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劉備的歸宿

孫權投降時,感覺他不好過,也不能讓劉備好過了,便把劉備當做禮物送給了高偉,順便給高偉增加難題,一石二鳥。

現在劉備正被押送鄴城,他內心非常苦悶;天不遂人願,一生奔波總成空。

現在他身邊只剩下簡雍一人不離不棄;連忠勇的陳到也因看不到希望而離他而去。

至於對接下來的生活,他並不擔心,他是劉皇叔,且已交出了軍隊,相信魏公不會虧待他的,至少他沒有與高順勢力產生過沖突。

高順提前接到信件,對劉備被抓一事心中直樂,劉備與孫權一家真是緣分不淺啊,不管歷史上還是現在,關係這麼密切。

戲志才一直對這些野心家很不友好,建議道:“主公此前太仁慈了,對野心家的制裁手段也太軟弱了,這樣的話,如何扼制揭竿而起的人?勝者則爲王,敗則不失爲一富家翁,如何令人畏懼?”

高順笑着問道:“那志纔打算如何處置孫權和劉備?”

戲志才道:“殺,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不殺不足以告慰那些因他們而死的普通百姓,否則若是有機會,他們還會再次起事,防不勝防。”

高順反駁道:“此前有野心家,那是因爲天下已亂,諸侯中不乏有以解救天下爲己任者,不能一概而論。”

戲志才問道:“那主公準備如何處置孫權和劉備呢?”

高順內心的秘密是不能與外人分享的,只能在內心偷着樂;歷史上曹操、劉備和孫權,三足鼎立,相互搏殺,以致於天下百姓銳減,今世三人卻被他控制了,他的自豪之情無以復加。

考慮了一會,高順道:“孫權一家,還是送他們一處小莊園,讓他們在監控下安心生活吧;至於劉備,他是劉皇叔,我們可不便處理啊,我的意思是送去朝廷爲好,就讓朝廷頭疼去吧。”

賈詡讚道:“哈哈,主公好妙計啊!”

戲志才一聽這話,瞬間便明白了高順的意圖。

衆人商量一陣,決定直接將孫權一家安置在高唐縣的一處小莊園呢,劉備直接從青州轉送長沙,兩者皆不必到鄴城來了,高順也不想見到他們,對於失敗者,他可沒有羞辱的心思。

由戲志才起草給青州牧房良的信件,並派人快速送達青州。

此時的李儒卻心有煩憂,以他的智商都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應對了。

交州士燮一家和孫權相繼投降高順勢力,連中郎將昌豨都投降了高順勢力,他懷疑,與秦關聯合共擊交州是高順暗中佈置的,否則高順何以會成爲最大的贏家?

現在天下只剩下他、魏公和江東的秦關三方勢力了,而他又在魏公和秦關的包圍之中,更讓他心驚的是魏公高順與秦關的關係非常密切,甚至懷疑秦關早已向魏公靠攏了,否則秦關也不會將曲江郡和福建郡贈送給高偉了,更不會把楊弘和紀靈以及他們的軍隊贈送給高偉。

這時他不得不佩服高順勢力的智謀非他能比,僅僅通過幾次小規模的戰鬥便已有天下之地,而他與董卓身背惡名,拼搏一生卻只能偏居一隅,連自保都不可得,好名聲卻皆讓高順賺去了。

更重要的是魏公很少發動戰爭,積極發展地方,現在錢糧充足,兵強馬壯,實力強大,即便他與秦關聯合應對也不是對手;若是現在他還有劃江而治的想法,那簡直就是笑話了;特別是高順佔領交州之後,他們更沒有劃江而治的資本了。

他和朝廷能存在多久,不是看朝廷的實力如何,而是看魏公高順的心情了。

不久,魏公高順卻送劉備到達長沙,李儒心思又活絡起來,感覺這是交好魏公的好機會。

當初魏公爲幫助朝廷剿滅劉備的反叛竟然資助朝廷百萬石糧食,可見魏公對這些野心家極爲不喜歡,這次送劉備來長沙郡,名義上是無權處理劉皇叔,實際是想借助他的手將劉備除去。

他與董卓所做惡事甚多,不在於再多一件了,便決定待劉備到達後以反叛罪將其斬首,警戒天下,並藉此交好魏公高順。

李儒首先逼迫皇帝劉協下旨除去劉備的將軍之位,廢除其宗室之地位,並以其反叛之罪昭告天下,爲斬首劉備做鋪墊。

王允等人自然明白李儒的計劃,便盡力阻止,卻因力弱而不得。

等劉備到達長沙郡地界後,早有準備的官兵立即將劉備關入囚車,一路大張旗鼓的送至長沙城。

劉備心如死灰,落入李儒手中豈有活路?

