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沮授出兵

廣年侯周飛擔任河東郡太守之後,採取積極的經濟政策,打壓士族,鼓勵農墾,招納流民,擴大基礎建設,使得河東郡的經濟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河東郡的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自古就是發達的農業種植區。

周飛將幷州牧治所設在河東郡安邑,使得幷州的重心南移,幷州以防禦北部鮮卑爲重心的防禦轉爲向西,以防禦羌胡爲主。

河東郡的經濟發展,爲擴軍提供了物質保障。

周飛擔任幷州牧以後,對太原郡和上黨郡的官兵進行整合,淘汰老弱,每郡保留五百騎兵,一千五百步兵;每縣僅留一百官兵,部分強壯者被轉到河東郡爲軍;剩餘者裁撤爲民。

重點加強河東郡和上郡的軍事力量;西河郡都尉張猛組建了五千騎兵用於進攻,三千步兵用於守城。

麴義被調爲河東郡太守後,繼續直轄他的先登營,先登營由他從家族帶來的千人爲主,加入部分羌胡和漢民,擴編到兩千人,成爲一支人數較少,戰力卻極強的部隊,戰鬥力不下於陷陣營。

沮授對人員和軍隊進行調整,管亥繼續擔任河東郡都尉,所轄官兵增加。

徐晃的駐地繼續在夏陽城,宋憲的駐地調整到膚施城,任上郡北部都尉;高奴駐守兩位軍司馬,分別管理騎兵和步兵。

原麴義所轄騎兵和步兵,分成三部分,一部分駐守高奴城,一部分歸了徐晃,一部分加強給管亥;使得兩人所轄騎兵皆達到兩萬五千人。

接到皇帝的命令以及高順的書信後,周飛與麴義進行協商,決定調麴義爲安定郡太守,張猛(張牛角)爲北地郡太守,由軍師沮授統一指揮,負責收復兩郡蕭關以南的地區。

令太原小將郝昭爲西河郡都尉,率領兩千騎兵和兩千步兵駐守離石城,並擇機擴編到個五千人。

郝昭是周飛在整編太原郡官兵時挖掘的一員小將,甚喜,便提爲軍司馬。

郝昭身長九尺,爲人雄壯,膂力過人,雙帶兩鞬,能左右馳射。

周飛安照皇帝的命令,兼任河東郡太守。

爲了加強麴義的軍事力量,沮授決定把原麴義所轄的軍隊重新集結起來,一萬騎兵,兩千先登營士兵和五千步兵,這些官兵將隨麴義進駐安定郡;張猛所轄官兵不變

東函谷,南崤武,西散關,北蕭關,爲關中四大關隘,四關之一的北蕭關,亦稱漢蕭關。

自戰國、秦漢以來,蕭關故道一直是關中與北方的軍事、經濟、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蕭關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出東南可直驅關中平原大片沃土,北過黃河直至廣闊的大草原,向西可通向河西四郡等遼闊地域。

蕭關,在今寧夏固原東南;六盤山山脈橫亙於關中西北,爲其西北屏障。自隴上進入關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涇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勢較險峻,而涇河方向相對較爲平易。蕭關即在六盤山山口依險而立,扼守自涇河方向進入關中平原的通道。蕭關是關中西北方向的重要關口,屏護關中西北的安全。

高順選擇佔領蕭關,不僅有重要的軍事意義,還有重要的經濟利益。

周飛、沮授和麴義等人對蕭關志在必得。

這是沮授第一次謀劃大型戰役,更是小心謹慎,思慮周密,詳細規劃。

周飛早就有收復兩地的打算,派出了大批斥候到兩郡打探消息,對當地情況瞭如指掌。

羌胡佔領兩郡的時間已久,兩郡羌人實力非常強大,皆能組成十萬以上的騎兵,連董卓實力之強橫,都無法順利收復兩郡。

若是正面對決,集中周飛全部的軍事力量,也不是兩郡羌胡的對手,必須採取有效的策略,這難不倒沮授。

沮授在思慮之後,決定採取步步爲營的辦法,逐漸收復失地,並將此戰作爲招兵、練兵的磨刀石,等戰爭結束,不僅收復了失地,還能練就一支強軍。

若是今冬收復北地郡南部,則可動用明年一年的時間收復安定郡南部。

反正現在周飛有高順的支持,財大氣粗,不擔心財政問題,儘可能的與羌胡進行周旋,逐漸消磨羌胡的實力和耐心。

首先,要取得冠軍侯高順的支持,沮授的辦法很簡單,就是讓關羽率領一萬騎兵,加上匈奴單于的一萬騎兵和鮮卑大王魁頭的一萬騎兵,再次劫掠北地郡,威脅北地郡羌胡的背部安全,他們回防,則麴義順勢收復北地郡的南部,若是他們不回防,則關羽可在北地郡的背部大肆劫掠,並勸降北地郡的豪強。

冬季閒來無事,匈奴單于和鮮卑大王皆欣然同意,極爲配合漢軍的這次行動,在他們看來,能劫掠便劫掠,即便不能劫掠,漢軍也不會虧待他們。

於是,十二月中旬,關羽帶領三萬騎兵,從河陰縣出發,張楊帶領兩千騎兵隨軍出征,周倉坐鎮河陰城,保障後勤物資。

大軍一路西行,經過朔方城,先收復被匈奴右賢王佔領的廣牧縣,然後到達鮮卑人控制的臨戎縣,隨之向南,進入北地郡境內。

其次,要求宋憲集結軍隊,牽制匈奴右賢王部,使之不得有異動。

再次,爲了確保勝利,周飛和沮授決定,徐晃帶領所轄的兩萬騎兵前去協助;管亥留守安邑,保障後勤輜重;周飛親自坐鎮夏陽城;沮授隨軍行動。

周飛給麴義的權限是騎兵可擴招到兩萬,步兵爲一萬五千人;張猛的權限是騎兵擴招到一萬五千人,步兵擴招到一萬人;若是如此,兩人皆有自保之力,若是羌胡大軍來攻,也能堅持到援軍的到來。

