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狠辣徐榮

蹋頓看到諸位長老的表現,內心非常窩火,不過表面上還是裝作非常樂意接受被收編的樣子,希望成爲大漢正式子民。

他內心卻想着,有這些軟骨頭長老做掩護,等柳城解圍後他便可以帶領嫡系人員逃出,只要逃到渝水以北,大漢對他們便無能爲力了,在那裡他可以召集舊部,重新崛起。

蹋頓有着他的夢想,有朝一日,他要統一烏桓各部,建立龐大的烏桓帝國,被收編只是暫時的委曲求全,若連這點苦難都承受不了,如何能完成將來的大業?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擺脫掉樓班將來對他地位的威脅,同時甩掉那些軟弱的長老對他的制約,以後他可以名正言順的開創大業了。

越想,蹋頓內心越是興奮,於是急切的說道:“貴使說的不錯,我們也希望過上穩定的生活,讓子民能吃飽飯。”

對於蹋頓巨大的變化,幾位長老被驚的半天說不出話來,這可不是他們熟悉的蹋頓大王了。

爲了表示誠意,蹋頓授權大長老隨使者返回城南的漢軍營地,與漢軍主帥親自面談。

使者沒有想道事情如此順利,便欣然接受了蹋頓的請求,與大長老一起返回軍營。

烏桓大長老被接進徐榮的大營,隨後向徐榮講述了烏桓人的想法,願意接受整編。

徐榮暗自有些驚訝,主公的辦法就是好,本來他還準備與烏桓人進行血戰,甚至要強行攻城,主公沒有批准,於是學習主公以往的戰爭案例,對敵人進行分化瓦解,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不過他不敢大意,這關係到他是否能轉正成爲北部都尉的先決條件,不能出一點差錯,每一步都必須小心謹慎。

於是徐榮笑道:“哈哈,大長老客氣了,我們漢人與烏桓人上百年以來一直保持要好的朋友關係,處的非常融洽,只是貴部出現了野心家,屢次犯我大漢邊郡,劫掠我們的子民,否則的話我們也不會對朋友動刀動槍,以致傷害到我們的友誼。”

“接下來如何辦呢?”大長老被大王委派前來洽談,關係到以後部落人員的生活,他必須小心翼翼,每件事情都要落實清楚。

徐榮說道:“執行大漢朝廷徵北將軍的命令,將所有的烏桓人分爲兵戶和民戶,兵戶分爲騎兵戶和步兵戶,世代從軍,享受與大漢軍隊相同的待遇,且其家屬還享受比漢民更多的優惠政策;民戶與大漢子民混編,以後與大漢子民享受一樣的待遇和政策;對於貴族,也會分發一部分土地和房產,讓他們過上穩定的日子。”

與使者說的一樣,大長老放心了。

隨後,雙方盟誓,確定整編方案等內容。

大長老回到柳城,與蹋頓彙報完畢,蹋頓內心非常高興,感覺他的主意得逞,快要逃脫這牢籠之地了。

第二天,蹋頓便率領城內人員出城迎接。

徐榮早就做好了收編方案,首先命令步兵一分爲二,一半進城,接管柳城,一半看押出城投降的烏桓人。

隨後,把漢民和烏桓人分開,並把漢人分成兩批,第一批是被烏桓人劫掠的奴隸,第二批是主動投靠烏桓部落的漢人,被分別看押。

接着,對烏桓人的軍隊進行整編,選擇出優秀的騎兵,只要18歲到35歲之間的青壯,且騎射和騎戰皆需過關,他們以後便享受大漢騎兵的待遇。

總共選擇出800騎兵。

長吏宣佈了詳細的騎兵待遇之後,這些烏桓人心中暗自慶幸,他們選擇對了,此後他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長吏負責對騎兵和他們的家屬進行登記。

對於步兵的選擇,更簡單,一共選擇出1200步兵,剩餘的事情由長吏負責。

至於各級軍官,徐榮沒有越權,而是希望等高順到達後再任命。

對於沒有家屬從軍的烏桓家庭則成爲民戶,也進行了詳細的登記。

長吏分別宣佈了對軍戶和民戶的不同待遇,使得這些烏桓人徹底歸心。

對於的戰馬和武器被收回,這超出了蹋頓的預想。

接下來,便是對烏桓貴族的處理了。

徐榮讓人把大長老以及他的家屬選出;蹋頓、樓班和其他長老以及他們的家人被集中看押起來。

蹋頓大驚,難道漢人洞悉了他的想法?這不可能的!他對誰都沒有說出過他內心的真實想法;難道是大長老把他們這些人出賣了?這最有可能。

於是問道:“徐都尉,這是爲何?我們是真心實意的投降,爲何如此對待我們?”

