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新戲首演

杜甫三人祈福完畢,出了白馬寺,會同謝直,一起回到了儒家。

裴杜氏和裴美娘娘倆去洗漱,謝直和杜甫就先到了後院中落座。

儒家中人早就得了柱子的吩咐,一見三爺回來了,趕緊去通知魏家班,準備開場。

今天是魏家班新戲上演的日子。

現在魏家班可厲害壞了。

自從他們因爲積潤驛李家客舍和謝直、杜甫相識之後,又因爲夜審楊七的時候幫了個忙,這算是正式進了謝直的法眼,班主魏三也是個明白事的人,幫完了忙啥報酬都沒要,就向謝直提出了一個要求,想把謝三郎夜審楊七的故事改編成戲曲,謝直也沒多想就答應了。

卻沒有想到,一發而不可收拾。

《夜審楊七》一經上演,頓時轟動洛陽城!

一來大唐的娛樂生活很是貧乏,要麼聽聽琵琶要麼看看歌舞什麼的,正經的戲曲之類的演出,不是大型節日慶典根本見不着,純粹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現在魏家班常駐洛陽城,兩三天就上演一次,自然引起了足夠的關注。

二來,這是當時最轟動的案子,又是通-奸,又是陷害的,還有沒有官身的少年郎挺身而出爲他人洗脫冤屈,這種天理昭昭的橋段,最是百姓們喜聞樂見,尤其案件的最後,還是通過模擬“閻羅殿”的方式審問明白,更是給這齣戲曲染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愚夫愚婦聽了,以爲真有神鬼之力,賢人雅士聽了,無不讚嘆審案方式的精巧……這是什麼?四個字,雅俗共賞!

三來,天子李老三駐蹕洛陽城,閒得無聊的時候也需要點娛樂啥的,也不知道怎麼就聽到了魏家班的名字,直接下令,叫了魏家班到宮中獻藝,這回好了,天子都聽過的戲,誰還不想聽聽,經此一事,讓魏家班更是聲名鵲起,等到每一次上演的時候,更是觀者如堵!

環境、內容、助推,三位一體,魏家班想不火都難!

好在魏三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火熱衝昏了頭腦,在《夜審楊七》火爆洛陽城的第一時間就找了謝直,一頓感謝不說,還和謝直達成了協議,以後只要在謝三郎身邊發生的事情,魏家班在爭得了謝直同意的前提下,都可以把它改變爲戲曲,魏三的原話說的明白,他們魏家班準備把謝直身邊的案子都編演成戲曲,組成一個系列,名字特簡單直白,《謝公案》!

謝直自然無可無不可,怎麼着都行,不過要求魏三,編演出劇本之後,一定要讓他看一眼,同意之後才能上演。

就這樣,魏三和謝三郎接下了不解之緣,人家趁熱打鐵,第二齣《謝公案》就是《登聞鼓》。

這齣戲就更火了。

爲啥?

這齣戲講得謝直科考之前被員外郎李昂針對,在科舉之中落榜,憤而敲響登聞鼓,最終推動了大唐科舉改革!

對老百姓來說,登聞鼓是他們蒙冤之後最後一個發出自己聲音的途徑,在心目中有這特殊的意義,這齣戲通過強笑登聞鼓的方式,一舉扭轉了謝直身邊的局勢,正是“善惡終有報”的具體體現,即便他們領略不了其中的深意,也是愛看!

對於普通士子來說,試卷糊名一事,徹底改變了科舉行卷的風氣,與他們任何一個人都息息相關,這齣戲又是科舉改革的起因經過結果,即便他們本身對戲曲沒啥興趣,難道對科舉也沒有興趣嗎?自然要第一時間去了解一番纔是。

就這樣,魏家班的《登聞鼓》一炮而紅,徹底確立了魏家班《謝公案》這個系列的格調。

經過這一次“蹭熱度”的成功,魏三下定決心,一定要金寶謝三爺的大腿,甚至在謝直調任御史臺的時候,魏三還有過擔心,河南縣尉這才倆月,三爺在這個任上破獲的案子,還沒來得及編演新戲呢,怎麼就調任了呢,《西市斬賴三》多好的一個題材啊,剛編演,還沒上呢,人家就成了監察御史了,別咱們再跟不上三爺的前進的腳步……

天可憐見,謝三爺還真給了他一個機會——組建儒家連鎖,然後讓魏家班去河陰縣上演新戲,同時,也他們幫忙打聽一下河陰縣關於漕幫的相關消息,爲了破獲漕船被劫一案做準備。

三爺到底是啥目的,他魏三不管,魏三隻知道,這是徹底上船的一個好機會!

