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再見老村長

家丞非常忙碌,不僅要接見外客,還把高順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

臘月二十二,高順宴請了被圈禁的人,張昭態度略微好些,讓高順內心感到很高興,而其他人則是對高順非常冷漠,連該有的禮節都沒有,有失他們的身份。

着讓高順非常惱火,對這些固執的士人,繼續圈禁。

士人有着堅定的道德潔癖,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風骨氣節及學識才能),一旦成爲名士,功利官位會接踵而至,故士人或着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恪守封建綱常名教;或浮華交遊,廣結朋黨,相互吹噓,以沽名釣譽。

他們是國家政治的參與者,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者、傳承者。

士人對國家統治者非常重要,管理國家就離不開這些士人的支持,可是對高順來說,他們就是社會的毒瘤,阻礙社會發展的障礙,必須全部滅除。

當然,高順當前可不想採用曹操當年的強硬做法,只需培養一部分新的大族,暗中打壓他們削弱他們,讓他們無聲無息的消失於歷史的舞臺。

至於他們的反抗,在強大的武力面前,高順信心十足。

對於新大族,必須做到完全掌控,不能去了舊敵,又出新患。

臘月二十三,小年,高順按照家丞的安排,宴請軍政高官留在桃園堡的家人,由於都是女性家人和孩子,便以高母和許婷爲主,李強和趙雄的媳婦作陪;高順出面敬酒,隨後便離開了。

高順現在有兩個兒子。。

長子高瑞,小兒子叫高祥。

高瑞對高順特別親,見到高順就抓着不放,高順起身返回書房的小餐廳,高瑞便跟着跑來;高祥還小,最喜歡與母親或者祖母在一起,對高順沒有多的感情。

估計高瑞的身高在一米三以上,比同齡孩子高許多,身體非常強壯,又能吃,又好動,還特別聰明,深得高順的喜歡。

小餐廳內有趙雄、老村長、高健等人在等候。

高順勢力壯大後,多年沒有與老村長一起吃飯了。

高健一直想見高順,希望能獲得一官半職的,幾年都沒時間見到高順,內心多少有些怨言,不過現在的高順卻已不是當初的時候了,他可不敢再呵斥了;讓他欣慰的是兒子高強非常上進,現在已是軍司馬,現已成家了,孫子也有了,對高順的怨言少了許多,安心的照看孫子,協助老村長管理碧波堡內的諸多事務。

碧波堡內現有四個村子,每個村子有幾百戶人家,總共一千二百多戶,近一萬人口,各種雜事還是很多的,單憑老村長已應付不過來。

且這些人家中有許多是軍官家屬,他們務必小心謹慎、公平公正的處理各類事務。

這幾個村子以種植蔬菜、養殖爲主,收穫基本供應駐軍所用,加上收取的賦稅低,沒有徭役和外來官吏的欺負,所以非常富足、祥和,也算是高順對他們的特殊照顧。

高順帶着兒子一進門,趙雄和老村長等人立即見禮。

“拜見主公!拜見世子!”

“見過君侯,見過世子!”

高順忙止住老村長道:“叔公莫要多禮,快入座。叔父也快入座!”

侍者忙在高順的一側加了一把椅子,讓高瑞坐;高瑞這時顯得很乖,只是看着衆人,而不說話。

待衆人坐好,高順道:“今天是小年夜,便請叔公和叔父前來一起過個小年,有些小事,一起協商一下。”

再次見到老村長,發現老村長現在蒼老了許多,臉上的皺紋更深了,頭髮、鬍子全白了,也開始駝背了,不過精神還好。

高順不由感慨,時間過的真快啊。

老村長客氣道:“君侯客氣了,有什麼事情直接吩咐便是。”

“叔公和叔父不用這麼客氣,稱我爲鎮遠便可。”

老村長對高順的這個態度還算滿意,笑道:“哈哈,那便以鎮遠所言!”

高順又問:“叔公,不是高原和高強等人一起過來嗎?怎麼沒來?幾年沒見他們了,還挺想他們的。”

“哈哈,鎮遠忙的不可開交,怎好讓他們來添麻煩呢。”

高順沒有再計較這個事情,而是看向趙雄道:“子壯,明天傳令下去,以後對轄區內八歲以下的孩子,皆以乳名稱呼,成年禮之前,以姓名相稱,成年禮之後,以字相稱,起了名就是叫的,不要認爲是侮辱;第二,不得稱呼高瑞爲世子,孟珍、孟文等人的孩子皆不許稱呼公子,皆與大衆相同,稱呼乳名便可;不要讓他們從小就有依賴父輩的心理,要想受到尊重,必須要靠自身的努力。”

趙雄道:“主公,此與禮法不合,望慎重決斷!”

高順對高瑞特別喜愛,感覺是棵好苗子,希望不要長歪了,此後必須嚴加教育,成爲文武全才。

此前,高瑞只是跟母親或者家丞學習文字,沒有接受系統的教育。

高順這次回來,希望給他選一位理想的教師,連同李強家的孩子等一起培養,作爲高瑞的陪讀。

而昨晚宴請諸位被圈禁之人的時候,高順便有了選擇。

至於武藝,高順感覺還是等幾年再練,現在可由他或者趙雄負責進行簡單鍛鍊,打打基礎。

高順堅定的說道:“此舉只在轄區內執行,並不損害他人利益,無妨!”

