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卜己投降

徐和返回茌縣,向渠帥卜己詳細彙報了與趙管事見面的內容。

卜己內心非常矛盾,他極不願意失去當前的權利;現在十萬軍隊,幾十萬百姓,他有絕對的權利,若是投降朝廷,此後則沒有這麼自由了。

若是不投降,僅僅斷絕了與房良的貿易,幾十萬人的生活將難以保證;若是青州軍派出精銳騎兵進行圍剿,他只能落荒而逃,未來的命運就不好說了;況且,朝廷還會分化瓦解他的幾位大將,若是他們一起反叛,他的下場便可想而知了。

權利的誘惑力太大,嘗過權利的美妙滋味,任何人都會捨命維護,誰都不會輕言放棄,卜己也不例外,獨立爲王與投降朝廷之後的落差太大了。

現在他內心進行着激烈的思想鬥爭,權衡利弊得失。

最終,卜己還是決定投降廣平侯房良,他實在不願意繼續漂泊的過着提心吊膽的日子了,做一別部司馬,也是不低的官職了,不僅能安享晚年,還能爲子孫後代換個好的前程。

於是他立即召集各大將前來議事,先分析當前局勢,以及朝廷的處理辦法,隨後宣佈了他的決定。

衆人非常支持渠帥的意見,此後他們也能過上安穩的日子了;再說了,他們早就被廣平侯打怕了,他們絕不敢與廣平侯爲敵。

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只需徐和與廣平侯的代表繼續談判,商定百姓安置、軍隊選拔、軍職任命等事宜。

房良沒想到事情會如此順利,有點出乎他的意料。

立即帶領兩千騎兵,並黃忠和張猛所轄的軍隊前去茌縣,既可與張猛直接面談,又可立即接收卜己所佔三縣。

武安國留守東平陵城,于禁留守歷城,並負責糧食輜重的調撥和運輸。

卜己相信房良的信譽,爲表示他投降的決心,只帶徐和一人,前去城外房良的軍營會面;張繞留守縣城,以防不測。

以前他們遠遠的見過面了,卜己進帳後立即行禮:“拜見君侯!”

“哈哈,渠帥何必如此客氣,此後我們便是一家人了,來,請坐。”房良非常客氣的說道。

“謝過君侯!”卜己在房良的對面坐下,徐和站在他的身後。

房良對卜己的勢力比較熟悉,直接說道:“渠帥可任別部司馬一職,徐和、司馬俱和張繞三人可任軍司馬一職;剩餘軍候和屯長皆由本侯任命,不過各小帥和現任軍官,若是自信實力能勝任,可進行挑戰,挑戰成功者本侯會立即任命;至於以下級別的都伯、什長和伍長也需要挑戰,挑戰成功後皆由別部司馬或軍司馬任命,只需每季度向本侯報備一次便可。”

“是,君侯。”卜己爽快的應下,這都是提前談好的問題,無需再議。

房良繼續說道:“按照本侯規定,別部司馬最多可率領騎兵三千人,步兵三千人;軍司馬可率領騎兵兩個部曲或者步兵五個部曲;三位軍司馬中,渠帥可選擇一人擔任你的副手,另外兩人統一安排。”

“謝過君侯信任!”對此卜己也無意見。

“對於官兵的選拔,必須嚴格按照我們的標準來,既不會故意提高難度,也不會故意放鬆要求,能選擇多少便是多少;剩餘者皆安排爲百姓,相信渠帥早已瞭解過了,本侯是不會虧待他們的。”

