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麻將

“我的精神分裂症狀越來越嚴重了。”鄧名回過神來以後,反思着自己剛說過的那些話,懷疑自己已經產生了另外一個新人格,那個人格顯然深信自己就是大明宗室,可以理直氣壯地從君王的高度把海外華人‘託付給’鄭成功。鄧名疑神疑鬼地自問:“再發展下去,我是不是要被另外一個人格消滅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奪舍?”

“臺灣到底在哪裡?”李來亨這半天如聽天書,鄧名、鄭成功和張煌言說的頭頭是道,但他對臺灣、呂宋的位置完全沒有概念,只知道那裡金銀很多,聽起來還不是很難打。

鄧名一笑,隨手拿起炭筆和紙張,在紙上畫出中國的衆多省份和海岸線,以及長江和黃河的走勢,然後他在杭州灣的不遠處標出了舟山:“這裡就是張尚書的大營所在。”

張煌言見鄧名畫得有板有眼,頜首讚歎道:“提督熟知地理,了不起。”

李來亨看了看圖上的那小塊地盤,和鄧名標註的四川、湖廣比較了一下,心裡暗道:“張煌言的地盤真小,難怪浙軍那麼窮,比我們夔東軍還窮。”

接着鄧名把筆移動到福建的位置,在海岸線邊上圈了兩個小圈:“這裡差不多就是金、廈了吧。”

鄧名畫圖的時候,鄭成功一直微笑不語,他本猜鄧名未必能夠標註準確,不過就算鄧名把廈門挪到廣東去,鄭成功也不打算指出來。看到鄧名居然畫的十分準確,他也由衷的稱讚了一聲:“提督有心了。”

李來亨看着那兩個米粒大小的島嶼,暗暗嘀咕:“鄭成功的地盤也不必張煌言大,怎麼如此有錢?難道全是三太子剛纔說的那個海貿麼?”

“臺灣就在這裡。”臺灣島的大致形狀從紙面上顯露出來,鄧名在它與大陸之間點了一下:“這就是臺灣航道,鄭郡王剛纔說過每歲可以收上來一千萬兩白銀。”接着鄧名又隨便在臺灣北方畫了一列島嶼,一邊畫一邊對李來亨說道:“這裡是琉球,再往北就是日本了。”

張煌言一直在近海活動,對外海的島嶼分佈並沒有太多瞭解,看到鄧名畫的和他印象裡的海圖相差不多,有些驚訝地向鄭成功求證:“提督畫的很像啊?”

“確實很準。”鄭成功輕輕點頭,心裡感到十分奇怪,一陣陣地不解:“少主對東海知道的未免也太清楚了,就是我手下的海商,若是從來不往日本去,也未必能對方位瞭解得這樣清楚。少主應該是仔細研究過東海各國的情況吧,不然做不到隨手就能畫出來。但既然如此,怎麼剛纔顯得對海貿的數量、臺灣的產出一無所知呢?”

“呂宋在哪裡?”李來亨看得興致勃勃,又繼續問道。

“呂宋要遠一些。”鄧名一邊努力回憶着菲律賓的形狀,一邊慢慢地畫了個輪廓,有些沒有把握地問鄭成功道:“大概差不多就是這樣吧?”

鄭成功盯着地圖看了一會兒,臉色凝重地點點頭。

“提督原來是看過萬國乘輿圖。”張煌言恍然大悟。

鄭成功卻沒有符合,因爲他對萬國乘輿圖相當熟悉,知道上面並不完全準確——進貢萬國乘輿圖給明廷的人並非畫家,當時人對地理的瞭解也比不上講過世界地圖的鄧名。這些年鄭成功詢問過很多呂宋華商當地的水文地理,繪製出來的地形圖也修改了萬國乘輿圖上的一些謬誤,不過這都是鄭成功最機密的資料,從來不曾拿出來過。現在鄧名雖然只是隨手一畫,但形狀確實相當準確。

“好大的島。”李來亨作爲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外行,看得十分高興。

“還有更大的呢。”印尼的形狀鄧名畫得比較潦草,但後面澳大利亞的形狀他記得很清楚,很快那片大陸也出現在了遙遠的南方。

張煌言此時也已經變成了外行,驚歎了一聲:“好大的土地啊,這裡有多少國家?”

