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

書接上文,鄭公姬寐生即位位君執掌鄭室以來,堪平內亂勤政務實,致軍親民和;遠交近攻獨掌朝綱,可見羽翼漸豐。

近數年年,宋、衛與其不睦數起兵爭,衛牧一戰,大敗衛人,致其元氣大傷;宋孚一戰,又勝宋人,使之折師喪地,鄭室屢戰屢勝,諸侯爲之震驚。

後宋人不堪其辱,揮師西出兵圍長葛,鄭公與朝商定圖宋之策。

公元前717年,新春伊始,鄭公姬寐生秉持既定之策,出訪魯地。

二公相會渝平。渝平城樓之上,二人並肩而立,共賞春雪之餘共商國事。

鄭公姬寐生說道:“天下大亂,兵爭不斷,餘魯公樂享安寧,不與世爭,何能如此?望公教吾!”

魯公笑道:“公笑吾耶?且不說別邦,吾與鄭公亦有交鋒!”

鄭公笑道:“吾知非公本意,皆爲宋、衛攛掇而爲,往事過則過矣,勿要再提!話說回來,天下大爭,維魯少有戰事,亦是不爭之實!”

魯公自嘲道:“吾本代人看家,只求安穩度日,別無他求!”

原是惠公死時太子允尚年幼,於是魯公姬息代掌君位,鄭公聞言有感,目觀遠處說道:“吾意亦求獨善其身,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自吾領政至今戰亂不止。眼下,吾地長葛仍被宋兵所圍。”

魯公知其來意,明言問道:“公欲何爲?”

鄭公轉面回道:“吾自非欺人之人,然人欺吾,吾必奉還,吾欲聯合天下諸侯共伐宋人,公以爲如何?”

魯公陪笑道:“此舉非王命不可爲之,恐以公一人之力難成此事!”

鄭公亦笑道:“事在人爲,成敗與否但憑天命,吾此行入魯,便欲與君共鑲大事!”

魯公擺擺手自嘲道:“吾一管家,有心無力也!”

鄭公肅顏問道:“公不助吾,欲助宋人耶?”

魯公撫其肩回道:“太子允業已長大,再過得幾年,吾便交權下野,安享餘生,避戰猶不急,何敢自攬戰事,望公諒解!”

鄭公接道:“既然如此,吾亦不再強求,望鄭、魯永結盟好,共享太平!”

魯公愧問道:“接下來,鄭公做何打算?”

鄭公回道:“即魯公不願相助,吾欲入齊遊說!”

魯公聞言心生嚮往,言道:“齊公大名,早有耳聞,吾亦欲結識,奈何不得機緣!”

聞言,鄭公回道:“既魯公有意,吾願爲其引見!”

魯公大喜:“如此,吾便謝過鄭公!”

說罷,拱手俯身施以一禮。

鄭公上前托起,客套一番。

繼而二人攜手走下城樓。

次日,鄭公辭別魯公,出得渝平取道入齊。

一路無話,行得半月有餘,抵達齊都臨淄。

齊公聞知鄭公來訪,依國禮待之。

是夜,置宴爲其接風洗塵。

宴上,二公會面,互施一禮,進而分主賓坐定。

齊公舉樽開口說道:“鄭公駕臨,蓬蓽生輝,瑾以此酒爲公洗塵!”

鄭公亦端起面前銅樽和道:“石門一別,不覺三載以過,今得重訪齊地,心中感慨頗多,千言萬語化於酒中,吾與齊公共飲此杯!”說罷,當先一飲而盡。

齊公隨之飲下一杯。

放下酒樽,齊公言道:“石門一別,鄭公險遭暗算,孤引兵救之,到地聞知鄭公脫險而去,吉人自有天相,還好有驚無險,可查清系何人所爲?”

鄭公搖頭嘆道:“邦中事務繁雜,未着人細查,然孤亦猜知八九,時鄭衛爭戰爲孤所敗,定是其不甘落敗纔出此下策。”

齊公接其言慰道:“惡人自有惡報,此子亦落得屍拋山林之果。往事不提,不知鄭公此次入齊何以教孤?”

說及正事,鄭公肅顏道:“非爲他事,眼下孤之長葛爲宋所困,此次入齊,便是欲與齊公聯兵伐宋,不知齊公可願助孤?”

齊公不解問道:“齊處東海之濱,與宋遙距千里,恐鞭長莫及也。鄭公何不求取附近諸侯想助耶?”

鄭公回道:“宋、衛狼狽爲奸,陳、蔡維其馬首是瞻,其餘弱小諸侯不堪與助,維餘魯人可和,孤亦去魯連之,然魯公秉持明哲保身之態不與爲伍,孤思齊、鄭交好訂有石門盟約,何不入齊求助,這才使孤重仿齊地!”

齊公頻點其頭回道:“既然如此,孤願出兵相助,然孤能助汝一時,何能助汝一世。中原之爭,鄭公勢單力薄,可曾想過與衆諸侯和解?”