“是,君侯。”卜己表現的非常乖巧,他早就派人瞭解一遍,當初歷城遺留下的老弱,全都過上了穩定的生活。

接下來的事情便好辦了,趁卜己與張猛敘舊的時候,房良已調度完畢,在三縣安排三位中級文官做縣令,三位中級武官做縣尉,準備各帶五百騎兵和五百步兵去上任。

隨後,與黃忠等人對軍隊進行選拔。

首先對騎兵和精銳步兵進行選拔。

這些人都是經歷戰爭考驗的人,體質非常好,從中選出三千五百騎兵,兩萬二千步兵。

至於那些正規軍,則合格者較少,四萬人中僅有五百人適合做騎兵,三千五百人適合做步兵。另外還有兩萬正規軍分別駐紮巨平縣和成縣,由大將司馬俱率領,等處理完此處的事情後再去選拔。

整個考覈、改編過程持續了三天,騎兵軍候、屯長和步兵軍候皆由房良派遣。

徐和被卜己選爲副手,撥出三千騎兵和三千步兵歸他們管轄,讓他們獨立成營,開始訓練。

接下來的事情便是家屬和百姓的安置。

首先安置的是騎兵家屬,四千騎兵家屬就地安置;四千步兵的家屬也被安置在茌縣;不能遠途跋涉的老弱也被就地安置。

至於那些未成年的孤兒和寡婦等,則會安排在郡治奉高縣。

巨平縣和成縣守軍的家屬,隨縣長和縣尉一起啓程,這又分流走兩萬戶。

就近的樑甫縣、博縣和牟縣各安置兩千戶,這幾個縣地處平原地區,加上動亂不止,人口流失嚴重,正好用來補充人口。

還有一萬五千戶,十多萬人口,無處安置,房良又重新恢復西漢時候的東平陽縣和蒙陰縣,將剩餘人口平均分開,分別安置在這兩縣。

東平陽縣縣治在後世的新泰。

卜己所有的物資皆上繳房良,房良命令各戶務必攜帶一月的口糧前往駐地。茌縣、巨平、成縣、博縣等地都好說,難的是東平陽縣和蒙陰,人口多,路程遠,需要的糧食和物資更是海量。房良專門調撥五千步兵,組建輜重隊,爲各縣運輸糧食、食鹽、農具等物資。

房良承諾,今年由太守府供應每月每人一石的糧食,一直到九月,不分老弱,且每人可開墾十畝耕地,今年不收稅,明年起收一成的稅,後年兩成,大後年三成,此後便固定徵收三成的稅收,此舉讓這些百姓倍受鼓舞,皆爭取儘快趕到駐地,進行耕作。

此後,泰山郡將是他的根基,稅收皆歸他用來養兵,而濟南國的稅收,除了養兵之外,大部分皆要歸濟南王支配,所以即便暫時有困難,爲了長遠的利益,房良要想辦法把這些百姓安置在泰山郡範圍內。

現在爲三月底,若是儘快穩定下來,立即耕種,還不誤農時,若是種下糧食,多少還有一些收成。

爲了讓這些人儘快穩定下有,有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房良命令張繞爲軍司馬,帶領五百騎兵,兩千步兵前往牟縣駐紮,並擇機收復蓋縣,防範東部的賊寇。

命令卜己率領所轄官兵護送百姓前往東平陽縣和蒙陰縣,打擊當地的賊寇,保護百姓的安全,隨後收復南武陽縣(後世的平邑縣),並擇機收復費縣和南城縣。

卜己對房良的安排非常滿意,便恢復了他的本名,範財,房良爲其起表字爲子安,希望其一生平安。

房良命令郡丞諸葛珪留任,全力安置百姓,安排農事生產,穩定民心。

諸葛珪便是諸葛瑾和諸葛亮的父親,此時諸葛亮僅有七歲,諸葛瑾爲十四歲。

諸葛珪果然精於政務,水平高超,接手百姓安置事務後,所有事務皆處理的非常妥帖,安排的井井有條,不再需要房良煩心,讓房良大爲滿意,立即推薦其長子諸葛瑾前往歷山大學學習。