“一個都沒有,應該都是蠻荒土著。”鄧名低頭畫圖,口中答道。

此時鄭成功心中卻是驚濤駭浪,默默地想着:“我從來沒聽說過還有這樣一個大島,即使是泰西人好像也從未有人提過。”

李來亨本以爲這個大島就是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老巢,聽說不是忙問道:“那荷蘭和佛朗基又在何方?”

“這裡是天竺,嗯,天竺次大陸。”鄧名畫出了印度,然後不得不又鋪開一張新的紙張接上:“這裡是……嗯,聽說叫非洲,也可能是其他的名字,我忘記了。這裡是,嗯,大食半島,紅海……地中海……地中海到頭,這就是佛朗機了……大西洋,法國……好了,這裡便是荷蘭。”

終於完成了半個世界地圖,鄧名重新看了一遍,感到自己有些地方比例不太對,搖搖頭:“不是很精確,不過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意猶未盡的鄧名又在大西洋對岸草草幾筆畫了美洲:“這就是全天下。”

簡要地普及完世界地理後,鄧名扔下筆,一擡頭就發現鄭成功正專注地看着這張世界地圖的草圖,鄧名臉上一紅:“畫的草了,有些地方形狀和大小不太對。”

“這是花費了多少人力、財力啊,至少也得五十年的工夫、數千……不!問過了上萬人才瞭解清楚的吧?”鄭成功感嘆了一聲,伸手就把兩張紙都攬到了他身前,又看了一陣仍是戀戀不捨,突然擡起頭對鄧名說道:“提督,把這兩張圖賜給末將吧。”世界地圖對鄭成功來這種滿懷航海夢想的人來說,就像是物理定律之於牛頓、愛因斯坦,充滿了巨大的誘惑力。

“好多地方畫的不對。”鄧名連忙說道:“太多地方我都記不清了。”

“沒關係。”鄭成功覺得這簡直太正常了,他先後派去幾批偵察船隊考察臺灣的地理,畫出來的地形圖也有很大的不同,這個時候要繪製地圖、尤其是海岸線是件難度很高的工作。鄭成功一邊把兩張圖抓在手裡,一邊飛快地掃了張煌言和李來亨一眼,警惕之色一閃而過——他很滿意地發現這兩人流露出和他搶奪寶物的意思。

但鄧名卻想拿出去:“若是鄭郡王喜歡,我回頭再畫一張便是,這張確實有不少疏漏。”

鄭成功心裡頓時又燃起一股希望:“提督可是在什麼地方見過原圖?現在原圖何在?”

鄧名開始意識到自己好像做了一件很出格的事,連忙擺手道:“很久以前見過的,早不知道哪裡去了。”

鄭成功輕嘆了一聲,他心裡很清楚這圖必然是皇家最機密的資料,多半是大明還如日中天的時候,不惜成本花費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製造出來的。這張圖能夠傳到唐王手中,並讓少唐王有機會見到已經非常幸運,現在多半已經在亂世中遺落。

世界地圖的事情告一段落,隨後鄧名告訴鄭成功,他和李來亨、張煌言已經商議妥當,明晚就要撤退:“要是鄭郡王再晚回來幾天,說不定我們就走了,真是萬幸啊。鄭郡王正好與張尚書同行,一起離開長江出海。”

有了鄭成功的船,張煌言返回舟山也能快上許多,而且也會安全許多。

聽說鄧名打算把郎廷佐放回去,鄭成功心裡有些不願,但他聽鄧名講完事情經過後,也立刻明白了鄧名的用意:“提督這計是跟洪承疇那賊學的吧?”

“正是。”正如洪承疇當年嚴令清軍撤離辰州一樣,鄧名也打算通過解除對南京軍事壓力來促成清軍的內訌。

“如果不放郎廷佐回去,蔣國柱、管效忠他們就有可能把罪責推給郎廷佐;如果放他回去但不退兵,郎廷佐也可能安撫住人心,最後虜廷下旨把蔣國柱、管效忠抓起來……”鄭成功想了一會兒,也明白無論最後是哪一派倒黴,只要是通過清廷和平解決的,那麼對滿清來說都沒有多大的損失;只有讓他們發生內訌,才能讓清廷付出更大的代價,無論是流血衝突造成的傷亡,還是善後需要付出的政治成本:“既然如此,我沒有異議,只是不要告訴餘新他們郎廷佐就在營中,免得他們壞了提督的大事。”

