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混賬

“混賬!”

洛陽宮城偏殿之中,李老三一聽謝直已經返回了洛陽,就是一驚,又聽高明說他直接入城,卻沒有來洛陽宮城面聖,卻僅僅安排了高明過來報信,不由得怒氣勃發,高明就算是謝三郎的開山大弟子,卻也不過一個十歲的孩子而已,你讓他來報信,自己連面都不漏?這也太拿天子不當幹部了!?

他這麼張嘴一罵,高明還不幹了呢。

他生父慘死之後,投靠叔父,結果叔父爲了給生父報仇,幫着謝三郎掀開了洛陽糧案,直接搬到了堂堂朝堂九卿之一的陳思問,但是終究因爲地位差距太大,落了個魚死網破、玉石俱焚的下場。

邀天之幸,叔父一家也都保住了性命,唯獨苦了他小小年紀的高明。

叔父一家要遠遠發配嶺南,高明的親孃要回孃家,留給九歲年紀的高明,只有一條路,跟着生母回外公家寄人籬下,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十來歲的時候還好說,等到他十五六歲,還未成丁的時候,恐怕外祖父一家人就該有閒話甩出來了,真到了那個時候,恐怕高明也得自尋生路了。

好在,師父出現了。

叔父遠赴嶺南,臨行之時,抱着萬分之一的希望,把自己託付給了謝三郎。

人家謝三郎就是因爲叔父幫着破案一事,竟然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收不收弟子,另說,卻也保證,無論從文、習武、還是經商,終歸要給自己一條生路出來。

其實,高明進入謝家的時候,也沒敢奢望能夠成爲堂堂汜水謝三郎的親傳弟子,只要能夠跟在他身邊,從人家身上學習一二,日後能有一份吃飯的手藝也就是行了。

小高明也是沒有想到,他不知道怎麼就入了謝三郎的法眼,被謝直直接收爲了開山大弟子。

不僅僅如此,小高明在謝家的地位,也陡然而升,洛陽謝家的主事人,師父的二叔,謝璞,親口告訴所有謝家人,高明就是謝家第四代,一切待遇,跟謝直大哥謝方的獨子謝文一樣,但凡有敢不敬的,直接逐出家門。

這些遠超預期的待遇,讓高明徹底把謝家當做了自己的家,把謝直當做了自己的父親。

現在,李老三開口咒罵謝直,他能幹嗎!?

“啓稟陛下,小人以爲,不然!

www⊙ttκǎ n⊙c ○

家師曾言,八月十三授命出洛返京,乃是爲天子返京提前做準備,旨意上面寫得清楚,處置天子返京的一切相關事宜!

這其中,安全一事,自然是重中之重!

家師在長安東市遭遇刺殺之後,不過驚魂未定,於第一時間提審案犯,就是要將天子返京的安全隱患消滅於萌芽之中。

果然!

一番審問之後,家師知悉了彌勒教的陰謀,不顧疲憊,直接帶着金吾衛出城平亂!

陛下!

家師顧慮劉志誠在長安城中還有其他眼線、人手,竟然沒有調動長安城中的一兵一卒,僅憑出洛時護衛在身邊的金吾衛,加上我謝家部曲,一共八十八人,就硬生生地衝擊劉志誠兩千叛軍!

陛下可曾想到家師當時是如何心境!?

別的不說,過橋之後,火燒便橋,豈能沒有當年霸王項羽渭水河邊衝擊秦軍的幾分決絕!?”

猛虎雖幼,卻有食牛之氣!

小高明年方十歲,在一衆朝堂大佬的注視下侃侃而談,言語雖然稚嫩,卻也鏗鏘有力,頗有幾分謝三郎炮轟金鑾殿的風采,引得一衆朝堂大佬,包括李老三在內,人人側目。

只聽得高明繼續說道:

“家師以一己之力平滅劉志誠叛亂之後,生怕走漏消息,讓洛陽劉普會、幽州安祿山提前做好準備,竟然不顧大戰一場的疲憊,將衝鋒受傷的金吾衛留在長安城,還安排金吾衛張朗將,按照劉志誠的口供,將他在長安城中的眼線一網打盡,隨後,竟然帶隊返回洛陽!

