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驚失色

與前一次的慘淡、忐忑、悲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岑春煊二次回京之時,火車站張燈結綵、人山人海,愛看熱鬧的民衆紛紛涌過來一睹“官屠”的風采——盛宣懷貪污集團倒臺後,岑清天的名聲早已曉諭大江南北。不惟輿論對這位“反貪鬥士”有種種褒揚之詞,在京的大小清流亦交口稱讚這位清官。提起“官屠”大名,京師**分子無不心驚膽戰,生怕下一個目標便是自己。

當然,這次時機選擇的異常不錯,若是早些時候,正是汪兆銘等人攜炸彈欲實踐革命之際,迎接岑春煊如是此種場景,保不準有彈片橫飛、血肉模糊的後果,現在汪、黃等人既然束手就擒,京畿、直隸一帶的革命黨組織亦被查獲一空,治安係數着實提高了許多,再加上民政部的大批警察,火車站堪稱萬無一失。

望着夾道歡迎的民衆與一干官員的殷勤,習慣於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岑春連一分鐘都沒有停留,轎子翩然而過,甚至《帝國日報》早已安排好的採訪也被他推掉了,特立獨行的欽差大人只甩下一句話:“如認爲何官不法,儘可上書與岑某,吾上打老虎,下掃蒼蠅。定要還民衆一個朗朗乾坤!”一付大小通吃的模樣!唬得有些人臉色都變了。

養心殿裡。岑春受到了林廣宇的單獨召見。

“稟告皇上,臣幸不辱使命,查得盛宣懷7款大罪在此。”

“愛卿遠來辛苦。此次倒盛。卿厥功甚偉,京師輿論、百姓公議頗有將卿與包公相提並論之讚揚。”

岑春煊誠惶誠恐:“這卻是對臣地謬讚。臣何德何能?若不是皇上雷霆手段與深謀遠慮,盛犯說不定此時還逍遙法外,招商局亦未能如此輕易奠定大局。萬事唯有皇上聖明,臣不過奉旨辦差而已。”

馬屁人人愛聽,林廣宇自然也不例外。當即大笑:“卿這個謙虛勁也忒過一些,南方諸事如何安排?”

“盛宣懷家產共計1500萬餘兩,其.}臣已委託上海典當行與同業公會估價,將來如果拍賣預計可得銀至少70萬餘兩;盛在招商局地110兩股份業已收歸國有,等招商局商股招募完成後,將與原有官股一起成爲新公司股份;盛名下另有又新紗廠65%股份,名義上純屬商辦,實際該廠原爲華盛紡織總廠。系李鴻章所辦上海機器織布局被火焚燬後在原址興辦之廠,資本200百萬兩,有紗機6.4萬錠,布機750。盛任督辦之際,藉口虧損累累而商辦。實則化公爲私,他前後總計出銀不過20餘萬兩,卻佔有六成五股份,可.+之能事……”

岑春煊說一樣,林廣宇便在摺子中看一樣,果然歷歷在目——盛宣懷堪稱侵蝕國有資產的典型好手。洋務派動用大量官款,辛辛苦苦辦理起來的民用企業在其經營之下,無一不成爲虧損累累地黑洞,但只要一商辦,盛一掌握實際控制權,這些上一年還虧輸累累的工廠便奇蹟般扭虧爲盈——盛宣懷果然不愧點石成金之名,誰又知道他爲了侵蝕官產,處心積慮將其變成虧損呢?又新紗廠並不是孤案。

“這些股份卿打算如何處理?”

“臣以爲收歸國有,仍爲官辦或官督商辦爲好,不過主管之人務必審慎,否則去了一個盛宣懷,又來李宣懷、張宣懷,依舊是換湯不換藥之舉。”

“言之有理。”林廣宇點點頭,“不過朕以爲還是要從機制上找原因。官辦弊病甚多,30年來,官辦企業耗用大批銀兩,結果虧損累累,何嘗實現強國富民之本意?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經營之人不得其法,督辦之官員不懂商戰所致,當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認,官辦企業中人浮於事,官僚太多也是毛病。人浮於事既因冗員而造成靡費過多,又因言雜而不能決斷,官僚太多則伸手之人太多,人人都把官產當作了唐僧肉,想拼命咬一口下來,甚至是串案、窩案,豈有不虧損的道理?倘若仍以主管個人爲要害,這一次可能人員得力,下一

能又是無能之徒,將官辦企業之成敗寄託於一二人之險。所以朕以爲,官辦企業愈少愈好,特別是民用產業,於國計民生干係不深,儘量實現商辦。”

