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案中案

王鉷,乃是天子面前的紅人,乃是朝堂之中一位響噹噹的大佬!

以戶部侍郎的職位,架空了戶部尚書,執掌天下賦稅,身兼二十餘職,日前還被提拔爲御史大夫,成爲御史臺名義上的老大,甚至超過了謝三郎的本職御史中丞,可見天子李老三對他的寵信,縱然和大唐首相李林甫想比,也不遑多讓,堪稱大唐朝堂上響噹噹的一方山頭。

他缺錢?

那不是笑話嗎!?

他缺官!?

戶部侍郎,御史大夫,二十多個使職,難道還不夠他一個人乾的!?

他缺前途?

他是天子面前的紅人,也就李林甫、楊國忠這樣的人物,能夠跟他比較一二,把眼下的局勢保持下去,也許李林甫致仕的時候,他王鉷就是大唐的下一任首相,王鉷絕對稱得起前程遠大,這還有啥不知足的?

這樣的一個人物,在漕糧上動手腳,有必要嗎?

面對這樣的疑問,謝直說道:

“我身在淮南的時候,就聽說過王鉷的名聲,天子面前的紅人啊,大肆爲天子斂財不說,每一年還要想天子進獻。

咱們淮南改鹽法、開海貿,一年下來,纔有萬萬貫押解到長安城。

他王鉷坐鎮長安,卻也能一年給天子進獻兩千萬貫!

這個錢,哪來的!?”

高明猛然一震。

“師父,您是說,王鉷一直利用戶部侍郎的便利,在漕糧上面動手腳,這纔有錢給天子進獻?”

如果這是真的,那將又是一場震驚天下的糧案!

謝直卻搖了搖頭。

“兩千萬貫,僅僅靠在漕糧上動手腳,湊不齊……

你別忘了,自從咱們鹽鐵專賣之後,天下人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紅,這個王鉷,也曾經想天子禁言,將酒、茶兩項,同樣歸入了專賣的行列。

兩千萬貫的話,我算着,應該大部分都來自酒、茶專賣……”

高明聽了,這才大鬆一口氣,他爹他叔叔怎麼死的,他一輩子也忘不了,怎麼可能對“糧案”這兩個字刻骨銘心?

剛剛送了一口氣之後,高明卻有心生疑惑,既然王鉷每年進獻的兩千萬貫,也能勉強歸攏到正常收入的行列之中,那麼自家師父爲什麼特意把“兩千萬貫”提出來說一聲呢,而且,這兩千萬貫,又和灞水碼頭被燒燬的漕糧,又和關係呢?

結果……

謝直開口了。

“讓人奇怪的是,王鉷每一年都進獻兩千萬貫,數字多年不變,或多或少都可以忽略不計,這個,就有點不合常理了……”

高明聽了,一陣無語,就許你一年萬萬貫地往長安送,就不能讓人家王鉷一年也送給兩千萬貫?好像沒這個道理吧?

卻不料,謝直直接搖頭。

“兩者之間,不一樣……”

不一樣?

有什麼不一樣?

“兩點!”

謝直伸出來兩根手指,在高明的眼前晃了一晃。

“第一點,進獻的目的不一樣。

改鹽法、開海貿,一年下來,能夠掙多少錢,你們就算因爲職責原因,對具體的數字還不算了解,但是你們都應該知道,咱們一年下來,掙的錢,要遠遠超過萬萬貫。

咱們淮南每年進獻萬萬貫,不過是讓朝廷維持對咱們的依賴而已……

說白了,一句話,萬萬貫,是咱們所有收入之中的一部分而已,拿出來,進獻出去,是有目的的,數量雖多,但是對咱們來說,不算什麼……

所以,咱們能保證一年萬萬貫這個數字的穩定。

但是,王鉷一個人,怎麼跟咱們淮南比?

他每年進獻二千萬貫,也是有目的的。

他的目的是什麼?

