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

於此同時。

謝直正在家裡面招待客人。

說是客人,不準確,應該說是親戚,而且是那種特別親近的親戚,胞親姐夫。

注意用詞,胞親。

大唐對親戚的遠近很是重視的,幾乎每一個層級都有專門的稱呼。

就以姐弟爲例。

一個爹一個媽,這在後世,就叫親姐弟,在大唐,不這麼叫,還得在“親”字前面,加一個“胞”字。

爲什麼有這樣的區別?

因爲大唐還有納妾的制度啊,也就是說,弟弟的一幫姐姐裡面,有可能還有同父異母的姐姐,這樣的關係,就叫“親”了。

然後就姐弟來說,再遠一點的關係,就是親兄弟的子女,老大家是閨女,老三家是小子——欸,老-二呢?老二404了——這樣的姐弟,叫“堂”姐弟。

在大唐,用了一個專門的字眼,“從”,從姐弟。

當然這個說法在大唐的正常生活之中並不多見,主要是族譜之類的書籍上纔有,說白了,相同的關係,“從”是書面用語,“堂”是生活用語,其實都是一個意思。

就好比後世,問問題。

正式的說法,或者書面的說法,問一句“爲什麼”。

如果是生活話一點呢,一句話甩過去,“幹啥”。

如果帶口音,“幹哈”!

注意哈,必須是親兄弟的子女,纔是“堂”姐弟,要是親兄妹或者親姐弟的子女,那叫“表”姐弟,爲了區分母族那邊的表姐弟,再加上一個字,叫做“姑表親(戚)”姐弟,而母族那邊的表姐弟,也要多加一個字,“姨表親(戚)”表姐弟。

除此之外,還有,親哥倆,老大家是孫女,老三家是小子,怎麼稱呼?在“從”的前面再加一個個字“再”,這叫“再從”姐弟。

再遠一點呢?“再再從”?那不叫人話,正確的說法,是“族姐弟”。

欸,爲啥到這就變成族姐弟了?

數數,幾個層級了?

胞親,親,從,再從,族。

一共五個層級,這就是傳說之中的“五服”,以對應喪禮上五個不同等級的孝服,後世常說一句話,“這都出了五服了”,以此來說明親戚關係的疏遠,就是這個意思。

閒話休提。

謝直正在招待自家的“胞親”大姐夫。

即便他在大唐生活了這麼長時間,也習慣不了大唐人,把親戚關係還給劃分成如何嚴格的三六九等,親戚就是親戚,人性好、處得來,自然肝膽相照,人性不好、相處不來,就算是新兄弟也能反目成仇。

姐夫這種關係,別的不說,在後世是多親近的關係了,怎麼還能當外人呢?所以,他第一次見這位大姐夫,由衷希望他屬於那種“人性好、處得來”那一掛的。

所以,謝直表現得相當熱情。

別懷疑,這都是出於真心。

因爲在謝直有限的記憶之中,他的那位胞親大姐,對原主實在是太好了。

前文交代過,謝三郎很小的時候,謝家大爺就過世了,然後親生母親,又因爲憂思過度而隨之而去,小小的謝三郎就成了一個父母雙亡的可憐孩子。

即便祖父祖母就在身邊,可是還有那麼一位“可愛”的二叔母呢。

在祖父祖母的眼裡,謝直是自家的三孫子。

但是在二叔母的眼裡,謝直是“大房的小兒子”。

有了這個意念在裡面,好多事情,即便是謝老爺子和薛老太太,就不太方便了,要不然的話,不管給謝直什麼東西,二叔母都要幫着“小個兒”的謝二胖子爭競一份……

這咋辦?

二叔母和小小的謝二胖子自然無所謂。

這可就苦了小小的謝直。

幸虧,有大姐在!