“皇上聖明。此次查辦招商局之貪官,除盛宣懷外,個個都是腦滿腸肥,究其原因,無非是侵吞官產所致。倘若改成商辦,小民對自己身家定然看得甚牢,主事者一舉一動都在商民眼皮底下,想要侵吞恐怕難度非小。”

“所以一定要商辦,像這個又新紗廠,完全可以賣給張或者榮家兄弟,讓他們經營去。”林廣宇大笑,“朕只管收稅和分紅就好。”

“通商銀行佔用之輪、電兩局的官款,臣已調查清楚,準備責令歸還,爲防擠兌,臣打算招募部分商股。”

“通商銀行不無可取之處,還是要大力興辦。今後大清銀行將是國家中央銀行,只承擔貨幣、國債發行任務和國家財政總庫,將對其他各行進行管理,不再經營存放貸業務。現在交通銀行辦得紅紅火火,通商銀行也不能落後。”

“那漢陽鐵廠怎麼辦?”岑春煊撓撓頭皮,“鐵廠一來涉及香帥,商辦會駁了他的面子;二來攤子太大,想商辦也有難度;三來鐵廠產品還有軍用之意,商辦恐怕危險。”

“這次去查順利否?”

“不太順利,湖北方面哼哼唧唧,有些材料就是不肯拿出來,陳夔龍說話吞吞吐吐,不怎麼待見。當然臣也理解,這事在香帥面上不好看。所以也沒囉嗦,只把度支部幾個審計官留在哪裡稽覈,臣先去招商局辦差。結果現在招商局的事情都了結了,鐵廠地消息還沒有最後一個準信,真是……”

“鐵廠的事情我另有安排,官辦不可,商辦恐不現實,還是承包最好。”

“敢問皇上,何謂承包?”林廣宇新名詞甚多,岑春煊聽不明白之處,常常請教。

“所謂承包,就是把經營大權授予一班人馬,由其領頭人立下令狀,簽字畫押,授予其全權,官府不加干涉,言今年完成產品多少,利潤幾何,凡完成的,按令狀規定的銀兩發予薪水,倘若完不成,或者換人,或者削減。”

“如果超過呢?”

“超過就更好了,凡超過部分,約定一個比數,五五分賬也好,三七分賬也好,就要讓承包之人有甜頭可賺。好比佃農租田,凡辛勞一年,收成自然豐碩,自留部分也會水漲船高;如果偷懶,不惟租子繳不出來,恐怕自己也要捱餓……”

“果然大妙。”這個比喻岑春一下就聽懂了,君臣又閒扯了幾句,話題引到了橡皮股票之上。

“皇上,臣此次南下,無意間探得一事。上海橡皮股票投機極爲流行,民衆幾欲癲狂,不論良莠,只管掛有名頭的洋人公司股票便買,大批銀兩流於洋人之手。其中又以一家名蘭格志拓殖公司最爲典型,據稱已在上海發行1000萬元以上,臣的兩個/.察暗訪。”

林廣宇原本以爲岑春煊要和他說說南方風物如何之類的輕鬆話題,猛然聽到他扯起橡皮股票風暴,整個人臉色都變了——岑春煊不說林廣宇還沒想起來,這一說便立即勾起了他腦海中的記憶。這場1908~年地金融風暴,幾乎摧垮了整個上海灘的金融體系,硬生生打斷了中國民族經濟自1903年以來的持續上升,直:.復。

看着皇帝臉色不對,岑春煊有些忐忑,是不是自己手伸得太長了?電報挑明瞭讓自己過問永平民變之事,現在提起此事,難道是對皇帝表示拒絕。

“不好,這是一個騙局,徹頭徹尾的騙局。朕曾經受神人指點,謂南方將有金融風暴,洋鬼子將……”林廣宇簡明扼要地講述了一遍結果,唬得岑春煊也是面如土色——這場風暴捲走了中國近6000兩地白銀,造成上海灘90%以上的錢莊和票號倒閉,其破壞力端地是不同凡響。

