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大長公主

兩人沒有血緣關係,不過皆在深宮內一起長大,沒有其他可依賴的親人,相互走動頻繁,感情很深。

悲痛之情,令人動容;大長公主也流下了眼淚。

哭了大半個時辰,萬年長公主哭累了,加上旅途的辛苦,才抽泣着在劉堅的懷抱中睡去。

晚上,等高順、周飛等來到後院的的時候,萬年長公主還沒醒來;大長公主留下人照料,並讓廚房預備了飯菜,等她醒後餓了再吃。

見高順等人來了,劉堅和高鳳停止交談,命人上茶。

高順和趙雲首先行禮道:“見過潁陰大長公主!”

劉堅立即還禮,笑道:“哈哈,君侯毋須多禮!見過君侯!”

“禮不可廢!”

隨後相互介紹認識,劉堅內心感嘆,怎麼高順的手下都這麼英俊瀟灑的男子,選的這妹夫,都快比的上她的夫君帥氣了,且都是能文能武的人才,太難得了。

趙雲雖然長的俊秀,但是身高比高順和周飛低一些,且顯得柔弱一些,不如周飛等人威武雄壯,故此,劉堅感覺趙雲不如周飛帥氣。

待衆人落座,劉堅首先發問道:“君侯,潁川君兵慌馬亂,封地被佔,已經幾年沒送來錢糧了,若不是還有廣年侯的封地,我們都揭不開鍋了。”

劉堅見過高順,且知道周飛與高順之見的君臣關係,趙雲是高順的親戚,都是信的過的人,所以她沒有拘謹,直接發問。

高順不想大開方便之門,解釋道:“嗯,大長公主,這事我早已知曉,全國各個封地的王侯都過着差不多的日子,就是冀州、青州王侯們的開支也被大幅度壓縮,就是因爲考慮到兩位大長公主的封地被叛軍佔領,遠航和子正封地的錢糧纔沒有被壓縮;再加上他們的薪俸,你們的日子算是好的了。”

周飛不滿的說道:“咱們知足吧,冀州富庶,一縣的收入已遠超兗州、豫州等地一個郡國了,國難多艱,我們更應以身作則。”

“是,夫君。”大長公主低聲的迴應周飛。

見周飛夫妻如此說話的態度,高順很滿意,便問道:“遠航所言不差!請問大長公主是否已經看過順當年贈送寶盒裡的信件了?”

見高順如此問,劉堅忙起身對高順一禮道:“謝過君侯,否則我等命休矣!”若不是及時脫離了皇宮,現在可能的處境,僅僅是想象便讓人不寒而慄,所以劉堅內心對高順非常感激,且現在的日子,已讓她非常滿足;皇權落魄,最艱難的人便是她們這些公主,再無此前的跋扈。

高順止住劉堅的行禮,看着這位俊俏、丰韻、多姿的公主,感覺,只要品行更改,作爲周飛的妻子還是非常合格的,於是問道:“有沒有寫信通知陽翟大長公主?”

皇帝的女兒一般被封爲公主;與皇帝平輩的爲長公主;比皇帝高一輩的爲大長公主。

陽翟大長公主爲青州牧、廣平侯房良的妻子。

劉堅又感激的說道:“我們都知道了,謝過君侯救命之恩。”

高順很爲他們高興,周飛家已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房良家有三個孩子,兩兒一女,日子過的都非常幸福,兩位大長公主看過高順的信件以後,內心大爲感動,若是沒有這次成婚,他們將滯留後宮,現在生死難料;如今,她們已無漢朝公主的劣性,逐漸習慣做一個賢妻良母,以普通人自居,與夫君平等相處,已是非常難得了。

高順笑道:“哈哈,看你們過的這麼好,我便知足了,總算沒有白忙活一場。”

稍停一會,劉堅轉移話題,憤憤的質問道:“君侯,董卓荒淫無度,夜宿龍牀,宮內之女皆盡受害,朝廷百官,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且卓性殘忍不仁,以嚴刑脅衆,睚眥之隙必報,人不自保,爲何君侯不揮兵清君側?”

高順還是老生常談道:“大長公主言重了,當初順曾承諾先帝,立志於邊郡,保邊郡免遭蠻夷劫掠,絕不干涉中原事務,絕不干涉朝廷事務,豈能失信於先帝?”

劉堅不相信高順的推脫之言,堅持道:“君侯,您現在高就車騎將軍之職,本身就有徵伐、平叛之權,並不違背對先帝的承諾。”

高順沒有直接回答劉堅的問話,而是反問周飛道:“遠航手下多少官兵?”

