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

主要戰功歸於高順;他這刺史和廣陽郡太守劉衛居中指揮,功不可沒;涿郡行太守事向富、涿郡破虜校尉張燕、廣陽郡破虜校尉程普以及護烏桓校尉府的軍司馬房良、軍候徐晃等人堅守後方,也有一定的功勞;並建議皇帝陛下派高順帶大軍南下冀州平定叛亂。

通過此次戰役之後,幽州局勢非常穩定。

南邊的冀州卻不得安寧,成爲全國黃巾軍的大本營,除了中山郡外,其它各郡相繼被黃巾軍佔領,鉅鹿、廣宗和下曲陽三城成爲冀州三個起義中心,各地響應者就近集中,每處都達到十多萬的人馬。

混亂的局勢,使得當地百姓大批逃離,就近的幽州成爲首選逃亡之地,除幽州的世家大族、地主等富戶僱傭一部分流民外,餘者被郭勳驅趕到上谷郡去了,還好,他在薊縣城外設了賑濟粥鋪,這些普通百姓不至於餓死。

南陽郡張曼成自稱“神上使”,打着替馬元義報仇的口號,率數萬人攻克郡治宛城,並斬殺太守褚貢,周圍各縣民衆積極響應,劫掠縣城和富家大族後,攜帶物資向宛城集中,實力非常強橫,成爲黃巾軍南方起義的中心。

渠帥波才率數萬人攻下潁川,聲勢浩大,聚集了近十萬人,準備向京城洛陽出發。

彭脫攻下汝南郡治,黃巾軍節節勝利。

這三地成爲黃河以南地區黃巾軍的根基,像三把尖刀,威逼着大漢朝廷。

他們焚燒官府、劫掠富戶,中原州郡大多失守,官吏聽說黃巾軍來了,全都倉皇而逃。

青、兗、豫、荊、揚、徐等幾州起義軍逐漸向他們靠攏。

安平王劉續和甘陵王劉忠被劫爲人質,囚於廣宗外,下邳王劉意和淮陽王劉暠遭黃巾賊圍攻,棄國逃走。

而朝廷遲遲不出手,以自保洛陽爲主,使得黃巾軍沒有受到壓制,而地方郡縣毫無準備,使得黃巾軍發展的極爲迅速,實力壯大的非常快。

各地黃巾賊橫掃世家大族,摧毀地主田莊;逼迫許多大地主、士族舉宗遠逃。徐州黃巾攻破北海,有名的經學家鄭玄與門人到不其山避難,而寇盜充斥,西道不通,於是他們周旋於青、徐、兗、豫之郊,東下壽春,南望江湖;汝南人許靖逃亡得更遠,他同親友浮涉滄海,南至交州,經歷東甌、閩越之國,行經萬里,不見漢地;其他如逃到遼東的有樂安國淵、管寧、邴原、王烈;逃到交州的有陳郡袁徽、沛郡薛綜;逃到江南的有北海王裒、臨淮魯肅、陳留陽興、義陽韓嵩、平原劉暠等;逃到荊州的有河內司馬芝、潁川杜襲、趙儼、河東裴潛、琅邪諸葛家族等。

這些被迫離開自己田莊的豪強地主,不可能帶走他們的土地,就是那些僮奴、佃客、部曲,他們也只能帶走一部分,相當多的一部分人脫離了原來的依附關係,但是他們生活無着,很多人被迫加入到黃巾隊伍,壯大了黃巾軍的實力。

到三月下旬,情況非常危急,各大臣迫於壓力,向皇帝劉宏繳納了大批的錢糧、武器、鎧甲、戰馬、家丁等,希望陛下儘快出兵鎮壓亂賊。

皇帝內心非常高興,不過他還是穩坐釣魚臺,以藉口整頓官兵爲由,就是不出兵,他決定這次一定要借黃巾軍狠狠的削弱一下士族的實力,同時,他也在等待幽州的戰報。

皇帝劉宏也不是什麼都沒做,一改多年的疲沓,表面文章還是做了不少。

首先,派人營救被黃巾軍俘虜的各王國國王,爭取把他們贖出來;

其次,進行人事調換和任命。

商討豫州刺史人選,後選中太原王允。

罷免司空張濟;以大司農張溫爲司空。

最後,就是命人訓練兵馬,並要求大臣推薦出征將領,做好出擊的準備。

張讓、趙忠等宦官也沒有閒着,他們在藉機剷除異己。

這次吸取以往的教訓,高順命人把奏章直接交到張讓手中。

3月中旬,張讓提前收到奏章,心中大喜,這可是黃巾賊暴亂以來,朝廷收到的第一份報捷奏章,而且是大勝,僅首級便有25000顆;更讓張讓感到高興的是這次高順比較識趣,把奏章直接交給他,讓他獲得了先機。

其不敢怠慢,忙去皇宮向皇帝彙報。

皇帝劉宏看完奏章大喜,這高順果然是忠義之人,不僅文采好,其軍事才能不容小覷,僅僅幾千騎兵,便全殲幾萬黃巾賊。

“恭喜陛下,這高順可放心使用,其對陛下絕對忠心。”

“哈哈,張常侍,那朕該如何獎賞呢?”

張讓說的:“陛下,這簡單,立功人員皆爲高順手下的都尉和軍候等低級軍官,臣的意見是隻獎賞高順一人便可,他的下屬由其獎勵。”

不用獎賞高順的手下,能爲他節省不少開支,劉宏非常高興;扶持一下高順也不錯,省去了大量的薪俸和糧草等支出,且其既忠心,又有治軍之才,真是難得的好人啊。

“那賞賜他什麼好呢?”