他利用如今魏家班在江湖中的地方,大撒英雄帖,什麼江湖人士、三教九流,全被他託付了一個遍,請他們幫忙。

果然,在魏三的幫助下,謝直果然摸到了漕幫何大龍的情況,這纔有了後面亂石灘設伏的故事。

事後,謝直和魏三再次見面,拿錢出來感謝魏三以及他的那羣江湖朋友的幫忙,魏三心有所求,哪裡敢要?兩個推脫到了最後,謝直髮話了,錢你拿着,不算謝禮,算經費,以後讓你的那些江湖朋友,包括你們魏家班,隨時打聽着市面上的消息……

魏三求之不得啊!能幫着三爺打聽消息,起碼也是三爺門下的一條走狗了吧,嗯,編外的也好啊……說起來不好聽,但是能夠抱住了朝堂監察御史的大腿,多少人想幹這件事還沒機會呢!

就這樣,在魏三有意奉承之下,和謝直的關係越扯越深,不但幫着謝直打聽市面上的各種消息,還包下了儒家連鎖的所有演出。

在這必須誇獎魏三一句,這絕對是個明白人,人家包下了儒家連鎖的所有演出,絕對是一個神來之筆。

對於儒家來說,魏三包下了所有演出,不要錢,只收取客人的打賞,儒家不但不用掏出一文錢來,還可以省心省事地把演出場地交給魏三,通過每一天的種種演出,來提升儒家連鎖對普通客商的吸引力。

對於魏家班以外的江湖人來說,能夠到儒家連鎖去演出,這可是身份的象徵,他們一般也就是在南市、北市演出,本來也沒啥固定的場所,所有收入,也都是客人的打賞而已,雖然到儒家演出也是如此,但是這兩個地方的客人不一樣啊,能住在儒家連鎖的主兒,怎麼也比南市、北市逛大街的閒漢有錢吧?但凡是打賞,一出手就比他們平日裡一個月的收入還多,這還能有啥不願意的。

而且魏三最絕的地方,不但以“安排演出”的權力,徹底確立了他在這羣江湖人之中的地位,還對江湖人進行“績效考覈”呢,想去儒家連鎖演出,行啊,除了本身的技藝之外,你還給咱提供了啥消息?提供多的,來得勤的,提供消息有價值的……優先安排!

要不說人家魏三常年混跡江湖,這小手段耍出來,絕對周全。

謝直給了他一個任務,一點權力,生生地讓他給玩出花來了!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也就是有點小聰明而已,能夠把權力和義務對等起來而已,之所以說他周全,就是人家把握尺寸的功夫實在是到家。

他不是藉着這事確立了自己在江湖人之中的地位嘛,也算是獲得了一份隱性的福利,要是一般人,咧嘴一笑,也就這麼着了。

但是人家魏三沒有,人家給魏家班立了規矩,不管以後魏家班上演什麼新戲,只能在儒家積潤驛!連演三場之後,無論儒家連鎖開設了幾家,魏家班就順着驛路一路走下去、演下去,直到把儒家連鎖酒店的所有客舍都演出完了,這纔開始承接別的地方的演出。

這是啥?

藉着如今魏家班的名聲,來爲儒家連鎖酒店招徠客源!

想聽新戲,好啊,請到儒家來,別的地方沒有!

這叫什麼?

投桃報李!

雖然有隱性的好處,魏三佔了,但是人家不白佔,傾盡所有進行回報!

這件事,人家還不主動說,用事實說話,慢慢地等別人看出來,誰看出來,不得稱讚人家一聲“仗義”?