取悅天子,把錢拿出來供天子揮霍。

在這個目的之下,自然是進獻的越多越好,恨不得他這一年下來,弄到了多少錢,都一文不剩地進獻出去了。

也就是說,王鉷進獻的數量,是他的極限。

試問,極限狀態,有如何才能夠保證數字的穩定?

不可能的!”

說着,謝直收回了一根手指,將僅剩的一根手指,在高明眼前再次晃了晃。

“第二點,錢財的來源不同。

咱們淮南那萬萬貫,乃是改鹽法、開海貿得來的,雖不敢說旱澇保豐收,但是終究受外部影響不大。

但是,王鉷的二千萬貫,能一樣嗎?

酒是糧食或者果子釀造的,茶葉更不用說多,就是長在茶樹之上……

說白了,這都是農業產品。

這個收外界的影響,可就大了,天時、地氣、病蟲害……但凡有一點照顧不到,就能影響到最後的結果。

王鉷開元年間見寵與天子,就是靠一年進獻二千萬貫,迄今爲止,十多年了,竟然每一年都能保證二千萬貫,或高或低變化不大……

難道,這十多年間,我大唐都風調雨順不成?”

高明聞言,若有所思。

他已經完全聽明白了自家師父的意思,王鉷一年進獻兩千萬貫,是他拼盡了全力的結果,但是這個結果,卻不僅僅要看王鉷爲天子斂財的能力,還要考慮天時等等諸多因素,總不能說今年茶葉產區大旱絕收,他依舊確保茶葉買賣的收入吧,王鉷要是真能有這能耐,就別幹戶部侍郎了,直接去司天監多好,有他在,能保證大唐每一年都風調雨順,這效果,可比給天子斂財強多了。

奇怪的地方,就在剛纔自家師父提出來的,王鉷的進獻,收諸多外部因素的影響,卻能保證數量的穩定,還是個極限數量,這怎麼可能!?

很多事,就是一層窗戶紙,沒人提醒,想不到,一旦有人捅破了這層窗戶紙,蹊蹺之處,自然顯露在每一個人的眼前。

“那……”高明開口,卻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所以,我懷疑……”謝直開口,“在進獻數量不足兩千萬的時候,王鉷會通過其他的方式補足這個數額!”

高明聽了,默默點頭,王鉷爲了給天子斂財,並且在天子面前保持自己的威勢,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師父,您是說,去年一年,王鉷進獻的數量如果不足兩千萬貫,那麼,他就在漕糧之上動了手腳?”

謝直點頭。

“就是這個意思,可能性非常大!”

高明徹底明白了。

王鉷爲了在天子面前固寵,不得不每年都向天子進獻兩千萬貫,平常年份還好,僅僅酒、茶等專賣出來的收入就夠了,但是在災年,不管是旱了澇了還是鬧蝗蟲了,僅憑酒、茶專賣的財貨不足兩千萬貫,怎麼辦?王鉷就會鋌而走險,通過其他的方式,補足爲天子進獻的這兩千萬貫!

其他時間,暫且不說,只說今年。

顯然,錢不夠!

王鉷這纔在這一批漕糧之上動了手腳。

正好灞水碼頭大火,一把火,把五百萬擔漕糧燒了個乾乾淨淨,如此一來,正中王鉷下懷,趕緊出面去找高明,要求他提前結案,一來,可以完美地掩蓋他在漕糧之上動過的手腳,二來,說不定催着高明趕緊結案,好推動司農寺抓緊組織第二批漕糧進京,說不定在第二批漕糧身上,他王鉷還能再次上下其手呢。

高敏想明白之後,不由得點了點頭。

如果這就是王鉷催着他結案的真相,那麼,倒是可以完美解釋了,爲什麼王鉷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有蹊蹺,結果高明發現了那三千斤火藥之後,在進行偵破的過程之中,王鉷非但再也沒有表現出異常,反倒是不斷出言相助高明!

這他麼就是個案中案啊!