最後,派人聯絡董卓,要求其在右扶風的軍隊給予對羌胡的牽制。董卓與周飛關係不錯,他還需要依賴從周飛處交易的糧食;於是董卓在接到信息之後,便立即派出兩萬騎兵,駐守杜陽縣城,此舉既能方便支援陳倉之戰,又能交好周飛和高順,牽制安定郡和北地郡的羌胡人。

十二月初,部隊已集結在夏陽城,做好了出發準備。

沮授先是命令麴義帶領所轄軍隊爲先鋒,先期進入雕陰縣,築路架橋,建設營地,爲大部隊到來做準備。

十二月中旬,沮授與徐晃和張猛率領大軍到達雕陰城,稍事休整,便命令張猛率領五千騎兵率先進入北地郡。

北地郡失守後,內徙左馮翊;此時的北地郡已非大漢所有,郡內局勢複雜,既有北地羌胡,北地羌胡是胡漢雜居的羌人,胡漢各佔一半的人口,又有胡人部落,胡人部落又分爲北地羌和北地胡;北地羌以馬蘭山爲聚集地,南與馮翊、北地二郡連接;北地胡是指流動於兩漢時北地郡境內的盧水胡、鮮卑、匈奴等人;一旦反叛侵擾,北地羌、北地胡就會混成一體,井引起北地郡內雜居的羌胡響應,共同起事作亂。

按照沮授的計劃,收復北地郡南部的戰功歸於張猛,然後張猛駐守北地郡,作爲收復安定郡南部的後勤供應基地;收復安定郡的戰功歸於麴義;他和徐晃是協助者,分別協助兩人收復北地郡和安定郡。

麴義和張猛兩人對戰功非常渴望,對沮授的安排沒有任何異議。

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259章低調過年第141章收服兩將第320章西園八校第640章寒冬對峙第74章處理內奸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309章嫁禍袁家第2章喜獲系統第271章鮮卑動態第562章孫權投降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141章收服兩將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272章劉宏狂喜第58章馬邑徵兵第20章激烈角逐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653章再次出海第530章成廉投降第199章田豐之計第415章幷州大族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117章河東徐晃第507章豫州之戰第210章斬殺難樓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403章軍校建設第115章關羽參軍第230皇帝謀劃第220章見公孫瓚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206章亂點鴛鴦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459章中原鉅變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114章商人蘇雙第41章杜邊出使第32章老村長的心思第425章矛盾加劇第526章佔領洛陽第323章平定豫州第69章甕中捉鱉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450章黃衍之策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608章開發新大陸第450章黃衍之策第192章盧植做媒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475章董卓出兵第269章論功行賞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386章高順陽謀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433章公孫家族第56章接風洗塵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25章鮮卑動態第544章射殺黃蓋第401章中原局勢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88章張讓發威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529章大戰將起第84章朝堂爭議第232章皇家婚姻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598章高順稱帝第126章異族之戰第438章招降之策第245章周飛定計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104章搬遷郡治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42章縣長心思第304章視察轄區第107章烏桓使者第506章秘密協議第254章戰後獎賞第231章高順賣馬第63章萬事俱備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292章勸說徐和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436章涼州局勢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408章收服趙雲
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259章低調過年第141章收服兩將第320章西園八校第640章寒冬對峙第74章處理內奸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309章嫁禍袁家第2章喜獲系統第271章鮮卑動態第562章孫權投降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141章收服兩將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272章劉宏狂喜第58章馬邑徵兵第20章激烈角逐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653章再次出海第530章成廉投降第199章田豐之計第415章幷州大族第378章袁術的選擇第563章劉備的歸宿第117章河東徐晃第507章豫州之戰第210章斬殺難樓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403章軍校建設第115章關羽參軍第230皇帝謀劃第220章見公孫瓚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206章亂點鴛鴦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459章中原鉅變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412章再見萬年公主第114章商人蘇雙第41章杜邊出使第32章老村長的心思第425章矛盾加劇第526章佔領洛陽第323章平定豫州第69章甕中捉鱉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450章黃衍之策第395章狡猾的公孫瓚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608章開發新大陸第450章黃衍之策第192章盧植做媒第624章建立埃及帝國第475章董卓出兵第269章論功行賞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386章高順陽謀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433章公孫家族第56章接風洗塵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25章鮮卑動態第544章射殺黃蓋第401章中原局勢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9章瘋狂殺戮(上)第88章張讓發威第407章招安黑山軍(終)第468章收復金城郡第529章大戰將起第84章朝堂爭議第232章皇家婚姻第461章高順的腹黑第368章憋屈的呂布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598章高順稱帝第126章異族之戰第438章招降之策第245章周飛定計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104章搬遷郡治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42章縣長心思第304章視察轄區第107章烏桓使者第506章秘密協議第254章戰後獎賞第231章高順賣馬第63章萬事俱備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292章勸說徐和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436章涼州局勢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408章收服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