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副帥有令!

“怎麼回事,說清楚嘍!”

謝文一直掛在臉上的笑容,早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滿是凝重,再一次搶在平原郡上下官吏的前面開口,厲聲喝問儒家安德店掌櫃。

這個時候,平原郡的上下官吏,哪有心思琢磨什麼越俎代庖、主人客人的,全然被掌櫃帶來這個消息震撼住了。

只聽得儒家掌櫃開口。

“安祿山五月初五在薊城之南大閱兵馬,閱兵之後,殺河東節度留守楊光祭旗,舉旗‘清君側、保大唐’,帶兵南下,直奔洛陽!

如今兵鋒已過常山郡……

屬下等到的最新消息,安祿山叛軍眼看就要到黃河了……”

謝文聽了,還到沒有什麼,他本是淮南人,對河北地的地理並不熟悉,聽過之後也就震撼於安祿山的膽大妄爲,竟然真的悍然謀反。

而平原郡的上下官吏則不然,他們就在河北地爲官,幽燕一地的山川地理,就在腦海之中印着呢,聽了儒家掌櫃帶來的消息,更是震撼莫名。

“怎麼會這麼快!?”

今天剛五月二十三,區區十八,狂飆幾百裡?

這可不是趕路,這是造反!

在進軍路線之上,得一個城池一個城池地攻陷,要不然的話,就是無根之木無水之源,只要稍不留意,後勤的運輸線就會被切斷的……

所以平原郡的上下官吏才驚駭莫名,安德縣縣令範東馥更是直接出言相詢。

儒家掌櫃看了他一眼,沒說話。

平原郡兵馬使張奉璋見狀,冷哼一聲,直接怒目而視。

儒家掌櫃怡然不懼,依舊沉默以待。

“說話!”

謝文見狀,不由得瞪了他一眼。

儒家掌櫃聞言,這纔開口。

“據諜報司的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個原因ꓹ 天下承平日久,根本沒有準備。

但是河北地的軍備早就廢弛ꓹ 府兵制名存實亡,很多州縣連滿額的駐兵都湊不齊,如何應對叛軍?

就算是河北地很多人都看到了安祿山的野心ꓹ 想要準備,也是有心無力。

再說了ꓹ 他安祿山這纔剛剛提兵出塞作戰,好多人還以爲他正在塞外突襲契丹王賬呢ꓹ 誰能夠想到安祿山早就回到了范陽?

等到安祿山突然舉兵ꓹ 麾下還有十萬兵將,當真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誰擋得住?

第二個原因,安祿山本來就是幽州節度使,整個河北地都在人家的統治之下。

叛軍突然來了,各地州縣根本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一見前來兵將手持幽州節度使府的正式公文ꓹ 就迷迷糊糊地打開了城門,還有那種一心鑽營的ꓹ 還準備牛酒勞軍呢ꓹ 結果就被安祿山的叛軍ꓹ 輕而易舉地佔領了城池。

第三個原因ꓹ 安祿山麾下都是騎兵,速度極快。

幽州本就地處大唐邊疆ꓹ 防備胡人入侵是一方面ꓹ 另外一方面ꓹ 在局勢緩和的時候,也要負責和胡人進行交易。

交易什麼?

用鐵鍋之類的日用品換取胡人的戰馬。

事實上ꓹ 幽州一直是大唐最大的戰馬交易市場。

在這種情況下,安祿山有心謀反,自然要截取大量戰馬留爲己用。

如此一來,縱然安祿山叛軍之中不可能全然是騎兵,但是其比例也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如此的叛軍軍力配置,行動起來,簡直快如閃電一般。

“諜報司分析,主要就是這幾個原因,造成了安祿山十八天狂飆數百里的事實……”

儒家掌櫃給謝文解釋了一番之後,又轉回了正題。

“諜報司在探知了安祿山謀反一事之後,一路快馬加鞭,前往長安報告節帥。

同時,也向淮南使府傳遞消息。

謝老爺子聽說安祿山河北謀反之後,命令諜報司盡全力尋找文少爺您,並且讓諜報司通知文少爺,儘快返回揚州。

諜報司一路從揚州追來,剛剛抵達安德縣。

少爺,還請早日迴歸揚州吧……”

謝文聽了,沉吟半晌,面目凝重地緩緩搖了搖頭。

“不急……”

儒家掌櫃卻急了。

“少爺,還是趕緊回揚州吧,盧家和咱們,不過姻親而已,他家老太爺過大壽,咱們去人是人情,不去人也是本分,只要壽禮不少也就是了,如今范陽城都成了叛軍的賊窩的,咱們不去,盧家也能理解……

再說了,這平原郡,畢竟也是在安祿山的治下……”

一句話出口,滿場叫罵之聲頓時響起。

“你這話什麼意思!?”

