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謀天下

公元前708年,春秋亂世洪朝之中,泛起一股清流,齊公姜祿甫四方倡導其“尊王攘夷”之說。

此舉旁人觀之,看似大公無私,而只天下大勢這,必知其實質是爲僞善存奸。

方今天下,諸侯皆存爭霸之心,齊公姜祿甫亦爲俗世一員,當然亦不例外。

只因齊室乃是大周東境屏障,爲浪夷海盜所牽制,其兵力大半部署於沿海關隘,若想稱霸於諸侯,武力征討難以成事,由是高舉“尊王攘夷”旗號,行文霸之策。

齊室亦於此時起,活躍於歷史舞臺,至後五百餘年,從未缺席。

然事與願違,齊公姜祿甫“尊王攘夷”之說,附言者僅有西北秦室一家。 Www ✿Tтkд n ✿C〇

何獨秦室相附耶?止因秦室境遇與齊大體相同,秦軍長年駐守西垂,激戰西戎與關外,無瑕顧及中原之事,遂與中原諸侯往來愈來愈少,又因久戰成性,秦人盡皆頑勇好戰,中原諸侯謂之爲虎狼之師,更不屑於與其往來建交,時日一久,便與中原諸侯斷了邦交。

如今便連弱鄰芮室亦敢對其嗤之以鼻,常以各種不公緣由侵入秦境欺壓秦民。

秦公贏寧爲此煩惱不已,意欲出兵伐之予以懲戒。

然近日來,西戎大軍於集結於豕原,蠢蠢欲動,大有南下中原之意,秦軍精銳盡被調往邊關,再除卻各邑駐城守軍,可用兵力不過三千餘人,以此伐芮不過徒自求敗耳。

正值此無計可施之時,駟車庶長贏紲表奏上言道:“芮室欺我,誓必伐之,然我當前大敵乃是西戎,若我抽調陳城關守軍伐芮,戎軍定然趁虛東進,則將損我秦室百年基業,此舉斷不可求也!”

聞言,秦公贏寧惱道:“卿之所言,孤心盡知也!若不然,何能容芮逆存世至今耶?”說罷,掌擊軍案而唾之。

駟車庶長贏紲近身君前,續言道:“若無他法,可行緩兵之策,我可許芮以惠,漫其軍心,而後遣使東入中原尋援,待我敵退西戎兵鋒迴轉,與之中原盟邦,對其南北夾擊,其時芮室必亡也!”

秦公贏寧聞言側首思之一陣,而後言道:“策乃良策,只是中原諸侯與我盡已斷交,何人願助孤耶?”

駟車庶長贏紲續言道:“聞言東之齊室,近來號召天下尊王攘夷,君上可檄文昭告天下,秦室願承其意,從齊公之言共行尊王攘夷大略,當此檄文傳遍天下之時,聞知此迅最喜者,當是洛邑周王,我於此時遣使而至,許之以利,其必助我也!”

待其說罷,秦公秦寧轉過身來,雙手撫其肩,謂之言道:“此策甚善,便依汝良言而行!但有一件,秦室上下,能征善戰者,多如牛毛,唯缺善辯能言者,秦室公族之中,獨汝還算言辭犀利,使周重任,非卿莫屬也!”

駟車庶長贏紲肅顏回應道:“爲秦所謀,臣必盡心竭力,此入中原,事若不成,臣當客死洛邑!”

說罷,領命而退。

秦公亦轉身座於書案前,展卷起刀著寫附言“尊王攘夷”檄文。

次日,數十騎快馬馳出秦都西垂,攜裹秦公贏寧所著檄文,奔往四方諸侯傳訊。

未過一個月,天下諸侯皆知秦附齊矣。

而後,秦公秦寧又依駟車庶長所謀緩兵之策,徵收公族封邑餘糧約五百餘石,加之金銀器物約十箱,全部許予芮室,自此之後,芮室敵秦之意大幅削減,亦未再出兵襲擾秦境。

另一邊,駟車庶長贏紲奉命使周業已上路。歷經七日奔波跋涉,秦使一行抵達洛邑。

駟車庶長贏紲下令驛管暫歇,本欲來日前往王畿覲見周王,不料周王姬林先行遣人前來相請,邀其共赴晚宴。

聞詔,駟車庶長贏紲心中暗自納悶,秦使一行低調上路,行抵洛陽亦未着人通報,周王何以知之?