隨後,黃忠和張猛前往奉高縣駐紮,穩定泰山郡各縣局勢。

房良則帶領剩餘的步兵返回濟南國,讓于禁負責訓練;接下來,他要策反琅琊郡的黃龍,對臧霸形成威逼之勢。

第504章朝廷南遷第468章袁術出兵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543章劉備逃跑第65章關門打狗第64章敵人到來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312章和連斃命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41章杜邊出使第533章胡軫投降第144章駐兵遼西第291章周飛新政第37章再戰匈奴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95章衆人認主第619章和談第300章趁火打劫第534章佔領荊北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619章和談第450章黃衍之策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191章張讓詭計第262章董卓崛起第414章魯肅之謀第269章論功行賞第340章志才之謀第169章歷城對峙第273章何進思變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448章馬騰投靠第79章薛銀歸心第108章長吏獻策第535章連弩發威第417章再見王越第306章高順遇刺第319章就任州牧第89章高順歸來第101章各方反應第88章張讓發威第33章震驚四方第246章徐晃出兵第324章政治鬥爭第353章袁隗之策第496章大戰將起第379章新建水軍第12章滿載而歸第321章呂布崛起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172章周倉出使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342章何進斃命第115章關羽參軍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601章麴義反叛第292章勸說徐和第59章高順買官第231章高順賣馬第584章稅賦改革第16章技驚四座第485章高順南下第117章河東徐晃第48章匈奴贖人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351章強勢袁術第191章張讓詭計第501章佔領CD第498章佔領漢中郡(下)第532章曹操之策第196章高順辭官第439章大長公主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616章殘酷殺戮第88章張讓發威第249章巨大收穫第373章兩郡來投第271章鮮卑動態第600章益州暴亂第247章匈奴出兵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518章袁術之死第227章拜會郭縕第56章接風洗塵第207章杜邊送禮第376章劉岱殉國第425章矛盾加劇第577章呂布逃跑第358章討要賈詡第436章涼州局勢第126章異族之戰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418章高手史阿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114章商人蘇雙第157章鉅鹿對峙
第504章朝廷南遷第468章袁術出兵第604章離開前的準備(上)第543章劉備逃跑第65章關門打狗第64章敵人到來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312章和連斃命第91章擴編騎兵(上)第41章杜邊出使第533章胡軫投降第144章駐兵遼西第291章周飛新政第37章再戰匈奴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95章衆人認主第619章和談第300章趁火打劫第534章佔領荊北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619章和談第450章黃衍之策第411章趙雄的建議第191章張讓詭計第262章董卓崛起第414章魯肅之謀第269章論功行賞第340章志才之謀第169章歷城對峙第273章何進思變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448章馬騰投靠第79章薛銀歸心第108章長吏獻策第535章連弩發威第417章再見王越第306章高順遇刺第319章就任州牧第89章高順歸來第101章各方反應第88章張讓發威第33章震驚四方第246章徐晃出兵第324章政治鬥爭第353章袁隗之策第496章大戰將起第379章新建水軍第12章滿載而歸第321章呂布崛起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172章周倉出使第286章強勢呂布(六)第342章何進斃命第115章關羽參軍第519章孫策以退爲進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601章麴義反叛第292章勸說徐和第59章高順買官第231章高順賣馬第584章稅賦改革第16章技驚四座第485章高順南下第117章河東徐晃第48章匈奴贖人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399章公孫瓚的崛起(下)第351章強勢袁術第191章張讓詭計第501章佔領CD第498章佔領漢中郡(下)第532章曹操之策第196章高順辭官第439章大長公主第360章華雄發威(下)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616章殘酷殺戮第88章張讓發威第249章巨大收穫第373章兩郡來投第271章鮮卑動態第600章益州暴亂第247章匈奴出兵第612章新建六王國第518章袁術之死第227章拜會郭縕第56章接風洗塵第207章杜邊送禮第376章劉岱殉國第425章矛盾加劇第577章呂布逃跑第358章討要賈詡第436章涼州局勢第126章異族之戰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418章高手史阿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139章首戰大捷(上)第114章商人蘇雙第157章鉅鹿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