高明一心追查那三千斤火藥,都快魔怔了,一直以爲,站在自己對立面的犯罪分子,就是何二、黑衣人這麼一撥,即便他們身後還有關鍵人物,還有幕後黑手,暫時沒有浮出水面,也不過是他追查的程度還不夠,隨着偵破的進行,高明有信心,順藤摸瓜地把這一串人全都抓起來繩之以法!

誰承想!

在這兩個案件之中,最不起眼的漕糧,竟然也是一條線索,還能引發出來另外一方隱藏在暗處的勢力,竟然還能牽扯到御史大夫、戶部侍郎王鉷的身上!

高明想明白了這一切,不由得心生感慨。

固寵,果然也是有成本的!

王鉷乃是天子面前的紅人,如何煊赫,自然不必多說了,但是,那都是每年兩千萬貫換來的!

要是每年沒有這些錢供李老三揮霍,李老三認識你王鉷是幹嘛的!?

王鉷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麼,這才拼盡全力爲天子斂財,在進獻數量不足的時候,不惜鋌而走險,在漕糧之上動手腳!

這成本可就高了!

行爲,時間,金錢,甚至,犯罪成本!

爲了保持一個天子面前紅人的身份,人家王鉷也挺不容易的啊……

剛剛想到這裡,高明突然福至心靈,到了這個時候,纔算是緩過神來。

擡頭,看向自家師父,只見謝直正在看着他,臉上淡淡的笑容,竟然被高明看出來一絲絲陰險的味道,不由得苦笑一聲。

“師父,何必呢?

當初我說王鉷有問題的時候,您直接忍下來多好……

還給我好一頓訓斥……”

謝直聞言,不由得哈哈大笑。

“還是那句話,人家王鉷乃是戶部侍郎、御史大夫,乃是天子面前的第一紅人。

這種身份地位,就算心有懷疑,也不能宣之於口!

須知,君不密失臣,臣不密失-身!

記住了,對付這樣的人,只能拿到確鑿的證據以後,才能開啓偵查,斷然沒有事情還沒做,就嚷嚷得全天下都知道的道理!”

高明聞言,躬身受教!

這師徒倆打什麼啞謎呢!?

這就是高明剛剛想到的兩個問題。

第一個,自家師父從一開始就懷疑王鉷,不單單他懷疑王鉷,跟灞水碼頭大火一案燒燬的漕糧有關,自家師父還懷疑,王鉷其實還跟長安武庫大火一案有關係!

這不是已經確定王鉷跟黑衣人完全沒有關係了嗎,怎麼還能跟長安武庫大火產生關係?

這就牽扯到高明剛剛想到的第二個問題。

第二個,孫員外郎盜賣長安武庫的武備,背後的幕後黑手,就是王鉷!

爲啥?

剛纔說了,王鉷爲了固寵,每一年都要給李老三張羅二千萬貫,茶葉、酒水專賣的收入如果不夠的話,他就會鋌而走險,在漕糧上動個手腳。

既然他敢在漕糧上動手腳,爲什麼不敢在長安武庫的武備上動手腳!?

孫員外郎乃是司庫員外郎,正好執掌着長安武庫,倆人又是老鄉,相互之間信任基礎非常好,有了這個便利,王鉷爲什麼不會打長安武庫中武備中的主意?

說實話,高明對自家師父當初的懷疑,簡直細思極恐。

高明估計自家師父對長安武庫大火一案的猜測,是這樣的:

對方都是彌勒教。

何二帶着一羣黑衣人,負責行動。

邢縡作爲長安城地下世界裡面的情報販子,負責收集情報,通傳信息,算是整個案件之中的關鍵人物。

而王鉷,就是彌勒教在長安城的最高領導,完全負責謀劃整個行動,乃是最終的幕後黑手!

