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得不償失

連續二天激烈的戰鬥,並未使蘇拉丁停止進攻的腳步,第三天蘇拉丁再度出擊,與帝國一師的官兵廝殺起來。只不過令帝國一師官兵感到不同的是敵人明顯沒有前二天那般兇悍,僵持沒多久就退下去,然後敵人又上來了,打了沒多久,敵人又退下去。就這樣,蘇拉丁的軍隊打了退,退了又打,打打退退,看上去蘇拉丁在不停發動攻勢,可進攻的成效卻不大。

蘇拉丁的軍隊起碼迫使帝國一師退出第一層防線,蒙古汗軍和金軍打了兩天還原地踏步,未能迫敵離開片寸所守陣地。

第三天的戰鬥,蒙古汗軍和金軍照例又向敵人發動進攻,可作戰將士的士氣普通不高,正應了那句老話: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尤其是金軍,將士士氣明顯低落,金軍本來不想參加這場大戰,在北上進攻結束後,金國君主催促他們回來,阿勒兒等將領也做好了回去的準備,沒想到蒙古汗王拉着他們還要對帝國發動一場大規模的進攻,阿勒兒沒法,只能向金國君主彙報情況,金國君主考慮到金國與蒙古汗國締結軍事同盟的條約,蒙古汗王請金軍留下來與他的軍隊聯合作戰,金軍不能先行離開,拒絕與蒙古汗軍作戰,這樣做等同於毀約,金軍可能將失去蒙古汗國這個盟友,對金國產生極爲不利的影響。權衡利弊,金國君主同意阿勒兒繼續留在帝國,順應蒙古汗王的請求,與他們一塊並肩作戰。但是,金國君主指示阿勒兒,打完這一仗後無論成敗速速回來,不可再延。

wωω ttκǎ n C O

如果敵人一觸即潰,那金軍也就來了興致,只是當面防守之敵,死硬頑強,與金軍作戰力戰不退,失去的陣地總要拼命把它奪回,面對帝國軍隊寸土必爭的犟勁,金軍也不想與敵死磕,精明的阿勒兒自不想爲徒勞無功的戰鬥付出大量傷亡,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消極作戰。

到了第三天,戰鬥仍在繼續,阿勒兒得到一條可以使金軍離開戰場的好消息:在海瑪城一線的金軍遭到帝國軍隊的猛烈攻擊,帝國軍隊人數甚衆,難以抵擋,有一部已突破過去,向南駛來。

——阿勒兒在海瑪城一線布有一萬多金軍,以防帝國軍隊從背後殺出,一萬多金軍不僅能延緩敵人的行進,還能傳遞敵情。

黃金甲的將領對這麼快就碰到敵人感到有點驚訝,而且當面敵人爲數不少,難道這部分敵人是專門用來對付他們的嗎?成王用望遠鏡觀察敵人的佈陣,發現敵人人數不少,但也不多,他對身邊將領說:“敵人在這裡佈防是爲了防備從危都城殺出的帝國軍隊,他們怕背後有敵殺過來,留了一手,在這一線佈置防禦陣地,敵人人數不多,我看我們不必在這裡與敵人糾纏,留一部牽制他們,餘下人等繞過他們的防線,繼續向南進發。”

成王令左德棠的中央軍留下來牽制當面之敵,他率黃金甲軍隊繞過敵人防線,向南挺進,援助帝國中部的軍隊。

阿勒兒把這個消息告訴蒙古汗王,阿勒兒對蒙古汗王說,帝國派大軍從我們身後襲來,我們若再與當面之敵僵持下去,恐於我軍陷入極端不利的境地。阿勒兒沒有把話挑明,但蒙古汗王知曉阿勒兒說這話的意圖,金軍的消極作戰他已有所察覺,聽聞金軍從帝國擄獲幾十萬人和上百萬頭牛羊,比他的蒙古汗國多得多,雖然蒙古汗王敬佩金軍將領的謀略膽識,還會忍不住翹起大拇指誇讚他們一下,但是隻要一想到金軍損人利己的作風,蒙古汗王的心裡已經不知道有多少隻草泥馬在奔騰。

與此同時,蘇拉丁傳話過來,告訴蒙古汗王連日作戰他的兵士傷亡近一半,高塔盡毀,投石器的石頭快耗罄,已無力再向當面堅守之敵發起強有力的進攻。

一個無力再戰,一個不想再戰,蒙古汗王也不願再讓他的軍隊獨自作戰,當冤大頭。

蒙古汗王、阿勒兒和蘇拉丁這三支軍隊,各自爲戰,各有各的算盤,各有各的打算,但是有一點他們都能感受得到:戰鬥再持續下去,所付出的必將超過所得的,得不償失!