鄭公聞言慘然一笑,回道:“縱是孤有此想,怕是宋、衛無意,鄭與宋衛積怨頗深,恐難以說和!”

聽其如是說道,齊公貼身向前笑道:“孤有一策,可使鄭、宋、衛三邦棄怨生和,不知鄭公願爲否?”

鄭公拱手回道:“常年爭戰,以致百性流離失所朝不保夕,真若齊公所言可止刀兵,孤之所願也!但鄭、宋衛多年積怨,非一朝一夕結成,不知齊公將以何策化之?”

齊公聞言,端起面酒杯淡然笑道:“鄭公安心,孤自有謀劃,靜候佳音便可!”

鄭公聞知不願相告,亦不在追問,陪之飲酒談心,暢所欲言大談天下局勢。

遠道來客,齊公略盡地主之誼如此款待三日。

鄭公受其所邀請,再三婉拒不成,只得客隨主便,三日後而返。

鄭公辭別齊公,出得臨淄取路向西,輕裝而行,不及一月便抵新鄭,剛及入城便得奏報,言及晉侯入隨。

隨處鄭北與其接壤,鄭公憂心鄭室安危問其緣由,原是翼城一戰,晉侯大勝曲沃姬鱔,然被其逃脫未斷其根。

後姬鱔傷重而亡,其子姬稱續位,其爲人殺伐決斷膽識超羣,承父之志四處遊說。

晉侯姬光數度與其交手,熟知其心氣秉性,斷定其定會捲土重來,爲免重走亡國之路,亦於四處求援。

得其屬臣九宗、五正頃父諫議領兵二萬如隨,其子嘉父隨行,欲納諸鄂以御曲沃之師。

鄭公得知緣由,知其與鄭不成威脅,遂擱下置之不理,轉而召集羣臣商議伐陳事宜。

廟堂之上羣臣揭見,鄭公當先說道:“齊魯一行,收效甚微,伐宋一事,眼下難以成行,不若先服陳、蔡,諸卿意下如何?”

待其言畢,穎考叔出列諫道:“現長葛任被宋人所圍,公子性命堪憂,臣意當先解長葛之圍,此時不宜分兵,伐陳之事容後圖之。”

鄭公回道:“齊魯不欲出兵襄助,鄭室勢孤,難以全勝宋人,以致做拉鋸之爭,空費糧草而以。至說長葛,非孤不願救之,只因宋人重兵圍城,孤若強起大軍救之,宋人見我大軍來襲,必尋陳、蔡相助,其時且不說能否解長葛之圍,如若不勝,新鄭亦有陷落之險!”

聞言,穎考叔心有不甘道:“那便聽憑宋人取我長葛,如此鄭室顏面何存,何以告慰長葛百性?”

鄭公輕閉雙目含淚道:“百性因孤遭此大難,實非孤之初衷,然孤爲一邦之君,爲大局所頗,不得不如此!”

待其言畢,祭足擔心君臣失和,出列圓場言道:“圖宋之事需做長遠考慮,穎考叔何必急於一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待勝得陳、蔡,吾軍後顧無憂,便可長驅入宋以報今日之恥!再者話說回來,公子書信明言可保長葛半年不失,其時吾以伐陳歸來,宋人無齒猛虎,何足慮耶!”

穎考叔聞其言憤憤而退。

祭足轉而問道鄭公:“陳、蔡二邦,不知君上欲先伐何邦?”

言回正事,鄭公肅言回問道:“以卿之意,當先伐何人爲佳?”

祭足拱手回道:“臣意應先伐陳,往歲鄭難之時,曾如陳求助,殊不知陳公親附宋、衛而拒吾千里,今正可藉此出師,天下諸侯亦對此無可言之。更可藉此一戰,教其知曉孰尊孰長!”

鄭公聞言,點頭稱是,謂顧衆臣言道:“便依祭卿之言,誰願爲將爲孤一戰?”

出師爲帥,怎能少得穎考叔,方纔還是氣憤不已,此刻見要出征,不待其話音落地,便出列自薦道:“老臣不才,願往爲之!”

鄭公亦笑問道:“考叔需兵幾何,方能勝陳?”

將者豪氣,穎考叔亦不例外,應聲回道:“兵不在多,而在於精,撥吾五千精兵,定教陳人俯首臣稱!”

鄭公聞言爲其感染亦生豪邁之氣,讚道:“能出此言者,鄭室之內亦只考叔一人,便依卿之言,許汝甲士五千,然伐陳事關重大不容有失,加撥戰車三百於卿,許勝不許敗!”