除了這些以外,鄧名還希望鄭成功能夠給張煌言的浙軍更多的支持,除了錢糧以外,還有訓練和移民問題——把逃到舟山的難民轉移到臺灣,不僅能夠減輕浙軍的後勤壓力,也能加快開拓臺灣的實力。鄭成功表示這都沒有問題,他計劃明年向臺灣進軍,同時盡力幫助舟山的浙軍,讓他們能夠保持在沿海清軍的壓力。

這些事情又談了很久,李來亨再次陷入了無話可說的境地,好不容易等到另外三個人告一段落後,感到閒的有些無聊的李來亨看着面前的方桌子,突然提議道:“正事說完了,提督、鄭郡王、張尚書,我們來玩兩圈如何?”

川人都好麻將,李來亨也頗受影響。

除了愛好這個原因外,李來亨也暗暗憋着要和鄭成功、張煌言算賬,此次鄭成功、張煌言出兵東南,檄文開頭第一句就是“自李賊倡亂……”對此李來亨非常不滿,但現在大家是友非敵,一向視牌場如戰場的李來亨也只能利用這個討還公道。

鄭成功還沒來得及說話,鄧名就搖頭反對:“說了這麼半天,肚子都餓了,還是先吃飯吧。”

“那吃完飯後,我們來玩兩圈吧。”李來亨依舊不肯放棄。

“延平郡王纔剛到,晚上就要離去……”鄧名還是覺得不妥。

可鄭成功今天心情大好,就笑着答應下來:“好,難得臨國公有興致,先吃飯,吃完了定要好好玩上幾圈。”

“果然是個賭鬼,”見鄭成功這麼痛快,李來亨心中的戒備更重:“一會兒可不能大意,別公道沒討回來,反倒給他送錢了。”

鄧名不會喝酒,所以也不懂得酒的好壞,但張煌言是東南名士,爲人又豪爽,對酒很有研究,到了南京城下後,立刻就從繳獲中挑出了好幾罈佳釀。和衆將一起在大營坐下後,張煌言就像鄭成功笑道:“我有青州從事,鄭郡王一起來鑑賞下吧。”

“若是一杯倒也無妨,只是張尚書的品味從來不敢恭維,說是青州從事,只怕是平原督郵。”鄭成功大笑着答道。

張煌言也不和鄭成功爭辯,就讓衛士取了一罈酒來,打開封口後酒香四溢,營中衆將聞到無不垂涎,就是鄧名這樣不好飲酒的人,也覺得香氣沁人肺脾,好像僅聞一下就已經有了醉意。

“如何?”張煌言得意地望着鄭成功。

“張尚書果然會挑酒。”鄭成功心裡暗暗佩服,嘴上卻道:“還要嘗過才知。”

因爲還在南京城下,酒熱過後在座的每個人都只分了一杯,鄭成功端起酒杯在放在鼻前聞了一會兒,才慢慢飲入口中。喝完後看了看空空如野的酒杯,意猶未盡地讚道:“果然是青州從事。”

自從剛纔這兩人開始對話,鄧名就聽得糊里糊塗,酒的香氣聞上去也是黃酒,聽鄭成功這麼一說後就更加迷糊:“這不是黃酒嗎?難道是山東酒?”

張煌言和鄭成功聞言愕然,就連李來亨也是滿臉尷尬,雖然後者不知道這個詞的出處,但他多次在酒家門口見到“青州從事”這是個大字,知道是美酒的代稱。

但鄧名不好酒所以從來不曾注意過,見鄭成功和張煌言愣了片刻後開始環顧左右而言他,鄧名就又問了一遍。

“這個,”營內的氣氛一下子變得非常尷尬,鄭成功經不住鄧名再三提問,只好吞吞吐吐答道:“確實是黃酒。”

“那爲何叫青州從事?”

