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實事求是

金殿之上,謝三郎點頭,又搖頭。

滿朝文武都懵了。

王鉷卻急了。

王銲生死,就在謝三郎的一念之間,他現在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讓王銲怎麼辦,有讓王鉷怎麼辦?

要說人家王鉷也不簡單,他能夠身居高位,能夠成爲天寶年間天子面前的紅人,除了每年都能爲天子斂財之外,自有其獨到的地方。

其他暫且不談,最起碼,在急智這方面,很厲害。

“謝中丞因何點頭?”

明明謝直點頭之後又搖了頭,王鉷卻假裝看不見,直接問爲什麼“點頭”,而對“搖頭”隻字不提,這就是在引導謝三郎說出有利於王銲的話來。

謝直也不知道是沒有注意到還是什麼,相當給面子,直接按照王鉷最期望的方式說話了。

“王銲投降的時候,我淮南鐵騎正在通過金吾衛的陣列……

縱然當時局勢有所好轉,叛軍被金吾衛、淮南軍聯手壓制住,但是終究也沒有完成最後一擊……

叛軍最終的潰敗,乃是王銲投降、邢縡被擒才引發了士氣的崩潰……”

說到這裡,謝直擡眼看了看王鉷,以及他身邊上了金殿之後,就一直跪在地上的王銲,隨即將目光重新轉向高坐龍椅之上的李老三,繼續說道:

“從這個角度來說,王銲主動投降,確實有利於我軍平叛……”

謝三郎直言不諱,直接給出了這麼一個結論,讓王鉷大喜過望!

他早就聽說過謝三郎的名聲,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大唐辦案第一能手”,說的就是謝三郎在辦案的時候,相當嚴肅冷酷,堪稱六親不認,只要犯了大唐律法,人家謝三郎纔不管你是什麼身份呢,內侍、宗親、勳貴、以及文武官員,哪一個身份人家沒收拾過?

但是,王鉷萬萬沒有想到,在“六親不認”的對面,謝三郎在辦案的時候,竟然也能做到“實事求是”!

即便王銲謀反,無論如何也是有罪,作爲“平叛總指揮”,謝三郎天生就和王銲站在了“對立面”上,但是在在這種情況下,平亂過程中,王銲的主動投降,謝三郎也沒有刻意忽略,而是在天子面前,在滿朝文武面前,事實就是地說了出來。

這對王銲那是相當重要,不啻於“恩同再造”!

至少,給了王鉷一個機會,讓他至少還有機會爲自家兄弟爭取一個“寬大處理”。

“陛下!”

王鉷大喜過望之後,都顧不得在言語上感謝謝直一二,只能投去感激的一瞥——要不是雙手被綁,必然向謝三郎一躬到地——隨後直接向天子開口,爲自家兄弟王銲求情。

“臣自知罪孽深重,此事,又是自家兄弟一時糊塗犯上作亂……

臣之言語,自然難以取信於人……

不過,謝中丞身爲此次平亂的首功之人,他的話,無論如何,也是真的吧?

如今,謝中丞也提及舍弟王銲主動投降……

縱然王銲此舉不敢說有功於國,卻終究是幫助了此次平亂!”

說着,王鉷狠狠一個頭磕在了地上。

“陛下!臣自然不敢以此來突破朝堂律法,卻也請陛下援引‘自首’條,將王銲從輕發落!”

說完之後,叩頭不已,一個接一個地磕在金殿之上,不多時,就有一片殷紅,印染在金鑾殿的金磚之上。

李老三,沒說話,看樣子,很猶豫。

王鉷畢竟是天寶年間天子面前的紅人,且不說那一年兩千萬貫,只說每次朝會都要挺立在朝堂之上,對李老三來說,也算是熟悉之極了。

如今再看他,倒捆雙手,俯身在金殿之上,一個頭接一個頭地磕下去……

這個姿勢,極其怪異,沒有了雙臂的支撐,俯身磕頭倒是還好,起身卻極其困難……

王鉷連續叩頭,不過幾次起身,動作就已經變形了,再想起身,只能先提起一隻臂膀,隨即腰腹用力,才能將另外一條臂膀也提起來,最後端正了姿態,再一個頭磕下去。

說實話,這個動作,很可笑。

但是,金殿之上的滿朝文武,以及高坐在龍椅之上的李老三,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笑得出來。

在他們的眼裡,這怪異可笑的姿勢,瀰漫這一種悲情。

很多人都於心不忍,縱然王鉷身爲天子面前的紅人,身兼包括御史大夫、戶部侍郎在內二十餘職,行事難免有跋扈之嫌,但是他挺立在朝堂之上已經多年,什麼時候見過他如此不堪過?

