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常參朝會

三天之後,常參朝會。

爲啥叫常參朝會呢?

這個名字,就是跟大朝會,以示區別。

事實上,大唐天子治理天下,就具體方式而言,主要是出臺各種政令。

那麼出臺政令,你得針對具體的事件、具體的情況出臺政令啊,不能還沒發生啥事呢,自己就坐在龍椅上拍腦門子,想起來一出是一出?那就離天下大亂不遠了……

說白了,天子得有一個正常接收信息的途徑。

別的朝代咱們不說,主要說大唐,具體而言。

天子接收信息的途徑,就是朝會,俗稱,開會。

開會,分三種,大會,小會,不大不小的會。

大會,就是常說的大朝會。

不過呢,大朝會主要的作用,一來不是讓天子接收信息,二來解決實際問題,他主要的作用,就是宣示權威。

按照大唐的規定,在大朝會的日子裡面,在京(都)所有官員都要上朝參拜天子。

說白了,就是所有官員,你們都來,看看,天子還是他,他身體還不錯,這不還能坐在龍椅上接受朝拜呢嗎,你們都看見了吧?行嘞,回去好好工作哈,須知道天威如獄,你可別犯事,犯了事,天子這麼好的身體,還收拾不了你嗎!?自己小心哈!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什麼面見各國使臣啊……

潛臺詞就是,看看,我大唐地大物博、人傑地靈,僅僅在京的官員都這麼多,你們撮爾小國沒事也漲點心眼,聽話,別折騰,然後年年過來記得進貢,要不然的話,我大唐可就對你們不客氣了,別的不說,就金殿上這些官員,就夠收拾你們的!

什麼宣讀大詔令啊……

涉及到皇帝登基,爲先皇追加名號,立太子等等的,具體事務很多,訂立過程,跟大朝會也沒啥關係。

爲啥在大朝會上宣讀啊?

原因很簡單,今天,人多!

見證人越多,越能代表這個事情的合理性、合法性,同時又肩負了傳遞大的重責,更快!

還有什麼歌功頌德啊。

一般情況下,都是朝堂大佬出列,說點事兒,一般都是報喜不報憂的事兒,咱在哪兒哪兒又發現祥瑞啦!這是天佑大唐啊!還有在過去的一年裡,或者說第三季度咱們財政收入是多少啊!夏稅啊、秋睡啊,咱們收了多少呀?比往年多收多少?

一般情況下都是這樣,也沒有人不長眼,非在大朝會這樣的場合裡面給天子添堵玩,沒說嗎,大朝會是宣示威嚴用的,你沒事就說國家這兒不好那不好的,天子不高興,政事堂相公沒面子,萬一讓其他國家的使節看到了,不成國際笑話了嗎?

所以,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一般人都不在大朝會上胡說八道。

不過呢,這種宣示威嚴的行爲,自然不能沒完沒了啊,有啥威嚴,宣示一下,告訴別人也就得了,誰還沒事天天宣示啊?

所以,大朝會的時間,都是確定的時間,什麼每個月的初一十五、還有冬至之類的特殊日子,剩下的時間,咱就消停點吧……

第二種開會,小會。

這個小會,那纔是真正的解決這個國家大事的會議。

事實上,事情就是這麼尷尬,真正解決問題的會議,一般都是人員特別少的會議,這個道理,在大唐朝,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臣不密則失-身,君不密則失國!

這種小會議,參與人員都少的多了,基本上就是天子和政事堂的幾位相公,有時候會開擴大會議,時不時地招呼幾個什麼尚書省、門下省的官員。

這些官員,還不是天天都能去。是什麼時候叫你,你什麼時候去……

這種會議上,人少了,就該說正事兒了,也不用考慮什麼國朝的面子了,說點實際的,說點真格的吧——今年山東又鬧災了,鬧蝗蟲,怎麼處理呀?國庫沒錢了!

