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牽連(2)

?我等我哥時,猛然想到這兩天讀博爾赫斯的小說《小徑分岔的花園》,艾伯特對餘淮說:“在所有的虛構小說中,每逢一個人面臨幾個不同的選擇時,總是選擇一種可能,排除其他;在彭冣的錯綜複雜的小說中,主人公卻選擇了所有的可能性。這一來就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後世,許多不同的時間,衍生不已,枝葉紛披。”此時此刻,我的腦海中就選擇了見到張佩芬後的所有可能性,她見我要知道什麼?她可能讓我爲她做什麼?她是一個人來見我嗎?她來時會不會被專案組跟蹤了?我一個可能接一個可能地問自己,每個可能都猶如一團迷霧,我只當與張佩芬要下一盤棋,在辦公廳下棋高手是朱大偉,儘管我的棋技不如朱大偉,但我喜歡下殘局。給彭國樑當了一年多的秘書,我深知張佩芬是一個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的女人,在這樣的女人身上存在着所有可能性,她可以讓你任何一種結局都發生。

去靜夜思茶樓的路上,我哥和我議論起王朝權,我萬萬想不到王朝權的真實身份竟然是臥底警察,更想不到彭國樑、溫華堅、陳實等人會栽在他的手裡,正如博爾赫斯所言:“任何命運,不論如何漫長複雜,實際上只反映於一個瞬間:人們大徹大悟自己究竟是誰的瞬間。”毫無疑問,彭國樑的命運成了王朝權的瞬間,儘管到現在他也沒有大徹大悟。還是我哥說的頗有哲理,他說每個人都處於間諜的角色,爲了苟活於世,要麼竊取,要麼出賣,如此而已。只是不知歐貝貝是王朝權的瞬間,還是王朝權是歐貝貝的瞬間。這讓我想起《日出》裡的女主角陳白露的一句臺詞:“太陽出來了,但是太陽是他們的,我要睡覺了。”若把王朝權比作太陽的話,太陽升起來了,卻不是歐貝貝的,我不知道歐貝貝會做何感想,只覺得歐貝貝並不會安睡,因爲歐貝貝是個有夢的人,生活在夢裡的人,醒就是睡。

我走進靜夜思茶樓時,張佩芬坐在茶桌前正不停地接手機,而且是三部手機輪着接,我靜靜地觀察了一下週圍的環境才走過去,因爲是下午,又不是週末,茶樓內幾乎沒有客人,張佩芬又是個大嗓門的女人,我理解她爲什麼一下子多了兩個手機,而且三個號碼都是新的,看來她也意識到自己已經身處硝煙瀰漫的戰場上了,但是她不知道也不可能意識到在炮火中即使你是隻雄鷹,也會被擊落的,何況你只是只蚊子呢?

我一直認爲多數人都視沉重的肉體爲靈魂的家園,他們視權勢爲信仰,無不希望藉助權勢打扮成蛟龍或者鳳凰,最終都擺脫不了狐假虎威的命運,更何況僧多粥少,能得到這種機會的人也是極少數。張佩芬是得到這種機會的人,但是由於過分崇拜權勢,她極可能誤認爲自己就是鳳凰。我在官場上混了十年了,深知一個人一旦走進這樣的誤區很難自拔,最後的結果就是害人害己。因此坐在她對面時,儘管我的表情很豐富,但是心裡卻加了十分的小心。

張佩芬說的第一句話是“老弟,讓你受苦了!”就這麼一句,不管張佩芬是否發自內心,我聽了以後都百感交集。接下來的談話果然不出我所料,她想通過我瞭解省軍區大院招待所內發生的所有情況,我當然讓她失望了,她用懷疑“叛徒”的眼光看着我,幾乎不相信我曾經是彭國樑的秘書。若是在案發前她用這種眼光看我,我會無地自容的,但是此時此刻她用這種眼光看我,我倒覺得自己像個君子,心裡坦蕩的一望無際。我心想,你老公做過什麼你最清楚,我因爲什麼被雙規了半個月,你不知道嗎?你有什麼資格用這種眼光看着我!如果說你老公對我有那麼點知遇之恩的話,我用這半個月都還上了,我一句出賣他的話都沒說過,這半個月是怎樣的一種心靈煉獄?任何幸運得沒有陷入那種可怕的考驗的人,都沒有權力用這種眼光看我!誰沒有真正面對這一考驗,誰就不能說自己一定能夠通過這一考驗!不錯,我是一個有着遠大政治抱負和事業信念的人,但我也和所有人一樣擺脫不掉沉重的肉身。我在不出賣被雙規了的領導的前提下,也要本能地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因爲上天都知道,我是無辜的,但是人不知道,爲什麼?就是因爲人很難衝破肉體的藩籬。我認爲,對人來說,靈魂是重要的,靈魂及其信仰是人區別於其它動物的最高標誌。但是肉體也是重要的,因爲肉體消失了,生命也就消失了,或許在塵世上惟一可以靈肉合一的生命載體也就消亡了。正因爲如此,黎明的許諾也只能留下一些黃昏的暮色熹微,甚至連一點暮色熹微也看不到。