“唉。”鄭成功哀嘆一聲,滿清入關前,他是國子監的學生,和張煌言一樣都屬於士人階層,而上流社會的語言和底層當然有所不同。就好比同樣是送禮,百姓可能會說:“真真上好的豬肉頭,趕快收起來吧。”而士人則要說“一點心意,還請笑納。”

Wωω ●тt kán ●co

上好的酒,香氣能及於臍,臍與齊諧音,齊是青州治下,所以美酒就叫青州從事;而差一些的酒香味不足,在膈就散了,膈同鬲音,鬲是平原治所,因此叫平原督郵。

鄭成功和張煌言都認爲鄧名是宗室,身爲頂層貴族卻聽不懂上流社會的文雅交談,這實在有失身份。本來二人還想鄧名遮掩,但經不住他刨根問底,鄭成功只好實話實說,同時在心裡暗歎少主這回算是丟人出醜了。

不過鄧名倒沒這種感覺,反倒笑着說:“果然有趣。”

這頓飯鄭成功吃的並不愉快,還有些怨張煌言爲何一定要拿酒出來:“少主以前的日子過得很苦嗎?難道是爲了隱姓埋名,所以從來不曾與士人來往過?”

吃完飯後,李來亨又就話重提,拉着鄧名、鄭成功和張煌言打麻將,鄧名覺得這也是讓衆人聯絡感情的好機會。四個人都拿出一些明晃晃的銀元寶,放在桌邊,而他們身後則是衆多的衛士、軍官,他們的角色類似後世的啦啦隊,準備給各自的頂頭上司吶喊助威。這次四人在桌邊的順序,按照逆時針是鄧名、鄭成功、張煌言和李來亨。

“用什麼地方的規矩呢?”李來亨凝神靜氣,目光炯炯地看着對面的鄭成功。

“嗯……”鄭成功沒有多想,就提出用江浙一帶的規矩,張煌言自然贊同,鄧名也不反對,簡要說了一下規則後,鄭成功抓起骰子就撒了下去,牌局就此開始。

李來亨卻是心中一緊:“鄭成功果然好手段,我本想欲擒故縱,以爲他會謙讓一番,最後用四川的規矩,卻被他先下手爲強了。”

對鄧名來說,這既然是聯絡感情的好機會,就玩牌爲輔,閒聊爲主,很快就又說起了臺灣、呂宋的事情。張煌言對此事也相當關心,不時插嘴說話,只有李來亨全神貫注,細心揣摩着鄭成功和張煌言手中的牌型。

很快鄭成功和張煌言就都被李來亨掀了莊,手裡捏住骰子的時候,李來亨心中得意:“鄭成功、張煌言也不過如此嘛。嗯,他們都分心了,今天是我的天時啊。”

視牌場爲戰場的李來亨連戰連勝,一口氣連了五把莊,眼看三個人眼前的銀子就堆到李來亨面前去了。

闖營的軍官興高采烈地連連叫好,鄭成功背後的人臉色卻是越來越差。

“臺灣的樹木適不適合造船,現在還不好說,總要等……”鄭成功拾起牌,心不在焉地在手中摸着,口中繼續和鄧名說話。

咚、咚、咚,對面的李來亨開始不耐煩地敲桌面。

鄭成功聽到聲響,急忙把手中的牌扔了出去,看到翻開的牌面後,他背後的餘新滿臉懊喪地哎呦了一聲。聽到這聲後,鄭成功也掃了一眼,笑道:“嗯,打錯了。”

“鄭郡王點了。”隨着李來亨把牌一推,他背後又響起一陣歡呼。

……

“若是海貿如此豐厚,我能不能也派兒郎去試試看呢?”輪到張煌言打牌的時候,他正在向鄭成功請教航路的問題。

“張尚書,你點了。”

……

“再去取一百兩銀子來。”鄭成功和張煌言先後吩咐道。

……

“不能打這張!”已經連着取過兩回銀子了,眼看鄭成功面前籌碼又所剩無幾,餘新忍不住開始支嘴,看到對方啦啦隊的囂張氣焰、還有闖營投過來的輕蔑眼神,閩軍這邊的人肺都快氣炸了。

“觀棋不語,觀棋不語。”坐在銀山後的李來亨馬上發話。

很快,這一把又結束了,看到李來亨的魔爪又一次伸過來時,敢怒不敢言的餘新瞪着虎帥,在心中大罵道:“臨國公你好歹也是一方統帥,怎麼這麼喜歡趁人之危呢?”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三家全輸,李來亨獨贏,在闖營將士的歡呼聲中,虎帥得意洋洋地捲走了全部的元寶。