八天,八百里!

星夜奔馳,馬歇人不歇!

一路之上,上好的戰馬累死了八十三匹,其餘戰馬也是油枯燈盡,經此一役,全廢了!

戰馬尚且如此,更何況是馬上顛簸的騎士?!更何況是遭遇了一場刺殺,隨即就八十破兩千的家師!?

即便這樣,家師抵達洛陽的第一件事,就是拿下了臨都驛的劉驛長,就是要對劉普會封鎖消息!

現在回家,不過是更換戰馬。略作休整而已!

家師嘗言,明知劉普會要謀反,難道還真等他糾結齊了手下才去圍剿不成!?

胡不聞兵貴神速!

家師不辭辛苦,一路奔波,就是爲了以快打快!

派遣小子前來找張相報信,不過是報備一番,同時請朝廷增援家師而已……

何嘗有絲毫不敬之處!?

難道實實在在地做事,還比不得在天子面前賠笑臉嗎!?

混賬一詞,從何而來!?”

小高明說着說着,還真有點急了。

“混賬!”

又一聲喝罵,小高明怒了,誰罵得!?李老三你是天子,也不行啊!今天要是沒給說法……

結果轉頭一看,頓時沒脾氣了。

誰?

嚴挺之!

師祖!

“混賬!

不過是個通風報信的小娃娃而已,朝堂之上如何決斷,別說是你,就是你家師父在這裡,也沒有置喙的餘地!你個小小的黃口孺子,竟然還妄想褒貶不成!?

還不給我閉嘴!?”

小高明也是個聰明孩子,不過是年紀小、經驗少而已,尤其聽了李老三咒罵自己師父,一時之間沒有忍住而已,這才絮絮叨叨得給謝直顯擺功勞,隨後就要質問李老三,你憑啥罵我師父!?

結果剛剛帶出來點這麼個意思,就被嚴挺之攔住了話頭,尤其嚴挺之這話說得也講究,褒貶。

褒貶誰?

褒貶天子!

一個小小的黃口孺子,褒貶天子,這不是給自己招災惹禍嗎?

小高明聽了之後,立刻明白了嚴挺之言語之中的提醒,趕緊躬身一禮,不再說話了。

李老三一見,還真沒啥脾氣,他堂堂開元天子,總不能跟一個十歲孩子較勁吧?

再說了,聽小高明給人家師父謝直邀功揚名,說的這些,一想,還真挺有道理的,總不能說人家前前後後折騰了這麼多事情,都不是爲了他李老三好吧,最起碼,人家是在實實在在地做事情,比第一時間到李老三的面前邀功要好得多……

當然,現在也邀功了,卻不是自己親自出面,倒是派了一個十歲的開山大弟子來替他邀功,這種操作……逼格還挺高……

閒話休提,正事要緊!

李老三不說話了,張九齡身爲首相,得問問啊,謝直這麼費勁把消息送來了,咱們如何應對?

嚴挺之最是直接,這還有啥想的,謀反乃是十惡不赦!那是誅殺九族的罪名,別說像劉志誠那樣,糾集了兩千亂民直趨長安城,就是在家裡商量商量這事,也是謀反!

既然人家謝三郎已經確定了這件事,咱還有啥可商量的?

動手吧!

出動十二衛,也不用多了,三千人出馬,足以平滅劉普會!

李林甫卻有不同的看法,謝直說劉普會謀反,人家劉普會就謀反啊?哪有這麼巧的事情,他汜水謝三郎走到哪裡,哪裡就有謀反?

我怎麼那麼不信呢!?

你就看看謝直,入仕不過一年時間,都平滅三場“謀反”了!

一場在洛陽北市,一場在通濟渠……

那都是謀反嗎!?

通濟渠還勉強有那麼點樣子而已,說白了,也就是民壯鬧糧而已,就算裡面摻和了一點漕幫的人,也不過是向謝直尋仇而已,結果呢,大帽子一戴,謀反。

再說洛陽南市那一回,不就是漕幫賴三帶着漕幫幫衆去鬧事嗎,結果可好,謝直一出面,又是一頂大帽子飛了過去,還是謀反!