這姐姐要是對弟弟好起來,簡直沒有邊界,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謝家大姐做不到的,就算是謝直生母重生在世,恐怕都沒有謝家大姐對謝直那麼好,那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頂在頭上怕歪了……謝三郎小小年紀就能在汜水城成就“靜街虎”的成就,主要是謝家老校尉的的身份使然,不過,其中,恐怕也少不了謝家大姐對謝直的寵溺。

這麼說吧,在謝三郎僅有的記憶之中,每天照料自己生活起居,在自己闖了禍之後、幫着他擦屁股的,只有自家的胞親大姐!

只不過,等他過了童年時節,大姐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前文同樣交代過,謝家二叔做主,和時任洛陽御史臺侍御史的盧奕的族侄,定下了親事。

其人,就是眼前的這位大姐夫了。

他姓盧,名寧,在家乃是獨子,家中薄有資產,卻也是范陽盧氏的嫡系子孫。

謝家大姐能夠嫁入到五姓七家之一的范陽盧氏,也不算辱沒了謝家大姐的身份。

不過,這對謝三郎就不太友好了,畢竟范陽乃是幽州首府,距離汜水縣千里之遙,他就算想念自家大姐,也難以相見啊。

好在據說大姐夫對大姐非常不錯,大姐的日子過得也好,算是讓謝直聊以***,尤其他到了洛陽以後,見到了當初大姐婚事的媒人,現在大姐夫的族叔,現任洛陽御史臺的御史中丞,盧奕,從他的嘴裡聽說了大姐的近況,更是把一顆心放到了肚子裡面了。

如今看到了大姐夫,先不管他的人性如何、能不能相處得來,就衝胞親大姐的面子,也得好好招待一番啊。

可是,謝直這麼一“好好招待”,頓時讓大姐夫盧寧受寵若驚。

爲啥?

他可理解不了謝直的這種熱情。

要知道在大唐,終究是男女有別,具體的差別,不僅僅是社會分工,還包括大唐人對男女的不同對待上。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這句話,在大唐科不僅僅是說說玩的,一個姑娘嫁到別人家,人家都拿她當做自家人了,一張嘴就是“我家媳婦”,而不是別的,至於嫁出去姑娘的人家,也不拿這位“姑奶奶”當做自家的人了。

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兩家的關係,按照大唐的說法,叫“姻親”,歸根結底,還是兩家人。

說實話,盧寧到了洛陽是來辦事的,他明知道自家夫人的親二叔一家和胞親弟弟就在洛陽城中,他也沒想着先過來,反而先去族叔盧奕的府上,並以此爲落腳點。

說白了,在他的觀念之中,謝家雖然是自家夫人的孃家,卻是親戚,是跟他盧寧是兩家人,盧奕一家呢,雖然血脈淡薄一點,但是終究是范陽盧氏出身,那是正經的一家人。

甚至,盧寧到了洛陽城以後,一門心思地辦事情,直到把事情辦得差不多了,在族叔盧奕的提醒下,纔想起來要來謝家拜會一番,那還沒有當天就過來呢,還特意選了一個謝家二叔謝璞沐休的日子,提前派了盧家小廝拿着帖子上門預約,得了謝二叔的回覆之後,才正式登門。

就從這些做派來說,符合禮節是真符合禮節,不負人家五姓七家范陽盧氏“詩書傳家”的美譽,不過呢,這前前後後,透着一股客套和疏離……

但是,盧寧斷然沒有想到,謝直能這麼熱情。

盧寧就有點懵了。

實打實地說,他到了洛陽城的時間也不短了,除了辦事之外,滿耳朵都是汜水謝三郎的傳聞,什麼瘦金體,謝閻王,謝三炮,推動科舉改革了還不算,還時刻準備着推動鹽法改革,還有個什麼“大唐辦案第一人”的美譽。

一開始聽的時候,盧寧還有點一驚一乍的,他斷然沒有想到,自家小舅子竟然能這麼牛逼?