在這種猜測的指導下……

別看他嘴上說着王鉷沒問題,手上是真下黑手啊。

怪不得邢縡藏身王銲家宅,自家師父不讓打草驚蛇,反而提出了要查一查長安武庫中流落在外的武備,還說什麼找到了武備就算找到了何二……

那是找何二呢嗎?

那分明是在自家師父的心目中,早就判定王鉷纔是盜賣長安武庫的幕後黑手,找到了武庫之中的武備,就算找到了王鉷身上的毛病!

邢縡不是藏身在王銲家裡,淮南一方投鼠忌器,怕兵圍王銲府邸之後,王鉷作爲天子紅人跳出來搗亂嗎?

好辦!

我直接查你這個天子身邊的紅人!

你王鉷都你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我看你還怎麼能保護你家兄弟!

高明爲什麼細思極恐?

因爲自家師父,實在是太狠了!

眼前事,不管,直接斷你的根!

只不過,“大唐辦案第一能手”,也沒有想到,這裡面竟然是個案中案。

王鉷不是彌勒教,他和邢縡、何二所代表的彌勒教勢力,僅僅是合作盜賣長安武庫之中的武備,並沒有參與到炸燬長安武庫的謀劃之中。

兩個佐證。

第一個,孫員外郎真不知道何二運送了三千斤火藥進入長安武庫。

第二個,魏六,死在了王鉷一方人的手上,沒有死在黑衣人的手上。

如果王鉷一方和黑衣人,就是蛇鼠一窩的話,根本不用費這個勁兒,還殺了魏六之後僞裝成他是受粱十六的牽連而死,直接殺了,比什麼不強?

所以,從這兩個佐證來看,王鉷確實跟黑衣人不是一夥的!

現在,經過這些事情的排查,再加上謝三郎的分析,這兩個案子的真相已經漸漸浮出了水面。

灞水碼頭大火。

這就是一場意外,灞水幫和蜀地商行的夥計爭執,引燃了邢家商行的認旗,在當天大風的吹拂下,意外引爆了那一船火藥,隨後引燃了灞水碼頭停靠的所有漕船,在大風的加持下,徹底燒燬了灞水碼頭。

後續的發展,不過是兩個不同勢力對意外的應對而已。

黑衣人很直接,接到消息之後,直接抓了粱十六嚴刑拷打,然後得到了消息之後,殺人滅口。

而王鉷一方,不知道是早就料到黑衣人會殺人滅口,還是正巧發現了,反正他們抓了魏六之後,殺人之後,還特意僞造了現場,以期將魏六之死嫁禍在黑衣人的身上。

長安武庫大火。

邢縡早有謀劃,逐步實施,具體負責實施的,就是何二,他們利用曾經跟孫員外郎的合作途徑,偷偷將三千斤火藥運送進長安武庫,與此同時,邢縡利用他和淮南一方的接觸,不斷釋放出假消息來誤導高明的追蹤,最後,引爆了長安的武庫。

至於這雙方實力的構成,在如今這個時候,就簡單了。

彌勒教一方。

黑衣人,工具人。

何二,負責具體實施。

邢縡,收集情報,傳遞消息,乃是關鍵人物,同時也是幕後黑手。

王鉷一方。

行動人員,還不確定是誰。

孫員外郎,爲盜賣武庫裝備提供便利。

魏六,爲倒賣漕糧提供便利。

王鉷,將非法所得補償到兩千萬貫之中,進獻給天子,一次固寵。

至於雙方爲什麼會聯合到一起盜賣長安武庫之中的裝備,這可能就要落到邢縡和王銲之間的私交之上了。

王鉷對王銲這個弟弟非常好,王銲也想替自家哥哥幫幫忙,正好邢縡出現,我有途徑能消耗武備,雙方一拍即合,偷去,然後,賣!

當然,這僅僅是一種猜測,是不是這麼回事,沒準……

但是,能夠讓雙方合作在一起的,肯定是因爲邢縡和王銲之間的私人關係——要不倆人是至交好友呢,在一起不但能夠下棋,還能夠掙錢……

高明想明白這一切,簡直豁然開朗。

現在一切都查清楚了,下面就好辦了——如何收集關鍵性的證據,捉拿每一個涉案人員!