然後大家一塊兒想想辦法,就這麼幾個人,加上與這件事情相關的幾個官員,就把這個事兒商量了,商量好了以後,具體責任落實到人,然後讓他去處理這個事兒……

說白了,這纔是大唐的真正權力中樞,事關國朝的種種政策,都是在這樣的小會上做出的決定。

第三種,不大不小的會議,就是剛剛提到的,常參會。

這種會議,除了沐休日,基本每天都有。

相對於大朝會,基本要天天參見天子,所以,叫做常參會。

那麼,參加常參朝會的都有誰呀?

在京的五品以上在京官員。

爲什麼呢?

這就是爲什麼總是強調五品官員,是大唐朝的中堅力量的原因了。

事實上,大唐官員九品,分爲了三個等級,六品以下,五品以上,三品以上。

就從參加朝會種類的資格上,就能看出來這樣的劃分了。

大朝會,在京的所有官員,都可以參加。

小朝會,三品以上的政事堂相公,以及個別與相關事件有關的官員。

常參會,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員參加。

不管什麼時候,天天都能見到大唐的權力最高者,這絕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事實上,五品以上的官員,不僅天天參見天子,還可以作爲某件事情的負責人,主導這件事情的實行。

這便是中堅力量的具體表現!

除此之外,能夠參加常參朝會的,還有一種清貴官員。

注意,這些清貴官員的品級,一般都是在五級以下,六品、八品,甚至九品,都有,讓這些低級官員來參加常參朝會,是一種特例,甚至可以說特權。

這個就厲害了!

在朝廷的中堅力量面前,大談“特權”二字,豈不是顯得比五品以上的官員更加高級?

所以,這些官員的統稱之中,多了一個“貴”字!

你還別不服,這種特權,就是天子親自給出來的!

具體方式,赦授!

比如監察御史吧。

還記得謝直是怎麼幹上監察御史的吧?

擁有相關資格的人,提出建議,天子認可,親自安排人寫個赦書,然後天子簽字、用印,發給你,這一套程序完整地走完了,你這才能成爲這個監察御史。

這個流程,就叫赦授。

什麼樣的官員才需要天子赦授?

尚書省各部的員外郎、監察御史,正字、補闕、拾遺……

欸,看着這些官職又派在了一起,是不是有點眼熟?

不錯!

這就是大唐的“爲官八駿”。

以“駿”爲名的八種官職,都前程遠大啊……

能不遠大嗎?

在低級官員的時候,就天天參加常參朝會!

你還是低級官員的時候,其他相同品級的官員都在幹啥呢?都是去忙到點兒實際的工作,那邊幹個工程,你去監督……這邊兒出了個案子,你破案去吧……總之,都忙活呢。

你呢?

就可以站在朝堂上,正式的參與國家大事,倒不一定能對這個國家大事,起到多大的主導作用,但是呢,你在從旁邊兒參與了,看見了,甚至還能幫着查漏補缺一番,這已經就是不錯不錯的。基本上不用你幹啥,就可以接觸到朝廷中樞的種種消息,還能從頭開始地觀看一條朝堂政策,到底是如何制定出來的,還不用勞心勞力。

這就是“清”字的由來了。

一“清”一“貴”,聯合到一起,就是這幫人的統稱,“清貴官”!

這是啥?

這是大唐朝堂的後背幹部啊!能不清貴嗎?

今天就是常參朝會。

朝廷五品以上官員,清貴官,都到齊了,殿中侍御史清點過人員之後,彙報,應到多少人,實到多少人,沒人請假,沒人曠工。

李老三大手一揮,開會!

第一件事,李林甫提出來的。

那個,咱們大唐國朝定鼎是在關中,定都是在長安啊,咱在洛陽已經待三年了,該回去啦……

這不正好八月份了嘛,咱要是你趕在冬天之前回去,現在也該準備準備了吧?

他這事一提,好多官員都心生感慨,是啊,從開元二十一年算到現在,可不都快三年了嗎?