穎考叔應諾接過兵符,鄭公起身續道:“自孤繼位鄭君至今,轉眼已過二十五載,原本只想盡周室卿士職,輔佐周王治國安民,然內有叔段之亂,外有宋、衛之患,以致未能成行。如今眼見已過不惑之年,任未安邦立命,孤之罪也。孤非喜戰之人,然戰火燒至門前,不由得孤不戰。現今天下諸侯混戰弱肉強食,強者方能喘息,鄭室新立,遭至鄰邦欺辱。然強邦之路,以孤一人之力難以鋪就,需衆卿合力共爲之!”說罷,面朝衆臣彎腰施以一禮。

衆臣見狀一齊彎腰回施一禮,齊聲道:“忠君愛民,臣等所願!”

朝散之後,穎考叔自去兵營調兵,帥師伐陳。

一路無話,且說另一邊,前言敘過,齊公謀劃中遠非一日之久。

及至鄭公訪齊,約其聯兵伐宋,齊公認定此時便是入主中原絕佳良機,一番言辭博得鄭公信任,應諾說和鄭、宋、衛三家。

然從何處着手,齊公心中謀定先入魯地以試水深,之後伺機而動活用權謀。

繼而邀約魯公艾地面。

魯公應邀而往,二公會於艾地。

齊公置酒擺宴款待魯公。

席上,齊公謂顧魯公言道:“人言魯公性善,今日得見,孤之大幸!”

魯公聞言,輕擺其手笑顏回道:“齊公謬獎,孤愧不敢當。大爭之世僅有強者若者,何來善者一說!”

齊公接其言道:“魯公何其謙虛也,齊魯相鄰,自立諸侯迄今數百年間少有兵爭,願吾二邦永續誼好,止戈息兵同輔周室!”說罷,提樽敬其一杯。

魯公亦舉樽回敬道:“齊公放言,敢不從命?吾意亦是如此,同爲周臣,何分你我!”說罷,飲盡樽中美酒。

齊公大笑言道:“既是如此,吾等何不定盟締約示之天下!”

齊室爲尊民富軍強,天下諸侯無出其右,與其成盟乃魯公平生所願也。

聞其所言魯公大喜,笑顏回道:“孤心所願,求之不得!”

齊公笑顏相對,與其共飲一樽,放罷酒樽,轉念一想,續言道:“既以同爲周臣爲由成盟,單吾二家會盟,難掩衆人之口,不若邀約鄭、宋、衛等天下諸侯齊來會盟,魯公意下如何?”

魯公聞言低頭嘆道:“齊公自是一番好意,非吾潑公冷水,此舉恐難成行。”

齊公問道:“爲何如此說道,系孤號召力不夠?”

魯公連連搖手回道:“非也!齊公久處東海,中原之事有所不知。鄭室自鄭桓公之時立爲諸侯,後經鄭武公開疆闢土雄踞一方,至今時鄭伯領政,遠交近攻施政有方,儼然已成一方列強。宋、衛與其相鄰,懼其威脅到自身,數度聯兵伐鄭,皆爲鄭所破,鄭人不甘被其欺辱,亦數起大軍侵入宋、衛境內。二十餘年間,鄭與宋、衛爭戰不止,今日汝佔吾地,明日吾奪汝城,積怨之深,難以化解。”

齊公聞言點頭稱是,接其言道:“孤亦曾聞言,宋、衛與鄭不和,未曾想三邦之爭如此之烈。也罷,此事擱後再議,眼下孤與魯公盡二邦之誼,藉以周臣爲由成盟,恐惹諸侯猜疑,不若結爲姻親之盟可好?”

魯公不解,問道:“此話怎講?”

齊公笑顏回道:“魯有公子姬允,孤有愛女文姜,孤欲將此女下嫁公子姬允,魯公以爲如何?”

魯公拱手謝道:“能得齊公賞識,此子之福也!然此子年紀尚輕,恐其難擔人夫之責,不若先行許親,待其成人再行婚事可好?”

齊公聞言,點頭回道:“魯公所亦有道理,便依魯公所言。”說罷,二人舉樽同飲一杯。

其後魯公借言先行離席,齊公亦不加阻攔。

次日,二公應約行會盟大典,自此齊魯交好。

話分兩頭,鄭公定下伐陳大策,下令穎考領軍出征,此刻已抵鄢陵。

過得鄢陵便是陳境,穎考叔下令大軍停止前行,入城休整。

既而聚將議事,商討伐陳方略。

此次出征,穎考叔攜帶副將爲公孫子都、小將祝聃。

穎考叔問計於二人,子都言道:“吾軍兵力有限,陳公坐擁一邦之軍,與其硬碰,吾軍難討便宜,吾意當步步爲營徐圖之,可將其分割包圍,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祝聃駁道:“依公孫之言,何日可得凱旋?屬下諫議擒賊先擒王,當輕裝疾馳直取陳都宛丘,如若擒得陳公,便可一舉破陳!”

聞言,子都搖頭擺手道:“陳都宛丘必有重兵把守,豈是說取便可取得,祝聃之策太過冒險!”

其話音剛落,祝聃爭言道:“吾軍僅有五千人衆,陳室有兵約三萬餘衆,不出奇兵,恐難取勝!”

