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擴編騎兵(上)

晚上,高順做了一道蔥油鯉魚,一道炒雞,一道烤羊排和一道炸河蝦,又炒了幾個時令青菜,滿滿一桌子,足夠幾人吃的了。

兩位老太太,加上兩個小姑娘,飯量都不大,最終還是高順吃的最多。

雖說那個年代有男女七歲不同席之說,不過還沒有宋之後那麼嚴格,且邊郡之地,受胡人影響較大,沒有那麼多的顧忌,與中原大族差異很大;比如當初呂布在徐州想把妻女介紹給劉備,這在呂布眼中是很高的禮節,暗示關係不熟且不親密的話不會這樣做的,而劉備等人則視爲羞辱;這就是中原禮儀與邊郡之地的差異。

高鳳和許婷吃的很飽很滿足,母親和戈母吃的很高興。

飯後,高鳳見高順心情很好,向前笑嘻嘻的問道:“大兄,問你個事情,你可要如實回答啊。”

“什麼事情?”

“大兄,你的臉怎麼越來越白嫩了,而且又長高了不少。”

戈母調侃道:“就是,比女孩子還白嫩,小心找不到媳婦了。”

母親也說道:“要不是看着長大的,我都快認不出這是我兒子了。”

高順心想,這可能是系統每次升級對身體進行改造的後果,於是說道:“這有什麼奇怪的,以前每天出去打獵,風吹日曬的,所以黑,現在又不用這麼艱苦了,生活也好了,當然會變好。”

衆人皆不信。

晚上,以許林爲首,徐震、宋憲和薛銀四位屯長前來拜訪,高順接到彙報,在前院書房接待了衆人。

“坐吧,不要客氣!”

“謝將軍。”現在大家都跟隨馬貴等人稱呼高順爲將軍,不再叫東家了,高順也沒有在意這種細微的變化;雖然諸位沒有拜高順爲主,不過大家對高順非常尊敬,首先是他給大家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平臺;其次諸位都知道高順武藝高強、智謀超羣、財力雄厚,將來必能建功立業。

薛銀首先問道:“將軍,收穫如何?可讓我擔心死了。”

“哈哈,還不錯,滅掉鮮卑人21個邑落,救出400多被其奴役的漢人,現在都在馬邑休整,本來我想把他們單獨作爲一曲,由你擔任軍候,沒想到你這麼心急,身體還沒康復就上任了。”

“將軍切莫怪罪,我是希望早日報仇,且我等身體已無大礙。”薛銀立即辯解道。

“之貴,我沒有怪罪你的意思,只是怕你休養不好,身體留下病根。怎麼樣?在這裡還習慣嗎?”

“謝將軍關心,這裡很好,很習慣!”高順的話讓薛銀感覺心裡暖暖的。

高順查看了一下他的屬性,武力值已到86,看來要是在休整一段時間,武力值還會增加一些。

許林說道:“將軍,有這麼好的事情,怎麼不帶我們去?”

高順查看了一下其屬性,還是94,沒有提高,真怕他這樣練下去把他練傻了,於是說道:“這可不能怪我,當時我問過你的情況,大家都說你在瘋狂練武,我怎麼好意思打擾你呢?不過我提個意見,武藝在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後,必須到戰場實戰,然後再回來查找不足,進行鍼對性的訓練,否則閉門造車,很難提高。比如我的一身武藝,全是在實戰中打出來的,你這樣再修煉百年也不是我的對手。”

許林不笨,略微一沉思便明白了,說道:“是,將軍,謝謝您的提醒,以前走入誤區了,以後我會聽從您的意見,下次打仗一定帶上我。”

衆人很震驚,他們知道許林的厲害,都曾被許林強行拉去對練過,根本不是其對手,而許林又不是將軍的對手,可見將軍的厲害程度,更重要的是將軍年齡還這麼小,未來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放心,機會多的是,好好預備一下,下月初便有安排。”

“是,將軍。”

薛銀好奇的問道:“將軍,在咱們這個城堡內,您的武藝是不是最高的?”

“哈哈,肯定不是最高的,不過修理你們這些人卻沒有任何難度。”

“將軍,誰的武藝最高?”

“我就不告訴你們了,有時間你們可以挨個對練,對練久了,你們就知道誰的武藝高強了。”

徐震不好意思的問道:“將軍,能不能給我們也配一匹好戰馬,不求馬堡長和孫隊長那種千里馬,就是高強的那種駿馬也不錯。”

這纔是幾人來的真正目的,幾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高順,眼神裡充滿了期待。

“我的原則是非功不賞,高強這次也是因爲參與了對鮮卑千人隊的圍殲之戰,靠戰功所得;馬邑縣的騎兵都伯和屯長都有一匹,我不能厚此薄彼吧。”

宋憲道:“將軍,那是因爲他趕上好機會了。”

許林說道:“將軍,要不把馬給我們先騎着,以後用雙倍的戰功擬補?”

“好,不過要等明天我看過各屯的情況之後再給,要是讓我滿意的話,連都伯也配一匹好馬。”高順心想,鮮卑騎兵馬上要劫掠邊郡,給各軍官配備一匹好戰馬有利於他們戰鬥。

衆人忙起身行禮,說道:“謝謝將軍。”

高順想,購買了3個郡守職位,估計杜邊快回來了,這點騎兵太少了,必須儘快擴編,於是對徐震說道:“徐屯長,明天你命高強帶領一個什,前往馬邑,讓被解救回來的人、受傷的騎兵和攻堅營儘快來桃源堡,騎兵還要擴編。”

“是,將軍,我回去就下命令。”

一聽還要擴編,大家都很高興,宋憲問道:“將軍,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子忠,先不要考慮打仗的事情,騎兵訓練到什麼程度了?”