“喲,老劉,知道你是儒家連鎖安德店的掌櫃,不知道的還以爲你是大理寺卿呢?怎麼,還沒怎麼着呢,就想給我們定罪了不成?”

“老劉,少他麼來這套,把話說清楚了,平原郡乃是安祿山的治下,又能怎樣?”

就連顏真卿都不樂意了。

“安祿山是幽州節度使,平原郡自然是他治下!

但他如果是反賊,平原郡上下,與他勢不兩立!”

說完之後,居高臨下地看着這位儒家連鎖安德店的劉掌櫃。

“我道你劉掌櫃就是儒家連鎖的一名掌櫃而已……如今看來,你應該還在淮南諜報司供職吧?

哼!

別說是你,就是小義在我面前,也不敢如此說話!”

儒家掌櫃,本性劉,聽了顏真卿的話,知道這是真不高興了,淮南出身的人,誰敢得罪前任掌書記啊,趕緊施禮請罪。

“掌書記莫怪……

小人這也是關心則亂,口不擇言了,還請掌書記大人大量,饒過小人這一回……

請我家文少爺離開平原,也是出於安全考慮……”

顏真卿懶得聽他廢話,直接開口打斷。

“哪裡不安全?

我平原郡!?

哼!

小文也是我的晚輩,顏某還有心收他爲徒……顏某倒是要看看,有顏某在,平原郡之中,誰敢對太守首徒不利!”

劉掌櫃聞言,不由得苦笑連連,這就說不下去了,只得轉頭看向謝文,說一千道一萬,只要謝文想走,誰都攔不住他。

但是,讓劉掌櫃心急如焚的,謝文卻沉默不語毫無反應,少爺,您想什麼呢,咱趕緊回家吧!?

就在安德縣正堂之中一片混亂之際,驛長有進門來報信。

“啓稟太守,有人求見,說是從長安來的使節。”

“哦?叫進來。”顏真卿一愣,隨即開口,看着滿堂的各級官吏,說出了自己的猜測,“估計是朝廷也知道了安祿山謀反一事,想必已經提出來應對之法了,諸位稍安勿躁……”

不多時,朝廷使節進入正堂之中,拿出來的,是政事堂的正式公文,同時,也帶來了朝廷應對安祿山叛亂的最新消息。

五月十六,謝直逼殺李林甫。

五月十七,嚴挺之快馬入京,當日拜相,入住政事堂。

五月十八,天子拜將,自認爲天下兵馬大元帥,拜汜水侯謝三郎爲天下兵馬副元帥,統領天下所有兵馬,專事平滅安祿山叛亂。

當日,汜水侯謝三郎親率三千淮南鐵甲出京,直奔東都,要在洛陽左近阻擋住安祿山的兵鋒,據可靠消息,汜水侯謝三郎爲安祿山選取的戰場,就是他自身的封地,也正是老謝家的老宅所在地,汜水關!

同時,汜水侯兵出長安之時,也以天下兵馬副元帥的身份,發佈了諸多命令。

其一,命隴右節度副使郭子儀,在保證隴右兵力充裕的情況下,出偏師直趨河東,或直取太原,或兵圍太原城,另外派遣兵力坐鎮“太行八陘”,截斷幽州與河東聯繫的同時,也堵住安祿山叛軍西進河東的道路,待徹底穩定河東之後,伺機東進。

