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一九四二年,即東紀(孔子誕生後)二四九五年,中國在重慶修建的爲尋找平行宇宙而建立的觀測站投入使用,併成功地發現了一個平行宇宙的存在,從而證實了這一科學猜想。對這個鄰居宇宙的觀察結果讓科學界非常震驚,因爲這個鄰居的地球史和本宇宙非常近似,在三百年前幾乎稱得上完全一樣,有着相同的名人、相同的國家、相同的語言、相同的藝術,但在最近的三百年裡卻變得完全不一樣。

這個鄰居的科學技術非常落後,歐洲人發現另一個宇宙中的他們,竟然在一九四二年還在使用化石能源戰車這種原始武器在廝殺,對核能還接近於一無所知,至於外太空資源開發和移民更是連門口還沒有摸到。

相比歐洲人,中國人則更感到失落,在詳盡的觀測報告披露給好奇的國民後,一家媒體評價這個鄰居宇宙中的中國道:“和我們一樣,那個宇宙中的中國同樣擁有豐富的資源,最多的人口,但在最近的三百年裡,中國卻沒有對人類文明和科學的進步做出最大的貢獻,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貢獻,這真令人感到深深的遺憾,也是巨大的浪費和悲哀。”

重慶觀測站運行了整整七十年。至二零一二年,人類在土衛三上修建的全新觀測站竣工,新的觀測站視野更廣闊、更安全和高效,因此重慶觀測站也到了要被關閉的時刻。

觀測站負責人在新聞發佈會上被媒體詢問:“七十年前我們不知道,但是現在知道對平行宇宙的觀測會造成對鄰居宇宙和本宇宙的干擾,對不對?”

負責人回答說:“大家都知道時間也可以看成是一種波,我們這個宇宙的時間波塌縮成我們的歷史,而平行宇宙的時間波塌縮了成了他們的歷史。是的,老觀測站的設計有些缺陷,它的觀測窗口會造成我們兩個宇宙的時間波發生輕微的干涉現象。”

又問:“那麼幹涉有多麼劇烈,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

回答:“非常、非常小,從數學上看,小到這種地步就可以認爲是沒有影響了。”

“可以具體說明到底有多小麼?”

“可以,在進行觀測時,不會有干涉現象。但在老觀測站的觀測窗開啓和關閉時,兩個宇宙的時間波會有擾動。在重慶觀測站開啓時,打開窗口的那一剎那,我們宇宙的一個大理石辦公桌被投擲過去了,掉到了對面宇宙的太平洋裡。我們預測在關閉的時候,大概也可能有一個最多不超過二百公斤的東西被吸回來。可能是一些泥土,或是一些石頭,最可能是空氣。”

“也會掉到我們的太平洋裡?”

“這倒不會,估計會被吸回觀測站所在位置。不過從哪裡吸過來的就不好說了,但幾乎肯定是從對面宇宙的地表吸過來的。”

“以多高的速度撞擊我們的星球呢?觀測站做好防護準備了麼?”

負責人一笑:“不會有速度,而且觀測站不需要做任何防護,地點固然是在觀測站的位置,但是時間不好說,區間大約是正負一千年。你們看,就是在過去或者未來的一千年裡,重慶觀測站這個地方多了幾十、上百公斤的泥土或者是石頭,最大可能性是空氣,其次是水,畢竟地表上水最多。這就是對我們宇宙的影響,和對他們的一樣,稱得上是微乎其微。”

最後一個問題:“這種擾動會被對面的宇宙發覺嗎?”

“絕對不會。首先他們的科技還遠遠沒有達到我們一百年前的水平,其次,擾動最劇烈的那一刻很短,即使發生在某個人的周圍……”負責人再次強調,地表百分之七十都是被水覆蓋,就是陸地也有大片的荒野和植被,發生在某個人附近的可能性非常小,小到可以認爲不會發生:“以人的感官而言,只是會覺得紫光一閃,快得讓他認爲是錯覺罷了。”

負責人不厭其煩地再三說明,讓在場的媒體不要杞人憂天:“這種程度的干擾,對我們的宇宙和歷史來說,根本就是毫無影響。”