宋憲站起身來行禮後答道:“回將軍,我屯在七月份滿編一百零三人,八月份滿編一百五十四人,兵強馬壯,有一戰之力。”

“要是繼續擴編的話你能領導的了嗎?”

“將軍放心,絕對沒問題,憲一定竭盡所能的帶好部隊。”

高順讚許道:“好,有信心就好,要是出現紕漏,我可拿你是問。”

“是,將軍。”

“我準備擴編騎兵,你們4個屯,加上曹性和許福的兩個屯,訓練最好的4個屯將有資格外出執行任務,且全部擴編爲5個隊,屯改爲曲的編制,屯長提升爲軍候,並擇機把5隊擴編爲5屯。”高順計劃在3個郡和馬邑縣各佈置500騎兵用於自保,再擴編的騎兵,將用於野戰。

衆人一聽,眼睛裡直冒小星星,部隊擴編,他們的待遇、軍職和權利會隨之擴大,這是每位軍官都非常期望的事情。

薛銀建議道:“將軍,這樣的話部隊人數漸多,我感覺有必要把軍隊編制固定下來;而旗手、鼓手、傳令、護衛等人員要配備,輔兵、輜重兵也需要配備;各曲、屯、隊的旗幟要配備齊全,以示區別,否則戰時指揮將會一團糟。”薛銀見過高順打仗,就是一擁而上,部隊人數少的時候可以這樣做,要是軍隊數量多了,則會出現指揮混亂。

這個建議非常好,以前兵力少,高順根本沒有考慮到,而且他也不懂漢朝大規模作戰的指揮方式,於是說道:“非常慚愧,以前我等不懂,且軍隊人數少,沒有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正好之貴熟悉這些內容,那我就把這個事情交給你,你與馬孟珍仔細商量一下,儘快拿出一個合理的方案交給我。”

“是,將軍。”

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346章權傾朝野第129章鐵匠鄭財第601章麴義反叛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573章飲馬北海第116章關羽認主第277章天使到來第295章臧霸請降第133章拜見刺史第159章意外之喜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246章徐晃出兵第205章超級忽悠第344袁家謀劃第269章論功行賞第30章痛擊匈奴第313章鮮卑內亂第305章沮授拜主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187章收服典韋第516章裝備連弩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530章成廉投降第107章烏桓使者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507章豫州之戰第585章促進發展第81章栽贓嫁禍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241章養寇自保第530章成廉投降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156章養寇自重第242章幽州事務第298章文丑出兵第502章益州矛盾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109章難樓狂喜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418章高手史阿第617章征伐非洲第173章皇帝封賞第159章意外之喜第366章郭嘉之策第475章董卓出兵第63章萬事俱備第233章蔡邕來訪第189章拜訪何進第381章青州人才第441章趙雲發威第595章高順妥協第495章接收徐州第310章混亂局勢第104章搬遷郡治第345章政治交易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230皇帝謀劃第439章大長公主第79章薛銀歸心第64章敵人到來第350章酸棗會盟第603章高順的狠辣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92章盧植做媒第160章驚喜連連第83章王允籌劃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402章水軍改革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262章董卓崛起第560章董卓病死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355章李儒之謀第60章登記戶籍第168章卜己心思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186章程立拜主第87章士族發難第159章意外之喜第95章衆人認主第312章和連斃命第438章招降之策第125章鮮卑動態第536章張繡投降第308章一網打盡第129章鐵匠鄭財第106章寧城改革第271章鮮卑動態第554章高順的良策
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346章權傾朝野第129章鐵匠鄭財第601章麴義反叛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573章飲馬北海第116章關羽認主第277章天使到來第295章臧霸請降第133章拜見刺史第159章意外之喜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571章西域大都護府第246章徐晃出兵第205章超級忽悠第344袁家謀劃第269章論功行賞第30章痛擊匈奴第313章鮮卑內亂第305章沮授拜主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388章貪心的曹豹第187章收服典韋第516章裝備連弩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530章成廉投降第107章烏桓使者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507章豫州之戰第585章促進發展第81章栽贓嫁禍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241章養寇自保第530章成廉投降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419章精明的魯肅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156章養寇自重第242章幽州事務第298章文丑出兵第502章益州矛盾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109章難樓狂喜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418章高手史阿第617章征伐非洲第173章皇帝封賞第159章意外之喜第366章郭嘉之策第475章董卓出兵第63章萬事俱備第233章蔡邕來訪第189章拜訪何進第381章青州人才第441章趙雲發威第595章高順妥協第495章接收徐州第310章混亂局勢第104章搬遷郡治第345章政治交易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230皇帝謀劃第439章大長公主第79章薛銀歸心第64章敵人到來第350章酸棗會盟第603章高順的狠辣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192章盧植做媒第160章驚喜連連第83章王允籌劃第625章建立西魏帝國第402章水軍改革第446章趙雲施政(下)第262章董卓崛起第560章董卓病死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442章趙雲的建議第34章憤怒的匈奴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355章李儒之謀第60章登記戶籍第168章卜己心思第349章公孫瓚的煩惱第186章程立拜主第87章士族發難第159章意外之喜第95章衆人認主第312章和連斃命第438章招降之策第125章鮮卑動態第536章張繡投降第308章一網打盡第129章鐵匠鄭財第106章寧城改革第271章鮮卑動態第554章高順的良策