心中不斷詛咒,高順小兒太歹毒了,孫權小兒不得好死。

在行刑對劉備斬首的人選上,李儒也是煞費苦心,最終選擇由呂布擔任監斬官。

藉口光明正大,令呂布無法推辭;當初劉備從呂布手中逃走,以至於反叛,現在給呂布一個雪恥的機會。

呂布無奈,只得接下這個差事。

李儒此舉是讓呂布揹負斬首劉備的惡名,使其不容於忠漢之人,離間呂布與王允等人的關係,也打消皇帝劉協對呂布的好感,此後呂布必會忠心耿耿,一舉多得。

劉備在朝多年,以仁慈著稱,其被斬首,很多人於心不忍,在其被斬首時皆到城外觀看,爲其祈禱。

呂布內心憋屈,坐在監斬臺一言不發,臉色鐵青。

劉備知道死期已到,便不再顧忌,破口大罵,先罵董卓李儒乃亂臣賊子,天下之人皆可誅之而後快;後罵高順假仁假義,放任董卓和李儒行兇,卻不前來解救朝廷,愧對天下;再罵孫權小兒,自私自利,心黑腸毒,借天下大義,卻行軍閥禍亂之事,將其囚禁,破壞了他清君側之重任,葬送了朝廷,乃大漢的罪人,其心可誅,絕不可饒恕。

畢竟相識日久,且劉備罵的大快人心,正合呂布之意,便不急於斬殺劉備,任其謾罵。

待王允等人給劉備送上斷頭酒、斷頭飯,劉備酒足飯飽,而時間快過午時,不能再拖了,呂布才宣佈行刑。

劊子手非常利索,非常熟練,手起刀落,劉備的脖子已被砍斷,僅剩少許皮膚相連。

劉備屍首暴曬三日後被草草埋葬在城南的亂墳崗。

隨後李儒令朝廷昭告天下。

高順得知劉備被斬首的消息,心中大爲振奮,秘密傳令徐州許林,進貢朝廷百萬石糧食。

鑑於許林與高順的關係,李儒便知這是高順的授意,這是回報他斬殺劉備之功,便投桃報李,讓朝廷冊封許林爲東陽侯。

孫權得知劉備被斬殺,內心恐懼,若此,他們孫家將不容於士林,必被排擠,禍及子孫;心中如劉備一般,不住的謾罵、詛咒高順歹毒,借刀殺人,坑害孫家。

果然如高順所想,青州和兗州的劉姓王、侯對孫家充滿了仇恨;那些忠心漢室的人對高順無可奈何,對孫家卻可以打壓、排斥、孤立。

第273章何進思變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226章收復定襄第60章登記戶籍第55章立足縣城第318章低調生活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486章黃巾再起第82章張讓心思第320章西園八校第276章得勝歸來第618章戰爭再起第320章西園八校第193章高順要求第375章昌邑之戰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261章低調結婚第297章北疆異動第457章一戰成名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114章商人蘇雙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70章屠殺俘虜第24章系統升級第425章矛盾加劇第263章擴大商貿第259章低調過年第167章轉變思想第6章葫蘆谷第89章高順歸來第560章董卓病死第449章馬超拜師第463章益州使者第324章政治鬥爭第241章養寇自保第233章蔡邕來訪第643章佯裝被圍第272章劉宏狂喜第352章袁紹謀劃第495章接收徐州第166章卜己敗逃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335章再次升級第322章呂布出兵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518章袁術之死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382章諸人論政第592章萬年長公主南下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294章合圍之勢第167章轉變思想第62章戰前安排第294章合圍之勢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74章處理內奸第275章黃忠拜主第534章佔領荊北第211章移民定襄第642章正面對決第300章趁火打劫第531章配合默契第243章狠辣程立第640章寒冬對峙第28章感情風波第7章初次殺戮第198章田豐拜主第95章衆人認主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260章黃忠到來第290章李肅建議第145章喜獲兩郡第480章魯肅出兵第250章大兵壓境第164章抵達青州第256章各方反應第379章新建水軍第208章連建五城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65章關門打狗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第372章天下大亂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233章蔡邕來訪第582章武舉考試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560章董卓病死第293章卜己投降第309章嫁禍袁家第318章低調生活第76章首次出塞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241章養寇自保第81章栽贓嫁禍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77章獵殺鮮卑
第273章何進思變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226章收復定襄第60章登記戶籍第55章立足縣城第318章低調生活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559章經營敦煌郡第486章黃巾再起第82章張讓心思第320章西園八校第276章得勝歸來第618章戰爭再起第320章西園八校第193章高順要求第375章昌邑之戰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620章薩珊王朝覆滅第425章接管廣陵郡(下)第261章低調結婚第297章北疆異動第457章一戰成名第427章笮融再叛(下)第114章商人蘇雙第540章高順的憤怒第70章屠殺俘虜第24章系統升級第425章矛盾加劇第263章擴大商貿第259章低調過年第167章轉變思想第6章葫蘆谷第89章高順歸來第560章董卓病死第449章馬超拜師第463章益州使者第324章政治鬥爭第241章養寇自保第233章蔡邕來訪第643章佯裝被圍第272章劉宏狂喜第352章袁紹謀劃第495章接收徐州第166章卜己敗逃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335章再次升級第322章呂布出兵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518章袁術之死第554章高順的良策第382章諸人論政第592章萬年長公主南下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294章合圍之勢第167章轉變思想第62章戰前安排第294章合圍之勢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74章處理內奸第275章黃忠拜主第534章佔領荊北第211章移民定襄第642章正面對決第300章趁火打劫第531章配合默契第243章狠辣程立第640章寒冬對峙第28章感情風波第7章初次殺戮第198章田豐拜主第95章衆人認主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260章黃忠到來第290章李肅建議第145章喜獲兩郡第480章魯肅出兵第250章大兵壓境第164章抵達青州第256章各方反應第379章新建水軍第208章連建五城第593章劉協的決定第65章關門打狗第606章離開前的準備(下)第372章天下大亂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233章蔡邕來訪第582章武舉考試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560章董卓病死第293章卜己投降第309章嫁禍袁家第318章低調生活第76章首次出塞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241章養寇自保第81章栽贓嫁禍第586章高順論天下(上)第77章獵殺鮮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