雖不知其意幾何,然天子下詔相請,亦不能不往,駟車庶長贏紲遂回告來人,言日定會準時赴約。

驛管事務處置停當後,駟車庶長贏紲喚過隨行千夫長,囑咐其加強護衛,看顧好糧草輜重,繼而登車前王畿。

來到宮門前,周王姬林已着人在此等候,其人頭前帶路,引領駟車庶長贏紲一路來至周王姬林書房跟前。

駟車庶長贏紲推開房門,緩步進至房中,只見周王姬林背對房門,謂其言日:“秦使入周,可是爲歸還我岐、豐之地耶?”

其言之冷,令人毛髮倒豎不寒而慄,駟車庶長贏紲聞之不敢怠慢,謹慎上言道:“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秦地即周地也!只是岐豐之地,至今仍有狄戎流竄,未能徹底清剿,因是吾君秦公贏寧,時常謂對我等,自責道有負先王封侯之意!”

聞其說言,周王姬林放聲大笑,轉過身來近至駟車庶長贏紲身親,撫其肩謙言道:“秦使寬心,寡人與爾說笑耳!”說罷,請其落座。

兩人行至茶案兩側,君上臣下,依禮坐定,周王姬林正色續言道:“九州之內,論臣爲忠者,唯秦與齊耳,寡人視之爲肱骨也!如無兩家爲我大周鎮守邊疆,寡人豈能高枕無憂哉?”

聞得此言,駟車庶長贏紲是以知其方纔乃探言耳,由是容顏稍展,上言道:“吾等恪守臣道,竟得王上謬讚,臣等受之有愧,若是天下之人,皆如王上這般所想,亦不負我等瀝血守土之心矣!”

周王姬林聞其話語,透出一股悲涼之意,知是有人與秦爲難,遂問道:“可是秦公遇有難事耶?不妨言於寡人,周室或可助其一臂之力!”

見言,駟車庶長贏紲遂以實情相告,接其話語,直言不諱表道:“有人言我秦人好戰,謂之爲虎狼,不願與我結交,如此這般還則罷了,更有甚者,趁我與狄戎惡戰關外之際,竟出兵侵襲我之後方,爲保秦民周全,我軍只得退回關內,如此一來,戎患便難根除,周室天下難安,秦室有負先王所託也!”

聞其所言,周王姬林怒道:“有負先王者,非秦也,乃襲秦者!”

駟車庶長贏紲施禮致謝,周王姬林續言道:“何人掣肘於秦耶?秦使但可告知寡人!”

見問,駟車庶長贏紲回言道:“仇秦者,比比皆是,不可數也,然以秦鄙芮室最甚,舉兵伐我者,便是此家也!”

周王姬林正色道:“忠者賞,佞者罰,亦乃寡人之本份,寡人即刻頒佈天子詔,號令諸侯攘外安民,背道而馳者,即着天下共討之!”

得其此言,駟車庶長贏紲暗自欣喜,拱手再次禮謝,接其言道:“若此,秦則無後顧之憂矣,便可專心謀伐狄戎,誓保周室安寧!”

聞其此說,周王姬林煥發笑顏,謂其言道:“寡人中興周室,還需仰仗秦室之功,望秦爲我緊守西北門關,勿使狄戎進犯中原,寡人亦無後顧之優矣,便可潛心治理中原,中興周室!”

駟車庶長贏紲言道:“即得王命,老秦志士泣血誓言,但得一息徜徉,定叫戎匪不得踏入關內一步!”