二將各執一詞,爭執起來。

穎考叔端坐將臺,由其爭吵不予理會,自顧低頭閉目思索。

二人爭得幾句,不約而同望向穎考叔,欲請穎考叔決斷,見其閉目沉思,雙雙不再言語,退歸一側。

約過半個時辰,穎考叔突睜雙眼拍案而起,說道:“吾已有計破陳矣!”堂

下子都、祝聃二將聞言,同聲回到:“祈請將軍示下!”穎

考叔笑顏回到:“老夫結合二將所言思得一策,此策喚做圍城引援,奇兵襲主!先以三百戰車佯攻項城,項城被圍,陳公必起兵救之,然陳公將於何處調兵前往?”

二將聞言一片茫然,穎考之見之,謂顧二人續言道:“所謂遠水不解近渴,陳都宛丘距離項城最近,老夫斷定陳公必調宛丘守軍前往項城解圍。此時吾等則調集五千精銳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取宛丘,活擒陳公,到時攜主降陳,大事成矣!”

堂下二將聞言,對其心悅誠服,其聲言道:“將軍妙計,破陳勢在必得,臣等祈請將令!”

穎考叔起身回道:“諸將既無異議,老夫將令,子都領戰車一部佯攻項城,祝聃領騎甲一部奇襲宛丘。老夫座鎮鄢陵,以備不時之需!”

二將齊聲應命,繼而轉身離去。偌大軍帳之中,此刻僅剩穎考叔一人,其緩緩落座,眼望帳外喃喃自諾。

次日,不待日出,公孫子都領兵車三百開出鄢陵,直奔陳地項城。

急行軍一晝夜,公孫子都大軍行抵項城郊野,大軍稍事休整,繼而列陣項城城下。

公孫子都令人城下叫戰,城中無人應答,便將戰書縛於箭頭射進城中。

項城守將陳曄突遇鄭軍兵臨城下,驚慌失措不知所以然,下令緊閉城門,對城外鄭軍叫戰不聞不問,此刻撿獲鄭軍戰書,自知難免一戰,然未探知鄭軍虛實,未敢貿然出城應戰。

謹慎起見,陳曄令人偷出城外,快馬奔往宛丘,面見陳侯報知戰事,自己則據守城池,佔地利之先,與城外鄭軍對峙。

公孫子都早已料知陳曄有此一手,此舉正合其意,由是對偷出城外陳兵不加阻攔,任其離去。

其後細下想之,圍而不攻恐難調動陳侯援兵,遂令軍士伐取城郊樹木,於城下點起篝火數十堆,並燃起狼煙,以作攻城之像。

陳公得項城守軍奏報,遙見南邊火光沖天,狼煙直竄雲霄。

項城是爲都成宛丘南門屏障,陳侯恐項城陷落波及都城,親帥大軍前往救之。

鄭軍細作探得此事,火速傳訊鄢陵。

此時,穎考叔獨坐中軍帳,信手翻閱竹書,聞得此訊喜出望外,立馬丟下手中竹書,傳令召見祝聃。

約過一盞茶功夫,祝聃快步走入帳中,拱手問道:“將軍急召屬下來見,可是戰事有變?”

穎考叔笑顏起身,上前撫其肩回道:“真乃天助我也!”

祝聃雙目緊盯穎考叔面龐再次問道:“敢問將軍喜從何來?”

穎考叔負手而行,背對祝聃言道:“如爾所言,確是戰事有變,然此變於吾軍大爲有利。前者吾等謀定陳公必回起兵往解項城之圍,未曾料道陳公會親自領軍而往。老夫還曾擔憂五千步卒能否下得宛丘,如今竟送上門來,豈不是天助我也!”

說罷一陣大笑,祝聃亦大喜道:“如此,吾可領軍半路截擊,將其擒捕,勝算可謂大增矣!不知將軍欲在何處設伏?”

穎考叔將其引至行軍圖的手指圖上說道:“欲救項城,必過穎水,吾軍可伏兵於岸邊,待其半渡而擊之!”

祝聃聞之接言道:“將軍妙計,屬下這便領兵前往!”說罷,施以軍禮而退。

待其走遠,穎考叔猶自欣喜不已,磨拳擦掌立於行軍圖前,久久不能平息。

不過一日,陳公領軍行近穎水,欲涉水而過副將欒奢上前制止道:“彼岸形勢不明,恐敵設伏,不若先行遣一隊人馬過河查探敵情,如無埋伏,吾後續大軍則可安全渡河!”