張佩芬發現我對她懷疑的目光有強烈的牴觸,意識到自己的過分,於是換了一種和藹的目光用感激的口氣稱讚我比胡佔發有骨頭,然後又用信任而義憤的語氣控訴劉一鶴爲了獨佔山頭,排斥異己、打擊報復、落井下石;大罵齊秀英是殘害忠良的女魔頭,指使我搜集劉一鶴貪污受賄貪贓枉法的罪證,爲彭國樑報仇雪恨。

我斷然拒絕,而且誠懇地勸阻她不要這麼做,這麼做是玩火,眼下最重要的是聘請律師,想辦法救人!張佩芬不聽,苦口婆心地勸我幫她,我覺得張佩芬越說越離譜,過多糾纏在一起只能引火燒身,我這個人從小就不喜歡火,因爲小時候在山東老家一個小夥伴因爲玩火,點着了麥秸垛燒死了,當時我和其他幾個小夥伴也在場,親眼目睹了玩火者的下場。如今東州官場已經烈火熊熊了,張佩芬還嫌火燒得不旺,還要往火裡澆油,這麼危險的場面逃得越遠越安全。我謊稱我媽病了,離不開人,便不容分說地起身告辭。

我能感受到張佩芬用失望的眼光盯着我,大概心裡還在罵我是忘恩負義的“白臉狼”,我心想,如果命運是一座牢籠,那麼墮落似乎已經在劫難逃。我只是不明白,爲什麼幸福在永恆中只是一瞬,而苦難在時間範疇裡發生一次的事情,在永恆中卻不停地重複。

我索性不躲在我媽家了,乾脆回到自己家,因爲我哥說人生難得有這麼充裕的時間讀書,讓我多讀經典,我總不能把書都搬到我媽家去。只是家裡的電話無論怎麼響我也不接,除非是專案組的電話。

我從未像現在這麼孤獨,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害怕孤獨的人,一種是享受孤獨的人。深深的苦難讓我明白,那些爲了躲避孤獨和寂寞而拼命地不擇手段地逃到熱鬧中去的人,曲終人散之後,必將因空虛而寂寞,並被寂寞壓得喘不過氣來,這種寂寞的人將因空虛而頹廢,甚至墮落。我是一個曾經熱鬧過的人,其實人是一條魚,寂寞是一缸水,熱鬧就是如火的太陽。越是懼怕寂寞的人,越容易被太陽灼幹。我的寂寞若少女含嗔的美眸,包容了我內心的孤獨,它讓我捨棄煩惱,心境不再憂鬱。我知道這是書的力量。我很喜歡博爾赫斯的小說《通天塔圖書館》,他認爲,宇宙就是圖書館。它看上去佈局整齊,井井有條,彷彿是無限的,其實,這個圖書館是一個球體,它完整的中心是一個任意六面體,周圍卻難以企及。在這裡,形形色色的書整齊地排列着。然而,當你企圖找到其中一本,想進一步瞭解這個宇宙,你就會發現秩序消失了,混亂出現了:爲了找甲書,必須先找有關甲書的乙書;爲了找到乙書,又必須先找到有關乙書的丙書,依此類推,直到無限。也許無限秩序本來就根本不存在。這不得不讓我想到老子的《道德經》,老子講:“玄之又玄,衆妙之門。”我們無論將宇宙比作圖書館,還是將圖書館比作宇宙,都是“玄之又玄”的事,這裡的“玄”是“常無”,也是“常有”,“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將“常無”和“常有”結合在一起看待事物,就會從一個妙處進入另一個妙處,這就是“玄之又玄,衆妙之門。”其實爲了找甲書,必須先找有關甲書的乙書,以此類推,就是通過“無限”這個“無”的存在,探尋一個又一個衆妙之門。看來博爾赫斯的心靈與老子的心靈是相通的,甚至他們都有過當圖書館館長的經歷,博爾赫斯曾經說:“我心裡一直都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天堂果真是圖書館的模樣,我想兩位智者一定在天堂圖書館相遇了,大概此時正在從一個“衆妙之門”進入另一個“衆妙之門”呢。我甚至不止一次地幻想,如果自己的書房是任意六面體,會不會在夢中或者在哪一本書中與老子或博爾赫斯相遇,他們一定會勸我趕緊辭掉市長秘書,拽我和他們一起去神遊“衆妙之門”,那將是怎樣一種幸福呢?