得其誓言,周王姬林甚是欣喜,欲待留其共進晚宴,而駟車庶長贏紲則借言車馬勞頓,以使團亦未安置妥當爲由,婉拒周王之請,與之告辭退還驛館。

次日,駟車庶長贏紲攜之錢箱糧車,入朝禮覲見天子。

朝會之上,駟車庶長將其整理成薄,敬獻周王姬林,祈天子庇護。

自遷都洛邑後,幾無諸侯再向周室獻供,今見秦室獻禮,周王姬林百感交集,謂其忠貞當朝表彰,欣喜萬分納其獻禮,隨後有應其所請,頒下勤王天子詔,日:

“承天所授,天子詔日,夫文王秉德理政,鳳鳴岐山,周室始興,至幽王戲舉烽火,戎毀鎬京,周室遂敗!

避戎患,平王以秦固守岐豐,東遷王畿!

至吾領國,困守洛邑一隅,諸侯莫視,番邦恃強凌弱,屢犯周境!

九州戰火從生,百姓顛沛流離,吾欲救民於水火,竟無能爲,心甚痛哉!

矢志再興周室,不求功達文武,但求九州無戰,吾餘願足矣!

然百尺蟻穴,非居一蟻之功,萬里河堤,非以一人之力,還觀興周,亦非吾獨自可爲也!

吾嘗自夢醒,達旦難眠,遂秉燭成書,詔請諸侯與吾戮力同心,共赴興周大業!

吾亦深知周室頹敗,諸侯異志不附,各爲其營,割據爭霸!

吾所欣慰者,得齊、秦也!齊舉“尊王攘夷”義旗,內安諸侯德行九州,外抗蠻夷威震東海!秦附“崇周御戎”詔令,無戰諸侯傾力御戎,建城集民以安西鄙!

寄望諸侯效行齊、秦,遍施德政歇戰養民,富邦強軍共御外敵!

諸如宵小之輩,再行於後作梗,亂我天下者,諸侯共討之!”

侍叢宣畢詔書,駟車庶長贏紲跪拜接詔。

入周使命達成,駟車庶長贏紲亦不敢於周久留,遂向天子辭行,奉詔返秦。

數日之後,周王姬林之勤王天子詔檄傳天下,諸侯爭戰之心稍有收斂。

然周王姬林未能看透天下大勢,受之齊公“尊王攘夷”蠱惑,加之秦室行周納貢,淺嘗天子之尊,自於心中立誓,定要中興周室。

待秦使離周之後,周王姬林便命人於書房堂中,上掛周室疆域羊皮圖,自此整日寄居書房,閉門不出,緊盯此圖潛心鑽研。

半月之後,周王王姬林行出書房,批頭散發不待沐浴更衣,隨即差人持天子令箭,前往衛、陳、蔡詔請三邦君主,前來王畿會商。

旬日過後,衛公姬晉並陳公陳鮑、蔡候姬封人,奉詔入周,齊聚周王姬林書房。

三人相見,面面相覷,實不知天子詔見,是爲何事。

三人正值得茫然之時,周王姬林於屏風後轉出,行而言道:“諸君業已打過照面,皆是舊識,寡人便不再贅言矣,今詔汝等前來,是爲商議如何處置鄭室之累!”

聞言,三人滿腹疑慮,不知周王姬林所言鄭室之累是爲何意。

周王姬林偷眼望之三人,瞧出端倪,遂續言道:“鄭室始於桓公,至今不過三代,已是前華後河,左洛右濟,主芣、騩而食溱、洧。眼下更是倚泰山而窺天下,其稱霸野心已是昭然若揭,若不加以扼制,待其霸業已成,汝等盡皆淪爲其屬臣,敢問諸君何顏以對先人耶?”

聞及此言,衆人才知鄭室之累所爲何意。

中原諸侯之中,本是衛、宋並駕齊驅,如今宋室因內亂所致,短期內難以恢復元氣,僅餘衛室一枝獨大,其爭霸之路平坦不少,衛公姬晉歡喜之餘,見之鄭室日益強盛,亦爲此憂心忡忡。

而陳、蔡者,見風使舵之人也,中原諸侯大部屬意反鄭,陳、蔡必定不會捨棄大衆,而就鄭室孤軍,由是追從宋、衛多次伐鄭。

今見天子有領頭制鄭之意,三人面露喜色,衛公姬晉接其言道:“王上所言極是,昔日衛、宋聯手,還能制其一時,如今宋室歇戰養息,鄭室是日益驕橫,取許地,祈泰川,長此以往,吾等終將倫爲其屬臣矣!”