“永平之事你不必插手,朕另行安排,橡皮股票一事能否稍於緩和,全看卿了。”林廣宇又氣又急,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第3章 鐵廠之辯第93章 步步緊逼第14章 各懷鬼胎第25章 山窮水盡第29章 深不可測第2章 鏈鎖效應第10章 驚天鉅變第4章 智困梟雄第58章 帝國憲法第7章 大浪涌來第67章 國防經費第7章 大浪涌來第10章 進攻方向第68章 規劃編成第73章 革新兵器第51章 釜底抽薪第23章 深明大義第43章 風雲際會第94章 趁勢改革第5章 果斷決策第5章 膠東風雲第72章 惡有惡報第69章 蓋棺論定第29章 高深莫測第24章 兩全其美第14章 否極泰來第26 將計就計第50章 廢兩改元第54章 驚弓之鳥第1章 全面推進第76章 黑虎掏心第45章 不虛此行第97章 深入調整第32章 海闊天空第10章 縱橫捭闔第28章 心亂如麻第31章 暴起發難第26章 冠冕堂皇第9章 進退失據第49章 同仇敵愾第67章 國防經費第74章 創新思路第54章 驚弓之鳥第46章 幕後操縱第8章 滿頭大汗第3章 慈禧歸西第8章 改弦易轍第6章 暗潮將起第7章 真才實學第23章 人才薈萃第36章 自求多福第12章 快速炮擊第51章 釜底抽薪第37章 狗急跳牆第77章 暗雲飛舞第1章 辯論之光第88章 各有所謀第37章 心心相印第52章 狗急跳牆第5章 錯綜複雜第29章 高深莫測第14章 各懷鬼胎第79章 逃之夭夭第49章 本位之辯第44章 顛撲不破第45章 若有所思第66章 羣策羣力第37章 心心相印第61章 近代要素第35章 作繭自縛第9章 進退失據第79章 逃之夭夭第33章 現成題目第30章 原來如此第56章 弄巧成拙第21章 出動新銳第61章 明察暗訪第30章 原來如此第63章 親王鬧事第79章 面授機宜第44章 各有所第51章 釜底抽薪第1章 全面推進第7章 多事之秋第90章 鐵的手腕第34章 牽動心絃第2章 浴雷重生第8章 箭在弦上第40章 殊途同歸第42章 五體投地第1章 獨闢蹊徑第11章 雷霆萬鈞第9章 短兵相接第15章 兵事興革第96章 各有招法第17章 鞠躬盡瘁第74章 暗度陳倉第88章 各有所謀第32章 不速之客第36章 大義凜然
第3章 鐵廠之辯第93章 步步緊逼第14章 各懷鬼胎第25章 山窮水盡第29章 深不可測第2章 鏈鎖效應第10章 驚天鉅變第4章 智困梟雄第58章 帝國憲法第7章 大浪涌來第67章 國防經費第7章 大浪涌來第10章 進攻方向第68章 規劃編成第73章 革新兵器第51章 釜底抽薪第23章 深明大義第43章 風雲際會第94章 趁勢改革第5章 果斷決策第5章 膠東風雲第72章 惡有惡報第69章 蓋棺論定第29章 高深莫測第24章 兩全其美第14章 否極泰來第26 將計就計第50章 廢兩改元第54章 驚弓之鳥第1章 全面推進第76章 黑虎掏心第45章 不虛此行第97章 深入調整第32章 海闊天空第10章 縱橫捭闔第28章 心亂如麻第31章 暴起發難第26章 冠冕堂皇第9章 進退失據第49章 同仇敵愾第67章 國防經費第74章 創新思路第54章 驚弓之鳥第46章 幕後操縱第8章 滿頭大汗第3章 慈禧歸西第8章 改弦易轍第6章 暗潮將起第7章 真才實學第23章 人才薈萃第36章 自求多福第12章 快速炮擊第51章 釜底抽薪第37章 狗急跳牆第77章 暗雲飛舞第1章 辯論之光第88章 各有所謀第37章 心心相印第52章 狗急跳牆第5章 錯綜複雜第29章 高深莫測第14章 各懷鬼胎第79章 逃之夭夭第49章 本位之辯第44章 顛撲不破第45章 若有所思第66章 羣策羣力第37章 心心相印第61章 近代要素第35章 作繭自縛第9章 進退失據第79章 逃之夭夭第33章 現成題目第30章 原來如此第56章 弄巧成拙第21章 出動新銳第61章 明察暗訪第30章 原來如此第63章 親王鬧事第79章 面授機宜第44章 各有所第51章 釜底抽薪第1章 全面推進第7章 多事之秋第90章 鐵的手腕第34章 牽動心絃第2章 浴雷重生第8章 箭在弦上第40章 殊途同歸第42章 五體投地第1章 獨闢蹊徑第11章 雷霆萬鈞第9章 短兵相接第15章 兵事興革第96章 各有招法第17章 鞠躬盡瘁第74章 暗度陳倉第88章 各有所謀第32章 不速之客第36章 大義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