說明會結束後,重慶觀測站如期關閉,沒有人知道對時間波的擾動造成了多麼大的影響。

……

西元1658年,即明朝的永曆十二年。

十二月初二,一臉疲憊的鄧名獨自坐在江邊,三天前他還是一名美院的學生,現在似乎是個流民了。

“當務之急,嗯,當務之急是找一把剃刀,然後……然後再說。”鄧名在心裡默唸着,雖然兩天沒吃飯,但他自認爲頭腦已經冷靜了一些了……

“紫光一閃,就好像是錯覺一般,”坐在江邊的鄧名回憶着自己的遭遇,直到現在他還沒有把握那是不是紫光,速度實在太快了,然後周圍的景物就全變了,自己一下子從繁華的大都市跑到了荒郊野外,而且還是數百年前,地理上也移動了上千公里。

“爲什麼會來到三百多年前呢?”這兩天來鄧名想這個問題想的腦袋都要爆炸了,但依舊不得要領:“這應該不會是我原來的宇宙吧?從理論上來說,太陽系是圍繞着銀河系中心轉的,速度我不知道,但想必很快;地球又圍繞着太陽轉,三百年前的地球肯定不該在同一位置,如果是原來的宇宙的,我應該是被扔到真空裡去了,不可能還在地球上,甚至可能都不在太陽系裡……”

在慶幸自己仍在地球上後,鄧名決定暫時不再繼續思考爲何自己會到這裡,而是儘快找到一把剃頭刀,先把頭髮剃了再說。鄧名問過幾個樵夫、獵戶,他們都說現在是順治十五年,重慶已經在大清皇上治下了:“如果這是外星人或是未來人開的什麼玩笑的話,或許我還有回去的機會,當務之急就是不要被蠻子胡亂殺了。”

儘管意識到這個眼前最重要的問題,但鄧名仍舊想不出來如何搞到一把剃刀,鄧名估計重慶城裡肯定有商家,但是不剃頭他不敢去,可是呆在城外又不知道如何去找刀具。

正在苦思如何打破這個看起來不可打破的怪圈時,遠處傳來了咚咚的鼓聲。鄧名向着聲音傳來的方向張望,鼓聲越來越嘹亮,不久後他就看到船隻從江面上向着自己開來。船隻一條接着一條,鼓聲就是從這些船上發出的。

船隻越來越近,鄧名不敢繼續坐在江邊,他快步跑向後方的樹叢,躲在樹後伏低身體,小心地觀察着動靜。

終於,鄧名不僅能夠看清船上的旗幟,還能看見站在船上的人影。船上的人看上去像是武士,人人帶刀,有些還穿着盔甲。這些人整齊地用武器敲打着自己的盾牌,鄧名剛纔以爲是鼓聲,其實是他們敲打發出的洪亮響聲。

“紅旗,上面還寫着‘明’字!”鄧名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凝視着船上鮮紅的旗幟和士兵的服裝,有些懷疑現在的年代是不是真的順治年間。鄧名本以爲這年頭只有臺灣還有明軍。他心中的疑團變得越來越大,忍不住把心裡的想法吐了出來,自言自語:“四川竟然還有大明的軍隊嗎?”

“怎麼沒有?”

背後傳來了一聲問話,既近又響,猝不及防的鄧名被驚得差點跳起來。他猛地的回過身,發現自己背後不知道什麼時候站着兩個人,這二人都是一身緊衣,一個人空着雙手,另外一個則把明晃晃的鋼刀提在手上,腰間只掛着刀鞘。

鋼刀上的寒光映在鄧名的眼裡,讓他這個從未在日常生活裡如此接近過大刀的學生頓時說不出話來,感覺喉頭不由自主地一緊,嚥下了一口乾唾。

對面的兩人瞪着鄧名,那個手提大刀的人緩緩地把鋼刀舉起,插回了鞘中。當刀光完全消失了,鄧名才能把自己的目光從刀把上移開,轉回對面人的臉上,只感覺背後涼颼颼的,竟然已經是汗流浹背。

“我就說了是個難民吧。”那個空着雙手的人一邊上下打量着鄧名,臉上帶着笑,對身邊的同伴說道。

原來,他們二人都是明軍派到岸上的斥候,剛纔看見鄧名衣服奇特,還鬼鬼祟祟地躲在草叢裡窺探大軍,就悄悄地摸到了他的身後。如果鄧名腦袋上留着金錢鼠尾,這二人多半就會手起刀落,把他當作清軍的細作探子除掉。不過看到鄧名頭上的短髮時,空着雙手的這個哨探就斷定他是曾經剃頭,又剛剛從清軍控制的地方逃出來重新蓄髮的難民。另一個要謹慎些,在接近鄧名時還是把刀拔了出來。

不過鄧名那聲脫口而出的“大明”兩個字讓二人最後放下心來,這年頭還如此稱呼明軍的肯定是心懷故國之人。臉上有笑意的那個哨探看着鄧名沒有多少鬍鬚的下巴,問道:“小兄弟,你是哪裡人?”