俗話說得好,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

人家謝三郎可是真不忌諱這個!

有了這兩回打底還不成,怎麼到了長安城又是謀反!?

還八十破二千,生擒劉志誠!?

焉知是不是他在東市受了刺殺之後,肆意報復!?

是,劉志誠可能參與了對謝直的刺殺,但是長安那邊的具體消息還沒有傳遞過來,就這麼聽謝三郎的一面之詞,確定劉志誠謀反?是不是有點武斷?

既然劉志誠謀反,都用武斷之嫌,那麼劉普會呢?難道就能這麼確定他也是謀反!?他現在的情況,可跟劉志誠的情況不一樣,不管怎麼說,人家身邊又沒有兩千人跟着……

劉普會本就是洛陽世代的豪商,就因爲謝三郎的一句話,不分青紅皁白地把他拿下來,合適嗎!?

開元二十一年的時候,天子還駐蹕長安城,曾經因罪查抄了一家京兆商戶,抄家所得,六十萬貫!消息一出,天下譁然,所有人都被這巨大的數字給吸引住了目光,很少有人去探究這位京兆富商到底是犯了什麼罪過,甚至還有傳言,說什麼天子內庫空虛,要拿這些治下的鉅商開刀……

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但是卻在民間口口相傳,頗有就是這麼回事的架勢……

現在天子馬上就要出洛返京了,結果臨走臨走,又把洛陽鉅富劉普會給拿下了!?真要是讓有心人跟開元二十一年的那一場事情聯繫起來,天子在民家這名聲,還要得嗎!?

嚴挺之不幹了,照你這麼說,就因爲他劉普會身爲一個洛陽鉅富,即便他謀反,咱們還不能抓他了!?

李林甫也上脾氣了,這半天你聽啥來着,我說不能抓劉普會了嗎?我說的是,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不宜輕舉妄動!

就這樣,嚴挺之和李林甫當場就吵起來了。

到最後,都給張九齡聽煩了。

嚴挺之說的有道理不?

有。

他是毫無保留地相信謝直,一心爲了大唐着想,要把劉普會的叛亂消滅在萌芽之中。

李林甫說的有道理不?

也有。

他對謝直的信任吧,有所保留,也不說全信也不說不信,但是僅憑一句話,反正存疑,需要至少有其他佐證,才能徹底認可謝直。除此之外,他也是爲了天子的名譽着想,這才勸說鎮之以靜。

真要是說起來,兩個人的分歧也不算多,無非兩點,第一個,對謝三郎的信任程度,第二個,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嚴挺之是爲了大唐考慮,李林甫是完全爲了天子考慮——這在一衆朝堂大佬的眼裡,其實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天子就是大唐,大唐就是天子!

既然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那麼,他們就對了嗎!?

不對!

哪裡不對!?

時機不對!

劉普會馬上就要謀反了,你們還吵個啥!?真等着人家兵臨城下了才着急嗎!?

不單單張九齡,就連一直很是佛系的裴耀卿都看不下去了,懶得搭理他們兩個,直接轉向了李老三。

“陛下,如今爭論此事,毫無意義,御史謝三郎,已然帶着兵馬入城,想必短暫休整之後,就要出兵直取劉普會!

這位小郎君說的明白,謝三郎傳話,乃是要求支援,不是要請示政事堂!”

一語驚醒夢中人!

對啊!

人家謝三郎是要求支援,根本就不是請示!

翻譯過來,不管你們管不管,反正我得幹!你們要是管的話,趕緊派兵來幫忙,你們要是不管,那算了,我也不求你們,等結果就行!

說白了,人家已經奔着劉普會去了!

謝三郎都直接行動了,你們還在偏殿嚷嚷個啥!?

只聽得裴耀卿繼續說道:

“爲今之計,就是朝堂這邊是否出兵相助,其他的是非功過,且容戰後再說吧……”

李老三也聽明白了,可不就是這麼回事嘛,人家謝直都動手了,現在還嚷嚷個啥?

不過,他也有點疑惑。

“謝直行事,爲何如此堅決?難道他就一定斷定劉普會要謀反!?”

