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高順面聖

盧植正與高順等人協商陛下賜婚之事,小黃門前來宣讀陛下口諭,宣盧植和高順速速進宮面聖。

兩人不敢怠慢,立即隨小黃門進宮。

李強和典韋兩人在宮門外等候。

經過上百年的不斷完善,洛陽皇宮金碧輝煌,高順暗歎,皇宮果然是好地方,不知道藏有多少財富,將來讓董卓破壞了真可惜。

東漢洛陽城平面近於長方形,南北約合漢代九里,東西約合漢代六裡,俗稱“九六城”。周長約13公里,共設12個城門。

城內主要街道縱橫交錯,共24段,寬20~40米不等,均3道並行,公卿尚書等走中道,一般行人走左右道。

城內有南北二宮,中間有複道相連。

南宮始建於秦,東漢時爲朝賀議政之所,平面長方形,中軸線上排列着卻非、崇德、中德、千秋萬歲、平朔五殿。

北宮大於南宮,爲皇帝嬪妃寢居之處,宮內德陽殿規模宏偉,可容萬人。

南宮西北有金市,南郊有南市,東郊有馬市。城南建有明堂、辟雍、靈臺、太學等建築。

官署區位於南宮之左,東城耗門之內,在南宮的左前方,包括太尉府、司徒府和和司空府,組成了全國最高行政機構。

權貴居住區分佈於上東門之內,如步廣裡、永和裡等。

東漢洛陽城內宮苑面積也達全城總面積的二分之一左右,仍處於以宮室爲主體的都城佈局階段。相比之下,對居民里閭與商市的安排則處於從屬地位。一般居民多居於城外,三處著名工商業區中的南市和馬市也都位於城外

洛陽城周圍,精心營造了爲數衆多的宮、觀、亭、苑;近城地帶,更是各種重要禮制建築的所在地和人口較爲密集的居民區。

盧植感覺到交好冠軍侯之後,皇帝對其越發重視了,心中對高順有感激之意。

劉宏第一次見到高順,內心非常歡喜,文采飛揚、武功卓著、外貌英偉,好一個俊俏少年郎;其白嫩細膩的皮膚,比之女孩子都毫不遜色;若作爲帝婿的話非常合適。

“拜見陛下!”

“哈哈。兩位愛卿快快請起,坐!”

“謝陛下!”

劉宏直接問道:“冠軍侯確定好帝婿人選了嗎?”

“回陛下,已確定好了,臣選定能力最強和外表最爲出衆的護烏桓校尉周飛和濟南國相房良爲帝婿。”

劉宏大喜,對這兩人,他非常滿意;護烏桓校尉保邊郡無虞,濟南國相平定青州黃巾,且治理的濟南國井井有條,更重要的是連鍾繇都讚美房良外表英俊;爲他們封侯也有充足的理由。

“對他們的安排,冠軍侯有何建議?”

“如何安排請由陛下決定,臣建議不爲京官便可,他們性格耿直,不適合做朝臣。”

“房良繼續擔任濟南國相,周飛擔任河東郡太守,冠軍侯可滿意?”

“陛下,雷霆雨露皆爲聖澤,臣無意見。”

“誰可使護烏桓校尉?”爲了維護邊郡安全,劉宏決定護烏桓校尉還是用高順的人,這樣成本最低,否則換個人,每年還需要支付烏桓人賞賜。

“陛下,舉賢不避親仇,臣建議臣的軍師,東郡東阿縣程立可爲使護烏桓校尉,其領兵水平在臣以上。”

“準!”劉宏很爽快的答應了高順的請求,反正不管誰爲使護烏桓校尉,都離不開高順的財力支持,否則誰都玩不轉。

盧植問道:“陛下,兩位帝婿的冊封之事如何定?”

“哈哈,朕已想好,一位爲廣年侯,一位爲廣平侯,食邑皆在鉅鹿郡,這樣兩位長公主也方便見面,不知可否?”