陳公陳鮑則直言問道:“不知王上欲以何法制鄭?”

蔡候姬封人則一言不發,拱手侍立一側。

周王姬林見之陳公有問問,遂起身行至周室疆域圖前,回言道:“制霸者,武服諸侯也,抑霸者,亦需以武制武,寡人閉關半月,研判天下之勢,略有所得,諸君且看。”

說罷,擡手指圖,續言道:“天下諸侯,大致可分三類,一爲求霸者,諸如鄭、齊、晉、楚者,此類諸侯邦富民盛,實力榜列前茅,趁我周室衰敗之際,大肆向外擴張,欲求無懼於天下,進而引領諸侯;二爲抑霸者,諸侯如衛、紀、陳、蔡者,此類實力稍弱,亂世當道,莫不屈尊強貴,以保社稷,若不然,則爲強貴所滅,宗廟盡毀;三爲中立者,如魯、宋、秦、燕者,此類各有原因,暫無爭霸之心,然其實力不懼諸侯挑釁,自保足矣!”

說罷,回至案前飲得一口涼茶,行而續言道:“眼下,鄭室疆域縱橫千里,民富軍強,梗阻於我等中間,若將我等分隔開來逐個擊破,試問我等誰可獨擋鄭軍?”

聞及此言,衛、陳、蔡三公,面面相覷,盡皆搖頭不止。

見之此狀,周王姬林笑顏續言道:“諸君亦不必過於爲此憂心,一人之力不足以敵鄭,然衆人合力則未可知也!

鄭室地處中原腹地,雖可四面發展,亦可說是四面掣肘,只需我等合力擊之,鄭室必敗!”

得之此言,衛公姬晉大喜,率先拱手拜道:“若要伐鄭,衛軍甘當先鋒!”

說罷,轉頭望向陳、蔡。

陳公會意,亦拱手拜日:“願盟!”

蔡侯姬封人則問道:“伐鄭非同小可,敢問王上如何謀劃耶?”

周王姬林見之三人,意願聯軍伐鄭,心中大是欣慰,見蔡侯有問,由是回道:“鄭室之良臣猛將,可信手拈來,軍強糧富士氣高昂,加之鄭伯,又乃百世難遇之明君,與之相爭着實不易。然我聯軍亦有數萬人馬,四家之糧亦可堆積如山,其勝負之數各佔一半。再者,聯軍佔盡先機,輔以良策妙計,伐鄭當是剩券在握也!”

聞這番話語,衛、陳、蔡三公,頻頻點頭稱是。

周王姬林則趁熱打鐵,再次走向周室疆域圖前,指圖言日:“寡人擬做如下部署,諸君試聽之,衛室居鄭東北,權爲左軍,南下取鄭共城、延津;陳、蔡居鄭東南,權爲右軍,北上取鄭穎城、鄢陵;寡人自領中軍破虎牢,東進取京城,繼而長驅直入,三軍合而爲一,兵圍新鄭!其時,鄭室敗局已定,任他鄭伯有經天緯地之才,亦無力迴天矣!”

聞之此言,三人心下大定,衛室覬覦共城已久,今見可託聯軍之威取得共城,何樂不爲?由是當先回道:“王上此策甚善,衛軍願爲先鋒,率先發難,攻取共城!”

蔡候與之同願,遂附議取穎城。

唯陳公陳鮑心有不定,問道:“依王上之言,以四敵一,自是勝券在握,傳言鄭室與齊、魯交好,若其參戰助鄭,勝負之數,天可憐見矣!”