“騎兵四萬,步兵四萬,總共八萬官兵。”

高順恐嚇道:“大長公主,涼州和三輔地區共有八萬官兵,其它幾州戰事較少,僅有六萬官兵,即便加在一起,也沒有董卓控制的官兵數量多,如何清君側?況且,邊郡之外,還有大量蠻夷,他們全民皆兵,若是邊軍南下,他們必會趁機搗亂,甚至會與董卓狼狽爲奸,北疆受到南北夾擊,在劫難逃;若是失去北疆邊軍的牽制,董卓將會更加跋扈,則朝廷危矣,大漢危矣。”

周飛知道高順的打算,附和道:“現有八萬官兵,自保有餘,進攻不足,不說涼州其他小勢力,單說韓遂和馬騰便有十幾萬官兵,還有全民皆兵的羌胡,我們只能居城而守,不敢進攻,依靠堅固的城池與之對峙。”

高順裝作爲難的說道:“唉,還是我們的發展時間短,基礎差,底蘊不夠,邊疆窮苦之地,戰亂叢生,百姓稀少,氣候寒冷,土地貧瘠,養育現有大軍已是非常艱難,所以,務必平定叛亂、驅逐蠻夷之後,纔有可能集結兵力,並聯閤中原地區的其他諸侯,與董卓決戰,即便如此,勝負尚且難料。”

周飛又道:“董卓官兵四十餘萬,特別是他的本部涼州騎兵,更是經過戰火的磨練,能征善戰,非中原諸侯臨時招募的兵丁所能抵抗,若是沒有幾倍的兵力優勢,切忌操之過急。”

高順又感慨道:“唉,遠航所言不錯,此事甚難,中原地區的諸侯,自私自利,只知爭奪地盤,導致戰亂叢生,百姓流離失所,如何能團結一致?此事還需長久計議爲好。”

劉堅明白高順說的都是實情,便不好過於逼迫,見趙雲夫婦安靜的端坐旁聽,怕冷落了他們,便轉移話題:“真是般配的一對,都生的如此俊俏,讓人羨慕,原平君真是好福氣。”

高順暗鬆一口氣,就怕劉堅繼續追問,實在讓他頭疼。

隨後,諸人喝茶敘舊,輕鬆的聊聊家常。

第261章低調結婚第13章回村第113章張飛心動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156章養寇自重第498章佔領漢中郡(下)165章救援北海第81章栽贓嫁禍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66章夜襲敵營第235章高順家宴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609章再次升級第475章董卓出兵第222章寧城事務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617章征伐非洲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635章瘋狂建設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131章徐晃到來第85章皇帝心思第465章高順勉爲其難第351章強勢袁術第275章黃忠拜主第346章權傾朝野第247章匈奴出兵第167章轉變思想第329章意外投降第168章卜己心思第56章接風洗塵第600章益州暴亂第46章曹性到來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第450章黃衍之策第303章商業調整第103章再次升級第598章高順稱帝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154章張牛角降第109章難樓狂喜第198章田豐拜主第61章抓捕內奸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185章斬丘力居第39章巴豆立功第564章秦關投降第173章皇帝封賞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37章再戰匈奴第168章卜己心思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490章再佔兩郡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610章國內情況第366章郭嘉之策第167章轉變思想第307章引蛇出洞第363章聯盟解散第400章陳國獨立第183章佈網待敵第576章李儒被殺第518章袁術之死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50章左豐到來第236章強硬態度第527章呂布出馬第508章大敗高幹第60章登記戶籍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131章徐晃到來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125章鮮卑動態第98章安排就緒第309章嫁禍袁家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351章強勢袁術第57章張遼現身第24章系統升級第500章進軍巴蜀第264章閃擊鮮卑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402章水軍改革第177章平定冀州第82章張讓心思第386章高順陽謀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339章兩人拜主第183章佈網待敵第271章鮮卑動態第2章喜獲系統
第261章低調結婚第13章回村第113章張飛心動第383章聯姻諸葛家第156章養寇自重第498章佔領漢中郡(下)165章救援北海第81章栽贓嫁禍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66章夜襲敵營第235章高順家宴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609章再次升級第475章董卓出兵第222章寧城事務第398章公孫瓚的崛起(上)第617章征伐非洲第434章狡詐的昌豨第635章瘋狂建設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131章徐晃到來第85章皇帝心思第465章高順勉爲其難第351章強勢袁術第275章黃忠拜主第346章權傾朝野第247章匈奴出兵第167章轉變思想第329章意外投降第168章卜己心思第56章接風洗塵第600章益州暴亂第46章曹性到來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第450章黃衍之策第303章商業調整第103章再次升級第598章高順稱帝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154章張牛角降第109章難樓狂喜第198章田豐拜主第61章抓捕內奸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185章斬丘力居第39章巴豆立功第564章秦關投降第173章皇帝封賞第605章離開前的準備(中)第37章再戰匈奴第168章卜己心思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490章再佔兩郡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610章國內情況第366章郭嘉之策第167章轉變思想第307章引蛇出洞第363章聯盟解散第400章陳國獨立第183章佈網待敵第576章李儒被殺第518章袁術之死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50章左豐到來第236章強硬態度第527章呂布出馬第508章大敗高幹第60章登記戶籍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131章徐晃到來第337章太史慈拜主第125章鮮卑動態第98章安排就緒第309章嫁禍袁家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525章高順新計劃第509章步兵對戰騎兵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351章強勢袁術第57章張遼現身第24章系統升級第500章進軍巴蜀第264章閃擊鮮卑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402章水軍改革第177章平定冀州第82章張讓心思第386章高順陽謀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339章兩人拜主第183章佈網待敵第271章鮮卑動態第2章喜獲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