於是,蒙古汗王下示三軍撤出戰場,離開帝國,各回各的家。

蘇拉丁聞知他的軍隊可以撤出戰場,踏上回國之路,心中竊喜,雖然未能攻破當面敵人的防線,進入帝國中部地區,可鑑於作戰的大量傷亡,又有協議的保障,只要他的軍隊在作戰中盡心盡力,也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能攻入帝國的中部當然最好,無法做到蘇拉丁也不會感到失落,畢竟幫蒙古汗王攻入帝國中部地區從來不是蘇拉丁出師遠征的目的。

蘇拉丁認爲他的軍隊在與帝國軍隊的作戰中履行協議中的條件,高塔盡數被毀,兵士大量傷亡,已盡力了——蒙古汗王認爲他的軍隊盡力作戰即可,爲了能更好展示所部將士作戰賣力的程度,蘇拉丁耍了不少花樣,把一些輕傷員列爲重傷員,把一些受了點小傷的故意纏上繃帶看上去傷的不輕,命令把投石器的石頭全部打完,統統“送”給敵人,在撤退之前再向敵人發動一次進攻——這既是大隊人馬安全撤退的需要,也是給蒙古汗王看的,他的軍隊確實盡心盡力作戰;而把石頭用完,騰出來的那些馱運石頭的馬車可以運載重傷員,還能裝運到時蒙古汗王給他的財寶。

蘇拉丁的目的達到了,蒙古汗王見蘇拉丁的軍隊死傷甚衆,不能也不願不履行自己在協議上的承諾,把還未交付的四千匹馬和二成的財寶如數交付給蘇拉丁,蘇拉丁和他的軍隊帶着財寶馬匹,滿載而歸。

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68章 將計就計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48章 吐絲口城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87章 強弩之末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96章 築壘試驗第61章 歸去來兮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5章 北上進攻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11章 救世主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46章 帝國勳章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89章 禦敵之策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70章 攻擊爲效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77章 抽肥補瘦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81章 血戰棲潭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5章 北上進攻第4章 帝國一師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54章 淮王進都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20章 進攻,進攻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46章 帝國勳章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章 開胃小餐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33章 誰服從誰?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49章 南征固疆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56章 一鳴驚人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51章 連環之計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77章 抽肥補瘦第91章 水淹江都第31章 滄桑的臉第30章 艱難時刻第72章 捲土重來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12章 新的挑戰
第121章 不測風險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68章 將計就計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220章 道德的束縛第119章 六軍大戰第48章 吐絲口城第71章 夜郎自大第148章 扭轉戰局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87章 強弩之末第164章 晚成多大器第98章 慢慢地陷落第96章 築壘試驗第61章 歸去來兮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195章 事與願違第15章 北上進攻第42章 戰爭的價值第215章 任由他人評說第93章 重心北移第111章 救世主第212章 均衡格局第46章 帝國勳章第67章 一山二虎第157章 寶劍出鞘第107章 阿里斯達第137章 針鋒相對第154章 格局之變第89章 禦敵之策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141章 主動出擊第225章 伊曼魯努國?屠龍記第89章 禦敵之策第126章 卡里幾亞第74章 前途未卜第102章 擇將來守第70章 攻擊爲效第22章 一箭雙鵰第135章 志在必得第77章 抽肥補瘦第218章 馬蹄聲響,鬥志齊第25章 正確的路線第114章 旗開得勝第48章 吐絲口城第198章 目標:金都第182章 軍人的榮耀第206章 兒女情長第81章 血戰棲潭第216章 落葉歸根第130章 重要之事第15章 北上進攻第4章 帝國一師第221章 大戰再起第201章 絢麗的雲彩第146章 載入史冊第96章 築壘試驗第125章 長天一色第109章 邪惡永不滅第99章 目標:莫亞比茲第54章 淮王進都第101章 重鎮之殤第193章 流血的政治第190章 步步緊逼第20章 進攻,進攻第84章 更大的發現第46章 帝國勳章第194章 誰在冒進?第16章 何時滅金虜第17章 不一樣的王第1章 開胃小餐第142章 有益的建議第9章 特拉斯特之戰第103章 國危思將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33章 誰服從誰?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59章 帝王的反擊第110章 一統山河第49章 南征固疆第45章 回家之路第188章 風雲突變第58章 擒賊先擒王第228章 心滿意足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56章 一鳴驚人第223章 豈在多殺傷第229章 鳳凰涅槃第156章 兵危才爲大問題第51章 連環之計第230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第77章 抽肥補瘦第91章 水淹江都第31章 滄桑的臉第30章 艱難時刻第72章 捲土重來第232章 外篇?羅夫康的閒暇時光第112章 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