其二,命南陽太守魯炅就地徵兵,在襄陽太守來瑱的支持下,死守南陽,堵住安祿山叛軍兵進荊襄的道路。

其三,命令睢陽太守許遠就地徵兵,在淮南節度留守謝順的支持下,死守睢陽,堵住安祿山兵進江淮的道路。

其四,曉瑜河北地各州縣各級官吏,就地徵兵,與叛軍抗爭到底,具體方式,視具體情況而定,可戰可退,勿以城池爲念,以保存有生力量爲主,即便不能與叛軍正面抗衡,也可以對安祿山叛軍的補給線進行打擊……還爲河北地的戰鬥直接給出了戰鬥的總體原則,存人失地,人地兩得,存地失人,人地兩失……

其五,懸賞叛軍人頭,叛軍士兵價值幾何,叛軍官吏價值幾何,叛軍首腦安祿山、高尚、史思明的人的人頭價值幾何……

不論出身、不論方式,只要手持叛軍人頭,隨時可以到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及江淮揚州兌現!

……

面對如此密集的消息轟炸,安德縣驛站正堂之上,一片默然,所有人都在靜靜消化着。

這些消息之中,尤其是謝三郎身爲天下兵馬副元帥發佈的命令之中,已經看出大唐在平滅安祿山叛亂的總體戰略思想了。

構建包圍圈,防守反擊!

看看命令之中提到的各個節點,河東,洛陽汜水關,南陽、睢陽,再配合上東方的大海和北面的塞外草原,就形成了一個大型的戰略包圍圈,將安祿山叛軍牢牢地控制在河北地……

然後再看給郭子儀的命令,其實是三個任務。

第一個任務,偏師出河東,收取太原。

第二個任務,堵住太行八陘,保證戰略包圍圈的完整。

第三個任務,伺機東進!

這便是要防守反擊的反擊點了。

總體而言,估計也是謝三郎考慮到了安祿山叛軍在河北地的巨大優勢,才制定了這樣的方略。

先構建包圍圈,控制住安祿山叛軍的活動範圍。

再借助汜水關特殊的地形,頂住叛軍的兵鋒,消耗叛軍的士氣和戰爭物資儲備。

最後兵出河東,切斷安祿山叛軍的運輸險,甚至可以直取范陽,一舉覆滅安祿山的老巢。

這個戰略,沒問題,以在場衆人的眼光看來,已經照顧到了方方面面,可以說是大唐如今能夠拿出來的最好的戰略了,如果成功的話,謝三郎甚至能夠因爲這一戰而躋身於大唐名將之列。

但是……

立場不同,想法也不同。

相對於長安人,洛陽人,揚州人,蜀中人來說,這當然是最好的戰略了。

不過,對於河北人來說,可未必……

這套戰略之中,雖然也考慮到了河北地各州縣,還在命令之中明確地指出可以“可戰可退”,“不以城池爲念”,崇尚“存人失地,人地兩得”,算是給各級官吏鬆了綁,不必因爲“守土有責”而不得不正面相抗安祿山叛軍兵鋒。

但是,從本質上來講,這還是大唐在戰略上放棄了整個河北地!

存人失地,存人失地……

謝三郎不僅僅讓河北地的各級官吏如此,就連他自己也是如此安排的。

“存人”,“存”下了河北地的各級官吏!

“失地”,“失”的是整個河北地!

若想“人地兩得”,等吧,等朝廷防守反擊、平滅了安祿山叛亂之後,自然人地兩得了!

就整個戰略而言,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謝三郎的無奈之舉。

但是就個人情感來說,尤其對於這些身在河北的官吏而言,接受起來,很困難……

衆人想到這裡,不免得心生複雜,下意識地轉頭,看向謝文。

那是謝三郎的親侄子!

讓所有人意外的時候,謝文如今卻坐回了自己座位,正在自斟自飲。

溫和的笑容早就已經消失在他的臉上,只殘留着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也正因爲如此,那一雙眼睛,不再是滿帶笑容得微微彎起,倒是顯露眉眼之間原本得英氣,昂然欲發!

這個時候,所有人才想起來,眼前這位,不僅僅是天下兵馬副元帥的親侄子,還是汜水謝家的好兒郎!

據說謝家兒郎在成年之前,都需要進入淮南軍中歷練,不積功升任旅率,都沒有資格獨自出門……

就在此時,安德縣驛站的驛長又來報信,又來人了……

今天安德縣驛的這一場送行酒也是夠熱鬧的,前前後後都來了三撥人了……

第三撥人是誰?

