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戰爭的價值

蘇拉丁同樣也沒睡好覺,第一天戰鬥的結果證明他下達的作戰命令是正確可行的,他的軍隊第一天傷亡二千餘人,戰死六百多人,敵人傷亡據他的參謀估算,光是戰死的人至少二千人,加上受傷的,合計將達六千人。無疑,他的軍隊在第一天的戰鬥收穫勝利,敵人損失慘重。

在第一天的戰鬥中,投石器展現了它的破壞力,蘇拉丁帶投石器的最初目的是爲了作攻城用的,沒想到,投石器在陣地攻堅戰中也發揮了作用,成功壓制敵軍的火力。

經過一天戰鬥,敵人的前線已千瘡百孔,繼續按既定的作戰方略進行,逐步蠶食敵人餘有的兵力,把敵人消滅掉或迫敵放棄固守陣地,進入帝國富裕的中部地區,似已指日可待。

蘇拉丁推算,如按第一天的戰鬥成果,再打二三天,敵人的防線必定支離破碎,陷入崩潰,所以蘇拉丁認爲明天的戰鬥十分重要。

第二天的戰鬥,蘇拉丁的軍隊繼續按昨天的作戰指令進行,投石器等敵人後方火力和制高點上的火力暴露後再開動,騎兵在步兵中間,高塔跟在後面緩緩移動。帝國一師的官兵嚴陣以待,在敵人進入攻擊範圍後,遠距離射程的武器,連弓、強力弓、弓箭先行開火,一枚枚箭像蝗蟲一樣,射向敵軍。在制高點的鳥銃炮手也開火了,蘇拉丁的投石器開動了,一顆顆石頭砸向制高點的火力點。手持刀劍矛戟斧等近戰兵器的帝國一師官兵在壕溝裡密切關注敵人,等敵人到來準備與敵近戰肉搏。鳥銃炮大隊正看着烏龜爬似的高塔,他們把數十支鳥銃炮對準一座高塔,等高塔進入射程內,把炮彈密集打在其身上。

在鳥銃炮手的眼中,高塔是一個大靶子,他們瞄準目標後,一發發炮彈飛向高塔,高塔在劇烈的爆炸中四分五裂,伴隨着高塔內敵人的衰嚎聲,轟然倒塌。鳥銃炮手分開躲進壕溝,射避飛過來的大石頭,再換了地方,再射擊,他們聚聚散散,散散聚聚,打一發炮彈換個地方,這使得蘇拉丁的投石器的攻擊無法像昨天一樣有效壓制帝國一師後方的火力。

在爆炸聲中,蘇拉丁的兵士倒下一批又有一批緊跟上來,兩軍短兵交接,雙方士兵廝打在一起,刀劍閃閃發光,鮮血噴灑,帝國一師幾個士兵用長矛挑落敵軍的騎兵,連人帶馬刺倒在地。在制高點的鳥銃炮手靈活躲過飛來的石頭,一個鳥銃炮手居高臨下瞄準敵軍一個騎兵,一炮打過去,騎兵的馬被炸得血肉四濺,人被甩出幾米之遠。

在雙方士兵激戰的頭上,火石飛嘯,箭矢飛竄,一個帝國一師士兵身中數箭仍奮勇殺敵,直到血流盡力耗盡,倒在地上,閉上雙眼。在壕溝裡的敵軍,帝國一師的戰士向他們投擲火瓶,使壕溝大火熊熊,逼他們滾出來,有的敵人被火瓶擊中,滿身火焰,叫着跳了出來,拍打着身上的火,被帝國一師的士兵一刀斫死。

雙方士兵用火瓶攻擊對方,陣地上燃燒着團團火焰,雙方士兵在身上着火的情況下死磕在一起,在結果對方後,自己也被烈火活活燒死。蘇拉丁後續跟上來的兵士冒着炮彈的爆炸聲涌向敵人固守的陣地,不斷有人在爆炸掀起的泥土中倒下。

這是一片由石頭的碎塊、燃燒的火焰、飛竄的箭矢、爆炸飛濺的泥土以及雙方將士扭打廝殺在一起的殘酷血腥的戰場。

對帝國一師的官兵來講,第二層防線絕不能有失,他們除了與敵人死拼外,已無退旋餘地。

羅夫康把預備隊全部投入到戰場,他自己也做好參戰的準備,今天的戰鬥不能有失,必須頂住敵人的攻勢,在帝國一師官兵的奮勇作戰下,敵人的攻勢漸漸減弱,終於停止進攻,退了下去。