聞其所言,衛工姬晉故作鎮靜,身行立於原地不動,蔡候姬封人則自顧點頭稱是,言語間透出退盟之意。

見之此狀,周王姬林冷顏笑道:“諸君所慮甚是,齊、魯與鄭交好亦爲之實情,然寡人所知,魯公姬允僅繼位三年之久,加之伐杞一戰,灰頭土臉無功而返,以致軍心不穩,民心不附,由是寡人斷定,三五年內,魯公姬允志不在外,必是潛心治內!爲穩妥起見,寡人另派太宰渠伯糾,使魯利誘勸請魯公姬允,勿涉鄭室之事!”

衆人聞得此言方纔定心。而後蔡候又續問道:“齊室又當如何處置耶?聯軍伐鄭,即便魯室如王上所言,不涉戰事,然若齊室舉兵南下助之,我等亦難有勝算也!”

未等衆人回過神來,周王姬林緊接話音言道:“齊公高喊尊王攘夷,寡人亦已詔告天下贊其忠誠,並寄言天下,當效齊公姜祿甫,有違其意叛周者,天下共討之!若其舉兵助鄭,則是與我王師相抗,是爲叛周!己所倡言,己先破立,其時,四海之內,再無諸侯,敢認是其盟邦,寡人則只需一紙詔令,即可兼領天下諸侯伐齊!此間種種,想必齊公了然於心,是以諸君大可放心,寡人料定,齊室亦將不會出兵南下助鄭!”

三人心結皆已解開,遂拱手而拜,齊聲言道:“願遵王命,悉憑差遣!”

聞之此言,周王姬林亦是心中大定,喜而言道:“興周大業,還當仰仗諸君之力,諸君亦將青史留命,萬世傳頌!”

三人再拜,謝過周王。

而後四人又聚攏商議,伐鄭作戰細節,並約期來年舉兵,至夜方散。

次日,衛、陳、蔡三公辭別周王,各自擺架還都。再說太宰渠伯糾奉王命使魯,此刻也已抵達魯都曲阜。

欲往謁見魯公,以達上意,然被告知魯公此時正在郎地狩獵,歸期未定。

太宰渠伯糾迫於無奈,於曲阜苦等七日,仍未見有魯公音迅傳回,太宰渠伯糾實無他法之下,是以決定驅車前往郎城謁見魯公。

又是數日奔波,太宰渠伯糾等人臨抵郎城,行於官道上觀之,只見漫野寂靜,全無車馬穿插過野,狩獵之時熱烈場景。

太宰渠伯糾正自心中範疑,不覺車馬已行至城門前,未待上前喊話,只見城門緩緩開啓,城門守將行至車前,言道:“君上料到太宰不日即至,着末將在此等候,今已迎得尊駕,且請隨末將前往覲見!”說罷,輕拍跨下座騎,於前頭領路。

見之此景,太宰渠伯糾心中疑惑更甚,引車移駕郎城一事,並未與人提及,魯公如何知曉其行程?太宰渠伯糾無暇細想,既已到得郎城,且待見到魯公再做打算,遂令隨從緊跟城門守將。

半柱香後,城門守將領其來到魯公行宮門前,謂其言道:“君命在先,言道太宰若至,可直行入內,不必稟報!”說罷,對其供手一禮,隨即退去。

太宰渠伯糾愣立門前,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總覺得似乎暗處有人盯着,令其渾身不自在。

然若就此退卻,入魯使命未能達成,即是有負王命,亦難逃瀆職之罪。

思之再三,太宰渠伯糾擡起雙手平推開去,聞得吱扭一聲,房門爲之半開,只見其內塵煙瀰漫,魯公姬允披頭散髮背對房門,負手立於書案前方。

聞之聲響,魯公姬允問道:“門外可是周使太宰?”

太宰渠伯糾不敢怠慢,拱手回道:“正是外臣,奉詔使魯,曲阜苦等七日,未能與君謀面,聞公郎城狩獵,遂至此處求見,望恕唐突之罪!”說罷,躬身下拜。

魯公姬允轉過身來,單出右手,虛請一回,謂其言道:“太宰使魯,孤本當出城相迎,確教太宰獨自入內,已是失禮在先,何敢以此加罪他人耶?”

