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歷城對峙

六月底,房良和徐晃帶領大軍向濟南國前進。

此時兵力增加了10屯騎兵,8曲步兵。從臨淄守軍中選擇的那4屯騎兵,龔景太守大方的送給了幽州軍,房良欣然笑納。

龔景太守此舉只是想盡快打發走幽州軍,好節省駐軍的錢糧。

隨行的車輛增加了二百多輛,全部是齊王、北海國康王、各大家族等犒軍物資和繳獲的戰利品。

到達東平陵後,濟南王劉康率領文武官員熱情迎接,並送上大量的軍用物資。對他們來說,黃巾賊盤踞歷城縣,相距僅有幾十裡遠,對他們是個非常大的威脅,且周圍幾縣皆遭黃巾賊劫掠,生產和生活遭到嚴重的破壞。

東平陵城池高大,平面呈正方形,邊長約1900米,高10米,牆體厚24米,城牆全部由土夯築而成;城牆之外有40多米寬的壕溝;可謂易守難攻,怪不得卜己帶領黃巾軍繞城而過。

秦漢時期,濟南國非常富饒,以冶鐵聞名。

濟南王劉康向房良承諾,幽州大軍在濟南國的所需軍械錢糧皆由王國承擔,若能打下歷城縣,平定濟南國,願把歷城縣作爲幽州軍在青州的駐地。

雖說劉康有些越權,不過若是幽州軍在歷城縣駐紮,則整個濟南國不再受黃巾賊的侵擾,不管民生還是經濟,濟南國皆受益無窮,且濟南王有財政大權,房良是奉旨剿賊,國相、長吏等人皆附議。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被龐大的黃巾賊嚇壞了,他們動輒能組織幾萬人甚至十多萬人攻城,利用人海戰術,若沒有足夠強盛的軍隊,何以阻擋黃巾賊的入侵?

對這送上門來的好事,房良欣然應允。

七月初十,大軍繼續前進,房良命令在歷城東門外東南部2裡處的高地紮營。

歷城縣在春秋時期稱爲濼邑,戰國時期爲歷下邑,漢朝設歷城縣。縣城南門正對歷山,西爲濼水,城北爲濟水。

看着歷城城牆上旗幟飄揚,黃巾軍士氣正盛,徐晃問道:“房司馬,我們如何攻城?”

房良笑道:“呵呵,我已有計策,趁步兵在紮營,你帶領騎兵先圍着城牆跑一圈,一是觀察一下地形;其次,震懾一下城內的黃巾賊,讓他們不敢出城與咱們野戰。”

“是。”徐晃領命而去。

兩千多匹戰馬在城外奔馳,場面非常壯觀;且幽州騎兵的戰馬比中原的戰馬更強壯,速度更快;騎兵像一道黑色的洪流,滾滾而來,馬蹄敲擊着大地,連城牆上的人都能感覺到地面的震動。

看到騎兵鎧甲齊備,速度飛快的從他們眼前飛馳而過;城牆上的所有黃巾軍已無剛纔的士氣,很多膽小者已被嚇得臉色蒼白,渾身顫抖。

特別是那些經歷過臨淄戰爭的人,心中更是感到恐懼。

他們又感到非常慶幸,幸虧渠帥改變戰術,英明的佔領了這座城池,保護他們的安全,否則的話,要是在野外遇到官府的騎兵,他們即便不被騎兵殺死,也會被戰馬踏成肉泥,這騎兵的速度太快了,他們無論如何都不能逃脫騎兵的追殺。

渠帥卜己站在城頭,感覺幽州軍的騎兵數量比上次增多了一倍,看來新加入了一些援軍,心頭有些後悔,應該早點轉移纔是。

他得到情報,現在除了幽州軍的戰場外,其它各地的黃巾軍一路勢如破竹,已成燎原之勢,在與朝廷軍的對戰中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他不應該留在險地,與幽州軍對抗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

事已至此,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加強防禦,渠帥卜己命令大將許和、司馬俱和親信樑仲寧分別守衛東門、南門和西門;北門外是湖泊沼澤,派一千精兵負責警戒。

並加強城內物資管理,特別是糧食管理,派他的親信張伯管理,沒有他或者張伯的同意,任何人都領不到糧食。

安排好城內之事,卜己又開始合計長遠之事。

從歷城西門向西南僅十幾裡地便是兗州和徐州地界,若趁夜逃走,非常容易;只是現在卜己不敢確定幽州軍是否會越界追擊。

再者說了,他是青州渠帥,若是逃離青州,那便是一流寇,就算不得青州渠帥了。

張角和張寶被幽州軍斬殺,廣宗城被圍,他能去的地方便是去兗州與波纔等人會和,可是他又不願意屈居人之下;還是徐州好一些,且徐州沒有朝廷大軍,他可以繼續在茌縣逍遙;若將來事不可爲,既可以退入泰山山區,又可以投降幽州軍;且茌縣地處徐州最邊角,很難引起徐州刺史和泰山太守的重視。

城內的其他黃巾軍則慶幸渠帥英明,趁先前幽州軍未來之際,搜刮了大量的糧食等物資,現在他們生活無虞;還有便是組建了軍隊,使得他們的戰鬥力更強,守城更加容易,否則像原來那樣,一哄而上,城池很容易被幽州軍攻克。

徐晃回來後向房良彙報:“房司馬,歷城城池不高,卻很難攻克,若是強攻,必會損失慘重。”

“你先說說他們的城防如何?”