如果流傳到謝三郎的耳朵裡,謝三郎還不得高看他一眼?誰還不喜歡這樣知情知趣的下屬?

今天,也是如此。

新戲名字就叫做《三上本》,講的故事,就是謝直在金鑾殿上連開三炮掀開洛陽糧案的故事,當然了,按照傳統戲曲的“起承轉合”方式,在謝直掀開洛陽糧案之前,還選取了事情發展的幾個片段,加功成了摺子,然後和金鑾殿上的一幕組成了一出完成的戲劇。

好吧,人家魏三在謝三郎身上蹭熱度已經蹭出經驗來了……

今天就是首演,儒家積潤驛店也好,魏家班也好,誰都沒有想到謝直竟然爲了躲馮姨娘介紹對象,直接從御史臺請了假,跑到積潤驛躲清靜來了……

謝直怎麼來的,他們不管,但是既然來了,就得招待好了,別的不說,魏家班的這個首演,怎麼也得讓三爺看完整了吧……

結果,謝三爺碰到了老杜,陪着白馬寺進香去了……

眼看着定好的首演時間就要開始了,一羣人都急了,魏家班的人都跑過來問什麼時候開場,就連柱子作爲儒家積潤驛的“李掌櫃”,都過來問了一句。

魏三多聰明的人了,他知道自己到底靠着誰吃飯,想都沒想,就一個字,等!

三爺什麼時候回來,咱什麼時候開場,已經來了的朋友,喝茶,上瓜子,我請!

當然,這些事情,謝直都不知道。

他和杜甫到了後院的時候,早就坐滿了,還人聲鼎沸的,謝直坐下之前還挺高興,做買賣誰還怕熱鬧啊,人越多越好……

結果,他和杜甫剛剛落座之後,頓時就高興不起來了。

因爲他們聽到了周圍人的議論之聲。

他們兩位今天都穿得便裝,雖然能夠看出來不是一般人,但是不認識的,誰也不知道他就是謝三郎。

再說了,聽書看戲,圖的就是一個樂呵,全是爲了自己開心,誰沒事還老打量身邊的人啊。

所以,人家說話就很隨意了。

“聽說這魏家班最負盛名的一家班社,幾齣大戲都在洛陽城中火爆異常,你說他們也是,怎麼就非得把新戲的首演放在洛陽城外?”

“嗨,你還不知道啊,魏家班的班主,跟儒家的老闆是好朋友啊,李旭,聽說過吧,就是這家客舍原來的主人,後來李家客舍併入了儒家連鎖之後,魏家班就把新戲的首演定在了這裡……”

“定這兒也不是不行,可是也不能說話不算數啊,說好了未時開演呢,這都快申時了,怎麼還不開始?枉我生怕錯過了開場,一大早就從洛陽城出來了,三十里路啊,吃過午飯就一直在這等着……這得等到什麼時候去?再晚?再晚就該敲淨街鼓了……”

“就是就是,還不開始?今天晚上怎麼回城去?”

“回不去怕啥?這裡就是客舍,還能少了你一個睡覺的地方?”

兩人聊着聊着樓就歪了。

“你要是這麼說的話,會不會人家儒家的一套經營策略啊……”

“嘿嘿嘿……讓魏家班把新戲首演放到儒家積潤驛,然後夥同魏家班特意推遲演出時間,然後逼得大家不住在儒家也得住……”

謝直聽了這個,還能樂的出來不?當場臉就黑了,咱儒家連鎖酒店一年收入也不少了,正準備把分店繼續開下去呢,還至於用這麼下作的方式賺錢嗎?

不過呢,他還真不好發作。

畢竟,魏家班推遲了首演的時間,是事實,人家都等了這麼長的時間了,還不許人家聊兩句天嗎?開玩笑也好,發怨氣也好,都是一種猜測而已,他要是一發作,得,不是真的也成真的了……

就在謝直想着怎麼處理的時候,卻聽得耳邊“嘭”的一聲。

有位年輕的士子,一巴掌就拍到桌子上了。

“張某到了河南地界上,就聽說儒家連鎖乃是朝廷驛站之外最好的客舍,今日一見,原來如此!