鄧名看看帳外的天色,已經是下午了,快到該拔營返回的時候了。

第12節 專家第8節 進軍第56節 宣戰(下)第29節 解圍(下)第15節 出降(上)第26節 判斷(上)第11節 兩全(上)第46節 計劃第22節 謊言第11節 兩全(上)第13節 天明(下)第9節 授權(上)第26節 生意(下)第15節 雙贏第22節 謊言第9節 授權(下)第45節 突破(上)第53節 慘痛(下)第18節 詔書(下)第50節 誤判(上)第18節 恐怖(下)第41節 占卜第22節 殿下第56節 離去第43節 挫折第48節 賀禮第26節 生意(上)第17節 虛招(上)第17節 政策(下)第39節 嚮導(下)第42節 升級(下)第23節 援助第16節 甕中第27節 派系(下)第20節 康熙(上)第54節 授權第2節 VIP第1節 秘旨第14節 彈盡(上)第31節 血戰(下)第8節 升級(下)第31節 名將第47節 自救第35節 鞏固(上)第22節 退讓(上)第30節 威壓(下)第67節 守法(下)第60節 算盤(上)第43節 輕取第28節 人心第12節 軍旗第8節 進軍第4節 棟樑第45節 突破(下)第29節 解圍(上)第59節 魔鬼(上)第51節 詐敗第2節 VIP第48節 提案第24節 內憂(下)第45節 南下第13節 試探(上)第43節 徵兵第62節 蠢動(下)第7節 變臉(上)第35節 請客(上)第43節 徵兵第33節 問策(上)第51節 緊俏第36節 施琅第41節 爭奪(上)第53節 齊射(上)第23節 代理(下)第41節 獻計第62節 蠢動(上)第57節 觀感(下)第50節 債券(上)第34節 糊塗(上)第9節 買路第47節 證據(上)第43節 靖難(上)第6節 親征(下)第1節 代售第57節 夜戰(下)第34節 糊塗(下)第10節 負責(下)第13節 勇氣(下)第34節 晉王(下)第13節 勇氣(上)第5節 協作(下)第29節 機密第27節 憧憬第18節 拒絕第8節 紛亂第32節 突圍第48節 潛逃第32節 爭奪(下)第54節 議和(上)第27節 派系(上)第57節 分贓(下)
第12節 專家第8節 進軍第56節 宣戰(下)第29節 解圍(下)第15節 出降(上)第26節 判斷(上)第11節 兩全(上)第46節 計劃第22節 謊言第11節 兩全(上)第13節 天明(下)第9節 授權(上)第26節 生意(下)第15節 雙贏第22節 謊言第9節 授權(下)第45節 突破(上)第53節 慘痛(下)第18節 詔書(下)第50節 誤判(上)第18節 恐怖(下)第41節 占卜第22節 殿下第56節 離去第43節 挫折第48節 賀禮第26節 生意(上)第17節 虛招(上)第17節 政策(下)第39節 嚮導(下)第42節 升級(下)第23節 援助第16節 甕中第27節 派系(下)第20節 康熙(上)第54節 授權第2節 VIP第1節 秘旨第14節 彈盡(上)第31節 血戰(下)第8節 升級(下)第31節 名將第47節 自救第35節 鞏固(上)第22節 退讓(上)第30節 威壓(下)第67節 守法(下)第60節 算盤(上)第43節 輕取第28節 人心第12節 軍旗第8節 進軍第4節 棟樑第45節 突破(下)第29節 解圍(上)第59節 魔鬼(上)第51節 詐敗第2節 VIP第48節 提案第24節 內憂(下)第45節 南下第13節 試探(上)第43節 徵兵第62節 蠢動(下)第7節 變臉(上)第35節 請客(上)第43節 徵兵第33節 問策(上)第51節 緊俏第36節 施琅第41節 爭奪(上)第53節 齊射(上)第23節 代理(下)第41節 獻計第62節 蠢動(上)第57節 觀感(下)第50節 債券(上)第34節 糊塗(上)第9節 買路第47節 證據(上)第43節 靖難(上)第6節 親征(下)第1節 代售第57節 夜戰(下)第34節 糊塗(下)第10節 負責(下)第13節 勇氣(下)第34節 晉王(下)第13節 勇氣(上)第5節 協作(下)第29節 機密第27節 憧憬第18節 拒絕第8節 紛亂第32節 突圍第48節 潛逃第32節 爭奪(下)第54節 議和(上)第27節 派系(上)第57節 分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