等到聽得多了,就起了點別的心思——文武雙全?還會辦案?在金鑾殿上敢頂撞天子,在天津路上敢爲咸宜公主“以死開道”?最過分的,一首“我輩豈是蓬蒿人”,硬生生地把大唐首相給厥了!

這他麼是說活人呢,還是說神仙呢!?

別說這些取死之道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就算是又個一條兩條的,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盧寧出身范陽盧氏,自問見過的青年才俊,不說如同過江之鯽一般,卻也絕對不少,可是他斷然沒有想過,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能夠在短短的一年時間之中,闖蕩出這麼大的名頭來。

後來,盧寧“自以爲”想明白了,無論如何,謝三郎以弱冠之齡,被天子赦授了監察御史,不管起因如何,起碼也是國朝有數的年少成名的人物,說是年少得志一點問題都沒有,對於這樣的少年人,自然名聲越大越好啊,不知道謝家是怎麼想的,反正要是在范陽盧氏,肯定集中全族的力量,讓他的名聲更上一層樓。

想到這裡,盧寧就更“明白”了,掐指一算……

瘦金體,據說是從老丈人謝家大爺遺留的字帖之中找到的靈感……估計就是老丈人謝大爺已經有了成型的書寫技巧,只不過沒有公之於衆,這才讓謝三郎能以“瘦金體”成名於大唐士林。

大唐辦案第一人?也不看看謝家二叔是幹啥的?河南府法曹參軍!他能不會辦案嗎,謝二叔謝璞辦案的能力還用質疑嗎?至於謝直能夠破案,估計他的背後,斷然少不了謝家二爺的支持!

至於什麼西市三人衝二百,陣斬鬧事賴三,也不看看人家老謝家是幹啥的,現在謝老爺子還是成皋折衝府的果毅校尉呢,謝家部曲一個個都在成皋折衝府中任職,說句大不敬的話,與其說成皋折衝府是大唐的折衝府,還不如說是謝家的成皋折衝府!你再看看謝老爺子派給謝直身邊保護他的人,那都是成皋折衝府裡面堂堂的隊正,都是能夠統領五十人、上百人的隊正、旅率!這樣的人,能讓一幫地痞流氓給嚇唬住了嗎,還三人衝二百?要是沒有謝直,那就是兩人衝二百了!

想到這裡,盧寧“恍然大悟”,至於其他,根本懶得去想了,他已經認定了,所謂大名鼎鼎的汜水謝三郎,就是個“欺世盜名”之輩!

當然了,謝直依舊是自家小舅子,關係尚在,不過呢,他心中對所謂的“汜水謝三郎”可就有點看得輕了……

要不然的話,有了這樣的小舅子,誰還不上趕着好好拉拉關係啊?

所以,盧寧這次過來,主要是要拜訪謝家二叔謝璞,這是自家夫人的親二叔,乃是正經的長輩,以前離得遠也就罷了,他既然人在洛陽,於情於理都要拜訪一番。

至於謝直,人家盧寧根本沒考慮……

不過,今天到了謝府之後,謝直的熱情,讓盧寧着實意外。

意外之餘,盧寧也心生感嘆,怪不得自家夫人到了范陽之後,別的事情都好,但是一提起家裡,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自家的這個弟弟,如今一看,他們姐弟的關係,果然是好。

不過呢,人家堂堂范陽盧氏出身的嫡系公子,心生親近是心生親近,卻沒有任何高看“汜水謝三郎”一眼的理由……

謝直卻在興奮之餘,根本沒有留意到盧寧的“擰巴”,一個勁地追問他大姐的情況,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委屈,有沒有人欺負她……直到盧寧笑眯眯地告訴他一切都好,尤其頭幾年還給謝直添了一個小外甥,今年又給他添了一個小外甥女,這才讓謝直真正的放下心來。