哼!

張某聽到這個名字,一開始還以爲是爲真正讀書人操持的買賣,現在來看,不過是接着我儒家的名頭譁衆取寵而已!

這樣的客舍,不住也罷!”

說着,站起身形,就要離開。

謝直都懵了,特麼的,我還沒急,你到當真了!?

第144章 三告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484章 要錢,講究個招數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448章 刑訊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32章 王某收徒而來第405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432章 就一個字,快!第268章 謝二胖子的信第46章 縣尊問案第536章 還有可能……第388章 新手任務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247章 張公子,怎麼辦?第681章 造反,是對是錯?第585章 強橫第411章 常參朝會第105章 保你一個進士出身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549章 攔不住第420章 請斬安祿山第447章 誰要殺我第609章 第三次炮轟金鑾殿第560章 訓徒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470章 追,追,追!第153章 大氣運第355章 只有謝直才合適第522章 火藥!三千斤!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272章 就是漕幫第658章 土!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76章 回家一頓揍第419章 彈劾天子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109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377章 回城第263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423章 沒有私仇第86章 他怎麼知道我跋扈的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520章 覆盤第451章 便橋前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47章 另有其人第542章 意外!不方便!第153章 大氣運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172章 鹽價第570章 武備,哪去了?第532章 留得好!第22章 坑挖好了,等你來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639章 顏真卿與謝三郎不得不說的故事第304章 打草驚蛇第580章 不和第542章 意外!不方便!第545章 你到底是誰?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275章 找馬六第350章 塵埃落定第355章 只有謝直才合適第214章 瑾姑娘是個好姑娘第129章 好味道第122章 一出好戲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554章 拼桌拼出來一個仇人第580章 不和第523章 終於有消息了!第202章 你來啊第296章 戰陣之威第271章 沒有漕幫!(三連更,求訂閱)第277章 我給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174章 首倡之人第250章 監察御史杜九郎第46章 縣尊問案第311章 水生之常走夜路終見鬼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141章 人證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162章 你不配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185章 糊名第49章 縣試開考第276章 血汗錢第496章 條件好幾個第258章 賞錢十文第288章 楊洄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第144章 三告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484章 要錢,講究個招數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448章 刑訊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32章 王某收徒而來第405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432章 就一個字,快!第268章 謝二胖子的信第46章 縣尊問案第536章 還有可能……第388章 新手任務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247章 張公子,怎麼辦?第681章 造反,是對是錯?第585章 強橫第411章 常參朝會第105章 保你一個進士出身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549章 攔不住第420章 請斬安祿山第447章 誰要殺我第609章 第三次炮轟金鑾殿第560章 訓徒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470章 追,追,追!第153章 大氣運第355章 只有謝直才合適第522章 火藥!三千斤!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272章 就是漕幫第658章 土!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76章 回家一頓揍第419章 彈劾天子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109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377章 回城第263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423章 沒有私仇第86章 他怎麼知道我跋扈的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520章 覆盤第451章 便橋前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47章 另有其人第542章 意外!不方便!第153章 大氣運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172章 鹽價第570章 武備,哪去了?第532章 留得好!第22章 坑挖好了,等你來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639章 顏真卿與謝三郎不得不說的故事第304章 打草驚蛇第580章 不和第542章 意外!不方便!第545章 你到底是誰?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275章 找馬六第350章 塵埃落定第355章 只有謝直才合適第214章 瑾姑娘是個好姑娘第129章 好味道第122章 一出好戲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554章 拼桌拼出來一個仇人第580章 不和第523章 終於有消息了!第202章 你來啊第296章 戰陣之威第271章 沒有漕幫!(三連更,求訂閱)第277章 我給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174章 首倡之人第250章 監察御史杜九郎第46章 縣尊問案第311章 水生之常走夜路終見鬼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141章 人證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162章 你不配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185章 糊名第49章 縣試開考第276章 血汗錢第496章 條件好幾個第258章 賞錢十文第288章 楊洄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