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

三月十八日,幽州刺史郭勳和廣陽郡太守劉衛的奏章到達洛陽,幽州大捷的消息很快便在京城傳播開來。

盧植得知家鄉無虞,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暗道,這高順確實有兩下子,既能打擊異族,又平息了動亂,確保幽州平安。

而其他士族高官卻感覺憋屈,又讓小小豎子拔得頭籌;於是鼓動皇帝儘快出兵,不能讓高順獨享戰功。

看完郭勳的奏章,劉宏心中大喜,沒想到幽州也有這麼多兵馬,這樣的話京城就可以少派一些官兵出征了,能節省他大筆的軍費。

張讓擅長察言觀色,猜出皇帝的心思,於是建議道:“陛下,臣建議由幽州和高順同時出擊,迅速評定冀州局勢爲好。”

“哈哈,好事不能讓那他獨佔了,必須給他們施加一點壓力。”

“陛下有何妙計?”

劉宏說道:“若他們聯手收拾冀州黃巾,肯定會輕鬆獲勝,戰後朕要付出很多的賞賜,且戰後他們實力會更加強橫,這是朕不願意看到的,必須借黃巾賊來削弱一下高順的實力。”

“黃巾賊不是他們的對手,如何削弱他們呢?”

劉宏笑道:“哈哈,這好辦,朕自有辦法。按郭刺史的奏章看,協助守衛薊縣縣城的護烏桓校尉府的軍司馬房良乃高順手下,令其帶領軍隊援助青州,高順指揮剩餘人馬消滅冀州黃巾賊,這樣把他們的軍隊分開,實力必然減弱,若是戰敗,則戰後就不用太多的賞賜了,同時能削弱他們的實力。”

“陛下睿智!只是把軍隊都調走了,幽州如何防守?”

“不用擔心,他們有高順幫助招募的4000官兵來守衛城池,肯定不會有事的;同時升遷幽州刺史部兵曹從事,現涿郡行太守事向富爲涿郡太守,這樣的話必保幽州無虞;讓軍司馬房良和軍候徐晃帶領3000多步兵,以及他們所轄的騎兵援助青州;高順剩下的官兵則不足萬人,要是打下冀州,不知道還剩多人;這樣的話不就能輕鬆達到削弱他們實力的目的了嗎?”

“陛下,萬一他們獲勝了,戰功巨大,想必賞賜會很龐大;而且,他們要是戰勝了,部隊肯定會擴充很多,臣怕尾大不掉啊。”

“哈哈,要是他們獲勝了,相比軍費開支,支出一些賞賜,還是合算的;再說了,實在不行,到時候就獎賞他們一個太守之位便可;朕早就給他擴軍的權利了,隨便他們擴軍招兵,只要不用朝廷錢糧便可,要是他招兵過多,朕反而可以從其手下調兵,既節省了錢糧,又能分化瓦解他的手下。”

“陛下,他們已經有代郡、上谷郡和鉅鹿郡這3個太守之位了,要是再賞賜太守之位,就更不好節制了。”

“無妨,到時候可以把房良任命在青州爲太守,那裡被黃巾賊破壞的比較嚴重,朕估計,那些地方的太守之位肯定不好賣,且能分散他們的軍事力量;反正那裡已經被黃巾賊蹂躪的破敗不堪了,正好讓他們重建,咱們還能收千萬賣官的錢,總之,朕是不會做賠本買賣的;若他們不就任,那就不能怪朕不賞賜他們了。”

“是,陛下。那朝廷這邊如何出兵呢?”

“計劃不變,命令盧植爲北中郎將,帶領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士負責南陽戰場,奪回宛城,消滅張曼成;左中郎將皇甫嵩及右中郎將朱儁各領一軍,控制五校、三河騎士及各家族捐助的家丁勇士,討伐潁川、汝陽、東郡等地的黃巾軍,務必消滅彭脫、波纔等黃巾渠帥;三人軍隊平分,每人帶領一萬五千官兵。”

“是,陛下,臣記住了;不過每支部隊僅一萬五千官兵,是不是太少了?像汝南郡便有十多萬黃巾賊。”

劉宏怒道:“哼,要是帶領一萬五千大軍而不能戰勝那些烏合之衆,那便是他們無能。高順僅僅帶領幾千兵馬,便能戰勝近六萬黃巾賊,斬首二萬五千多,可見這些反賊的戰鬥力是很低的。”

“是,陛下!那什麼時候出兵呢?”

“明天先下聖旨,幽州那邊接到聖旨後3天內出兵;京城這邊需要查個好日子,祭奠之後方可出兵,爭取讓他們差不多的時間出兵。”

“是,陛下。”

聖旨一經尚書檯確定,京城內消息靈通的家族便已知曉。

大家族在羨慕盧植等三人獲得出征機會的同時,他們更多的是嫉妒高順勢力竟然佔據了兩路大軍,他們肯定能獲得足夠多的軍功;至於任命高順爲鉅鹿郡太守,則被他們無視了,那裡戰後肯定會被打成一團糟,他們不會羨慕那種地方的太守之位。