盧植忙說道:“謹遵陛下旨意,那何時招兩位帝婿入京面聖,並舉行訂婚儀式?”

“明天便下旨,招濟南國相進京;至於使護烏桓校尉,則需要程立去交接後進京,明天便給程立下聖旨,任命其爲使護烏桓校尉,即可赴任。”

“是,陛下。”張讓立即應下。

高順建議道:“陛下,臣等爲粗野之人,不懂皇家規矩,臣建議請蔡伯喈入京,與盧先生一起主持定親、迎親等禮儀之事。”

“準。”劉宏爽快的答應了高順的請求,長公主這邊可由宗正主持,帝婿這邊可分別由蔡伯喈和盧子幹主持,兩人皆爲德高望重的大儒,若此,他可對得起兩位長公主,對得起先帝了。

盧植對高順提的這個請求大爲滿意,若此,蔡伯喈便不用躲避在吳郡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回京了。

此時,小黃門稟報,皇子駕臨。

“拜見父皇!”

“平身!”

“謝父皇。”

“拜見皇子殿下。”盧植和高順立即行禮。

皇子又回禮道:“見過先生,見過君侯。”

劉宏問道:“皇子前來所爲何事?”

“回父皇,兒臣聽說冠軍侯進宮來了,兒臣前來希望向冠軍侯乞贈一首詩。”

劉宏看着高順,沒說話。

高順立即說道:“皇子殿下有命,順豈敢不從?請皇子殿下出題。”

劉辯想了一下,說道:“君侯,就以本皇子爲題寫一首詩吧。”他希望冠軍侯爲他寫的詩是獨一無二的。

這個難不倒高順,略微一沉思,便吟誦道:“贈皇子殿下,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盧植暗道好詩,太貼切了,既寫皇子刻苦努力的讀書,也有鼓勵上進的意思。

劉宏道:“好詩,冠軍侯果然才思敏捷。”

劉辯從小養在史道人家,所以本詩寫給皇子劉辯非常貼切。

“謝陛下讚賞!”

“我兒可滿意否?”

劉辯想了一下,說道:“父皇,詩是不錯,不過我感覺與兒臣的年齡不相符;肯請冠軍侯另外賦詩一首。”

“是,皇子殿下。”高順腦海中有上千首詩詞歌賦,難道會被難住?略微沉思後便吟誦道:“贈皇子殿下,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劉辯讚道:“好詩,很好,吾甚喜。”

“皇子殿下喜歡就好。”

劉辯又對高順說道:“君侯,此乃吾之隨從,非常喜歡君侯的詩,也請君侯爲其賦詩一首。”

“是,皇子殿下。”

這時,劉宏被氣的臉色有些不自然了,這哪是皇子的隨從,其正是萬年公主,這倆孩子太不懂事了,竟然如此調皮,有失皇家威嚴,回頭一定要好好的教訓一番不可。

描寫美女的古詩太多了,這可難不住高順,看着眼前清秀脫俗的美少女,稍微一沉思便有了,吟誦道:“贈皇子殿下之隨從,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洛陽路,萬千佳麗總不如。”

盧植不由佩服,這麼短的時間內高順接連做出三首詩,且全是精品,真不知道他的腦瓜是如何長的。

劉宏見高順如此誇讚他的女兒,心中非常高興,臉上的怒氣也消失的無蹤無影了。笑道:“哈哈哈,冠軍侯文采天下無雙,這三首詩朕很喜歡,很滿意。”

高順忙行禮致謝,“謝過陛下讚賞。”

“謝君侯贈詩。”

“謝冠軍侯。”兩位小孩也向高順致謝。

劉宏揮揮手,道:“既然喜歡,就快離去吧。”

