鑲白旗的巴克洛。

龐倪胄率大軍北上出征的失敗,不僅使帝國從此喪失了主動進攻金軍的能力,開始居於守勢,而且還導致北方聯盟的瓦解。拉赫耶母、脫布涅頓、斯甘尼斯,在金軍強大的攻勢下,歸附金國,成了金國的勢力範圍。不願屈服的北方三旗在金軍的不斷打擊下,丟城失地,損兵折將,鑲白旗只剩下弗玻裡聖這片地域,鑲藍旗還控制着威川脫克這一帶地區,鑲紅旗則只保有淩河城和深克利特要塞……

翻看這段時期的帝國北方史,金軍在戰鬥中體現出來的強悍善戰和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給羅夫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這段歷史中,金國君王邁陸理在“六軍大戰”中坐等鑲黃旗和噶布巴斯雪狼兵鬥得兩敗俱傷後再出擊的精明算計令羅夫康不禁聯想到了當年北上進攻時阿勒兒的金軍坐視蒙古汗軍的右大將部被黃馬軍全殲的那一幕。看來金軍將領在戰場上那精打細算的作風乃是一脈相傳。

在三旗軍的首領中,鑲白旗的巴達武給羅夫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是巴達武的外觀形象(光頭,俊朗的外表,炯炯有神的眼睛給人以一種強悍硬朗的軍人形象),還有巴達武才三十歲的年紀就當上了鑲白旗的統領。與鑲紅旗的哈盛萊和鑲藍旗的卡德茨相比(這兩人都四十多歲了),年輕了許多。

羅夫康問巴達武:“巴克洛是你什麼人?”

“他是我的伯父。”巴達武回答道。

羅夫康又問:“鑲黃旗還有他們的旗軍嗎?”

“沒有了,他們都戰死了,在與金軍的戰鬥中。現在他們的子民和家眷都在鑲紅旗那裡。”巴達武說道。

羅夫康知道,自己要在北方有所作爲,必須得與北方三旗的將領們搞好關係,要讓北方三旗的將士們緊緊圍繞在以他爲中心的北方集團軍的身邊。作爲一股可以抗擊金軍的北方武裝集團,由於三旗軍與金軍在歷史上的血海深仇,三旗軍是值得羅夫康信任的。羅夫康邀三旗軍的首領來阿里斯達,就是相互之間增加溝通與瞭解,共商北方的時局,應付金軍在未來對北方發動的戰事。

在阿里斯達城住了幾天後,巴達武、哈盛萊和卡德茨的人馬離開了阿里斯達,返回各自的領地。在回去的路上,巴達武轉身望了望阿里斯達城,這座有着“小提麗亞託娜斯”之稱的城市,巴達武希望新來的統帥羅夫康將軍能爲飽受戰亂苦難的北方帶來和平的希望。

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234章 戰爭的真相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67章 一山二虎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33章 誰服從誰?第91章 水淹江都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70章 攻擊爲效第31章 滄桑的臉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64章 故人相逢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49章 南征固疆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86章 虎口脫險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5章 北上進攻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41章 無眠之夜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234章 戰爭的真相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69章 失敗之道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94章 北方巨魔第91章 水淹江都第33章 誰服從誰?第64章 故人相逢
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224章 和平豔光照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29章 避難之地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89章 賭徒對決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203章 致以崇高的敬意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40章 大戰前夕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151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234章 戰爭的真相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67章 一山二虎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183章 嘹亮的軍號聲第213章 金國的崛起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33章 誰服從誰?第91章 水淹江都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214章 複雜的形勢第231章 一代女王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115章 攤牌時刻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70章 攻擊爲效第31章 滄桑的臉第106章 爭議不休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64章 故人相逢第66章 事情改變人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129章 不容有失第150章 同室操戈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49章 意外之喜第62章 戰幕的拉開第116章 驚天計謀第168章 勝利的曙光第49章 南征固疆第204章 遠去的王國第166章 獵豹行動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86章 虎口脫險第233章 外篇?不應遺忘的人們第227章 又豈在朝朝暮暮?第123章 妥協的產物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60章 曼蒂蘭斯特第226章 喜極之淚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50章 好的發展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5章 北上進攻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205章 卸下包袱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41章 無眠之夜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234章 戰爭的真相第191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69章 失敗之道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94章 北方巨魔第91章 水淹江都第33章 誰服從誰?第64章 故人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