尤其王鉷身上的那一件硃紅色的圓領袍服,配上如何怪異可笑的姿勢,難免讓滿朝文武中的很多人生出兔死狐悲的感觸……

當然,在滿朝文武之中,也有心硬的。

誰?

楊國忠!

仇恨足以矇蔽人的雙眼,也足以讓人透過現象看清本質。

楊國忠就沒有物傷其類,反而一眼看穿了王鉷。

這就是賣慘呢!

什麼主動投降不投降的,無論怎麼說,王銲都是“謀反”!

想不承認都不行!

現在王鉷就是想給他兄弟爭取個“寬大處理”……這纔可勁兒地賣慘,要是不慘,又如何能打動天子,如何留下王銲的一條性命?

楊國忠哪能讓王鉷如意嘍!?

說實話,王銲死不死的,他是真不在意,但是,無論如何,他都不能讓天子對王銲“從輕發落”!

爲啥?

他還想借着王銲謀反這件事牽連王鉷呢!

王銲謀反,不管怎麼說,王銲都是主犯,王鉷就算再被牽連,也最多是個從犯而已……

如果對主犯王銲都從輕發落了,那麼,從犯王鉷又當如何?

好不容易逮着個機會,楊國忠就是一心一意地弄死王鉷,哪裡還能輕易放手?

但是,現在,怎麼辦?

“聰明人”楊國忠眼珠子一轉,福靈心至,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謝中丞……”

不錯,楊國忠的主意,說到底,還得落在謝三郎的身上。

楊國忠臉上帶着笑容,眼睛中帶着期盼,對謝直問道:

“剛纔楊某看到謝中丞面對王大夫,先是點頭,後是搖頭……

如今,因何點頭,滿朝文武,以及我皇,早已明瞭。

但不知,謝中丞剛纔搖頭,卻有何深意?”

“楊國忠!”

還沒等謝三郎說話,王鉷就急了。

他好不容易引導着謝三郎說出有利於王銲的話來,自己又在金殿上拼了命地賣慘,就是想讓滿朝文武忽略謝直剛纔的搖頭,也好讓天子看在他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赦免了自家兄弟王銲的死罪。

現在楊國忠由此一問,就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從他如今“悲催”的境遇之上,一下子轉移到了謝三郎的身上。

眼看着就要救下自家兄弟了,卻因爲楊國忠一句話就功敗垂成,王鉷哪裡能願意?

卻不想……

他還沒來得及呵斥楊國忠呢,人家楊國忠的脾氣比他還大,聽了王鉷一聲叫嚷之後,直接就翻臉了。

“王鉷!

楊某名諱也是你能叫的!?

你也不看看你現在的身份!

難不成你還以爲你是國朝的御史大夫不成!?

倒縛雙臂,跪在朝堂,你如今就是階下囚!

莫說王銲謀反,理應處斬,就是你這個血親兄長,也在問斬之列!就算退一萬步來說,天子真赦免了王銲……你這個血親哥哥,到底有沒有在此次叛亂之中幫助叛軍,還都有待查證!”

楊國忠和王鉷爭鬥了這麼多年,就從來沒懟得他這麼爽過,看着王鉷被自己懟的滿臉通紅,楊國忠簡直心花怒放。

懟過之後,楊國忠一臉冷笑地看着王鉷,輕輕說道:

“王鉷,聽明白了沒有?

你現在是戴罪之身!

如今,已然沒有資格在金殿之上直呼朝堂官員的名諱!”

楊國忠死死盯着王鉷,愣是看到他的臉色從通紅變爲雪白,這才哈哈一笑,轉頭,看向謝直,語氣中卻沒有了絲毫的陰陽怪氣和陰險狠厲,變得如沐春風一般。

“謝中丞,您說,是吧……?”