趙雄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說道:“是,主公!”

閒話少說,高順舉起杯子,與幾人開喝。

高順把菜夾到高瑞的碗裡,高瑞安靜的自己吃飯。

酒過三巡,高順又道:“叔公,順感謝此前對順一家的照顧,這幾年對您老慢待了,順敬您一杯!”

“哈哈,都是一家人,鎮遠毋須如此客氣。”不過老村長還是很高興的滿飲一杯。

高順隨後又敬高健一杯。

老村長道:“鎮遠,這些年幸虧有你,不僅咱們太平村的人過上了好日子,連整個北疆都平安無事,百姓不求大富大貴,能穩定安全,有口吃的,就謝天謝地了,這是咱們高家的榮幸啊。”

高順忙客氣道:“叔公,這些年,順忙裡忙外的,對我們太平的人照顧不周,這次請您和叔父過來,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老村長現在比較滿意,兒子高原從軍後一直髮展的不好,武藝和謀略不是他的長項,被高順調爲文職,現在已是一縣長了。

老村長道:“鎮遠,創業容易守業難,我們高家人,更要以身作則,絕不會給你拖後腿;早些年,這樣的日子根本想象不到,衆人已是非常滿足了。”

高健已無當年的雄心,兒子好,他便好,於是也附和道:“鎮遠不要想多了,這樣的日子已經很好了。”

他的付出能爲大家接受,高順很高興,解除了他內心的疙瘩,說道:“呵呵,謝謝叔公和叔父的理解,後天,讓村內回家過年的夥伴們前來,我要仔細考驗一下他們,看看這幾年有何長進。”

對此,老村長和高健非常高興,高順不忘本。

隨後,幾人暢飲,又說了一些家常話,老村長和高健都喝了不少,當晚住在城主府前院的客房,第二天一早便高興的返回碧波堡。

對老村長和高健的理解,高順感到很欣慰,他就怕高家的同輩或者子侄仗着他的地位而爲非作歹,讓他爲難。

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512章接收豫州第526章佔領洛陽第327章程武之策第94章聖旨到達第202章再見張遼第330章胡漢對峙第266章瘋狂殺戮第431章趙雲新婚(下)第194章盧植獻計第629章戰爭將起第331章先登出擊第254章戰後獎賞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159章意外之喜第146章人員分工第108章長吏獻策第377章中原局勢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496章大戰將起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121章張讓之憂第242章幽州事務第47章意外之喜第183章佈網待敵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116章關羽認主第330章胡漢對峙第224章朝廷封賞第4章規劃未來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45章戰後安排第438章招降之策第77章獵殺鮮卑第107章烏桓使者第562章孫權投降第542章南部局勢第52章馬邑縣長第185章斬丘力居第88章張讓發威第65章關門打狗第216章相互算計第214章佈局遼西第534章佔領荊北第402章水軍改革第192章盧植做媒第185章斬丘力居第66章夜襲敵營第576章李儒被殺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257章人才輩出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632章歐洲聯軍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47章意外之喜第384章徐州密約第48章匈奴贖人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290章李肅建議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363章聯盟解散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647章滅亡鮮卑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340章志才之謀第345章政治交易第263章擴大商貿第268章斬殺柯最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647章滅亡鮮卑第512章接收豫州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255章安置奴隸第39章巴豆立功第265章一觸即發第463章益州使者第43章匈奴和談第169章歷城對峙第182章三郡烏桓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199章田豐之計第200章到達寧城第102章代郡局勢第566章結親孔融第211章移民定襄第527章呂布出馬第120章呂布決定第450章黃衍之策第496章大戰將起第450章黃衍之策第596章劉協妥協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80章完全歸心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192章盧植做媒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
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512章接收豫州第526章佔領洛陽第327章程武之策第94章聖旨到達第202章再見張遼第330章胡漢對峙第266章瘋狂殺戮第431章趙雲新婚(下)第194章盧植獻計第629章戰爭將起第331章先登出擊第254章戰後獎賞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159章意外之喜第146章人員分工第108章長吏獻策第377章中原局勢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496章大戰將起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121章張讓之憂第242章幽州事務第47章意外之喜第183章佈網待敵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116章關羽認主第330章胡漢對峙第224章朝廷封賞第4章規劃未來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45章戰後安排第438章招降之策第77章獵殺鮮卑第107章烏桓使者第562章孫權投降第542章南部局勢第52章馬邑縣長第185章斬丘力居第88章張讓發威第65章關門打狗第216章相互算計第214章佈局遼西第534章佔領荊北第402章水軍改革第192章盧植做媒第185章斬丘力居第66章夜襲敵營第576章李儒被殺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257章人才輩出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632章歐洲聯軍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47章意外之喜第384章徐州密約第48章匈奴贖人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290章李肅建議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363章聯盟解散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647章滅亡鮮卑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340章志才之謀第345章政治交易第263章擴大商貿第268章斬殺柯最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647章滅亡鮮卑第512章接收豫州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255章安置奴隸第39章巴豆立功第265章一觸即發第463章益州使者第43章匈奴和談第169章歷城對峙第182章三郡烏桓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199章田豐之計第200章到達寧城第102章代郡局勢第566章結親孔融第211章移民定襄第527章呂布出馬第120章呂布決定第450章黃衍之策第496章大戰將起第450章黃衍之策第596章劉協妥協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80章完全歸心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192章盧植做媒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