您李老三貴爲天子,來到洛陽城,又帶着寵妃,又帶着閨女、兒子的,還有宮娥才女、金吾侍衛啥的,全天下都是你李老三的,你自然在哪都一樣。

可是我們不成啊,爲了跟着你處理這些朝堂政務,我們跟着你一起從長安來到洛陽,這都三年了,家也不能回,媳婦孩子也都不再身邊……真說起來,還真有點想家了……

要不說人家李林甫聰明呢,簡單的一個提議,就擾動了滿朝文武的思鄉之情,如果天子真的點頭,帶着這些官員迴歸長安,你說,這些官員能不感激李林甫嗎?

不過呢,他們也知道李林甫說了不算數……

現在,李林甫舊事重提,衆多官員雖然思鄉心切,卻也把目光投向了大唐首相,他們都知道,能不能回去,還得看人家張九齡的意思。

爲啥?

因爲李林甫在幾天之前就提過這件事,被張九齡一頓劈頭蓋臉地一頓懟,給懟回去了!

理由特別的充分!

時間不對!

第一個,現在是八月份,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時候,天子歲數也不小了,這麼多人一塊兒從洛陽會長安,路上折騰來折騰去的,天子說不管不管的,還真能一點不管啊?一邊操心,一邊趕路,然後這麼大歲數,別他麼再給折騰中暑了!

第二個,馬上就八月節,中秋是闔家團圓的日子,讓一幫官員跟着你趕路?不錯,有的官員到了洛陽,媳婦孩子都沒有在身邊,但是,也有人難解相思之苦,這三年時間,陸陸續續地把媳婦孩子給接到洛陽城了,你們一幫人光棍,過不過八月節,無所謂,但是人家拖家帶口的,難道也不過節了嗎?再說了,這一路迴歸長安,要經過多少州縣,天子蒞臨,他們不招待嗎?真要是現在這個時間回去,折騰得這些人也都過不好八月中秋,合適嗎?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現在正秋收還沒完呢。

洛陽所在的中原地區,跟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正是我大唐產糧的重要地區。

你說這儀仗那麼多隨行官員,還有好多的侍衛、金吾衛,排來了陣勢呼啦啦的這麼一塊兒一走,驛路不夠寬的時候,咋辦?就只能下了驛路,一個沒注意,就能把老百姓的田地的給踩了,你踩了以後你說賠不賠吧,就算是陪,糧食也回不來了,多糟心?!?

天子來洛陽這三年多,折騰了這麼多事情,不就爲了說把糧食的情況弄好一點嗎?又是查洛陽糧案,又是親自推耕的,還派了政事堂裴耀卿裴相清理漕運,不就是爲了調整一下國家的糧食情況?別回來臨走臨走了,再破壞了糧食生產!

這些理由,太強大了,尤其是第三個,洛陽糧案可是剛剛完事,現在砍了楊玄璬的刀子,血跡還沒幹呢!

誰敢再張羅會長安啊,真要是被張九齡張相扣上一個“破壞糧食生產”的帽子,你說,他是砍你還是不砍你啊?

就連這些官員,也都想到,李林甫李相,竟然硬頂着這個問題,再次提出了迴歸長安的提議。

常參朝會之上的官員纔不管這個呢,既然有人再一次主動提出來,大家就聽聽唄,萬一張相答應了呢……

所以,一種官員,都把目光投向了張九齡。

其實,不僅僅是他們,就連天子李老三也把目光甩了過去,他也想回長安了,雖然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但是國都就是國都,長安的宮殿,絕對是全大唐最好的宮殿羣啊,李老三自己住着也舒服,況且,長安左近還有好多好多的溫泉,沒事的時候,還可以去泡一泡溫泉,玩玩鴛鴦戲水啥的……不比待在洛陽好啊?再說了,即便他貴爲天子,出行的時候帶了不少宮娥才女,還帶着寵妃武惠妃,但是這也三年了,難道他就不想長安宮中之人嗎?