“是,父皇!”兩個小孩行禮後拿着張讓抄錄的詩高興的離去。

而高順和盧植卻不知道剛纔皇子的隨從便是萬年公主。

很快,高順寫的三篇詩傳遍皇宮內外;最歡喜的人非萬年公主莫屬;何後和何大將軍對高順寫給皇子劉辯的詩大爲讚賞。

第185章斬丘力居第197章徵北將軍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129章鐵匠鄭財第381章青州人才第13章回村第33章震驚四方第295章臧霸請降第536章張繡投降第609章再次升級第320章西園八校第651章支持道教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441章趙雲發威第599章衆人反應第291章周飛新政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172章周倉出使165章救援北海第131章徐晃到來第175章高順封侯第578章王允之死第566章結親孔融第594章施壓高順第6章葫蘆谷第530章成廉投降第644章勝負已分第266章瘋狂殺戮第318章低調生活第7章初次殺戮第530章成廉投降第377章中原局勢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66章夜襲敵營第367章洛陽局勢第108章長吏獻策第60章登記戶籍第456章痛擊韓遂第63章萬事俱備第352章袁紹謀劃第216章相互算計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483章黃祖投降第174士族陰謀第35章匈奴情報第481章新設三郡第376章劉岱殉國第132章穩定後方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133章拜見刺史第248章關羽出兵第194章盧植獻計第76章首次出塞第151章囚禁甄家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120章呂布決定第97章人員安排第127章和連發威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382章諸人論政第466章挺進中原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429李儒的規劃(下)第230皇帝謀劃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363章聯盟解散第87章士族發難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651章支持道教第438章招降之策第146章人員分工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309章嫁禍袁家第196章高順辭官第160章驚喜連連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506章秘密協議第181章張讓獻策第237章劉宏怒火第330章胡漢對峙第298章文丑出兵第153章圍點打援第32章老村長的心思第107章烏桓使者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415章幷州大族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585章促進發展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321章呂布崛起第425章矛盾加劇第364章智者雲集第594章施壓高順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218章攻心戰術第637章新計劃第340章志才之謀
第185章斬丘力居第197章徵北將軍第15章組建護村隊(下)第129章鐵匠鄭財第381章青州人才第13章回村第33章震驚四方第295章臧霸請降第536章張繡投降第609章再次升級第320章西園八校第651章支持道教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441章趙雲發威第599章衆人反應第291章周飛新政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172章周倉出使165章救援北海第131章徐晃到來第175章高順封侯第578章王允之死第566章結親孔融第594章施壓高順第6章葫蘆谷第530章成廉投降第644章勝負已分第266章瘋狂殺戮第318章低調生活第7章初次殺戮第530章成廉投降第377章中原局勢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66章夜襲敵營第367章洛陽局勢第108章長吏獻策第60章登記戶籍第456章痛擊韓遂第63章萬事俱備第352章袁紹謀劃第216章相互算計第387章劉備的選擇第357章戲志才之謀(下)第483章黃祖投降第174士族陰謀第35章匈奴情報第481章新設三郡第376章劉岱殉國第132章穩定後方第515章世人的選擇(下)第133章拜見刺史第248章關羽出兵第194章盧植獻計第76章首次出塞第151章囚禁甄家第10章瘋狂殺戮(下)第120章呂布決定第97章人員安排第127章和連發威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382章諸人論政第466章挺進中原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429李儒的規劃(下)第230皇帝謀劃第8章巨大的收穫第363章聯盟解散第87章士族發難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651章支持道教第438章招降之策第146章人員分工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309章嫁禍袁家第196章高順辭官第160章驚喜連連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506章秘密協議第181章張讓獻策第237章劉宏怒火第330章胡漢對峙第298章文丑出兵第153章圍點打援第32章老村長的心思第107章烏桓使者第513章世人的選擇(上)第415章幷州大族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585章促進發展第359章華雄發威(上)第321章呂布崛起第425章矛盾加劇第364章智者雲集第594章施壓高順第623章戰領阿拉伯行省第218章攻心戰術第637章新計劃第340章志才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