而且,相對王鉷盜賣糧食這種事,高明從內心來說,更想抓到邢縡——他牽着淮南一方的鼻子繞了這麼多天,不能親手捉拿他,簡直糟心!

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235章 三把火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563章 覆盤!王鉷,有蹊蹺!第156章 論鹽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434章 出發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143章 二告第11章 當官去第257章 擡手,向下,切!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333章 只能是謝直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178章 你給我撿起來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261章 咱不能讓朋友白幫忙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556章 師徒相承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31章 王昌齡來了第593章 上牆!第318章 水生之鬧糧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202章 你來啊第213章 無妄之災第216章 我不願意!第162章 你不配第434章 出發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154章 敲打第338章 多喝熱水第469章 足夠了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238章 靠水難生(三)(三更補作業)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165章 王維也在第691章 謝三郎,到了第593章 上牆!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210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286章 酬功第388章 新手任務第301章 繼續探查第563章 覆盤!王鉷,有蹊蹺!第641章 副帥有令!第415章 果然!謝三郎!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第351章 三次一躬到地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205章 分錢都分不痛快第468章 李老三也是個要臉兒的人第572章 案中案第600章 留一條性命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49章 縣試開考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471章 誰敢再攔謝三郎第81章 二哥第351章 三次一躬到地第226章 諾第11章 當官去第153章 大氣運第496章 條件好幾個第314章 水生之打不得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290章 交接工作第276章 血汗錢第541章 保險第171章《論鹽》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280章 謝閻羅第470章 追,追,追!第584章 虛晃一槍第611章 以律法,不以歲月!第5章 懲惡,即是揚善第452章 向死而生第431章 分工,分不下去……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604章 鍥而不捨地忽悠,還是有效果的……第432章 就一個字,快!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174章 首倡之人第51章 在下不服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578章 詰問第237章 靠水難生(二)第572章 案中案第208章 又是漕幫?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131章 楊家這一輩第276章 血汗錢第427章 見過謝御史第401章 傳召
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235章 三把火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563章 覆盤!王鉷,有蹊蹺!第156章 論鹽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434章 出發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143章 二告第11章 當官去第257章 擡手,向下,切!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333章 只能是謝直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178章 你給我撿起來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261章 咱不能讓朋友白幫忙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556章 師徒相承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31章 王昌齡來了第593章 上牆!第318章 水生之鬧糧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202章 你來啊第213章 無妄之災第216章 我不願意!第162章 你不配第434章 出發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154章 敲打第338章 多喝熱水第469章 足夠了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238章 靠水難生(三)(三更補作業)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165章 王維也在第691章 謝三郎,到了第593章 上牆!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210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286章 酬功第388章 新手任務第301章 繼續探查第563章 覆盤!王鉷,有蹊蹺!第641章 副帥有令!第415章 果然!謝三郎!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第351章 三次一躬到地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205章 分錢都分不痛快第468章 李老三也是個要臉兒的人第572章 案中案第600章 留一條性命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49章 縣試開考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471章 誰敢再攔謝三郎第81章 二哥第351章 三次一躬到地第226章 諾第11章 當官去第153章 大氣運第496章 條件好幾個第314章 水生之打不得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290章 交接工作第276章 血汗錢第541章 保險第171章《論鹽》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280章 謝閻羅第470章 追,追,追!第584章 虛晃一槍第611章 以律法,不以歲月!第5章 懲惡,即是揚善第452章 向死而生第431章 分工,分不下去……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604章 鍥而不捨地忽悠,還是有效果的……第432章 就一個字,快!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174章 首倡之人第51章 在下不服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578章 詰問第237章 靠水難生(二)第572章 案中案第208章 又是漕幫?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131章 楊家這一輩第276章 血汗錢第427章 見過謝御史第401章 傳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