張讓很爲難,說道:“陛下,要是獎賞其軍職,那就要爲其開支軍費,文職的話又不好帶兵,不如讓其任鉅鹿郡太守,負責打敗冀州黃巾賊,收復冀州。”

劉宏反問道:“鉅鹿郡還有太守,倒是可以因其失地而免職,只是他年齡這麼小,現在任命爲太守是不是不合適?”

張讓建議道:“陛下,鉅鹿郡各縣皆被黃巾賊佔領,民生凋零,非強權不能穩定,任命其爲太守的話既節省了開支,又能調動其積極性,快速的平定冀州黃巾賊,成爲平賊的表率;且那裡戰後肯定破敗不堪,正需要其強大的財力支持,士族是不會爭奪鉅鹿郡之位的。”

“呵呵,張常侍說的不錯,便任命其爲鉅鹿郡太守。”劉宏非常高興,這樣的話既獎賞了立功之人,又把爛攤子甩出去了,還節省了朝廷大筆的開支,且能讓對方更加賣力的爲朝廷效力,非常實惠,一舉多得。

“是,陛下!”張讓非常高興,心想,年前所欠高順的情分,總算還上了。

張讓見劉宏心情不錯,又建議道:“陛下,現在是否傳旨讓高順揮兵南下冀州,直搗黃巾賊的老巢?”

“哈哈,不可操之過急,朕相信,刺史郭勳和太守劉衛會有奏章到來,見過他們的奏章之後朕再下旨也不遲。”

張讓說道:“陛下,黃巾賊來勢兇猛,要是晚了,臣怕其實力更加壯大!”

劉宏笑道:“哈哈哈,一羣烏合之衆,如何是幽州鐵騎的對手?其就是再發展幾個月,依然是剛放下鋤頭的農民。現在他們鬧的還不夠猛,朕很不滿意,再給他們留幾天時間,希望他們不要讓朕失望啊。”

“陛下睿智!只是朝廷上那些大臣天天煩擾陛下,不好應付啊。”

皇帝說道:“呵呵,再堅持幾天,等他們把世家大族消滅的差不多了,且黃巾賊也都聚集起來了,那時候幽州和京城同時出兵,將這些黃巾賊一網打盡,則天下便太平了。”

“陛下睿智!一箭雙鵰啊,這樣的話士族便無力與陛下抗衡了。”

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484章袁術南渡第36章嚴陣以待第78章邊郡現狀第79章薛銀歸心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495章接收徐州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46章曹性到來第164章抵達青州第365章諸人心態第425章矛盾加劇第603章高順的狠辣第62章戰前安排第634章分封諸國第374章兗州之爭第386章高順陽謀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536章張繡投降第198章田豐拜主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463章益州使者第277章天使到來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119章徐晃發威第443章修築潼關第190章梅花先生第131章徐晃到來第534章佔領荊北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111章初到幽州第131章徐晃到來第210章斬殺難樓第331章先登出擊第647章滅亡鮮卑第353章袁隗之策第246章徐晃出兵第278章蠻夷使者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260章黃忠到來第425章矛盾加劇第616章殘酷殺戮第135章鄒靖來投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57章鉅鹿對峙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601章麴義反叛第115章關羽參軍第268章斬殺柯最第327章程武之策第262章董卓崛起第566章結親孔融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358章討要賈詡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62章戰前安排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260章黃忠到來第67章騎兵出戰第20章激烈角逐第630章征伐歐洲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538章劉備崛起第542章南部局勢第252章攻城妙計第424章接管廣陵郡(上)第179章尋賢遭拒第44章匈奴反應第83章王允籌劃第101章各方反應第127章和連發威第33章震驚四方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226章收復定襄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534章佔領荊北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225章李肅來投第585章促進發展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16章關羽認主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517章兵圍袁術第327章程武之策第183章佈網待敵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148章蘇雙拜主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56章接風洗塵第217章圍困柳城第280章高度酒精
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484章袁術南渡第36章嚴陣以待第78章邊郡現狀第79章薛銀歸心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495章接收徐州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46章曹性到來第164章抵達青州第365章諸人心態第425章矛盾加劇第603章高順的狠辣第62章戰前安排第634章分封諸國第374章兗州之爭第386章高順陽謀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548章奈何造化弄人第536章張繡投降第198章田豐拜主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463章益州使者第277章天使到來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119章徐晃發威第443章修築潼關第190章梅花先生第131章徐晃到來第534章佔領荊北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111章初到幽州第131章徐晃到來第210章斬殺難樓第331章先登出擊第647章滅亡鮮卑第353章袁隗之策第246章徐晃出兵第278章蠻夷使者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260章黃忠到來第425章矛盾加劇第616章殘酷殺戮第135章鄒靖來投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57章鉅鹿對峙第520章劉曄步步爲營第601章麴義反叛第115章關羽參軍第268章斬殺柯最第327章程武之策第262章董卓崛起第566章結親孔融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358章討要賈詡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62章戰前安排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260章黃忠到來第67章騎兵出戰第20章激烈角逐第630章征伐歐洲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538章劉備崛起第542章南部局勢第252章攻城妙計第424章接管廣陵郡(上)第179章尋賢遭拒第44章匈奴反應第83章王允籌劃第101章各方反應第127章和連發威第33章震驚四方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226章收復定襄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534章佔領荊北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225章李肅來投第585章促進發展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16章關羽認主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238章收復定襄郡第649章皇帝的決定第517章兵圍袁術第327章程武之策第183章佈網待敵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148章蘇雙拜主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56章接風洗塵第217章圍困柳城第280章高度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