“城池北面是湖泊沼澤,再遠處是農田,難以靠近城牆,所以北面不適合發動攻擊;其餘三門有寬闊的護城河,與濼水相通,這是他們的依仗。”

“那當初黃巾賊又是如何攻克的呢?”

徐晃道:“我觀察了一番,我感覺他們是從東門攻入的,護城河上被填出的通道還沒拆除;從城頭的痕跡來看,當時的戰爭打的非常激烈,至今血痕未去,黃巾賊一定是用他們最擅長的人海戰術,不計代價的攻城,而城內守軍過少,攻克不難。”

黃巾軍擁有大量的炮灰,可以不計成本的攻城,房良卻不願意強攻城池,讓士兵大量損耗,且現在黃巾賊人多勢衆,利用人海戰術守城,攻克的難度大增。

另外,青州的黃巾賊已被驅趕到盡西邊,若消滅了歷城的黃巾賊,則他們的使命就算完成了,而大漢其它地區的黃巾正打的如火如荼。

於是,房良決定暫且對峙,觀察一段時間再說,不能做人神共憤的事情,至少不能搶了高順的風頭。

爲了避免被人挑出把柄,房良開始命令士兵積極備戰,讓官兵打造雲梯、衝車等攻城工具。

派出大批騎兵在縣城外警戒,且每天騎兵都會圍繞城牆炫耀的巡視一圈,震懾城內的黃巾賊,令他們不敢外出。

對峙兩天後,房良又接到高順的信件,高順要求,繳獲的物資不必運回,可在秘密青州各郡各購買幾萬畝土地,建立幾個大的莊園;每個莊園各留一位初級武官和初級文官,武官負責訓練家丁家將,保護莊園安全,文官負責莊園管理;各郡的莊園作爲以後他們的秘密據點。

漢末,冬天特別漫長,來的特別早,去的特別晚,且特別冷。

七月已無法種植莊稼了,只能種植蔬菜或者再過三個月後種植小麥。

房良決定等一等再購買,土地的價格會更便宜。

第263章擴大商貿第441章趙雲發威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217章圍困柳城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198章田豐拜主第206章亂點鴛鴦第473章劉表援兵第490章再佔兩郡第257章人才輩出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135章鄒靖來投第166章卜己敗逃第297章北疆異動第210章斬殺難樓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320章西園八校第69章甕中捉鱉第52章馬邑縣長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220章見公孫瓚第169章歷城對峙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219章狠辣徐榮第304章視察轄區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216章相互算計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543章劉備逃跑第446章趙雲施政(下)165章救援北海第147章冀州老將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463章益州使者第367章洛陽局勢第245章周飛定計第220章見公孫瓚第331章先登出擊第542章南部局勢第601章麴義反叛第536章張繡投降第266章瘋狂殺戮第173章皇帝封賞第218章攻心戰術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637章新計劃195高順面聖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463章益州使者602章平定益州第306章高順遇刺第130章兇猛文丑第87章士族發難第202章再見張遼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588章謠言四起第127章和連發威第78章邊郡現狀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127章和連發威第341章謀誅宦官第631章匈奴現身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413章魯肅拜主第439章大長公主第369章董卓遇刺第581章高順的決定第460章郭嘉的野心第292章勸說徐和第43章匈奴和談第462章高順的計劃第544章射殺黃蓋第616章殘酷殺戮165章救援北海第512章接收豫州第250章大兵壓境第243章狠辣程立第470章孫堅出擊第145章喜獲兩郡第219章狠辣徐榮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331章先登出擊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326章沮授出兵第83章王允籌劃第448章馬騰投靠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578章王允之死第84章朝堂爭議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173章皇帝封賞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402章水軍改革第109章難樓狂喜
第263章擴大商貿第441章趙雲發威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217章圍困柳城第283章強勢呂布(三)第198章田豐拜主第206章亂點鴛鴦第473章劉表援兵第490章再佔兩郡第257章人才輩出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135章鄒靖來投第166章卜己敗逃第297章北疆異動第210章斬殺難樓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320章西園八校第69章甕中捉鱉第52章馬邑縣長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220章見公孫瓚第169章歷城對峙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219章狠辣徐榮第304章視察轄區第503章憤怒的董卓第216章相互算計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543章劉備逃跑第446章趙雲施政(下)165章救援北海第147章冀州老將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463章益州使者第367章洛陽局勢第245章周飛定計第220章見公孫瓚第331章先登出擊第542章南部局勢第601章麴義反叛第536章張繡投降第266章瘋狂殺戮第173章皇帝封賞第218章攻心戰術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637章新計劃195高順面聖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463章益州使者602章平定益州第306章高順遇刺第130章兇猛文丑第87章士族發難第202章再見張遼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391章強硬的王朗第588章謠言四起第127章和連發威第78章邊郡現狀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127章和連發威第341章謀誅宦官第631章匈奴現身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413章魯肅拜主第439章大長公主第369章董卓遇刺第581章高順的決定第460章郭嘉的野心第292章勸說徐和第43章匈奴和談第462章高順的計劃第544章射殺黃蓋第616章殘酷殺戮165章救援北海第512章接收豫州第250章大兵壓境第243章狠辣程立第470章孫堅出擊第145章喜獲兩郡第219章狠辣徐榮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331章先登出擊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326章沮授出兵第83章王允籌劃第448章馬騰投靠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578章王允之死第84章朝堂爭議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173章皇帝封賞第528章曹操的決定第402章水軍改革第109章難樓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