段子光!

如今還是幽州節度使府的一任巡官,說白了,他乃是安祿山的親信……

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嚇人了第510章 誰在通風報信第134章 哭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317章 水生之喝粥還是吃乾飯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337章 突兀第6章 共謀竊盜第538章 淮南進奏院第122章 一出好戲第52章 謝直不服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604章 鍥而不捨地忽悠,還是有效果的……第673章 所謂投誠第552章 敢死!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227章 有人衣錦還鄉第593章 上牆!第235章 三把火第486章 結案吧……第340章 熱心羣衆五娘第317章 水生之喝粥還是吃乾飯第144章 三告第525章 長樂驛中說案情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677章 金!多謝安節帥贈箭第417章 杖責八十第693章 殺楊第451章 便橋前第3章 另外一種可能第211章 持械搶劫第652章 火!力大無窮第395章 如何應對第154章 敲打第468章 李老三也是個要臉兒的人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9章 謝家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461章 混賬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406章 他憑啥!?第490章 人命錢第373章 三上本第630章 河東第363章 白馬寺第281章 所謂生存空間第335章 明察秋毫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393章 且慢第602章 我給你提個醒兒第203章 好兄弟第559章 罵楊無題第185章 糊名第303章 何幫主犯罪道路上的領路人第185章 糊名第435章 行路難第34章 徒弟不是想收就能收的第29章 不學無術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220章 減、贖第40章 聽說過行卷嗎第314章 水生之打不得第64章 大唐特色的審訊第30章 走吧,謝府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496章 條件好幾個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542章 意外!不方便!第655章 土!機會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413章 如此謹慎斟酌第635章 世態炎涼第11章 當官去第133章 合謀第347章 你兒子第327章 自己動手第460章 謝直何在第247章 張公子,怎麼辦?第305章 蛇?這都是什麼啊!?第565章 覆盤!探查方向第691章 謝三郎,到了第189章 大唐爲官之道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97章 詩文集子是一塊敲門磚第575章 交易,不僅僅是配方第437章 狠辣謝三郎第148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444章 嫌少
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嚇人了第510章 誰在通風報信第134章 哭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317章 水生之喝粥還是吃乾飯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337章 突兀第6章 共謀竊盜第538章 淮南進奏院第122章 一出好戲第52章 謝直不服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604章 鍥而不捨地忽悠,還是有效果的……第673章 所謂投誠第552章 敢死!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227章 有人衣錦還鄉第593章 上牆!第235章 三把火第486章 結案吧……第340章 熱心羣衆五娘第317章 水生之喝粥還是吃乾飯第144章 三告第525章 長樂驛中說案情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677章 金!多謝安節帥贈箭第417章 杖責八十第693章 殺楊第451章 便橋前第3章 另外一種可能第211章 持械搶劫第652章 火!力大無窮第395章 如何應對第154章 敲打第468章 李老三也是個要臉兒的人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9章 謝家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461章 混賬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406章 他憑啥!?第490章 人命錢第373章 三上本第630章 河東第363章 白馬寺第281章 所謂生存空間第335章 明察秋毫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393章 且慢第602章 我給你提個醒兒第203章 好兄弟第559章 罵楊無題第185章 糊名第303章 何幫主犯罪道路上的領路人第185章 糊名第435章 行路難第34章 徒弟不是想收就能收的第29章 不學無術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220章 減、贖第40章 聽說過行卷嗎第314章 水生之打不得第64章 大唐特色的審訊第30章 走吧,謝府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496章 條件好幾個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542章 意外!不方便!第655章 土!機會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413章 如此謹慎斟酌第635章 世態炎涼第11章 當官去第133章 合謀第347章 你兒子第327章 自己動手第460章 謝直何在第247章 張公子,怎麼辦?第305章 蛇?這都是什麼啊!?第565章 覆盤!探查方向第691章 謝三郎,到了第189章 大唐爲官之道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97章 詩文集子是一塊敲門磚第575章 交易,不僅僅是配方第437章 狠辣謝三郎第148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444章 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