然而幻想終究是幻想,我的境遇是隔三岔五就得去一次專案組協助調查,很顯然溫華堅、陳實和胡佔發已經開口了,由於很多事情我都在場,他們每提到我一次,我就得去核實一次,我每到專案組一次都感覺心靈被煉獄了一次,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因爲從專案組對我問詢的情況來看,彭國樑仍然在死扛着。

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42章 愚人之心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22章 吃飯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55章 真假得失第57章 內部學習第44章 自作自受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66章 一把手第44章 自作自受第52章 我上“賊船”了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5章 我是處長(5)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41章 《沙之書》第20章 離婚第33章 澳門賭場第9章 手段第63章 我還是我第22章 吃飯第1章 我是處長(1)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57章 內部學習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47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43章 “無”和“有”第10章 採訪第67章 我當市長秘書了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第8章 我是處長(8)第10章 採訪第58章 牽連(1)第1章 我是處長(1)第62章 秘密調查第62章 秘密調查第42章 愚人之心第50章 信任和考驗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40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2)第48章 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55章 真假得失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54章 內參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48章 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24章 特權第48章 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20章 離婚第3章 我是處長(3)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17章 所謂愛情第41章 《沙之書》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5章 我是處長(5)第71章 尾聲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66章 一把手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44章 自作自受第50章 信任和考驗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57章 內部學習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57章 內部學習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55章 真假得失第4章 我是處長(4)第63章 我還是我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55章 真假得失第58章 牽連(1)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53章 “地震”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第1章 我是處長(1)第10章 採訪第52章 我上“賊船”了第55章 真假得失
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42章 愚人之心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22章 吃飯第12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2)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55章 真假得失第57章 內部學習第44章 自作自受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38章 我是常務副市長秘書胡佔發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66章 一把手第44章 自作自受第52章 我上“賊船”了第28章 我是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李玉民第5章 我是處長(5)第11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1)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29章 我是黑水河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41章 《沙之書》第20章 離婚第33章 澳門賭場第9章 手段第63章 我還是我第22章 吃飯第1章 我是處長(1)第15章 人民的公僕(1)第57章 內部學習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47章 我是省紀委書記齊秀英第46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2)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43章 “無”和“有”第10章 採訪第67章 我當市長秘書了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第8章 我是處長(8)第10章 採訪第58章 牽連(1)第1章 我是處長(1)第62章 秘密調查第62章 秘密調查第42章 愚人之心第50章 信任和考驗第45章 市行政學院副院長張佩芬第40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2)第48章 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55章 真假得失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54章 內參第36章 我是市財政局局長陳實第48章 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24章 特權第48章 東州市市長劉一鶴第20章 離婚第3章 我是處長(3)第60章 理想與染缸第17章 所謂愛情第41章 《沙之書》第16章 人民的公僕(2)第5章 我是處長(5)第71章 尾聲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70章 名片如是說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66章 一把手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44章 自作自受第50章 信任和考驗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31章 我是幕後指使者第13章 我是正處級調研員(3)第57章 內部學習第65章 活在真實裡第57章 內部學習第39章 我是東州市常務副市長彭國樑(1)第55章 真假得失第4章 我是處長(4)第63章 我還是我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51章 專車如是說第55章 真假得失第58章 牽連(1)第49章 官場與激情第53章 “地震”第69章 張佩芬被雙規第25章 政治是門藝術第1章 我是處長(1)第10章 採訪第52章 我上“賊船”了第55章 真假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