徐榮笑道:“哈哈,我一直納悶,烏桓人馳騁疆場上百年,何曾做出不戰而降的事情?若非大長老向我透露,我還不知道你們的密謀;我大漢真心對待你們,沒想到你們竟然利用我大漢朝廷的仁慈之心,表面上投降,然後準備趁我們不備,再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你們的好謀劃啊。”

果然是大長老出賣了大家。

有的長老求饒,有的長老在謾罵,有的人卻在哭泣。

現在他們失去武器和戰馬,成爲待宰的羔羊。

大長老心中心中苦悶,他既不敢得罪徐榮,爲那些被關押的人求情,又不願意肯定徐榮的話,只能低頭不語,反正他無論如何做,都不會有好,只能默認,替徐榮背黑鍋。

那些被收編的烏桓人,鄙視的看着大長老。

徐榮心中暗自得意,不給衆人辯解的機會,大手一揮,喊道:“全部斬首示衆,這便是陰奉陽違,不尊大漢的下場,希望諸人以後引以爲戒。”

早有準備的一屯步兵向前領命。

血腥的屠殺現場,震懾了所有的烏桓人,有人害怕,有人恐懼,有人對大漢產生了仇恨。

對於那些被解救的奴隸,徐榮向他們深鞠一躬,說道:“我們來晚了,你們受苦了。”

激動的那些被解救的奴隸熱淚盈眶,忙跪地向徐榮回禮。

徐榮說道:“願意回家的我會給大家發放乾糧、路費和路條;願意在柳城定居的,每人分一百畝畝荒地,每人分一頭牛,以後在此耕種,安心的過日子。”

“謝將軍!”

隨後,徐榮指着那些逃到烏桓的漢人說道:“爲了擬補你們這些年的付出苦難,這些人中有人欺負過你們的,你們可選出做你們的奴隸,也可以選擇一位女子做你們的妻子,只能二選一。”

這些人受苦日久,終日勞作,飲食不足,身體條件很差,不足以參軍,徐榮把他們編爲民戶,增加柳城的居民數量,柳城有大量的荒地,且從烏桓人那裡繳獲了大量的牛馬,足夠分配了。

激動的那些人立即跪地向徐榮謝恩。

徐榮又對那些自動逃到烏桓部落的漢人說道:“被挑選爲奴隸者,全家都是奴隸,被選爲妻子者,全家皆爲民戶,全都依附於選挑擇者,每位奴隸爲主人增加十畝土地,每位民戶增加二十畝土地;剩餘人員全部作爲奴隸;不服從者全家斬首。”

這使得那幾千名漢人立即改變了剛纔的謾罵態度,希望被選中,那怕做奴隸,做一個人的奴隸總比做幾千人的奴隸要強。

而那些烏桓人更是膽顫心驚,暗自決定,以後無論如何都不能背叛;徐榮處理漢人都如此狠辣冷血,若是處理烏桓人,不知道會用什麼更加殘酷的手段。

第617章征伐非洲第190章梅花先生第218章攻心戰術第111章初到幽州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438章招降之策第448章馬騰投靠第441章趙雲發威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582章武舉考試第375章昌邑之戰第58章馬邑徵兵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400章陳國獨立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262章董卓崛起第89章高順歸來第80章完全歸心第178章黃巾落幕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584章稅賦改革第109章難樓狂喜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64章敵人到來第51章高順賜字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271章鮮卑動態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643章佯裝被圍第358章討要賈詡第95章衆人認主第67章騎兵出戰第336章軍政調整第33章震驚四方第466章挺進中原第229章高順謀劃第588章謠言四起第54章馬邑密謀第451章宗建之憂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177章平定冀州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642章正面對決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470章孫堅出擊第640章寒冬對峙第141章收服兩將第643章佯裝被圍第249章巨大收穫第102章代郡局勢第510章袁紹自殺第186章程立拜主第549章統一江北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219章狠辣徐榮第68章圍敵練兵第268章斬殺柯最第150章甄家資敵第322章呂布出兵第463章益州使者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299章以退爲進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4章規劃未來第400章陳國獨立第648章勝利迴歸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381章青州人才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351章強勢袁術第317章震驚帝都第122章大將雲集第379章新建水軍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352章袁紹謀劃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53章再次升級第345章政治交易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456章痛擊韓遂第339章兩人拜主第367章洛陽局勢第640章寒冬對峙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128章精明蘇雙第538章劉備崛起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382章諸人論政第311章鮮卑南下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54章張牛角降
第617章征伐非洲第190章梅花先生第218章攻心戰術第111章初到幽州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438章招降之策第448章馬騰投靠第441章趙雲發威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582章武舉考試第375章昌邑之戰第58章馬邑徵兵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400章陳國獨立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287章強勢呂布(七)第262章董卓崛起第89章高順歸來第80章完全歸心第178章黃巾落幕第435章高傲的關羽第584章稅賦改革第109章難樓狂喜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64章敵人到來第51章高順賜字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271章鮮卑動態第565章出征前的準備第643章佯裝被圍第358章討要賈詡第95章衆人認主第67章騎兵出戰第336章軍政調整第33章震驚四方第466章挺進中原第229章高順謀劃第588章謠言四起第54章馬邑密謀第451章宗建之憂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177章平定冀州第474章孫堅的應對第642章正面對決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470章孫堅出擊第640章寒冬對峙第141章收服兩將第643章佯裝被圍第249章巨大收穫第102章代郡局勢第510章袁紹自殺第186章程立拜主第549章統一江北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219章狠辣徐榮第68章圍敵練兵第268章斬殺柯最第150章甄家資敵第322章呂布出兵第463章益州使者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615章貴霜帝國的使者第299章以退爲進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4章規劃未來第400章陳國獨立第648章勝利迴歸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381章青州人才第472章進退兩難的孫堅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405章招安黑山軍(中)第351章強勢袁術第317章震驚帝都第122章大將雲集第379章新建水軍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352章袁紹謀劃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53章再次升級第345章政治交易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456章痛擊韓遂第339章兩人拜主第367章洛陽局勢第640章寒冬對峙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128章精明蘇雙第538章劉備崛起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382章諸人論政第311章鮮卑南下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54章張牛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