陳公聞之,覺得其所言在理,依其言行事,當下傳令三軍停止前行,紮營岸邊稍事休整,着欒奢前去對岸查探敵情。

欒奢領命而退,於河下游尋得渡船數只,帶領百人小隊,先行過河爲大軍探路。到得彼岸,欒奢扎令軍士,三人一組分散開去,以此爲圓心,查探十里之內可否有鄭人伏兵,如遇異常鳴金示警。

任務下達,百人小隊分散開去各自行事。

再說鄭將祝聃聞知陳兵渡河,陣前查看,原是陳軍先頭探路小隊。

退回陣中,傳令三軍不得暴露行徑。

既而亦挑選精兵一百,令其悄然跟隨陳兵,伺機全擒此股陳軍小隊,不得驚動對岸陳公大軍。

約莫一個時辰過後,傳令兵來報,得知陳軍先頭小隊盡被鄭軍俘獲,祝聃大喜,傳令將其全部羈押營中。

隨後傳審欒奢,鄭軍甲士依命擁推欒奢入帳,只見其昂首挺胸,傲目斜觀天際。

祝聃憐其將才,有意招降之,遂令左右去其縛,賜以座椅,繼而問道:“營中軍士可有爲難將軍?”

欒奢怒顏回道:“敗軍之將,只求速死,何用汝來假言相濟!”

祝聃笑道:“吾與將軍素不相識,更無新仇舊恨,何用妄言慌欺將軍耶?今擒將軍於帳下,各爲其主是也!將軍領隊過河查探險破吾軍伏兵之計,吾憐將軍將才,有意相邀將軍同心事鄭,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欒奢轉頭側目回道:“食君俸祿,當忠君之事,今被俘帳下,當以死報君,何能棄主而事新君?”

祝聃苦口婆心幾番勸說無果,只得遂其心意以成其名,將其推出轅門斬首。

其後令一心腹兵卒換過陳軍衣甲,獨駕小舟去到到對,引誘陳公引軍過河。

陳公從其口中得知,對岸未見鄭兵蹤影,無兵把守。

對其所言,陳公深信不疑,隨後即起大軍渡河。

陳公旗艦領頭,大軍隨後跟進。

祝聃遙見陳軍渡河,知其中計,下令全軍戒備,待其大軍半渡之時,發動突然襲擊,以求一舉將其截斷打亂陳軍陣腳,令其前後不能相救。

半個時辰過後,陳公旗艦帥先登岸,後續陳軍亦陸續登岸,上岸陳兵便在岸邊休整。

一刻鐘後,約有千餘陳兵登岸,後續大隊仍在穎水河中。

陳公正於岸邊視察渡河情形,突聞殺聲四起,擡頭望去,鄭軍旗號映入眼簾。

此時,陳公方知中計,連忙整軍迎敵。

鄭軍五千鐵甲壓上,箭雨迎面落下,陳軍早已心驚膽寒,此時別說作戰殺敵,便是逃跑亦無氣力。

河中陳軍大隊見前軍遇敵,拼死救之,然沿河一線遍佈鄭軍,陳軍數次強攻,終未能踏上河岸一步。

岸上陳兵亦已回過神來,護得陳公左衝右突,殺出一條血路奪舟而討逃。

歷經萬險陳公得以保得姓名退歸彼岸,面對鄭軍相阻,只得忘河興嘆,下令退兵固守宛丘。

穎河大敗陳軍,鄭軍士卒無不歡呼雀躍,維有主將祝聃面色肅穆不發一言。

因其心中明瞭,此戰旨在活擒陳公,挾主而服陳。

如今陳公逃脫而去,穎考叔大計難以施爲,何能言勝?然事已至此,祝聃亦無可奈何,隔河望見陳軍退去,亦只好下令退軍。

行軍一晝夜,退歸鄢陵大營,下馬便入中軍大帳,面見穎考叔請罪求縛。

穎考叔聞知始末,言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今被陳公逃脫,亦屬天意,非人力可阻!”說罷,上前扶起祝聃安慰一番。

此時,鄭公信使突至,入帳奏道:“宋人獲悉吾軍伐陳,集結重兵攻打長葛,鄭公口令,暫緩伐陳,望將軍領兵前往長葛援救!”

穎考叔聞報大吃一驚,言道:“長葛若破,公子姬忽命懸一線,有勞信使回覆鄭公,老夫即刻領兵前往援救!”

送走鄭公信使,穎考叔緊急召回項城子都所部,連夜發兵趕赴長葛。

此時長葛戰火連天,喊殺之聲不絕於耳,兩軍相據長葛激戰正鼾。公子姬忽親帥大軍守城,城上城下來回穿梭,已不知是第幾次頂住宋軍奪城衝鋒。

城雖未失,然傷亡太大,五千守城甲士,此刻僅餘得一千餘人,糧道被被斷,亦不能得到有效補充,誰也不知是否能抵擋得住宋軍下一波進攻。

時近天明,宋軍退兵休整暫停攻城。

幾日下來,宋軍亦損失慘重,主將孔父嘉集結剩餘精兵,欲待天明搶城,以做最後一博。

趁此歇戰間隙,公子姬忽召集城中守將商議禦敵之策,衆將齊言道:“城在人在,誓與長葛共存亡!”