第50節 追擊(上)第36節 修路第27節 合作(上)第20節 相逢第1節 轉運第26節 生意(下)第22節 謊言第19節 軍功第10節 鎖喉(下)第22節 風起(下)第15節 攻防第54節 險境第35節 會面(下)第19節 跋扈(上)第38節 買賣(上)第33節 試探第38節 買賣(上)第31節 呆仗(上)第43節 挫折第6節 密議(上)第18節 對手第49節 副手(上)第39節 衝突(上)第4節 國民(下)第22節 突破(下)第42節 剃髮第38節 買賣(上)第7節 變臉(下)第5節 放棄(上)第32節 才能(上)第6節 親征(下)第19節 一騎第48節 專利(下)第56節 推測第1節 誤會(上)第55節 混戰第1節 秘旨第6節 疑惑第29節 解圍(下)第3節 援軍第33節 搜索第5節 密信第57節 輕取第40節 入寇(上)第27節 派系(上)第69節 忠臣(下)第50節 懷疑第59節 黃雀(上)第7節 仲裁(上)第32節 奉節第6節 親征(下)第7節 仲裁(上)第38節 迎敵第11節 優待第57節 疲兵第54節 投機(上)第35節 表態第53節 烈焰第51節 求戰(下)第32節 扶持第30節 三投第38節 牽制(下)第13節 勇氣(上)第26節 觀感第33節 問策(上)第45節 突破(下)第50節 挫折第7節 仲裁(下)第45節 合作第36節 分攤(下)第54節 議和(下)第25節 壓力(下)第28節 盟軍(上)第30節 威壓(上)第53節 霸氣(上)第4節 一致(下)第67節 守法(下)第43節 續戰(下)第29節 功名第16節 示威第23節 代理(上)第59節 細作第2節 賞罰第67節 守法(下)第3節 援軍第11節 優待第10節 麻將第48節 提案第7節 變臉(下)第24節 整訓(上)第10節 默契第27節 圍攻(中)第33節 試探第56節 待遇(上)第28節 盟軍(上)第10節 爆破第12節 調整(上)第42節 艱苦(下)第54節 議和(上)第34節 詐降
第50節 追擊(上)第36節 修路第27節 合作(上)第20節 相逢第1節 轉運第26節 生意(下)第22節 謊言第19節 軍功第10節 鎖喉(下)第22節 風起(下)第15節 攻防第54節 險境第35節 會面(下)第19節 跋扈(上)第38節 買賣(上)第33節 試探第38節 買賣(上)第31節 呆仗(上)第43節 挫折第6節 密議(上)第18節 對手第49節 副手(上)第39節 衝突(上)第4節 國民(下)第22節 突破(下)第42節 剃髮第38節 買賣(上)第7節 變臉(下)第5節 放棄(上)第32節 才能(上)第6節 親征(下)第19節 一騎第48節 專利(下)第56節 推測第1節 誤會(上)第55節 混戰第1節 秘旨第6節 疑惑第29節 解圍(下)第3節 援軍第33節 搜索第5節 密信第57節 輕取第40節 入寇(上)第27節 派系(上)第69節 忠臣(下)第50節 懷疑第59節 黃雀(上)第7節 仲裁(上)第32節 奉節第6節 親征(下)第7節 仲裁(上)第38節 迎敵第11節 優待第57節 疲兵第54節 投機(上)第35節 表態第53節 烈焰第51節 求戰(下)第32節 扶持第30節 三投第38節 牽制(下)第13節 勇氣(上)第26節 觀感第33節 問策(上)第45節 突破(下)第50節 挫折第7節 仲裁(下)第45節 合作第36節 分攤(下)第54節 議和(下)第25節 壓力(下)第28節 盟軍(上)第30節 威壓(上)第53節 霸氣(上)第4節 一致(下)第67節 守法(下)第43節 續戰(下)第29節 功名第16節 示威第23節 代理(上)第59節 細作第2節 賞罰第67節 守法(下)第3節 援軍第11節 優待第10節 麻將第48節 提案第7節 變臉(下)第24節 整訓(上)第10節 默契第27節 圍攻(中)第33節 試探第56節 待遇(上)第28節 盟軍(上)第10節 爆破第12節 調整(上)第42節 艱苦(下)第54節 議和(上)第34節 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