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上香

雲束一見他的書齋中有這麼多藏書,興奮至極,便把原先留在自己心底的疑問暫時丟到一邊。

“不止,”雲束忙道,“我想問你丁姨娘的事。”

“丁姨娘?”,陳均白有點諱莫如深的意味。

雲束察覺到了,仍道:“她向我打聽一個人,叫陳慷芒。她問我在宮中知不知道這個人。”

陳均白問:“你怎麼回答她的?”

雲束道:“我的確不認識這個人。”

陳均白突然陷入了沉默中。

雲束試問:“這個人是她的孩子?被送入宮做了侍童?”

良久,陳均白輕嘆了一聲,道:“束娘,我不想瞞你。陳慷芒的確是丁姨娘的孩子,是我父親的長子,是我的哥哥。父親死後,他被我娘託關係送到宮裡去,對外稱是去做侍童。”

雲束預知到一絲非比尋常的氣息,問:“實際呢?”

陳均白垂眸道:“誰會選一個家境沒落的孩子入宮做伴讀?這只是娘和外公他們說給外人聽的,我那哥哥實則入宮做了內待。”

雲束聽了,沉鬱道:“那孩子幾歲入宮的?”

“八歲。”

雲束倒吸一口涼氣,八歲,一切不幸是不是都該發生在八歲?她對“陳慷芒”產生無限的同情。他遭受到身與心的雙重摺辱,卻還能定期向家中送銀錢,寫手札給姨娘報平安。這究竟是什麼樣一個人?他的內心世界真的強大至此?雲束有了想結識他的衝動。

“那時你幾歲?”雲束又問。

“我剛出生。”

這樣算下來,陳慷芒如今應該有二十八歲了。

雲束慢聲道:“母親是因爲對丁姨娘愧疚,才如此敬重她?”

“是。”

“丁姨娘如今還被矇在鼓裡?”

“哥哥被送進宮後,姨娘太過思念他,每日以淚洗面,哭得眼睛近乎半瞎。娘怕告訴她這個消息,對她打擊過重,便瞞到了今日。”

陳均白望見雲束臉上冷漠的神色,道:“束娘,你是不是覺得我們特別自私?娘這件事是做錯了,爲了維持生計,欺瞞別人,毀了一個孩子的一生。而我爲了維護她,至今沒有告訴姨娘真相。”

雲束搖頭,只道:“我只是個局外人,不知曉這件事的始末。我也不能作何評價。”她握着那冊書簡,微笑道:“書簡我拿走了。不打擾你了,繼續看書吧。”

雲束走出門,和候在“四時齋”外面的丹枝回了屋。

晚上陳均白帶幾個僕人陪陳公去逛京都夜市。雲束坐在燈下閱覽白天從書齋借來的書簡。

書簡作於嘉和五年,江湖遊士遊覽越都,正逢降聖節,朱橋繡街,園林殿宇,皆是紅燈飄穗,彩旗盡掛,盡是一派繁華溫柔鄉的光景。江湖遊士深感越都物產豐饒,俊採星馳,故作文章來記錄這段遊歷。

雲束髮覺屋內光線漸暗,原是桌上的蠟燭快燃盡了。她捲上書簡,放在架子上,走到窗前,見月華皎潔,落了一地白霜。她被自窗外射入的月光籠罩着,沒有一絲睡意。她沒有理由地想到了九幽城的夜色。

陳均白接近子時三刻纔回來。

次日,陳公用了早飯,陳均白讓小僕僱來馬車。 他們站在門外敘了會話,陳公只對這對新婚夫婦作了一句叮嚀“牢記要孝敬家姑,夫妻相持。”,便讓馬伕驅車西行。

第三日,雲束因從宮中嫁出來,在京都沒有親人,自然不需要歸寧。

第七日,陳均白一大早便去了校場。宅中只剩雲束,丁姨娘和汪氏。大家在一起吃早飯的時候,汪氏悠悠將目光落在雲束的肚子上,引得她身體一顫。

到了九月十五日,雲束委婉的向汪氏表示,想去大相國寺。汪氏斬釘截鐵地拒絕了,反道,哪個新婦會在婚後一個月到處亂跑,讓別人看見了成什麼樣子。

雲束道,她會戴上帷帽。

汪氏還是不同意,道她人只須待在家中,侍奉好阿巖。世風日下,他們這樣的人家的女眷,怎麼能學外頭粗鄙的鄉婦到處亂跑。

雲束不吭聲了。

汪氏緩和語氣,道她若想出去, 下個月可跟她去淨初寺上香拜佛。陳均白回來後,雲束把這件事同他講了,他有些爲難,承諾以後得空會帶她去大相國寺。

雲束不抱希望。

下月初九,已入深秋。清早雲束和汪氏用過早飯,各罩一件斗篷,帶上香火錢,攜幾個僕人,乘車向淨初寺的方向去。

淨初寺位於鹿鳴山山腳下,傳爲當年扶桑僧人入京學習佛法,高祖禮待,讓人在鹿鳴山腳修建淨初寺來安置他們。一小部分扶桑僧人便在此留居,研誦佛經。太宗登基後,崇尚佛法,下令擴建淨初寺, 又邀名僧入宮講法,有所悟,嘉獎名僧。自從,淨初寺名聲遠揚,成爲汴州人拜佛上香的最佳去處。又因鹿鳴山林木蔥蘢,由山腳往山頂風景殊異,吸引不少士庶前往遊玩作記,漸漸也成爲百姓踏青遊樂的選擇。

汪氏與雲束下了馬車,寺外不遠處的平地散佈着幾個賣茶飲的小攤。汪氏徑直入了寺中,雲束緊隨其後,只見寺內種值幾棵參天銀杏,青黃交替,已有零落之感。一個小僧手執掃帚,把落葉掃積在一起。