臉上依舊是笑容,眼中依舊是期盼。

謝直沒說話,就這麼看着他,一雙眼睛,已然微微眯了起來。

楊國忠在謝三郎的注視之下,臉上的笑容一僵,眼神之中的期盼,頓時化作猶疑和驚懼。

什麼情況!?

難道我想錯了,那謝三郎剛纔搖頭是幹什麼!?

難不成,謝直還想放王鉷一馬不成!?

真要是這樣的話,我又如何能夠拿下王鉷!?

在楊國忠胡琢磨的時候,謝三郎也看出來了他的猶疑,突然,一聲嗤笑,嘲諷之意,溢於言表,轉頭,看向王鉷,實在是懶得搭理楊國忠了。

王鉷一見謝直的目光再次轉向自己,不由得大喜,在剛纔楊國忠出言呵斥他的時候,王鉷簡直心如死灰。

尤其楊國忠笑着轉頭,問謝直“是吧”的時候,王鉷的心差點提到嗓子眼上,他明白,這是楊國忠在“尋求”和謝三郎的“同盟”,一旦謝三郎同意,都不用說什麼,只要衝着楊國忠微微一笑,兩人之間就能形成“盡在不言中”的“同盟”。

他們如果結成“同盟”,要幹什麼?

那還用說嗎?

自然是讓王家兄弟萬劫不復!

誰想到,峰迴路轉,謝三郎竟然冷冷一笑,根本不搭理楊國忠!

王鉷看着謝直把目光再一次轉向自己,不由得大喜。

“謝中丞,大恩不言謝,只要我兄弟不死,日後做牛做馬也要報償您的大恩大德!”

謝直一擺手,王鉷還想說什麼,卻被他這麼一個動作給打斷了。

隨即,謝直開口,讓王鉷的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先糾正王大夫一個律法上的常識錯誤……”

一句話出口,王鉷的臉直接憋成了豬肝色,滿朝文武之中,很多人都沒忍住,直接就樂出聲來了……

堂堂御史大夫,本應該對大唐律法倒背如流,結果,還得讓御史中丞,在金鑾殿上,當着滿朝文武,糾正常識性的錯誤……

這反差,怎麼就那麼好笑呢?

謝直卻不管這個,直接繼續:

“自首,須在“僅有造意,還未施行”的時候,就主動上報有司,才能算作自首。

具體到王銲謀反一案,如果邢縡和他商量造反,卻沒有手提刀槍涌上長安街道,王銲就主動向朝廷說明情況,那算是自首。

至於已然刀槍上路,結果被金吾衛、淮南軍合圍之後纔想起來投降,卻不能算作自首……”

大唐律法之中的自首,跟後世的不一樣。

後世自首,是實施犯罪之後,在公安機關暫時還沒抓住你的時候,你主動去自首,可以酌情減輕處罰。

大唐自首可不一樣。

有了想法,還沒有實施犯罪的時候,你主動找朝廷交代問題,那才叫自首。

不但有了想法,還實施了犯罪,想自首,已經沒機會了!

謝直明着是在給王鉷“普法”嗎,實際上,是在告訴他,想援引“自首”條例、保你兄弟一條性命……沒門!

不但如此……

謝直又看了楊國忠一眼,隨即再次把目光轉向了王鉷,繼續說道:

“我等爲大唐執掌律法,不論是辦案,還是審案,根本依據,無非四個字,實事求是!

剛纔王大夫問我,王銲是否有主動投降的情節,我點頭,是實事求是。

至於剛纔的搖頭,也是另外一種實事求是……”

說到這裡,謝直特意一頓,然後微眯雙眼,死死盯着眼前的王氏兄弟,說道:

“我覺得王銲謀反,乃是早有預謀,而不是像王大夫所說,不過被邢縡教唆而臨時起意……”

“胡說!”

謝直還沒說完,王鉷就不幹了。

“謝三郎,你血口噴人,哪裡有什麼早有預謀!

無非就是我兄弟王銲平日裡跋扈慣了,聽了有人敲響登聞鼓狀告他謀反,一時之間義憤填膺,再加上逆賊邢縡在一旁煽風點火,這才一時糊塗做下了錯事……”

謝直卻根本不在意王鉷的辯駁,目光轉向王銲,直接開口。

“既然如此,謝某有一個問題,要問問王銲王郎中。”

“什麼?”