姬忽獨坐將臺,聞言默思,良久方纔言道:“宋軍知我勢若,天明必將既然糾結全部精兵搶城,其時長葛必破,亦爲吾等最後一戰!”

衆將聞言憤然,皆言以死護城。

姬忽申手輕搖,撫平衆將急躁情緒,繼而言道:“諸將之心,吾盡明瞭。然若吾等戰死,城中百性手無寸鐵,將如何躲過宋軍屠刀?此戰,宋軍亦損失極大,城破之日,宋軍必將遷怒城中百姓而大誓屠殺!”

衆將聞言,細下一想姬忽所言是也,紛紛上言求策,姬忽見狀,緩緩起身回道:“長葛既難以守住,不若出城與敵決戰,吸引宋軍歸於一處,爭得時間留予百姓出城逃命!只是此戰,宋軍勢大,吾等難以保全性命!”

衆將聞言,齊聲回道:“吾等誓死追隨將軍!”

衆將如此,姬忽亦是豪氣頓生,拍案言道:“能與諸位同生共死,吾之所幸也!天明出城,與敵一絕生死!”將令下達,諸將退去各自準備。

日出東方,長葛城門緩緩開起,公子姬忽一馬當先,領軍來出城外,列好陣勢。

宋兵措手不及,圍城將近一年,未見鄭軍出城接戰,此刻全軍而出所爲何意?

護營衛兵連忙將戰報與主將孔父嘉知曉,孔父嘉聞言亦是一驚,然爲將者胸懷畢竟大過下屬,隨即下令整軍迎戰,並言道:“其出城送死,吾等便遂其心意,諒其千餘殘兵亦耍不出何詭計!”

隨後親自披掛上陣,領軍出征。

兩軍對壘沙場,兩軍相持年餘,激戰數日,此刻兩軍相見滿目仇恨分外眼紅,姬忽緩緩抽出佩劍,眼盯敵軍陣前主將孔父嘉。

孔父嘉令人陣前喊話,喊話士兵策馬上前,及到一箭之地止住,敞開嗓門喊道:“汝軍非吾敵手,何不束手就降?”

姬忽聞言不爲所動,其副將催馬上前,於馬上張弓搭箭,望準宋軍喊話士兵鬆開箭尾,利箭劃過戰場發出一聲戾響,宋軍喊話士應聲落馬。此時姬忽以劍爲鞭,拍馬衝出陣來,朝向宋軍殺將過去,身後鄭兵一隨之殺出,喊殺之聲響徹雲霄。

宋軍見狀一陣騷動,維有主將孔父嘉不動如山,只見其大手一輝,一陣箭雨迎向鄭軍落下,既而抽出長劍,斜手劍鋒前指,身後宋兵猶如脫繮之馬爭相沖出陣外殺向鄭軍。

轉眼間,二軍糾纏在一起各自尋敵廝殺。

長葛城中百姓趁此時機,老幼相攜於後門撤出,各自逃命而去。

姬忽帥軍且戰且走,奮力拖住宋兵,欲圖爭取更多時間留予百性逃命。

激戰半個時辰,姬忽隨行鄭兵僅餘百十來人。

眼見宋兵圍將上來,姬忽環顧隨行將士一眼,發出一陣長笑,隨行將士亦隨之大笑不已,繼而列陣以待以做最後一博。

宋軍愈加迫近,姬忽剛要領兵殺將上去,只見宋軍陣腳大亂,一面鄭字將旗映入眼簾。

姬忽大喜言道:“援軍至矣,吾等有救也!”

隨即領軍亦殺將上去,前後夾擊之下,宋軍不知鄭兵實力幾許,陣勢大亂四散奔逃。

孔父嘉見狀,急忙下令鳴金退軍,搶入長葛城中。

再說援救姬忽者何人?

此人正是穎考叔,穎考叔自鄢陵領得君命,日夜兼程奔赴長葛,幸得趕到及時,方纔救得姬忽一命。

殺散宋軍二人合兵一處,來至長葛城下,穎考叔欲待重整兵馬奪城,姬忽上前攔住,言道:“長葛城防,世上無人比吾更熟。宋人二萬大軍圍城一年無計可施,強攻數日無果,皆因城高池深易守難攻。以吾等現有兵力強取恐難攻下!”

聞其言道,穎考叔只得束手就罷,回道:“老夫若早道一刻,長葛亦不會落入宋人之手!”

姬忽出言慰道:“將軍亦無需自責,此戰吾亦有不當之處,若吾派出探子,早知將軍來援,亦不會冒險出城應戰,宋軍亦奈長葛無何!”

待其說罷,穎考叔長嘆一氣問道:“依公子之意,吾等該當如何?”

姬忽聞言,眼望城上回道:“收復長葛不急於一時,不若先行退歸新鄭,面君覆命再做打算!”

聞言,穎考叔輕點其頭,回道:“眼下亦只好如此也!”