在戰場上,到處是人馬的殘肢屍體,有的地方屍體一摞摞堆集在一起,一個帝國一師的士兵全身冒着火焰,一動不動,已然斷氣,但他的手依然死死卡住敵人的脖子。帝國一師的官兵開始打掃戰場,他們把戰友的屍體找回來,擡下山去,實行火葬,然後放進一個個標記戰友名字的骨灰盒,附近的村民也趕過來幫忙,爲帝國一師官兵分擔一部分工作。

除了把自己戰友的屍體找回,帝國一師也把敵人的屍體扔到陣地的外沿,好讓敵人領回。

第二天的戰鬥,羅夫康的帝國一師戰死一千二百人,兩天的戰鬥共犧牲近四千人,再加上已失去戰鬥力的重傷員,帝國一師所損失的兵力已佔其全部戰鬥人員的三分之一。唯一令羅夫康感到慶幸的是,這一天,帝國一師總算打退了敵人的進攻,而敵人的損失更甚。

第二天的戰鬥顯然沒有達到蘇拉丁預期的目的,蘇拉丁通過對戰場的觀察,發現投石器無法像昨天一樣成功壓制敵人的火力,敵人的火炮甚爲猛烈,他的高塔盡毀於敵人的火炮之手,出擊的兵士受到炮火的轟擊,死傷頗大,再有是敵人在縱深陣地的兵力配置多,抵抗強,敵人視死如歸的氣概,看來不把他們全部消滅,休想再更進一步,爲此蘇拉丁的兵士死傷頗重,看到自己的戰士不斷被戰火吞噬,蘇拉丁不得不下令停止進攻,退回原地。

首席參謀杜西拉把第二天戰鬥傷亡的人數報給蘇拉丁,第二天的戰鬥蘇拉丁的軍隊戰死者超過二千二百人,死傷人數竟達七千人,蘇拉丁聽完杜西拉的彙報後,對杜西拉說:“也許我們本不應該來這裡”。

戰爭付出的代價超過了政治所要達到的目的的價值,蘇拉丁對這場戰爭的投入的熱情漸漸發生了變化。

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49章 南征固疆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5章 黑暗時刻第46章 帝國勳章第4章 帝國一師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19章 初段告捷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45章 回家之路第23章 騎虎難下第51章 連環之計第38章 僱傭軍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79章 酸甜苦味第46章 帝國勳章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29章 避難之地第77章 抽肥補瘦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74章 前途未卜第52章 蓄勢待發第89章 禦敵之策第57章 兵臨城下第2章 勇者無敵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30章 艱難時刻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75章 門戶洞開第51章 連環之計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30章 艱難時刻第61章 歸去來兮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23章 騎虎難下第4章 帝國一師第37章 始作俑者第57章 兵臨城下第91章 水淹江都
第167章 鱷魚的軟腹第186章 勝利之門第140章 大有文章第143章 長線釣魚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49章 南征固疆第85章 神秘的坑道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18章 帝國的驕傲第196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20章 進攻,進攻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5章 黑暗時刻第46章 帝國勳章第4章 帝國一師第199章 任重道遠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19章 初段告捷第202章 新人新氣象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134章 金軍的反應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59章 嶄露頭角第45章 回家之路第23章 騎虎難下第51章 連環之計第38章 僱傭軍第184章 我們是否失敗了?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209章 任重道遠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79章 酸甜苦味第46章 帝國勳章第35章 帝國的中部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81章 決勝之師第12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120章 和平的希望第37章 始作俑者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36章 危急時刻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29章 避難之地第77章 抽肥補瘦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187章 戰鬥到底第74章 前途未卜第52章 蓄勢待發第89章 禦敵之策第57章 兵臨城下第2章 勇者無敵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112章 新的挑戰第178章 鐵馬軍紀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63章 戰火的硝煙第175章 夢寐以求第57章 兵臨城下第153章 蒸蒸日上第55章 烽火起南疆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24章 狡如狐,猛如虎第30章 艱難時刻第76章 不歸之路第105章 新的主人第163章 物極必反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174章 決戰特勒拉斯第75章 門戶洞開第51章 連環之計第169章 維持現狀第30章 艱難時刻第61章 歸去來兮第97章 大戰在即第197章 奪帝大戲第155章 出人意料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145章 在劫難逃第222章 最後一戰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78章 淮王新政第152章 以絕後患第77章 抽肥補瘦第104章 新的征程第23章 騎虎難下第4章 帝國一師第37章 始作俑者第57章 兵臨城下第91章 水淹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