“你造反所用的刀槍盔甲,是從哪裡來的?”

一句話,問得王銲啞口無言,嚇得王鉷突然臉色大變!

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461章 混賬第149章 蕭夫子第399章 三郎何必爲難三郎第99章 沒帶第232章 謝公案第268章 謝二胖子的信第279章 狠辣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84章 門包第125章 虎!楊二姐!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380章 意欲何爲第503章 第一局第639章 顏真卿與謝三郎不得不說的故事第237章 靠水難生(二)第401章 傳召第375章 打滾紅塵中第220章 減、贖第610章 老了第520章 覆盤第16章 蝴蝶金簪第74章 壓迫第142章 楊公子,不忙走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622章 要反?第357章 彌勒教第99章 沒帶第389章 大理寺第239章 靠水難生之二進宮第594章 廢物第529章 讓他查!第371章 儒家第543章 十二衛的正確用法第111章 洛陽城“黃牛”的誕生第21章 小招數用起來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411章 常參朝會第624章 悔不聽,卿之言!第299章 過堂第678章 金!破營!第334章 我不管第361章 莫名其妙的敵意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49章 縣試開考第46章 縣尊問案第95章 楊銛說跋扈第513章 遇襲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419章 彈劾天子第16章 蝴蝶金簪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550章 援兵終於到了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186章 十年之內不得作詩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659章 土!心狠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42章 鄉貢第一關就不好過第545章 你到底是誰?第109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第61章 名留青史的另外一種方式第486章 結案吧……第38章 科舉考試的程序問題第191章 吏部選,就它了!第307章 楊玄璬第539章 連環計第367章 借福第10章 薛氏老太太第69章 再次勘驗第11章 當官去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45章 無頭女屍第37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176章 紙堆第73章 兩個疑點第589章 當初、如今第559章 罵楊第590章 真反了第162章 你不配第560章 訓徒第631章 胡人!塞外胡人!第5章 懲惡,即是揚善第487章 你和王鉷是什麼關係?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21章 小招數用起來第477章 死灰就要復燃第53章 這纔是官司(求收藏~!)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543章 十二衛的正確用法第426章 小猴子第210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674章 說書人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622章 要反?
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461章 混賬第149章 蕭夫子第399章 三郎何必爲難三郎第99章 沒帶第232章 謝公案第268章 謝二胖子的信第279章 狠辣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84章 門包第125章 虎!楊二姐!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380章 意欲何爲第503章 第一局第639章 顏真卿與謝三郎不得不說的故事第237章 靠水難生(二)第401章 傳召第375章 打滾紅塵中第220章 減、贖第610章 老了第520章 覆盤第16章 蝴蝶金簪第74章 壓迫第142章 楊公子,不忙走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622章 要反?第357章 彌勒教第99章 沒帶第389章 大理寺第239章 靠水難生之二進宮第594章 廢物第529章 讓他查!第371章 儒家第543章 十二衛的正確用法第111章 洛陽城“黃牛”的誕生第21章 小招數用起來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411章 常參朝會第624章 悔不聽,卿之言!第299章 過堂第678章 金!破營!第334章 我不管第361章 莫名其妙的敵意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49章 縣試開考第46章 縣尊問案第95章 楊銛說跋扈第513章 遇襲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419章 彈劾天子第16章 蝴蝶金簪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550章 援兵終於到了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186章 十年之內不得作詩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659章 土!心狠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42章 鄉貢第一關就不好過第545章 你到底是誰?第109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第61章 名留青史的另外一種方式第486章 結案吧……第38章 科舉考試的程序問題第191章 吏部選,就它了!第307章 楊玄璬第539章 連環計第367章 借福第10章 薛氏老太太第69章 再次勘驗第11章 當官去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45章 無頭女屍第37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176章 紙堆第73章 兩個疑點第589章 當初、如今第559章 罵楊第590章 真反了第162章 你不配第560章 訓徒第631章 胡人!塞外胡人!第5章 懲惡,即是揚善第487章 你和王鉷是什麼關係?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21章 小招數用起來第477章 死灰就要復燃第53章 這纔是官司(求收藏~!)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543章 十二衛的正確用法第426章 小猴子第210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674章 說書人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622章 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