說罷,二人同領大軍回營,連夜退回新鄭。

再說長葛城內,宋軍主帥孔父嘉親上城頭,遙見鄭軍退卻心中大喜,圍城一載終有所獲,當即下令傳回戰報,稟奏宋公與夷長葛戰報。

宋公與夷獲知長葛攻下,得報郛地之恥,由是君顏大悅,當堂耀升孔父嘉伯爵,食邑闊增十里。自此孔父嘉於宋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堂上另右有一人,聞得孔父嘉獲賞心生憤恨,此人便是華父都。

其人野心及大,與孔父嘉同朝爲官,多因政見不同而生齟齬,早想將其剷除,奈何不得良機,今見其獲君封賞心中更不是滋味,此後二人黨爭是愈演愈烈。

此是後話暫且擱置不提,話鋒轉回鄭境,穎考叔並公子姬忽二人同朝揭見鄭公姬寐生,報奏長葛戰事祈請賜罪。

鄭公出言撫慰道:“宋軍勢大,長葛有失本在意料之中,今二卿平安歸來,孤心甚慰,二卿亦無需太過自責也!”

二將謝恩而起,鄭公續言道:“然長葛重城爲宋所佔,猶如一把利刃嵌入孤之心腹,如若不取回,宋軍順勢而下,新鄭首當其衝,其時鄭室危矣!由是,孤欲起兵收復長葛,衆卿意下如何?”

公子姬忽出列請命道:“因吾失職,致使長葛陷落敵軍之手,兒臣願領兵前往,不復長葛,提頭來見!”

待其言畢,穎考叔亦出列附道:“老臣亦願隨從公子一道領兵而往,長葛有失,老臣亦有失職之處!”

滿堂求戰之聲,鄭公大喜,正待頒令發兵,祭足出列諫阻道:“長葛新敗,軍心士氣有損,不可貿然出兵,且眼下正值秋收之際,戎狄氾濫之時,各處需增添兵馬戒備,此時出兵則有腹背受敵之險,望君上三思!”

鄭公聞言默然,暫時壓下行軍命令不發,繼而陷入沉思。

良久,鄭公擡頭面向衆臣說道:“祭卿言之有理,秋收事大,關乎社稷民生,光復長葛不必急於一時!”說罷,當堂撥付甲士一萬,交於穎考叔,令其保障秋收無虞。

說及秋收,周室洛邑遭逢罕見旱災,今秋顆粒無收,百性生計維艱,周王姬林無奈只得下告諸侯求借糧草。

行文至魯,魯公大禮迎候王使,因其憐惜百性,自願請命代爲請粟於宋、衛、齊、鄭。

天下諸侯雖是各自爲政,然周室天子仍爲天下共主,由是各諸侯亦不願因此而落下背主罵名引來戰禍,紛紛出糧資周。

鄭公姬寐生身爲周室卿士,更是親自押運糧草赴周。

然周王姬林見得此景得意忘形,誤以爲天下仍是周室獨尊,及至鄭公壓付糧草如周,周王林對其避而不見不加禮遇,周公黑肩諫道:“周之東遷,皆奈晉、鄭之力。善鄭以勸來者,猶懼不來,況不禮焉?”

周王姬林聞言,怒言斥道:“寡人貴爲周室天子,寐生僅爲諸侯公卿,寡人需向臣子問安,禮法何在?”

周公黑肩嘆道:“君命若此,失鄭之助也!”

周王姬林對其所言充耳不聞拂袖而去,其後收納鄭公糧草,之後便將其遣回。

此舉再寒諸侯之心,諸侯僅存尊周之心亦被其抹滅。

鄭公姬寐生雖是岔憤不已,然其知曉大勢所驅,未與周王姬林計較,留其子姬忽於周協王理政,自己領兵憤然而歸。

還都以後,鄭公姬寐生一門心思撲在如何制服宋人一事之上,每日集聚百官朝議此事,一連半月之久。

其間議出十數條伐宋之策,如偷師過境取敵都城;連魯抗宋東西對進;借兵於齊攜師強取等,然推敲過後均有掣肘之處,從策而行過於涉險。

連日商議無果,祭足再奏獻策道:“連日所以對宋策略,皆倚邦交之重,眼下大局不明,各邦諸侯坐山觀虎鬥,輕東刀兵伐宋,勝則諸侯懼鄭,必起兵救宋;敗則國力有損,難有東山再起之日。臣思不若邀宋和談,先行索取長葛,日後伺機圖宋!”

聽其說罷,鄭公姬寐生低頭陷入沉思,繼而問道:“祭卿之言不無道理,然宋人豈能輕易交還長葛?”

祭足接其言回道:“空手討要,宋人自是不肯,然要以地易地,宋人則求之不得!”

鄭公聞言生惑問道:“何爲以地易地?”