長鬆一口氣之餘,不由得心花怒放,連帶着對盧寧這個大姐夫都越發熱情了起來,一個勁地說,等你什麼時候會范陽的時候,一定要通知一聲,他好給自家大姐好好準備點東西,說到這裡的時候,在洛陽城大名鼎鼎的謝三郎,竟然激動得像個毛頭小子一樣,彷彿一刻都等不了一樣,直接跑回了自己的臥房,捧着一個錦盒就跑回來了。

“這是洛陽城中風靡一時的蜻蜓金簪,庚午號,正是我家大姐的生辰,我早就準備好了,本想請人走一趟范陽給我家大姐送過去……巧了,大姐夫您來了,正好給大姐帶回去……”

盧奕都驚了。

他到了洛陽的時間並不長,卻也知道這一趟出門,要給家中的嬌妻幼子帶點伴手禮回去,首選之物,自然是洛陽城中大名鼎鼎的蜻蜓金簪。

只不過仔細一打聽,他就熄了這個心思。

無他。

太貴了!

一百貫一支,不還價!

你還不一定能買到。

就算能夠買到了,上邊的編號也沒準是啥?

盧寧無奈之下,只得尋覓其他的東西,準備帶回范陽。

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謝直竟然捧着金簪就出來了,而且上邊的編號,竟然是最合適的那一個。

“這……這……是不是有些貴重了?”

盧寧話都有點不會說了,他沒有想到,在自己面前無法完成的事情,竟然被小舅子就這麼輕描淡寫地解決了。

謝直卻哈哈一笑。

“自家的東西,什麼貴重不貴重的,再貴重,又如何比得了大姐對三郎的恩情?

大姐夫不必推辭,除此之外,另外還得給你準備幾支蜻蜓金簪,也方便大姐夫回到范陽以後,給家中親近之人奉上……

不過,編號就不確定了,而且還得過幾天才能拿過來,還望大姐夫不要見怪……”

盧寧能說啥?只得連連道謝不已。

人家想的多周到了,怕他就拿一直金簪回去,只有自家大姐有,別人沒有,怕犯了別人的紅眼病,特意多送了幾支,隨便盧寧兩口子安排,不但不會得罪人,還能幫着盧寧、尤其是自家大姐落下一份不小的人情……

盧寧想明白這些,不由得深深看了謝直一眼,這個小舅子……人情挺練達哈……

謝直送出好幾支蜻蜓金簪還不算完,還一個勁張羅其他的,什麼我家大姐最喜甜食,正好前些日子收了點好糖……對了,三郎曾經親手炒制了一批綠茶,被洛陽城中的好事之徒命名爲三郎茶,大姐夫如果不嫌棄的話,還有一斤左右,你都帶着,讓我家大姐也嚐個鮮……

就這份熱情,到了最後,連二叔謝璞都有點看不下去了。

“行了,自從你大姐夫進門,全聽你說話了……你歇會不行嗎?”

謝直聽了這話,纔算是消停了下來。

盧寧也暗自鬆了一口氣,這份人情,一般人還真不一定遭得住……

隨後,他就聽二叔謝璞開口問話。

“侄婿這次來洛陽,可有什麼事情嗎?

需要我謝家出力否?但說無妨……

都是一家人,千萬不要說兩家話……”

盧奕一聽,趕緊回話。

“多謝二叔關心!

盧寧這次前來洛陽,確實是有事要做……

不過事情已經辦得差不過了,不敢勞二叔費心……”

“哦?”

謝璞頓時一愣,還真有事?

“但不知侄婿此來洛陽,所爲何事?”