要不說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呢,李林甫又開口了。

“還能因爲什麼,這位小郎君不是說了嘛,謀反的幕後主使,一共三人,京兆劉志誠,洛陽劉普會……”

隨後,李林甫裝作漫不經心的看了李老三一眼,這才繼續說道:

“還有一人,卻是陛下日前剛剛赦免的……幽州安祿山!”

李老三一聽,頓時勃然大怒,對啊,謝直如此堅決,哪裡是奔着劉普會去的!這分明是奔着安祿山去的啊!

“來人!速速傳令!”

第426章 小猴子第51章 在下不服第362章 造孽第288章 楊洄第407章 換茶第45章 無頭女屍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648章 火!大唐版“搬遷”第107章 盧奕求字第338章 多喝熱水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516章 轟!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342章 再見,張公子第225章 競職演講第511章 待貴客,三郎茶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156章 論鹽第681章 造反,是對是錯?第604章 鍥而不捨地忽悠,還是有效果的……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93章 幹就完了第602章 我給你提個醒兒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181章 李老三第335章 明察秋毫第468章 李老三也是個要臉兒的人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544章 該第405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第682章 大象跳舞無題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255章 誰是保護傘?第576章 從龍之氣的多角度解讀第541章 保險第387章 敵暗我明第497章 套路3+1第181章 李老三第393章 且慢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289章 聖旨到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645章 投名狀第629章 安祿山造反的準備工作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167章 公主漲工資第680章 鳴冤!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316章 水生之糾結第142章 楊公子,不忙走第113章 收禮只收瘦金體第445章 金條子第580章 不和第655章 土!機會第176章 紙堆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嚇人了第181章 李老三第684章 衆叛親離第572章 案中案第372章 魏家班第635章 世態炎涼第462章 吾往矣第462章 吾往矣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16章 蝴蝶金簪第685章 卑劣高尚第583章 問案第411章 常參朝會第183章 臣……失察……請陛下責罰第638章 平原送行酒第216章 我不願意!第658章 土!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84章 門包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324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609章 第三次炮轟金鑾殿第516章 轟!第656章 土!不求殲敵,只求拖延第315章 水生之就等你了第223章 還是出事了第250章 監察御史杜九郎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161章 這就是你的公平?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133章 合謀第497章 套路3+1第293章 引蛇出洞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110章 白條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
第426章 小猴子第51章 在下不服第362章 造孽第288章 楊洄第407章 換茶第45章 無頭女屍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648章 火!大唐版“搬遷”第107章 盧奕求字第338章 多喝熱水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516章 轟!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342章 再見,張公子第225章 競職演講第511章 待貴客,三郎茶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156章 論鹽第681章 造反,是對是錯?第604章 鍥而不捨地忽悠,還是有效果的……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93章 幹就完了第602章 我給你提個醒兒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181章 李老三第335章 明察秋毫第468章 李老三也是個要臉兒的人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544章 該第405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第682章 大象跳舞無題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255章 誰是保護傘?第576章 從龍之氣的多角度解讀第541章 保險第387章 敵暗我明第497章 套路3+1第181章 李老三第393章 且慢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289章 聖旨到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645章 投名狀第629章 安祿山造反的準備工作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167章 公主漲工資第680章 鳴冤!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316章 水生之糾結第142章 楊公子,不忙走第113章 收禮只收瘦金體第445章 金條子第580章 不和第655章 土!機會第176章 紙堆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嚇人了第181章 李老三第684章 衆叛親離第572章 案中案第372章 魏家班第635章 世態炎涼第462章 吾往矣第462章 吾往矣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16章 蝴蝶金簪第685章 卑劣高尚第583章 問案第411章 常參朝會第183章 臣……失察……請陛下責罰第638章 平原送行酒第216章 我不願意!第658章 土!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84章 門包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324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402章 大姐夫盧寧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609章 第三次炮轟金鑾殿第516章 轟!第656章 土!不求殲敵,只求拖延第315章 水生之就等你了第223章 還是出事了第250章 監察御史杜九郎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161章 這就是你的公平?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133章 合謀第497章 套路3+1第293章 引蛇出洞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110章 白條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