這種情況,早在李林甫的預料之中,他之所以舊事重提,並不是已經找到解決了張九齡提出異議的答案,他這是誠心給張九齡挖坑呢……

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603章 兄弟情深第75章 或有可能第601章 實事求是第502章 真心話大冒險(大唐版)第461章 混賬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172章 鹽價第232章 謝公案第680章 鳴冤!第360章 姑侄說三郎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226章 諾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486章 結案吧……第353章 隔牆有耳第636章 胡將守邊第627章 白衣軍前效力第652章 火!力大無窮第297章 非男兒所爲!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587章 因爲……案子!第551章 小義第540章 天下武備第541章 保險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616章 清淨長樂驛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674章 說書人第89章 套路太深了第495章 賣命錢,你出第117章 詩聖也犯糊塗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388章 新手任務第446章 突襲第583章 問案第438章 小猴子,走一趟吧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212章 咳咳,您的好友老田上線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272章 就是漕幫第516章 轟!第456章 前因後果第271章 沒有漕幫!(三連更,求訂閱)第532章 留得好!第25章 無視他第242章 靠水難生之告他第501章 我有個提議……第497章 套路3+1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250章 監察御史杜九郎第512章 追,還是不追第348章 高大哥第165章 王維也在第3章 另外一種可能第485章 火藥!淮南!第137章 還有這麼上藥的?第679章 水!揚州號揚威!第513章 遇襲第52章 謝直不服第288章 楊洄第538章 淮南進奏院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79章 謝直不高興了第645章 投名狀第371章 儒家第219章 一切有我第396章 慈不掌兵第665章 土!堆土爲山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519章 道門火藥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238章 靠水難生(三)(三更補作業)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574章 師門有幸,道長無奈第409章 貴人第638章 平原送行酒第211章 持械搶劫第492章 你配嗎?第549章 攔不住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53章 這纔是官司(求收藏~!)第50章 縣試還排名?第277章 我給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275章 找馬六第411章 常參朝會第635章 世態炎涼第16章 蝴蝶金簪第331章 犯罪網絡
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603章 兄弟情深第75章 或有可能第601章 實事求是第502章 真心話大冒險(大唐版)第461章 混賬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172章 鹽價第232章 謝公案第680章 鳴冤!第360章 姑侄說三郎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226章 諾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486章 結案吧……第353章 隔牆有耳第636章 胡將守邊第627章 白衣軍前效力第652章 火!力大無窮第297章 非男兒所爲!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587章 因爲……案子!第551章 小義第540章 天下武備第541章 保險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616章 清淨長樂驛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674章 說書人第89章 套路太深了第495章 賣命錢,你出第117章 詩聖也犯糊塗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388章 新手任務第446章 突襲第583章 問案第438章 小猴子,走一趟吧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212章 咳咳,您的好友老田上線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272章 就是漕幫第516章 轟!第456章 前因後果第271章 沒有漕幫!(三連更,求訂閱)第532章 留得好!第25章 無視他第242章 靠水難生之告他第501章 我有個提議……第497章 套路3+1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250章 監察御史杜九郎第512章 追,還是不追第348章 高大哥第165章 王維也在第3章 另外一種可能第485章 火藥!淮南!第137章 還有這麼上藥的?第679章 水!揚州號揚威!第513章 遇襲第52章 謝直不服第288章 楊洄第538章 淮南進奏院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79章 謝直不高興了第645章 投名狀第371章 儒家第219章 一切有我第396章 慈不掌兵第665章 土!堆土爲山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519章 道門火藥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238章 靠水難生(三)(三更補作業)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574章 師門有幸,道長無奈第409章 貴人第638章 平原送行酒第211章 持械搶劫第492章 你配嗎?第549章 攔不住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53章 這纔是官司(求收藏~!)第50章 縣試還排名?第277章 我給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275章 找馬六第411章 常參朝會第635章 世態炎涼第16章 蝴蝶金簪第331章 犯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