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581章 登聞鼓響!第565章 覆盤!探查方向第25章 無視他第177章 交卷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630章 河東第523章 終於有消息了!第101章 留着過年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61章 名留青史的另外一種方式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673章 所謂投誠第604章 鍥而不捨地忽悠,還是有效果的……第349章 高主事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434章 出發第455章 安祿山……被放了……第656章 土!不求殲敵,只求拖延第512章 追,還是不追第398章 牛仙童第642章 傳首第652章 火!力大無窮第483章 粱十六,不老實第578章 詰問第193章 真接地氣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32章 王某收徒而來第485章 火藥!淮南!第182章 謝某要告!第28章 白骨亂蓬蒿第30章 走吧,謝府第340章 熱心羣衆五娘第510章 誰在通風報信第215章 我是好人嗎!?第46章 縣尊問案第468章 李老三也是個要臉兒的人第407章 換茶第68章 交差第137章 還有這麼上藥的?第662章 土!土耗子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338章 多喝熱水第666章 土!計劃流守城第621章 故作鎮定第255章 誰是保護傘?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473章 平康坊第424章 臨都驛第171章《論鹽》第340章 熱心羣衆五娘第53章 這纔是官司(求收藏~!)第178章 你給我撿起來第268章 謝二胖子的信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136章 圍繞着“奸”如何展開第486章 結案吧……第240章 靠水難生之三十六文錢第277章 我給第511章 待貴客,三郎茶第689章 你跑啥!?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425章 莫要墜了皇爺的威風士氣第20章 奸第361章 莫名其妙的敵意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466章 陣斬劉普會第420章 請斬安祿山第80章 謝正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222章 不負第391章 軍事專家第434章 出發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274章 時機已到第114章 小義,換紙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593章 上牆!第327章 自己動手第575章 交易,不僅僅是配方第391章 軍事專家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341章 審別人第110章 白條第433章 拿下第235章 三把火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34章 徒弟不是想收就能收的第122章 一出好戲第251章 重點,西邊第595章 頭上五尺第70章 首飾匣子第464章 破門!第53章 這纔是官司(求收藏~!)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281章 所謂生存空間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646章 謝家兒郎初長成!
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581章 登聞鼓響!第565章 覆盤!探查方向第25章 無視他第177章 交卷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489章 就是這麼不講理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630章 河東第523章 終於有消息了!第101章 留着過年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61章 名留青史的另外一種方式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673章 所謂投誠第604章 鍥而不捨地忽悠,還是有效果的……第349章 高主事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434章 出發第455章 安祿山……被放了……第656章 土!不求殲敵,只求拖延第512章 追,還是不追第398章 牛仙童第642章 傳首第652章 火!力大無窮第483章 粱十六,不老實第578章 詰問第193章 真接地氣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32章 王某收徒而來第485章 火藥!淮南!第182章 謝某要告!第28章 白骨亂蓬蒿第30章 走吧,謝府第340章 熱心羣衆五娘第510章 誰在通風報信第215章 我是好人嗎!?第46章 縣尊問案第468章 李老三也是個要臉兒的人第407章 換茶第68章 交差第137章 還有這麼上藥的?第662章 土!土耗子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338章 多喝熱水第666章 土!計劃流守城第621章 故作鎮定第255章 誰是保護傘?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473章 平康坊第424章 臨都驛第171章《論鹽》第340章 熱心羣衆五娘第53章 這纔是官司(求收藏~!)第178章 你給我撿起來第268章 謝二胖子的信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136章 圍繞着“奸”如何展開第486章 結案吧……第240章 靠水難生之三十六文錢第277章 我給第511章 待貴客,三郎茶第689章 你跑啥!?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425章 莫要墜了皇爺的威風士氣第20章 奸第361章 莫名其妙的敵意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466章 陣斬劉普會第420章 請斬安祿山第80章 謝正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222章 不負第391章 軍事專家第434章 出發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274章 時機已到第114章 小義,換紙第352章 人情得還第593章 上牆!第327章 自己動手第575章 交易,不僅僅是配方第391章 軍事專家第160章 “公平”的李昂第341章 審別人第110章 白條第433章 拿下第235章 三把火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34章 徒弟不是想收就能收的第122章 一出好戲第251章 重點,西邊第595章 頭上五尺第70章 首飾匣子第464章 破門!第53章 這纔是官司(求收藏~!)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281章 所謂生存空間第530章 高下立判第646章 謝家兒郎初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