聞言,太宰渠伯糾供手禮謝,起身入內,行至客位落座。

待其座定,魯公姬允緩步渡向門前,舉目望向門外,謂其言道:“孤自即位以來,無一日可得安睡,每行一步,皆是如屢薄冰,羽父在世之日,有其爲孤穩住朝堂衆臣,孤還可暫寄廟堂,如今羽父棄世而去,百姓對孤即任大位頗有爭議,先君舊臣亦是蠢蠢欲動,意欲弒君奪位,爲其所迫,孤只得以狩獵之名,寄居郎城,縱觀古今君王,似孤者,當只孤一人耳!”

聞及此言,太宰渠伯糾心中疑惑盡皆釋然,繼而又想到入魯使命,見之魯公此等狀態,對其達成使命頗有益助,不由得心中暗喜,遂緩慢起身,拱手言道:“古來有言,名不正,則言不順,魯公本非儲君,並有弒君奪位之嫌,今高居廟堂,百官定難心服,軍民不附,亦屬意料之中!”

待其言罷,魯公姬允一聲嘆息,默然無聲。太宰渠伯糾續言道:“然古往今來,弒君奪位者,不在少數,亦有賢君明主,魯公可願成其一員否?”

魯公姬允爲其一語驚醒,隨即猛然轉身,拱手請言道:“太宰如是說法,定是胸藏良策,可助孤解當下之難,懇請太宰不吝賜教!”

太宰渠伯糾回道:“古之賢君,不論是天命所受,亦或是篡逆謀位,皆爲先正其名,而後求進,施展文治武功!”

魯公姬允緊接話語,問道:“何謂正名?”

太宰渠伯糾回道:“魯公繼位至今亦有三載,越盟鄭、武伐杞、姻連齊,所行政事無不是爲社稷所慮,臣民爲何不記君之功,而記君之過耶?只因未行正名之道,臣民只知公乃弒君之徒耳,不知公乃心繫社稷之明君也!”

待其說罷,魯公姬允心中豁然開朗,行近太太宰渠伯糾身前,言道:“孤得幸遇太宰,猶如久病遇良醫也,萬望卿策爲孤解難!”說罷,拱手相請。

太宰渠伯糾彎腰回禮,接其言道:“正名之道,亦非難事,謂君八字,公當謹記,懲奸除惡,敬天求封!”

見說,魯公姬允又再問道:“卿之八字,孤當刻骨銘心,然其內涵,孤不甚理解,還望太宰拆字解句,明示與孤!”

太宰渠伯糾沉思片刻,謂之言道:“臣之所言,或將觸犯君上,但請君先恕無罪,臣方纔敢言!”

魯公姬允急切求謀,聞之回道:“太宰但說無妨,恕汝無罪!”

太宰渠伯糾聞言心定,遂款款道來:“所謂懲奸除惡,即爲懲處忤逆朝堂之奸臣,剪除弒君犯上之惡臣,忤逆朝堂者,勿需臣言,君上心中自有定論,只需以雷霆手段肅清則可,單說這弒君犯上者,其意乃指刺殺隱公者,務必擒拿正法以平民憤,據聞當年行刺隱公乃羽父所謀,君上當降罪與斯,流放其三族,還萬民之公道!”

聞其所言,魯公姬允愣立當場良久,而後回言道:“餘皆不說,唯獨羽父,於孤有再生之恩,若非羽父當年所謀,孤豈能有命,活至今日,如汝所言,今需流放其三族,孤何忍爲之耶?”

太宰渠伯糾拱手回言道:“自古薄情最是帝王家,君子有所不爲,有所必爲,悉憑君上決斷!”

魯公姬允猶豫一陣,而後問道:“此事非同小可,孤當三思慎行,且請太宰爲孤解之何謂敬天求封?”