掃帚摩擦地面一下又一下的聲音,似乎擁有滌盪人心的魔力,讓雲束暫且拋去眼下各種煩雜 ,只需跟着汪氏跪在蒲團上,舉香向殿中供奉的金光閃閃的神陀訴說自己的心事。

汪氏上完香,虔誠地磕了幾個頭,方纔將袖中的香火錢拿出送到旁邊的和尚手中。和尚合掌,說了句“阿彌陀佛”。 恰時,大殿又進了兩位香客。

汪氏聽說淨初寺的主持道行高深,見微知著,善解籤文,常有人不懼辛勞從別州趕來,向他求一支籤,解心中疑困。汪氏此次前來,也是有意向他求籤。

汪氏見此,便直道:“師父,主持可在?信女想向主持求個籤。”

和尚道:“主持正在禪房誦經,還請女施主稍等片刻。”

汪氏道:“多謝。”,便出了大殿。

近半個時辰,見住持往大殿來,扭頭對雲束道:“我去向主持求個籤,你在這兒等着。”

雲束因晨起顛簸而感到口渴,現見汪氏入殿,便想着到外面買碗茶再回來。

心下想着,便出了寺門,見外面又多了幾個賣各色雜食果子的小攤。雲束走到一個小攤前,道:“麻煩倒碗茶。”

賣茶水的是一個體態瘦削的女子,着一身素色麻衣,往茶碗中倒茶,擡眼之際便呆立在原地。

女子素面朝天,眉眼處雖留有滄桑的痕跡,但大體氣質是寧和的。

第二十四節 論畫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六節 敬茶楔子 國滅·繁華歇(壹)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二十七節 月恆第十一節 煙火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三十節 貴妃第十四節 恩寵第七節 處罰(1)第三十九節 花朝第三十節 貴妃第十節 上元第十八節 發冠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十六節 金橘第二十二節 探病第七節 處罰(1)第三節 醉語第二十一節 妾室第十三節 御侍第三十五節 紅瓷第十一節 聖上第四節 記憶第三十二節 離間(1)第三十一節 竊物第十五節 靖榮第四節 集歡(2)第十二節 太后第十五節 車轎第八節 處罰(2)第十節 獻舞(2)第六節 丟玉(2)第二十節 輪轉第二十二節 推卻第二節 魏宮(2)第七節 處罰(1)楔子 國滅·繁華歇(壹)第七節 處罰(1)第十六節 昭君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五節 丟玉(1)第一章 燈火將盡 第一節 魏宮(1)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五節 新婚第八節 處罰(2)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三十三節 離間(2)第四十節 溫成三十四節 委蛇第十一節 聖上第十節 上元楔子 國滅·繁華歇(壹)第二十九節 宮變第十九節 解釋第二節 魏宮(2)第二十六節 太子第二十節 越史第十節 上元第四節 藏鉤第十節 獻舞(2)第五節 畫生第十五節 車轎第十五節 靖榮第一章 燈火將盡 第一節 魏宮(1)第三節 集歡(1)第十九節 毓璃第三十五節 紅瓷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十七節 三願第七節 書齋第五節 丟玉(1)第二節 離閣第十節 上元第九節 獻舞(1)第七節 處罰(1)第二節 魏宮(2)第八節 上香第六節 敬茶第五節 丟玉(1)第三十節 貴妃第四節 藏鉤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三十節 貴妃第十二節 有孕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三十五節 紅瓷三十四節 委蛇第十四節 歸家第十二節 有孕第二十七節 月恆第九節 故人第五節 新婚三十四節 委蛇第六節 丟玉(2)第二十一節 妾室第九節 獻舞(1)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四節 藏鉤
第二十四節 論畫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六節 敬茶楔子 國滅·繁華歇(壹)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二十七節 月恆第十一節 煙火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三十節 貴妃第十四節 恩寵第七節 處罰(1)第三十九節 花朝第三十節 貴妃第十節 上元第十八節 發冠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十六節 金橘第二十二節 探病第七節 處罰(1)第三節 醉語第二十一節 妾室第十三節 御侍第三十五節 紅瓷第十一節 聖上第四節 記憶第三十二節 離間(1)第三十一節 竊物第十五節 靖榮第四節 集歡(2)第十二節 太后第十五節 車轎第八節 處罰(2)第十節 獻舞(2)第六節 丟玉(2)第二十節 輪轉第二十二節 推卻第二節 魏宮(2)第七節 處罰(1)楔子 國滅·繁華歇(壹)第七節 處罰(1)第十六節 昭君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五節 丟玉(1)第一章 燈火將盡 第一節 魏宮(1)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五節 新婚第八節 處罰(2)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三十三節 離間(2)第四十節 溫成三十四節 委蛇第十一節 聖上第十節 上元楔子 國滅·繁華歇(壹)第二十九節 宮變第十九節 解釋第二節 魏宮(2)第二十六節 太子第二十節 越史第十節 上元第四節 藏鉤第十節 獻舞(2)第五節 畫生第十五節 車轎第十五節 靖榮第一章 燈火將盡 第一節 魏宮(1)第三節 集歡(1)第十九節 毓璃第三十五節 紅瓷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十七節 三願第七節 書齋第五節 丟玉(1)第二節 離閣第十節 上元第九節 獻舞(1)第七節 處罰(1)第二節 魏宮(2)第八節 上香第六節 敬茶第五節 丟玉(1)第三十節 貴妃第四節 藏鉤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三十節 貴妃第十二節 有孕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三十五節 紅瓷三十四節 委蛇第十四節 歸家第十二節 有孕第二十七節 月恆第九節 故人第五節 新婚三十四節 委蛇第六節 丟玉(2)第二十一節 妾室第九節 獻舞(1)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四節 藏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