祭足回道:“長葛於宋可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長葛遠離宋境,位於鄭境腹地,對宋而言僅是飛地一塊。前者,吾軍所佔宋境郛地則不同,與宋室領土連爲一體,以利而言,得郛地勝得長葛十倍不止。若此,何不以郛地易得長葛?”

聞其所言,穎考叔等一幫將領氣憤不已,言道:“郛地乃是萬餘將士拼死取得,何能輕易拱手奉還宋人,至說長葛,老臣祈請二萬精兵,定取長葛獻與君上!”

鄭公聞言亦覺穎考叔之言有理,然祭足之言亦非妄言,頓時陷入兩難境地難以抉擇,正值此時祭足再獻言道:“兵法有云,上善伐謀,下善伐城,考叔爲將幾十載,應知此理也!臣何嘗不知爲取郛地激戰宋軍,致使數千將士埋骨他鄉,然今大勢所趨,爲邦國大業計,數千將士英魂亦會諒解今日所爲!”

穎考叔聞言,欲待開口辯解,鄭公姬寐生申手將其制止。

口中說道:“諸卿不必再爭,今爲大勢所迫,無奈只得暫與宋人言和,然鄭宋仇深,早晚必有一戰,眼下需積蓄國力,不宜興兵大戰。孤知此舉愧對鄭宋之爭中陣亡將士亡魂,然孤在此起誓,他日定叫宋人血債血償!”

待其言畢,朝中衆臣義憤填膺,接其言齊聲喊道:“血債血償!”

朝後,鄭公姬寐生命祭足爲使,令其全力促成鄭宋和談。

眼下正值寒冬臘月出行困難,出使宋地需待開春以後方能成行,由是多出數月可讓祭足準備。

自獲君命之後,祭足閉門不出亦不見客,接連派出數批細作潛入宋地及其他各諸侯境內打探各邦情形,自身則埋頭書房梳理天下局勢。

一場伐交棋局布定,且看孰勝孰敗!

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06章 盟宋魯交戎 討滑鄭伐衛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58章 晉亂弒族親 魯水祀天地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45章 乘丘魯卻宋 莘邑楚侵蔡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09章 周鄭互交質 宋衛陷內患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38章 高渠彌謀權 姜諸兒奪政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04章 武公滅姬胡 文侯殺攜王第010章 州籲弒君完 四國兩伐鄭第004章 武公滅姬胡 文侯殺攜王第036章 姬突鬧九洲 屈暇隕羅地第040章 齊公戰諸侯 紀女護君國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謀天下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51章 宋礬遊齊衛 鄭詹說楚戎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43章 齊後爭君權 魯師出中原第006章 盟宋魯交戎 討滑鄭伐衛第010章 州籲弒君完 四國兩伐鄭第042章 文姜三勸兄 無知禍弒父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51章 宋礬遊齊衛 鄭詹說楚戎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36章 姬突鬧九洲 屈暇隕羅地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43章 齊後爭君權 魯師出中原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08章 魯莒釋前嫌 鄭衛復興兵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04章 武公滅姬胡 文侯殺攜王第001章 千金買一笑 烽火戲諸侯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28章 楚候謀隨境 齊公御北戎第048章 御說違齊志 姬突逆鄭君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28章 楚候謀隨境 齊公御北戎第017章 宋軍御三師 鄭師戰九州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05章 鄢地手足殘 黃泉母子情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38章 高渠彌謀權 姜諸兒奪政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48章 御說違齊志 姬突逆鄭君
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06章 盟宋魯交戎 討滑鄭伐衛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58章 晉亂弒族親 魯水祀天地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45章 乘丘魯卻宋 莘邑楚侵蔡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09章 周鄭互交質 宋衛陷內患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38章 高渠彌謀權 姜諸兒奪政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04章 武公滅姬胡 文侯殺攜王第010章 州籲弒君完 四國兩伐鄭第004章 武公滅姬胡 文侯殺攜王第036章 姬突鬧九洲 屈暇隕羅地第040章 齊公戰諸侯 紀女護君國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謀天下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51章 宋礬遊齊衛 鄭詹說楚戎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43章 齊後爭君權 魯師出中原第006章 盟宋魯交戎 討滑鄭伐衛第010章 州籲弒君完 四國兩伐鄭第042章 文姜三勸兄 無知禍弒父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51章 宋礬遊齊衛 鄭詹說楚戎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36章 姬突鬧九洲 屈暇隕羅地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43章 齊後爭君權 魯師出中原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08章 魯莒釋前嫌 鄭衛復興兵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04章 武公滅姬胡 文侯殺攜王第001章 千金買一笑 烽火戲諸侯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28章 楚候謀隨境 齊公御北戎第048章 御說違齊志 姬突逆鄭君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28章 楚候謀隨境 齊公御北戎第017章 宋軍御三師 鄭師戰九州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05章 鄢地手足殘 黃泉母子情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38章 高渠彌謀權 姜諸兒奪政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48章 御說違齊志 姬突逆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