太宰渠道伯糾續回道:“所謂敬天求封,即爲職忠王室,敬事天子,求請敕封詔書,用以正名,周室建國以來,諸侯君位更替,皆需天子敕封,方得天下公認,如公行得此步,則公之君位,即爲得天所受,臣民亦就再無異言矣!”

聞得此言,魯公姬允大喜,言道:“太宰此說,乃孤數月所得,唯一良言也!然,敬天求封如何可得?還請太宰明示!”

太宰渠伯糾回道:“臣此次使魯,即爲此事也,王上授命與臣入魯,勸說君上近王畿,遠囂逆,如魯公亦有此意,臣則省去一番口舌說教,待臣返至王畿,即向王上奏明,請下敕封詔書!”

聞言,魯公姬允喜上眉梢,言道:“如此有勞太宰矣!待孤穩坐君位之後,必當攜禮親至府邸拜謝!”

聞言,太宰渠伯糾連連擺手,回言道:“此皆魯公明識之舉,並非臣之功也,何敢當公如此大禮耶?”說罷,二人相視而笑。

末了,太宰渠伯糾續言道:“臨行時,王上另有囑託,有一微末之事,還請魯公相助!”

見說,魯公姬允亦大方回言道:“王命所示,莫說一件,即是萬件,魯室亦當尊言而行,太宰直言即可!”

太宰渠伯糾拱手致謝,言道:“只是近年來,鄭室大肆擴張,封候不過三代,即成中原列強之首,更有鄭伯恃強凌弱,朝堂之上蔑視天子,大有稱霸天下之勢,爲免公道喪之人心,王上欲合衛、陳、蔡等,聯軍伐鄭,命臣入魯知會一聲,若有可能,當請魯公袖手旁觀!”

聞言,魯公思之一陣,心下權衡利弊後,回言道:“鄭室欺王,王要伐之,天之公也,孤何敢與天相爭耶?”

得其所言,太宰渠伯糾再拜致謝。

魯公姬允見之,上前將其扶起,加之心結已解,心中甚是歡喜,遂邀其共進晚宴,二人把酒言歡,一醉方休。

魯公姬允日日向其請教治國良策,太宰渠伯糾亦將己之所知傾囊相授。

如此連宴數日後,太宰渠伯糾告言需返洛覆命,魯公姬允亦不便強留,遂親引衛隊送其出城,二人共輦,一路緩行。

辭別之時,太渠糾再次提醒魯公,望其謹記八字諫言。

魯公拱手拜謝,言日矢志不忘也!

送走周使,魯公姬允亦於次日下令班師回朝。

還都曲阜後,魯公姬允依太宰之言而行,以雷霆手段肅清朝堂逆臣,但聞忤逆之言,或見僭越之舉,即行抓捕關押。

三日內,接連抓捕關押達三百餘人,連坐流放則近千人之多。

一時間,魯室臣民人心惶惶,再無人敢對魯公姬允之君位有所質疑。

又過得半月,得太宰渠伯糾返朝表奏其功,周王姬林頒下詔書,敕封姬允繼承魯君,爲其正名。

然臣民對之隱公遇刺,仍舊耿耿於心,時至今日,行刺兇徒仍未捉拿正法,對之魯公不滿之情,溢於言表。見之此狀,魯公姬允憶及太宰渠伯糾之八子諫言,遂心下一橫,發佈降罪檄文,表告羽父行刺之罪,流放其三族。

此事過後,百姓悅服,軍心大震。

由此,魯公姬允亦得以穩居廟堂,從此再無後顧之憂。

魯公姬允若可藉此契機,伺機擴張,進而圖霸天下,定成就一番偉業!