不過大部分中小家族還是很滿意的;大的家族出了1000家丁甚至更多,家族中優秀後輩皆作爲初級、中級指揮官參戰,分別擔任軍候或者軍司馬等職;小家族則是幾家湊1000人,後輩在軍隊中至少擔任一個屯長或者軍候的職位;這使得他們順利踏入軍界,並擁有一個高起點,比寒民人士強多了,至少不用從小兵做起。

有些家族,那怕家族後輩中沒有武將,也派出了優秀的旁支子弟或者家生子來帶領軍隊,對這些人來說,這無疑於一步登天,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使得他們對家族更加忠心耿耿。

在他們看來,黃巾賊只是人數衆多,戰力絕對很低,這是他們分享戰功的盛宴,任何家族都不想錯過,全都踊躍參戰,像袁家就派出了2000人的家丁隊伍,分別由袁紹和袁術帶領;曹家也派出了一個千人家丁隊,由曹操率領。

就算是文官世家,也不甘落後,僱傭一些寒門、遊俠代替他們率領家丁隊伍出戰。

這些家丁隊伍,雖說已是朝廷官兵,不過卻是涇渭分明,各家的家丁由各家族指揮,每個千人隊爲一個獨立作戰單位。

劉宏對此並不在意,只要他們能打勝仗便可。

由於上兩次出使收穫頗豐,這次左豐主動申請前往幽州傳旨。

皇帝劉宏對這位不避危險的小黃門頓生好感,不過他特地交代左豐,一定不要忘記向涿郡和鉅鹿郡太守索取買官職的錢。

爲了表示皇帝的大度,體現出這是皇帝的賞賜,劉宏特地命令左豐,每位太守收取1000萬錢便可。

又囑咐左豐,一定要諮詢一下高順,上谷佳釀的產量若何?希望高順能上貢一批美酒,或者用美酒頂替購買鉅鹿太守之位的金錢。劉宏自從喝過高順提供的酒之後,一直念念不忘,感覺以前的那種酒,沒滋沒味,且渾濁不堪,差距實在太大了。

左豐一一應允,並承諾一定辦好陛下交代之事。

第488章上虞朱家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225章李肅來投第640章寒冬對峙第573章飲馬北海第221章程立之功第156章養寇自重第108章長吏獻策第451章宗建之憂第466章挺進中原第475章董卓出兵第401章中原局勢第490章再佔兩郡第20章激烈角逐第379章新建水軍第236章強硬態度第43章匈奴和談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24章系統升級第443章修築潼關第414章魯肅之謀第272章劉宏狂喜第43章匈奴和談第227章拜會郭縕第482章魯肅的強勢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380章歷山大學第431章趙雲新婚(下)第157章鉅鹿對峙第120章呂布決定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81章栽贓嫁禍第118章遭遇刁難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257章人才輩出第321章呂布崛起第179章尋賢遭拒第117章河東徐晃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83章王允籌劃第367章洛陽局勢第584章稅賦改革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320章西園八校第236章強硬態度第616章閃電戰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323章平定豫州第637章新計劃第200章到達寧城第168章卜己心思第603章高順的狠辣第490章再佔兩郡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438章招降之策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214章佈局遼西第591章伏完的籌劃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114章商人蘇雙第83章王允籌劃第154章張牛角降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59章高順買官第100章出發赴任第651章支持道教第111章初到幽州第423章笮融反叛第562章孫權投降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145章喜獲兩郡第74章處理內奸第643章佯裝被圍第108章長吏獻策第169章歷城對峙第482章魯肅的強勢第448章馬騰投靠第271章鮮卑動態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418章高手史阿第386章高順陽謀第194章盧植獻計第178章黃巾落幕第595章高順妥協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121章張讓之憂第355章李儒之謀第38章游擊戰術
第488章上虞朱家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225章李肅來投第640章寒冬對峙第573章飲馬北海第221章程立之功第156章養寇自重第108章長吏獻策第451章宗建之憂第466章挺進中原第475章董卓出兵第401章中原局勢第490章再佔兩郡第20章激烈角逐第379章新建水軍第236章強硬態度第43章匈奴和談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24章系統升級第443章修築潼關第414章魯肅之謀第272章劉宏狂喜第43章匈奴和談第227章拜會郭縕第482章魯肅的強勢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380章歷山大學第431章趙雲新婚(下)第157章鉅鹿對峙第120章呂布決定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81章栽贓嫁禍第118章遭遇刁難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257章人才輩出第321章呂布崛起第179章尋賢遭拒第117章河東徐晃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83章王允籌劃第367章洛陽局勢第584章稅賦改革第537章馬日磾反叛第320章西園八校第236章強硬態度第616章閃電戰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323章平定豫州第637章新計劃第200章到達寧城第168章卜己心思第603章高順的狠辣第490章再佔兩郡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438章招降之策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214章佈局遼西第591章伏完的籌劃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114章商人蘇雙第83章王允籌劃第154章張牛角降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17章縣長的心思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59章高順買官第100章出發赴任第651章支持道教第111章初到幽州第423章笮融反叛第562章孫權投降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145章喜獲兩郡第74章處理內奸第643章佯裝被圍第108章長吏獻策第169章歷城對峙第482章魯肅的強勢第448章馬騰投靠第271章鮮卑動態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418章高手史阿第386章高順陽謀第194章盧植獻計第178章黃巾落幕第595章高順妥協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121章張讓之憂第355章李儒之謀第38章游擊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