然流放羽父三族後,魯公姬允性情亦隨之大變,對之任何人,皆存懷疑之心,忠奸不辯幾至半瘋之境,以致錯失稱霸天下之良機。

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鄭衛師向魯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31章 曲翼戰火生 漢淮江水寒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08章 魯莒釋前嫌 鄭衛復興兵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01章 千金買一笑 烽火戲諸侯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53章 楚熊貲徵巴 齊小白伐魯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38章 高渠彌謀權 姜諸兒奪政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22章 曲翼續冤仇 齊魯結姻親第012章 鄭燕戰制邑 宋兵圍長葛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04章 武公滅姬胡 文侯殺攜王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謀天下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10章 州籲弒君完 四國兩伐鄭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57章 曹魯興周禮 晉室復生亂第045章 乘丘魯卻宋 莘邑楚侵蔡第051章 宋礬遊齊衛 鄭詹說楚戎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22章 曲翼續冤仇 齊魯結姻親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36章 姬突鬧九洲 屈暇隕羅地第051章 宋礬遊齊衛 鄭詹說楚戎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12章 鄭燕戰制邑 宋兵圍長葛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45章 乘丘魯卻宋 莘邑楚侵蔡第005章 鄢地手足殘 黃泉母子情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31章 曲翼戰火生 漢淮江水寒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14章 連齊魯伐邾 和宋鄭盟陳第001章 千金買一笑 烽火戲諸侯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51章 宋礬遊齊衛 鄭詹說楚戎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14章 連齊魯伐邾 和宋鄭盟陳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54章 五大夫亂周 鄭虢力勤王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39章 亂點鴛鴦譜 難續亂世情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43章 齊後爭君權 魯師出中原第057章 曹魯興周禮 晉室復生亂第006章 盟宋魯交戎 討滑鄭伐衛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14章 連齊魯伐邾 和宋鄭盟陳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10章 州籲弒君完 四國兩伐鄭第022章 曲翼續冤仇 齊魯結姻親第057章 曹魯興周禮 晉室復生亂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36章 姬突鬧九洲 屈暇隕羅地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10章 州籲弒君完 四國兩伐鄭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鄭衛師向魯第040章 齊公戰諸侯 紀女護君國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58章 晉亂弒族親 魯水祀天地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
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鄭衛師向魯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31章 曲翼戰火生 漢淮江水寒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08章 魯莒釋前嫌 鄭衛復興兵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01章 千金買一笑 烽火戲諸侯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53章 楚熊貲徵巴 齊小白伐魯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38章 高渠彌謀權 姜諸兒奪政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22章 曲翼續冤仇 齊魯結姻親第012章 鄭燕戰制邑 宋兵圍長葛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02章 四國退犬戎 武公滅鄶虢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04章 武公滅姬胡 文侯殺攜王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謀天下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10章 州籲弒君完 四國兩伐鄭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57章 曹魯興周禮 晉室復生亂第045章 乘丘魯卻宋 莘邑楚侵蔡第051章 宋礬遊齊衛 鄭詹說楚戎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22章 曲翼續冤仇 齊魯結姻親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36章 姬突鬧九洲 屈暇隕羅地第051章 宋礬遊齊衛 鄭詹說楚戎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12章 鄭燕戰制邑 宋兵圍長葛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45章 乘丘魯卻宋 莘邑楚侵蔡第005章 鄢地手足殘 黃泉母子情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31章 曲翼戰火生 漢淮江水寒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14章 連齊魯伐邾 和宋鄭盟陳第001章 千金買一笑 烽火戲諸侯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51章 宋礬遊齊衛 鄭詹說楚戎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14章 連齊魯伐邾 和宋鄭盟陳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54章 五大夫亂周 鄭虢力勤王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39章 亂點鴛鴦譜 難續亂世情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43章 齊後爭君權 魯師出中原第057章 曹魯興周禮 晉室復生亂第006章 盟宋魯交戎 討滑鄭伐衛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14章 連齊魯伐邾 和宋鄭盟陳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10章 州籲弒君完 四國兩伐鄭第022章 曲翼續冤仇 齊魯結姻親第057章 曹魯興周禮 晉室復生亂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36章 姬突鬧九洲 屈暇隕羅地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37章 宋莊公雪恥 諸侯三伐鄭第032章 楚巴徵鄧境 諸侯討曲沃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10章 州籲弒君完 四國兩伐鄭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鄭衛師向魯第040章 齊公戰諸侯 紀女護君國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58章 晉亂弒族親 魯水祀天地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